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服务北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
2012-02-01高国华宋广清陈美娟
邰 枫 高国华 朱 红 宋广清 陈美娟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0124
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总书记的讲话和“规划纲要”为“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以及各学科专业的科学发展明确了改革方向:深入推进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此大背景下,高等学校应根据北京的区域优势和学校的实际特点,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强化学生实习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围绕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北京工业大学历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借助北京的优势,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构建了良好的平台[3-4]。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我校作为首批入选“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结合“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办学定位和“知行结合、重在创新的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着眼于借助“卓越计划”平台,建立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北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笔者在对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发展进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凝练出我校服务北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此外,借助“卓越计划”,对各试点专业和企业的合作方式进行了分析。
1 政府辅助、学校企业强强联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对国有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有一定的规定,学校将学生送到企业,企业也仅仅是形式上接纳学生,两者没有达到深度合作(如图1a所示)。在合作中企业和学校往往以磨合为主,企业在合作中获益不够,因此在合作中并未将双方的需求充分提出并解决。此外,学生只与学校有很强的联系,并未深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不能从实习中真正受益。
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有企业进一步改组,私有企业和第三产业等企业不断涌现,政府也弱化了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规定,企业接纳学生的主动性逐渐减少。那么在新的环境下学校如何更好地完成学生实习,企业在实习中如何获益,学生在实习中实践能力能否提高等问题是摆在学校与企业面前的问题。我校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在目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政府在学校和企业间起到引领和辅助作用,学校和企业强强联合,发挥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企业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教学与科研,并对其形成正反馈。在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均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并使双方的需求在合作中都尽量满足。此外,作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一环,学生自身的需求也应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得到满足。因此,在这种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如图1b所示)。
图1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示意图
2 依托“卓越计划”平台,企业深度参与高校教学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目前,我校入选“卓越计划”的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建筑学、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安全以及电子信息工程,涵盖了传统产业相关专业和战略型新型产业的相关专业。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在读期间至少有一年的企业实习经历,这就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企业角色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从简单的合作伙伴向学校教学研究的参与者转变。依托“卓越计划”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我校各入选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均有企业参与制订,企业实习实践培养方案包括了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基于“卓越计划”,各试点专业与企业间构建了有特色的合作方式。
2.1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合作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工作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作为传统行业相关专业,一直保持着与北京各机械类企业的良好合作。借此次“卓越计划”契机,北京北一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均对专业培养方案给出了评价意见。学校参考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培养方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满足首都国际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需求,面向现代先进制造产业,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技能和素质的应用人才。
此外,在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中制定了《本科生下厂实习要求及管理考核办法》,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2.2 建筑学专业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双导师制”
建筑学专业学制5年,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的时间有了充足保证。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素质培训流程如图2所示。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北京、面向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具有工程素质和较高“实践能力”的,从事建筑设计、研究、规划、管理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图2 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素质培训流程图
建筑学专业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在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中,将学生的实习明确定位于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对实习的要求和具体实现途径均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表格,加强实习实践的规范管理,如《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师业务实践报到回执》《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师业务实践导师鉴定表》《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师业务实践答辩评审表》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师业务实践指导教师申报表》等。
2.3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是北京市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面向数字游戏软件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卓越工程师技能和素质的,从事数字游戏软件设计、制作与开发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提出了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
2.3.1 “请进来”
所谓“请进来”,即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通过“请进来”的方法将企业高水平专业人员,请进我校,利用学校高水平的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在校内共同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的模拟环境。
我校软件学院拥有高质量的实验室,并与国内外具有一定实力、愿意投身于学校数字游戏软件设计教育的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专门的教学实验设备、专项实验室场地、创新项目实习场地以及其他必要的教学和实验设施,由企业提供高水平专业人员,按照真实的企业实习环境,在学校内共同建设一流的校内实习基地,实施数字游戏设计、开发与制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双方共同制定具体的项目工程训练计划(工程项目可以是企业实际项目,也可以是虚拟项目)。
(2)双方共同承担部分实践课程与项目工程训练的教学和指导工作。
(3)建立高质量的、稳定的企业兼职师资队伍。
(4)双方共同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
(5)双方共同探索和建立联合培养高水平数字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创新模式。
2.3.2 “走出去”
所谓“走出去”,即将在“请进来”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企业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而完善前期在“请进来”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企业实习经验,在企业完成实际项目和毕业设计,从而达到学生学习和就业“无缝对接”,达到毕业后即可就业,尽全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实力。
企业教学包括以下要求:
(1)接待教学实习和工程项目训练的企业工程师必须通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考查,具有承担教学指导的能力。
(2)参与指导学生实习的企业具有优先招聘优秀实习学生的权力。
(3)企业要保障实习人员的实习工作量饱满和工程项目内容达到教学要求。保障每个学员都有企业指导教师。同时,学校也配有实习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的职责是配合企业指导教师管理学生和保障教学运行质量。
(4)企业的授课教师与指导教师必须按照兼职教师聘任流程,经过学校的资格审批,聘为兼职教师后才可进行授课或指导。
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合作方式,以企业专家为主导,校内教师协助企业专家,按照企业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对学生进行就业“零距离”式的实习。这样既可以结合企业的经验有效地利用学校高水平的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又可以集中进行企业实习经验的学习和补课。
3 借助北京企业优势,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动培养模式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金融、商贸、科技开发中心。国际化技术开发、管理、商贸、金融公司林立,国家机关管理、科技开发与研究以及北京工业发展均需要大量具有工程师技能与素质的一线工作人才。其中最大特色是企业多样化和国际化。因此,作为北京地方高校,生源来自北京,毕业后服务北京,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北京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应该具有国际化特色。
目前,我校已经建设3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见表1)。此外,北工大-Xilinx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筑学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这些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均为我校各专业提供了很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动培养模式。
表1 北京工业大学获批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名单
4 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建立科研与生产相互促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在与企业开展教学深度合作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上,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和企业间产研的合作模式。本着“科研促进生产、生产指导科研”的原则,企业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高校,高校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将这些实际问题立项,本科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项目的成果用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平台来检验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得出优化结果再用于指导科研。这种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为学校和企业均带来了良好的效果,真正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5 结束语
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理念基础上,以“四合作”为主线,注重与企业行业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模式的研究;以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并依托“卓越计划”,总结我校以往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探索凝练出北京工业大学服务北京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1)政府辅助、学校企业强强联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2)依托“卓越计划”平台,将企业引入学校参与教学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借助北京企业优势,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动培养模式;
(4)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建立科研与生产相互促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1] 钟学忠,唐铁寒.光荣的重托 神圣的使命:学习《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体会[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33):1-3.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J].异步教学研究,2010(4):13-37.
[3] 郭广生.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与区域互动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7-9.
[4] 张永安,张盟.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7(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