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2012-02-02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周琨

中国商论 2012年22期
关键词:物流业进出口国际贸易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周琨

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周琨

本文根据浙江省2000~2009年的货物周转量与进出口总额两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对浙江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物流 进出口 贸易 影响

现代物流已经被视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两者的关系已经成为广大学者讨论的焦点,“物流推动论”认为物流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由于我国很多城市如广东浙江外向型经济特征较明显,物流业发展在推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是否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近年来浙江省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国际贸易发展迅猛,2000~2009年这10年间进出口总量从278.3亿美元增长到1877.4亿美元,翻了将近7倍。浙江省的现代物流发展也有了一定基础,并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应该说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物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学者从自己的角度对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是物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也有极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利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物流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并基于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1 物流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分析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时将物流限定为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诞生而逐步形成的,国际物流实际上也是国际贸易的一部分,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如果没有国际贸易,那么国际物流也就不可能存在。但是反过来国际物流的发展同样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国际物流提高了运输效率

国际贸易需要处理大量的货物,这就需要物流能够为货物的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提供便利。现代物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实现智能化配送,能够为货物选择最佳的运输途径,并及时地反馈运输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准确地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现代物流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加快货物配送速度。运输效率的提高,货物周转更快,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成本,也使得存货占用的资金能够较快地变现,对国际贸易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2 国际物流完备的功能保证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物流系统通常包括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和物流信息管理等环节,各个环节协调发挥作用才能保证物流功能的发挥。然而国际贸易对物流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际运输比国内运输面临着更多的环节,加大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国际运输通常涉及海运、陆运和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多种多样,中途经过的国家法律法规可能差异较大,中间代理人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情况都是国内运输不会面对的,国际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功能,能够对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顺利进

行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1.3 国际物流推动了跨国经营

国际物流的发展使得企业从全球范围进行采购和销售成为可能,大型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从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从世界上价格最低的国家进口原材料,然后再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根据统计,跨国企业的采购和销售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大约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贸易[3]。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必须不断挖掘新的客户需求,从全球的角度来进行资源整合,及时将本国淘汰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延长产品周期。国际物流的发展能够降低跨国企业国际化采购和销售成本,及时将本国淘汰的产品进行转移,为跨国企业的经营提供了条件和动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相关分析和弹性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相关分析主要是分析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检验物流业是否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并得出相关性系数,分析相关关系是否显著,弹性分析主要是计算“物流—进出口贸易弹性”,反应物流发展速度与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而测算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弹性模型分析物流与进出口贸易两者关系的发展趋势。

2.2 指标选取

研究现代物流与进出口关系需要选取合适的变量指标来建立模型。衡量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指标,一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总额。而衡量现代物流的指标,目前国际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进出口贸易涉及的现代物流系统构成分析,主要包括仓储和运输子系统,从涉及的物流环节分析主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和信息处理等,因此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必经环节。因而本文选取了货物周转量来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

2.3 实证分析

(1)物流业发展与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在对物流业发展与进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对两者十年间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从总体上把握两者的关系。将货物周转量和进出口总额分别用X和Y集表示,根据浙江统计年鉴可以得到两者的数据集分别为X=(1199.7,1371.6,1616.6,2047.5,2701.5,3416.9,4363.7,4962.4,5476.3,5659.8),Y=(278.3,328,419.6,614.1,852.1,1073.9,1391.5,1768.6,2111.1,1877.4);货物周转量单位为亿吨公里,进出口总额单位为亿美元,根据两者的数据集可以得出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两者数值都是逐年递增,每年变化的大致幅度基本一致,表明浙江物流业与进出口贸易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也即可以表明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两者的相关关系,利用两者十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货物周转量为自变量,同样用X表示,进出口总额为因变量,同样用Y表示,根据进出口总额与货物周转量数据集,运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了调整,以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两者的变化趋势,回归得到的结果为Y=0.39X-207.83,F=58.67,通过检验,5%显著性水平下t值为3.57,也能通过检验,经调整的R值为0.86,说明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两者的发展趋势,总体表明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但由于时间序列较少,因此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2)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作用大小的弹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能够解释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是不能较好地说明影响的幅度是多少,即物流业发展变化的程度能够引起的进出口贸易变化程度。本文试图通过弹性原理对两者关系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弹性分析主要是用来测算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敏感程度,本文将两者之间体现的弹性定义为“贸易物流弹性”[1],反映浙江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变化的敏感程度,贸易物流弹性指货物周转量每变化1%时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变化。计算公式为:,X仍代表货物周转量,Y仍代表进出口总额,其中 表示货物周转量的变动百分比表示进出口总额的变动百分比根据两者的数据,运用贸易物流弹性公式计算,得出浙江2000~2009年进出口贸易物流弹性数值,结果用数据集表示为a=(2.67,1.25,1.56,1.74,1.21,0.98,1.07,1.98,1.87,-3.3)。

从计算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十年间贸易物流弹性总体为正数,只有2009年呈现出负数,这个可能与当时的政策性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起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除了这个年份以外,正数弹性系数也验证了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推动作用。这些年间弹性最高的年份为2000年的2.67,除去2009年以外总体弹性平均值计算结果为1.59,表明货物周转量以1%的速度变化时,就会引起进出口总额以1.59%的速度变化,也证明了物流业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也可以发现贸易物流弹性总体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2.67以后都没有超过2的年份,虽然到2006年有了较大的反弹,但是2007年又出现了下降,所以影响显得越来越小,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进出口贸易的推动也还应该依赖于其他很多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用相关分析和弹性分析就浙江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1)浙江物流业的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正向作用,物流业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浙江物流业每增长1%,进出口总额也随之增长1.59%。物流业发展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可以有几种作用机制,首先物流业的发展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目前随着各种天然能源价格的上涨,拉动物流成本的上升,在此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其次物流发展改变了进出口贸易环境,能够更加便利地办理国际贸易中货物流通的各个环节;另外还可以更灵活地组织全球采购和销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跨国企业发展。(2)物流业推动进出口贸易的力度正在逐步减弱,表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物流业的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浙江出口产品几乎都是以价格优势占据国外市场,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使得价格优势削弱,也是导致进出口贸易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浙江应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进出口贸易向内涵型发展。

3.2 建议

(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出口贸易提供基本保障。浙江仍然有很多企业是外向型企业,主要产品都是销往国外,虽然浙江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既存在着物流设施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应该加强建设规划,将现有的物流设施进行整合,使各种物流设施如港口、航空等可以形成有效的衔接,优化物流设施网络架构,从而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便利,降低其采购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成本。

(2)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为进出口贸易效率提供保障。物流成本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浙江应该推动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创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引导企业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开发企业内部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与企业间信息共享,进而提高进出口贸易中物流的效率,推动进出口贸易增长。

(3)强化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贸易运作效率。进出口贸易的物流既包括国际物流,也包括国内物流,因此很多国家都努力使国内物流标准与国际化物流标准接轨。浙江进出口贸易发达,当地政府应该参考国际物流标准加强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使得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进行参考,并可以实现与国际接轨,从而避免由于国际国内标准不统一产生矛盾,提高进出口贸易的运作效率。

[1] 张宝友等.物流业对华东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

[2] 金欢欢.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8).

F252

A

1005-5800(2012)08(a)-175-02

猜你喜欢

物流业进出口国际贸易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