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凝治疗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2-01-31战治家李梓宁毕仁捷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肝素抗凝妇产科

战治家 李梓宁 毕仁捷

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

随着抗凝治疗的临床广泛运用,抗凝治疗也被运用到妇产科,效果显著,现将我院2011年6~12月间妇产科出血患者运用抗凝治疗情况,效果满意,报道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于诱因较多,故选择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说明,选择我院2011年6~12月间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98例,年龄20~35(26.62±4.87)岁,进行治疗分析。

1.2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详见表1。

表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原因

1.3 临床表现

主要为阴道大量出血,血液特征为不凝固,有大量阴道出血38例,多部位出血12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6例,皮下出血12例,合并黄疸1例,抽搐7例,休克12例,平均出血量约2000ml。

1.4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详见表2。

表2 实验室检查结果(n)

1.5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情况。

1.6 方法

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休克,改善微循环,血容量低下者积极补充血容量,积极运用抗凝治疗,无效者积极子宫切除。出现临床表现出血情况或是根据实验室检查有出血倾向,随即运用抗凝治疗,药物选择:抑制凝血过程药物,如肝素等;抗维生素K药物,如华法林、双香豆素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密达莫、前列环素等;降低寻到药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去纤维蛋白剂等;其它药物,如丹参等中药活血药物。确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积极运用肝素治疗。具体方法:肝素50mg溶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4mg/h,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情况和临床症状调整剂量。必要时终止,以免血栓形成,如出现过量情况,可以静脉滴注鱼精蛋白对抗。

2 结果

①经过治疗,98例患者中97例成功救治,1例羊水栓塞患者由于进入抢救前就处于休克状态,积极复苏、扩容、抗休克治疗,30min无效死亡。全部患者均使用了纤维蛋白原,13例配合肝素治疗,22例配合冷沉淀治疗。详见表3。

表3 98例患者救治情况(±s)

表3 98例患者救治情况(±s)

原发疾病 例数成功失败 成功率(%)重症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妊娠合并戊肝中期妊娠死胎引产产后败血症361823361823751537415300001000100.00100.00100.00100.0080.00100.00100.00100.00

②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情况明显好转,都有所恢复,详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s)

表4 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s)

PLT(×109/L) PT(s)APTT(s) FIB(g/L) D-D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51.93±8.64101.43±14.4532.26 P<0.0522.29±2.8414.66±1.2924.22 P<0.0567.93±10.7141.84±5.3721.56 P<0.051.06±0.273.48±0.7131.54 P<0.05769.55±240.02404.13±61.2014.60 P<0.05

3 讨论

上述可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运用抗凝治疗配合对症等治疗,效果满意,有效率高达98.98%。抗凝治疗对于妇产科很多病变都有良好效果,可以有效避免手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妇产科很多病变的防治都起到不可替代的疗效。

猜你喜欢

肝素抗凝妇产科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Mutually Beneficial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