APP下载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74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2-02-03王殿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9期
关键词:鼻窦鼻窦炎鼻腔

王殿杰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74例临床疗效分析

王殿杰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鼻内镜治疗74例(内镜组)和传统手术治疗64例(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内镜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患者疗效显著优于Ⅲ型(P<0.05),Ⅰ型和Ⅱ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临床分型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鼻阻塞、流涕及嗅觉减退等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药物保守治疗和传统的手术治疗仍有10%~20%的患者临床疗效往往欠佳,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造成疾病的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普及,尤其对采取保守治疗措施无效的部分慢性鼻窦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使临床治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其复发率[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鼻内镜治疗的7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行传统的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鼻内镜治疗74例(内镜组)和传统手术治疗64例(对照组)。所有病例术前均经鼻窦轴状和位冠状位CT扫描检查,且无手术禁忌证。其中男95例,女43例,年龄15~42岁,病程6个月~14年。病例按1997年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内镜组:Ⅰ型13例,Ⅱ型51例,Ⅲ型10例;对照组;Ⅰ型10例,Ⅱ型43例,Ⅲ型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对照组行传统鼻息肉摘除+筛窦开放+上颌窦根治性手术方法。内镜组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有息肉者先行摘除息肉,而后分别切除钩突,开放筛泡,扩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自然窦口,清除窦口及窦腔内脓液和病变组织,对中鼻甲明显息肉者应尽量保留内侧面,切除外侧面,对鼻道内息肉患者应将息肉彻底切除,鼻中隔高位偏曲者同时行偏曲矫正术,下鼻甲肥大者切除过度增生的组织,术后术腔填塞膨胀止血海绵,并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3~5d,术后48~72h抽出填塞物及每日清洁鼻腔,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雷诺考特鼻喷剂喷鼻2次/d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d。术后每2周复查一次,内镜下清理痂皮、肉芽、增生组织及分离粘连等,直至患者术腔黏膜恢复正常。

1.3 疗效评定 治愈:患者症状消失,术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良好;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示窦腔黏膜部分区域肥厚、水肿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内镜下显示窦口狭窄或闭锁,有息肉或脓性分泌物形成[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及术后复发比较 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75.00%,内镜组治愈52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93.2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均成功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15例(20.27%),其中Ⅱ型4例,Ⅲ型11例;内镜组复发2例(2.70%),均为Ⅲ型患者,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比较(例,%)

2.2 两组不同分型患者鼻内镜治疗后疗效比较 鼻内镜组Ⅰ型、Ⅱ型和Ⅲ型患者其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4.12%和70%;Ⅰ型、Ⅱ型患者疗效明显优于Ⅲ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内镜组不同分型手术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的鼻科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脓性或黏液性鼻涕、头痛头晕及嗅觉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鼻腔、鼻窦的病理和解剖变异等密切相关。病理学研究显示,慢性鼻窦炎是细胞因子及多种炎症介质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以血管增生扩张、间质水肿、上皮增生、腺体增殖亢进及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3]。以往传统的手术及药物治疗方法患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近年来鼻内镜手术因其组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不破坏鼻腔的生理功能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而逐渐成为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方式。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要求尽可能的将中鼻甲切除及刮除鼻窦鼻腔内的全部黏膜,因此手术后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鼻窦及鼻腔的生理结构,且术中视野不清晰,造成部分病变组织的残留,致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4]。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目标是为鼻腔黏膜炎症的良性转轨创造符合生理需求的局部环境,从而通过手术使患者的鼻腔结构重建,尽可能保留中鼻甲鼻窦的黏膜,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促进病变区域黏膜生理功能的恢复,防治病变的再次复发[5]。因此鼻内镜手术既去除了病变组织,又减少了对鼻腔鼻窦基本结构的损伤,最大限度的保存了鼻腔及鼻窦的基本功能。

本文结果显示,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复发15例;内镜组复发2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内镜组Ⅰ型、Ⅱ型和Ⅲ型患者其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4.12%和70%;Ⅰ型、Ⅱ型患者总体疗效优于Ⅲ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Ⅲ型患者病变范围较大,病程较长,且病变黏膜多为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因此鼻内镜术后疗效欠佳,表明患者的临床分型越重其疗效往往越差。虽然这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流涕及鼻塞症状,但多数患者较之治疗前均有较大的改善。

综上所述,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明视下手术操作,手术创伤小,可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留鼻腔及鼻窦正常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亚权.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研究.医学综述,2011,17(23):3655-3656.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3] 林海,陈贤明,甄泽年.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出血的影响.中国内镜杂志,2009,15(1):59-60.

[4] 朱小燕,邹恒英.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92-94.

[5] 刘新霞,田传美.内镜鼻窦手术256例临床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0):934-936.

477200河南省鹿邑县真源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鼻窦鼻窦炎鼻腔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腔需要冲洗吗?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清洗鼻腔治感冒
为什么打喷嚏一般都连续打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