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实证分析
2012-02-02陈刚
陈刚
(浙江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成为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超万亿的省份,创造了“浙江奇迹”。从“十二五”开始,浙江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进入一个新的转换时期。因此,分析、总结过去30多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特征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新时期浙江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利用结构转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测度模型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与非农业二元产业结构变动方面。钱纳里和塞尔奎因[1]、张保法[2]、胡永泰[3]、蔡昉和王德文[4]、潘文卿[5]、郝大明[6]、张爱婷[7]等分别采用多元回归、边际产出计算、总生产函数分解或产出恒等式分解等方法测度了农业和非农业二元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笔者采用产出恒等式分解法,构建一个三元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测度模型,既测度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测度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动弹性,这两方面的统一就是笔者所谓的产业结构变动之经济增长绩效。
(一)绩效量的测度
绩效量的测度,即测度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用产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占经济总增长的份额来衡量。它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的量的方面。
设Yt为t期区域总产出,fit为t期i产业之劳动力生产率(i=1、2、3,代表三次产业),qit为t期i产业之劳动力投入量,Ft为t期区域所有产业之平均劳动生产率,Qt为t期区域所有产业之劳动投入总量。则有下列区域产出恒等式:
Yt= Ft·Qt=Σfit·qit(1)
式( 1) 中之Σ系对i( i = 1、2、3) 求和( 下同) 。
显然有,
Ft= ( 1 /Qt) ·Σfit·qit=Σ( fit/Qt) ·qit(2)
dYt= FtdQt+ QtdFt
dYt/Yt= ( Ft/Yt) dQt+ ( Qt/Yt) dFt
式(3)表明,区域总产出增长率等于区域劳动力投入增长率与区域所有产业之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之和。又由式(2)有
其中,wit=qit/Qt表示区域i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占区域所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总量的份额,它刻划了区域产业的就业结构。
将式(4)代入式(3)得
此即为区域总产出增长率的分解式,它可以用来测度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式(5)中各项含义为:
dYt/Yt:t-1至t期区域总产出增长率;dQt/Qt:t-1至t期区域所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总量的增长率,它代表了仅仅由于劳动力投入增加所带来的区域产出增长;dwit:t-1至t期区域i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量占区域所有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总量的份额变化。它刻划了区域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因此,式(5)右边第二项∑fitdwit/Ft代表了t-1至t期区域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产出增长部分。从而,(∑fitdwit/Ft)/(dYt/Yt)就是产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产出增长占总产出增长的份额,它描述了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的量的方面。为方便计,令dYt/Yt=g总,∑fitdwit/Ft=gc,则gc/g总就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绩效质的测度
绩效质的测度,即测度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变动弹性值。该弹性值为各年度产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率之比。它表示产业结构变动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百分点,因而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之质的方面。测度公式为:E=gc/k,其中,gc为前述的绩效量,k为产业结构变动率或变动规模。它用式(6)计算:
式(6)中,Pit表示报告期(t期)i产业劳动投入比重,Pi(t-1)表示基期(t-1期)i产业劳动投入比重。
二、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以浙江省(1979—2010)32年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为样本,①需计算的各年度基本指标有:GDP增长率,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三次产业之平均劳动生产率,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基本指标可以由《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8]和《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9]的相关指标计算得到,其它指标由基本指标计算得到。基于模型的测度结果见表1。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量与质的特征
由表1第4大列“绩效量”和第5大列“绩效质”可知,1979年~2010年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在量与质两个方面都很显著,且近20年来呈明显的阶段性上升态势。
1.绩效量和质的平均水平都很显著。32年中,绩效量平均值达到了14.87%,其中有20年超过了10%。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同时,32年中,绩效质有17年超过了1,平均值达到了0.92。这表明,从平均意义上讲,32年中浙江省产业结构每变动1个百分点,结构变动带来的经济增长就达到了0.92个百分点。
2.绩效量与质近20年来呈阶段性上升态势。由表1第5小列各经济周期绩效量均值数据可知,从1991年至2010年,绩效量均值从1991年~1999年的6.53跃升至2000年 ~2010年的18.84,呈阶段性上升态势。而且,根据表1第7小列各时期绩效质均值数据看,从1991年~2010年,绩效质均值从1991年~1999年的0.75跃升至2000年~2010年的0.94,阶段性上升态势明显。
(二)绩效量与质特征的机理分析
绩效量与质的平均水平为何会如此显著,近20年来为何呈阶段性上升态势?根据模型计算公式,这可用浙江省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方向与规模以及三次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改革开放30多年是浙江工业化从起步、加速,直至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性时期,此时期经济增长有两大结构性特点:
表1 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主要计算结果
1.产业结构转换明显。其重要表现就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加快,特别是显著流向第二产业。这一转换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尤为明显,而新近10年劳动力已从主要流向第二产业转变为流向第二、第三产业并重。
由浙江省1979年~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可以得到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数据(劳动力流动规模及方向、结构变动度),参见表2。从表2数据可知,浙江省32年中有17年劳动力主要是从第一产业流到第二产业(分别是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7、1991、1993、1994、2000、2002、2003、2004、2005、2008和2010年),其平均流动规模(变动度)达到了2.60个百分点;另有7年劳动力是从第一产业主要流向第三产业(分别是1985、1986、1996、2001、2006、2007和2009年),其平均流动规模达到了1.5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产业结构转换明显,而且转换规模较大。
2.三次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的分析中(见表3)f2/f1、f3/f1的比值大大超过1得出。当劳动力较大规模地从低生产率的第一产业流向高生产率的第二、第三产业时,自然会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这就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之量与质都很显著的根源。而且,由于32年中劳动力主要流向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生产率显著高于第一产业,因此,第二产业就业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具有突出作用。不过,近年来(如2006、2007、2009年)出现了劳动力更多地向第三产业流动的趋势,这意味着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正在逐步凸显出来。
表2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表(结构变动度、劳动力流动规模及方向)
表3 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实证分析,笔者可以得出结论:(1)改革开放30多年,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量和质两者都很显著,且近20年来呈明显的阶段性上升态势;(2)绩效量和质呈现上述特征的机理在于浙江省三次产业间的劳动力流动以及三次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3)改革开放30多年,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且后者生产率显著高于前者,因此,第二产业就业变动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具有突出作用;(4)新近10年,劳动力已从主要流向第二产业转变为更多地向第三产业流动,这意味着第三次产业对绩效量和质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应该说,上述结论不仅与浙江省改革开放30多年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及阶段演进相吻合,而且对于今后一段时期该省产业政策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十二五”开始,浙江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将进入一个新的转换时期: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继续加速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第二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的作用将在维持一个时期之后逐步减弱;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笔者认为,为了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浙江省应该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转换,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绩效功能。其政策要点为以下三项。
第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加大农村扫盲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努力促进第一产业(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特别是向第二产业流动。
第二,加大政府对工业各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扩大企业有效投资,继续提升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保持第二产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加快服务业税制改革,重点推动金融、通信、信息、物流、电子商务、中介和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大对教育、文化、公共卫生以及医疗等公共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提升整个第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着力发挥第三产业在工业化中后期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
注释:
①1989年经济增长率g总为负,故1979—2010的样本中不考虑1989年。
[1]钱纳里,塞尔奎因(H·B·Chenery,M·Syrquin).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文版)[M].吴奇,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313-354.
[2]张保法.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33-35.
[3]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8(3):31-39.
[4]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0):62-68.
[5]潘文卿.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J].统计研究,1999(4):31-34.
[6]郝大明.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结构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06(6):69-72.
[7]张爱婷.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8):11-16.
[8]中国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391-394.
[9]浙江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4、16、17、19、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