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与冥界

2012-01-30田中文雄李杰玲译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冥界泰山

(日)田中文雄;李杰玲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35)

一、前言

“地狱”这个词语,是从佛教语 naraka,或niraya意译过来的汉字习语。“地下的牢狱”包含着地狱所在地及其构造体系,不同宗派、信仰的“地狱”有许多不同,要想概而论之,是不可能的。就佛教而言,根据《俱舍论》,①须弥山位于世界中心,外面围着七金山,再外面就是广阔的大海和铁围山。七金山和铁围山之间有四个岛屿,其中一岛名曰“阎浮提”,是凡人所居。据说阎浮提之下就有地狱。佛教的地狱上、下有无数层。

那么,道教的地狱又是怎样的呢?道教的地狱观并未摄取佛教的地狱观,它吸收了中国原有的冥界观,从而形成了死后世界的种种观念。

其中之一就是“泰山地狱”。泰山(太山)是中国实有的一座名山(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跨越泰安市、济南市、莱芜市、长清县和肥城市),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仪式的地方,被认为是天、地连结的特殊之所。而且,从远古开始,就有把泰山视为死后灵魂聚居之灵山的信仰。掌管人间禄命,即凡人寿命的神,就在泰山上。[1]

当然,道教的地狱观并不仅仅限于泰山,从六朝开始,被称为“酆都”,或者“罗酆”的地狱就已经出现。这个词的语源不甚明朗,晋代葛洪《抱朴子·对俗篇》里就有了这个词语。②梁代陶弘景《真诰》卷十五“阐幽微”中,对六宫的所在地和宫殿、官制都做了陈述。③冥界的王都,相当于佛教的泥犁(niraya)和道教的酆都地狱。另外,根据活跃于后代唐末的道教徒杜光庭所著的《道教灵验记》卷十四的记载来看,他吸收了《真诰》的六宫说、泰山的五府地狱说和二十四狱的观点。

道教以五行思想为则,形成了对应诸方位的九方地狱说。这个九幽地狱与佛教的地狱相比,并非垂直方向的多层地狱,而是水平方向的。在道教中,其他的地狱观也相继出现。要将这些观念加以整理,就需把佛教系统的、泰山系统的和酆都系统的观念综合考虑进去,三者混合,是不能避免的。

况且,中国人的冥界观,无法明确划分什么是佛教的,什么是道教的。虽然分宗教体系来整理地狱观是有的,但其中的概念范畴却难以划分清楚。因此,本文拟以泰山为焦点,以中国佛教文献为中心,研究泰山的观念是如何被道教吸收进去的。总之,讨论作为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之一的泰山是如何获得冥界的性质特征的。笔者将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以之为指导,希望能够更加清楚明白地思考这些问题。

二、佛教经典中的泰山

泰山,又叫“太山”或“大山”,并常以“岱”相称。这些都是读音相同而通用的,指的都是同一座山。由于印度和西域并没有一座山叫“泰山”,汉译佛典中出现的这些“泰山”,应该是指中国的泰山。

据泽田瑞穗博士的研究,以下的经典中有与泰山相关的译语,首先,初期的汉译佛典中,吴康僧会(251-280)译出的《六度集经》卷一曰:

布施济众,命终魂灵入于太山地狱。

(大正藏 卷三 一a)

同书从卷三到卷八各卷中,分别出现了“太山狱”、“太山饿鬼畜生”、“太山鬼”、“太山王”、“太山烧煮处”、“太山汤火毒”等语。另外,吴支谦所译《佛说八吉祥神咒经》里有“太山地狱”。晋法炬译《法句譬喻经》卷一中有“太山的鬼神”和“泰山的地狱”,失译人(今附西晋录)《佛说鬼子母经》中有“太山地狱”,东晋帛尸梨密多罗所译的《佛说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咒经》卷一中指出有“魂在大山”这样的话。基于以上的例子,泽田博士这样分析:

既然已经有了“泥犁耶”、“奈落迦”这样的原语,且“地狱”又是由这些词语翻译而来的,为何要加上“泰山”二字呢?这是因为,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用“泥犁耶”和“奈落迦”指地狱的话,当然有些理解困难,为了方便,就借用了包含着最相近的概念的“泰山”,因此,佛书原典中肯定会出现诸如“泰山”之类的地名。

不仅仅是像“太山地狱”这样的习语,单单是“太山”这个词就足以表示冥界了。④前面引用过的《六度集经》中就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同书卷一说到“为了从鹰爪下救出鸽子,割舍自己的肉”⑤时有这样的话:

吾奉诸佛受正真之重戒,济众生之危厄,虽有众邪之恼,犹若微风,焉能动太山乎。(大正藏 卷三)

牺牲自己身上的肉来行布施的话,可以移动冥界,窃以为这反映出泰山中有一些人格神的活动。

另外,从中国方面的资料来看,泰山并不仅仅只是死者灵魂的聚集地,它还对人的命运变化起着关键作用。《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列传中,有一个叫许曼的善于占卜的人的传记中,有这样的话:

自云少尝笃病,三年不愈。乃谒泰山请命。⑥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方术。

年少时曾重病缠身的许曼,花了三年多时间才治愈,参拜泰山,祈求长寿,途中遇到了道士张巨君,教给他方术。这些话说的,都不是死后的事情。而是活着时(到泰山去)希望能延长生命,[2]或者死后即使进入冥界,也可生还。也就是说,人死后到泰山去,把写着生前寿命的文书改写一下,就可以再次返回人间,类似的故事传说很多,一看便知,可见泰山还有拯救或延长生命的能力。

当“地狱”的译语由泰山担当时,汉译佛典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是容易理解的。这时,除了佛教原本的地狱观之外,从这里开始,围绕着泰山,便产生了种种意象和种种信仰,附加上地狱的观念之后,更产生了新的泰山信仰。

三、十王信仰与泰山

唐代,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所谓“十王信仰”,是指生者为死者祈求冥福而举行供奉仪式,或为祈求安乐,生前就为死后举行“预修”,或曰“逆修”的佛事,再把负责各个忌日的王合并起来,加上阎罗王,就构成了与这些佛事、忌日相对应的十个冥王。其中之一就是泰山(太山)王。人死后到来生转世之前的四十九天所谓的“中阴”期一满,就是一个重要的忌日,泰山王就是在那一天对死者生前所犯罪过进行审判的冥王。

具有十王代表性的阎王,是印度神话出现过的耶摩神(yama)的翻译,加入了ヤマ·ラージャ(yama-raja)中“raja(王)”的音,也可以写作“阎罗”。耶摩神可以追溯到佛教出现之前的古宗教。而梨俱王⑦与其妹雅米(ヤミー)是双胞胎,据说他们自己选择死亡,成为最初的死者,死后发现了通往冥界的道路。此外,《阿达婆吠陀》也以冥界之王的形象为中心。⑧在印度,耶摩神深深浸染了生死轮回思想,与其说它是冥界的主人,倒不如说是身后跟随着狱卒、惩罚死者的地狱之王。佛教中的尊格也继承了这样一个系统。[3]

这里所说的“阎罗”,经由中亚传到中国,增加了另外九个王,突出了他们审判人们生前罪业,并在地狱实施裁判和惩罚的职能。描写地狱十王审判亡者的十王图,在中亚地区也有许多例子。但无法确证是否有来自摩尼教的影响。⑨

关于十王冥府的样子,在中国,相传唐代道明和尚到了一趟冥府看到过,在被怀疑为伪作的四川沙门·藏川所撰的《十王传》中有详细记载。类似的、流传至今的典籍还有《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和《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4]但是,后者把各个冥王与本地的佛相配。⑩也有人认为这些典籍是在日本所作。

根据《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所载,十王分别住在地狱内的宫殿里,每逢死者忌日,就依次审判其罪业,并决定采取何种刑罚。书中,既有关于禳除死者苦难并祈祷冥府而行法事的记载,还有,正如书名用“预修”和“生七”这样的词语所指示的,书中还记载了生者预先为自己举办死后法事,这样可以减轻罪业,获得冥界的安乐,书中是倡导这种生前即为死后祈福所做的、被称为“逆修”的法事的。而且,从“生七”一词可见,古人尤其重视四十九天忌日。

一方面,即使是道教经典,也是模仿《十王经》,也以十王一样的冥界裁判官为主体制作而成的,特别是《天上救苦天尊消愆灭罪经》(HY378)和《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HY73)、《地府十王拔度仪》(HY215)等道教典籍与佛教典籍基本上同名,连十王的次序都一样。[5]

忌日 冥殿 十王经 太上救苦天尊消愆灭罪经初七日忌 第一殿 秦广王 秦广大王太素妙广真君二七日忌 第二殿 初江王 初江大王阴德定休真君三七日忌 第三殿 宋帝王 宋帝大王洞明普静真君四七日忌 第四殿 五官王 五官大王玄德五灵真君五七日忌 第五殿 阎罗王 阎罗大王最盛耀灵真君六七日忌 第六殿 变成王 变成大王宝肃昭成真君七七日忌 第七殿 太山王 泰山大王玄德妙生真君百日忌 第八殿 平等王 平等大王无上正度真君一周忌 第九殿 都市王 都市大王飞魔演庆真君三回忌 第十殿 五道轮转王 轮转大王五化威灵真君

十王之中,虽然阎罗王的记述最为详细,但仅只作为一个裁判官,并无特殊权限,与另外的九个王亦非上、下级关系。

要说阎罗王特别的话,是因为其他的冥王来历都不是很清楚。唐代佛教语大辞典里有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对“阎魔鬼怪”的解释中,有这样的话:“梵音阎魔,义翻为平等王。”(大正藏卷五四三三八C)

可见,阎罗王和平等王是同体的神,但十王中并不见有关泰山的记述。

另外,随着时代推移,宋代志磐在1269年写成的《佛祖统纪》卷三三里,有关于阎罗、五官、平等、泰山、初江、秦广六位冥王的记述。关于泰山的如下:

《孝经援神契》,泰山天帝孙,主召人魂。(大正藏 卷四九 三二二b)

随着时代进一步推移,宋代民间开始传播《玉暦钞传》(《玉暦至宝钞》、《玉暦抄传警世》等书,题名用“暦”是为避讳“歷”而改用的[11])等劝善书。所谓劝善书,是指通俗易懂、配上插图、用于劝善、为使笃信者积德而布施的书籍。所谓“玉历”,是指一个叫淡痴的和尚进入冥界感悟而得、用于记录凡人善恶的册子。一般来说,这些流传中的书册,会详细地描绘冥界的审判过程,并画有地狱十殿和神佛的图像,还有施主的应验记和劝世文等等。直至现在,不论佛教还是道教,这些宗教设施都是有的。这类文献的记述由于通俗易懂,对百姓的冥界观造成了很大影响。

如此看来,十王信仰确难断定是佛教的、道教的,还是民间的信仰,倒不如说是百姓的普遍的死后世界观更为准确。其中,泰山占了一席之地,是死者灵魂必经之处,基于这样的信仰,我们可以如此认为。

四、“如泰山崩”之拜礼法

典籍中载,一个人在忏悔等的时候,相当过激地全身投向地面的方式,被称为“如泰山崩”。然而,忏悔的目的,据《四分律比丘戒本》载:

若此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

忏悔得安乐。 (大正藏 卷二二 四七七c)

为悔改触犯戒律而造成的过失,不致重犯,不一定非得承受肉体的痛苦。[6]不过,“如泰山崩”的拜礼法却是一种带着自损、自虐性质的行为。

隋朝费长房于开皇十七年(597)所编撰的一切经目录之《历代三宝记》卷一二中,有对《占察经》的解说,其中,一广州僧人修炼与《占察经》相似的占卜之术“塔忏法”,和男女合杂修炼的“自扑法”,另,青州也有同类法,某居士依法修行,被官府视为邪教,对其进行审查。这件事发生在开皇十三年(593),是《历代三宝记》编撰前几年的事情,所以书中所载是相当准确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那人证被拉出,云塔忏法依占察经作,自扑法乃依诸经中之五体投地,如泰山崩。(大正藏 卷四九 一0六c)

依佛教传统,人的两膝、两肘、头顶这五体着地,才是至敬的拜礼,做出像泰山崩的样子。据此,“自扑”并非普通的五体投地,而是如泰山崩的五体投地。自扑,虽是“自己匍伏于此”,然事件关系者的回答引用“如泰山崩”为例,说明“如泰山崩”的拜礼法当时是普遍为人们所知的。记载有被形容为“如太山崩”的五体投地法的文献,据笔者管见,有如下数例:

佛陀跋陀罗于东晋隆安2年-永初2年(368-421)译出的《观佛三昧海经》卷二曰:

谁有智者多诸方便能救我命。设命全济于彼人所无所悋惜。作是思惟已。如太山崩。五体投地号泣雨泪。合掌向佛。赞叹如来种种德行。作是赞已诵忏悔法。(大正藏 卷一五 六五五c)

其他的,同书卷三中有两处(六六0c和六六一b),卷九(六八九a)载有相同例子。

另,昙摩蜜多于元嘉十八年(441)翻译的《禅秘要经》(据《出三藏记》)曰:

若复有人杀生邪见,欲修正念,当云何灭邪见杀生恶烦恼障,作是语已,如大山崩,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大正藏 卷一五 二五五a)

唐代法照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也引用了这则经文,也有“太山崩,五体投地”这样的句子。

中国净土宗集大成者善导《观念法门》中有语云:

汝之所犯名不可救,欲灭罪者,可入我塔中观我形象至心忏悔。可灭此罪。时四比丘万事俱舍,一心奉教。入塔于佛像前自扑忏悔。如大山崩,婉转于地,号哭向佛,日夜相续,至死为期。舍命运后得生空王佛国。(大正藏 卷四七 二九b)

其弟子怀感的《释净土群疑论》中也有:

发露悔过,[12]忏悔诸罪,五体投地,如大山崩。自拔头发,举身投地,婉转自扑,鼻中血出。(大正藏 卷四七 七六c)

另,《慈悲道场忏法》卷一(大正藏 卷四五九二五a)和卷三(九三三a)里都有关于忏悔的详细叙述,都能见到“五体投地如大山崩”这样的语言。

“如泰山崩”之法,并不只限于五体投地。以下的拜法和表达感激时,也用“如太山崩”来形容,现将相关记载加以整理:

①投身佛足礼

《佛所行赞》(昙无谶译,414-426年)卷四:“投身佛足礼,犹如太山崩。”(大正藏 卷四 四一a)

②投身

《经律异相》(僧旻作,宝唱篇,516年)卷一六护法经引述:“自投于地,如泰山崩。”(大正藏 卷五三八七a)

《超日明三昧经》(竺法护译,聂承远整理,三世纪后半叶)卷下:“便自投身,如太山法。”(大正藏卷一五五四三c)。

《贤愚经》(慧德、昙觉译,四四五年)卷一梵天请法六事品第一:“自投于地……以身投地,如大山法。”(大正藏卷四三四九c)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二:“举身投地,如太山崩。”(大正藏卷三一三四a)

《天台菩萨戒疏》(明旷删补,七七七年)卷上:“举身投地,如大山崩。”(大正藏 卷四0五八二b)

③自扑:

《佛说菩萨睒子经》(五世纪以前译出):“举身自扑,如太山崩。”(大正藏 卷三四 三七c)

《观念法门》(善导著,七世纪中叶):“自扑忏悔,如太山崩。”(大正藏 卷四七 二九b)

④躄足

《法苑珠林》(道世撰六六八年)卷八零:“妃闻感激躄地而倒,如太山法。”(大正藏 卷五三 八八一b)

《旧杂譬喻经》卷下:“身即躄地,如太山法。”(大正藏 卷四 五一九c)

如此看来,“如太山崩”并不仅限于表现五体投地,同时也可用来形容身体着地的拜法,还可用来表现情感无法抑制时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前引《天台菩萨戒疏》卷上有这样的话:

然忏悔法有其三品,上品忏者,举身投地,如大山崩,毛孔流血;中品忏者,自露所犯,悲泣流泪;下品忏者,随师口言,陈前罪咎。 (大正藏卷四零五八二b)

表示忏悔的最上品的方法,是要“毛孔流血,如太山崩,举身投地。”

看了以上的文献引述,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五体投地最初不过是伏地而拜,何故用泰山来譬喻?由于我们知道印度并无“泰山”,也许有与“泰山”对应的山,大概只是高大的山岳的译语吧,那又为何选择用“泰山”呢?

前引《佛所行赞》卷四的文字,对应印度原典,也有同样记述。这是佛陀一生中发生的一件事,书中记曰:“象醉,狂怒伤人,释迦牟尼至,威严之态令酒醒,俯伏于地。”此即《佛所行赞》中的:“醉象奋狂怒,见佛心即醒。投身礼佛足,犹若太山崩。”(大正藏卷四四一a)

与此对应的有《佛陀的生涯》中所说的:“那愤怒的象逼近,牟尼的威力使其神志清醒。宛如一座青黑色的山被雷电击垮,大象的身体颓然倒下,头低垂。”(讲谈社《原始佛典》卷一0,二四四五,第二一章五二偈)

这里的“青黑色的山”被汉译为“太山”。

不用说,这里,山是作为象体的象征,说不定高大的山都被译为太山了。不过这还不是“如太山崩”的全部含义。虽然在其他佛经原典中没有发现更多类似的字句,以上,关于把太山作为“地狱”的特定译语,是翻译方面的事情了,我们姑且不去管它,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翻译现象的出现,说明读者对此容易接受、理解。可见当时人们对“太山崩”是有直接的、简便的认识的。否则,佛经翻译不会如此统一地将高大的山译为“太山”。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首先,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有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太山是命运变化的转折点,关系重大;其次,这一观念和下面一章所述历史事实是分不开的。

五、太山崩的历史事实和信仰

孔子在预感到自己的死期之后这样说:“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礼记·檀弓上》)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般来说,泰山是不倒的象征。

然而,虽然观念上认为它是不倒不动的,现实中又是如何的呢?纬书之一《洛书摘六辟》中有这样的轶文:“守护太白心,[13]若泰山崩,后九年大饥。”

由于在这类作出预言的书中有这样的话,虽然不是完全照搬当时事实,却也可以看出泰山崩在古人看来是灾异的象征,泰山也并不一定是永远不倒的。

一方面,正史中也有关于泰山崩的记载,《晋书》卷二九五行(下)载,泰始四年(268)的地震引起了山崩:“四年七月,泰山崩坠三里。”

泰山崩坠的记录,《宋书》卷三四五行五中也有。

这一时期似乎发生了震群,《晋书》和《宋书》都记载了魏元帝咸熙二年(265)二月,武帝泰始三年(257)太行山崩坏,太行山和泰山属同一地层,似乎连续发生了灾害。

此外,与之相比,约二百五十年后,又因地震而引发了多处山体崩塌。据《魏书》卷一一二(上),灵征志(上)记载,景明元年(500)太阴山崩,景明四年(503)和正始元年(504)恒山崩,接着,永平四年(511)开始,沿着太行山脉发生了震群。延昌三年(514)八月,史载:“泰山崩,颓石涌泉十七处。”据此可知,泰山也曾发生崩塌。

持续数年的地震和泰山崩一样,给人类和农作物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害。以当时的医学水平和卫生观念来看,很可能发生了因地震附带而来的瘟疫。古人认为人类并不能主宰自然,上天对人间的不法作出判决而降下灾异,人们对此心怀恐惧。以为世界末日到来,产生了厌世情绪,于是,改变现实的想象就产生了。

泰山崩塌,人们意识到只有灵山发生了灾害,这给人造成了很大的恐惧感。如前所述,泰山是死者所奔赴的、接受审判的地方,亦即此世与彼世相连接的冥界的出入口。这一通道若是被破坏了,则凶恶的、不吉的东西就会流入此世,当时的人怀着这样的恐惧。震灾,和随之而来的瘟疫,被认为是冥界通道被破坏而波及到此世的结果。

敦煌出土了一篇极其短小的,名为《劝善经》的文献。在敦煌发现了近三十处,可知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文献。教理的解说、礼仪的陈述都没有,其实是一种拔除厄运的护身符。曰:“为太山崩,要女人万万众,须片(牛?)万万愿(头),著病者难差。”(大正藏卷八五一四六a)

从中可见“太山崩”之语。仅就这些文字,意思很难理解,大概是指“太山崩,要献上人和家畜作祭品,患病者仍难治愈。”另外,在伯希和敦煌文献上,写有贞元十九年(803)的日期。

这一日期前,五世纪后半叶以降,流传着一本名为《佛图棠所化经》的、佛道和民间信仰混杂的疑为伪作的文献。根据对此文献作过研究的佐藤智水氏的翻译,有如下的内容:

佛图棠所化经:

和平四年(北魏·四六二)正月一日,河内郡温县(河南省,黄河北岸)刘起之等仅十五人伐木入山,忽天色变,怪风旋起,风急不辨,遂迷,于山中待风止。然日出光明,一鸿自西南来,翩翩落地。转眼化为老人。老人手持九节杖,开口道:“我在佛图棠中,此来是为告汝等祸福之事(从今起)。实为泰山东门崩,泰山(泰山之神)遣鬼兵千九万人(?)持赤棍赤绳来此世间,汝等须于此间九万男女三十万人(?)被捕前,修复东门。另须十千九万女缝补(鬼们之)袍襖。此间始流行毒肿之病,患此病者十室九亡,(与家世门第无关)家第如何都可能患病。故汝等(为防毒肿病)须即刻积善求福,以得‘度世’。依村大小,三五家为组,作‘龙虎舌饼’,每人各食七个。还须每日一次转读行道,方能‘度世’。倘有对我言诽谤怀疑者,必降灾难,黄病瘟疫缠身,苦痛持续七八月(?),且无法‘度世’。

(依此佛图棠所言)男女老少皆须按经手抄,一份时时随身(?),又与邻人(另一份?)。如此可免灾殃,延年益寿,消却烦恼。见经且手抄者,自有福分;见而不抄者,生年有久病之苦。另,虽手抄而不传他人者,当受一门死灭之难。见此经者(理解以上所言)速速通读。 如律令令”

这些内容,非常具有地方风俗色彩,能较好地反映当时民间拔除灾异的信仰。

泰山为维持其官僚制度,把生者拉进冥界,这样的例子在许多民间传说中都能看到。《三国志》卷二九方技传之管辂传中,管辂对弟弟管辰所说的话里有这样的一句:“吾自知分直耳,然天与我才明,不与我年寿,恐四十七八间,不见女嫁儿娶也。若得免此,欲作洛阳令,可使路不拾遗、枹鼓不鸣。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也,如何?”

可见泰山上是有官僚组织的,他们统治死者。同书卷一四蒋济传中的注释里引用了《列异传》,曰:

济为领军,其妇梦见亡儿涕泣曰:“死生异路,我生时为卿相子孙,今在地下为泰山伍佰,憔悴困辱,不可复言。今太庙西讴士孙阿,今见召为泰山令,愿母为白侯,属阿令转我得乐处。”言讫,母忽然惊寤,明日以白济。……(济)于是乃见孙阿,具语其事。阿不惧当死,而喜得为泰山令,……(济)乃厚赏之,……数月后,儿复来语母曰:“已得转为录事矣。”

为亲人的工作斡旋,直到死后仍未停止,确实是中国式的想法。又,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四“诺皋记”上载:“刘翁失治,徘徊五岳作灾。坚患之,以刘翁为太山太守,主生死之籍。”

这个官僚组织并非乱糟糟的鬼怪集团,他们各有各的职责,由上下关系井然有序的官吏组成。这样一个群体里,有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与现实世界一样,光有知识阶层不行,还要有侍奉他们的劳动阶层。上流人士把泰山想象成、描绘成故事传说中的冥界,庶民则把它想象成、描绘成《佛图棠所化经》所说的充满苦役的世界。

但是,认为泰山有地狱的人,其信仰容易联结起来,加上现实灾害和政局不稳,关于泰山的种种信仰就这样产生了。诸如《劝善经》和《佛图棠所化经》,如兼有拔除厄运的护身符的文献也就相应问世了。

六、总结

以上,是以泰山的冥界信仰这方面内容为焦点作了罗列和陈述,并不都是基于同一系统的信仰来说的。此外,其他的,如泰山府君和东岳大帝等,也可做一番论述,但由于笔者并未发现能补充已有研究成果的资料,故本文不作论述。

泰山的冥界,对中国人来说应是众所周知的。只是,认识这一点的方式,和由此产生的信仰,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把佛典中的地狱译为泰山,表明翻译者熟悉中国人的冥界观。但是,自古以来就被信仰着的泰山,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先加入了佛教因素,再加上道教和民间信仰的相互影响。

泰山上的死后世界,或许是中国人现世生活的延长吧。冥界并非与现世完全隔绝,彼此之间还可出入,换言之,“二者的隔墙很低”,我们可以认为冥界是与现世稍有阻隔的一个世界。另外,来自现世的一些活动,容易改变死者的境遇,或者说,根据泰山中的官僚制度,迫使现世献出供品,这种现象在冥界中是有的。

在中国,为政者向天祈祷,和臣民向皇帝表达心声的时候,都有奉献自己的心意。具体说来,就是模仿罪人的样子,做出自损的行为和赎罪的姿势,试着得到上天的恩准。在这样一条思考的延长线上,出现了“如泰山崩”的激烈的拜礼法就不足为怪了。那是天界等异界与现世的感应,即所谓天人感应的思想。

虽然中国的冥界并不只在泰山中有,但泰山却是混合各阶层生活习俗而成的他界观念之典型。既有要到地狱去的恐怖,也有超越恐怖的精神世界。泰山上也并不只有宗教,还有作为现世延伸的冥界观念,并有官僚制度作为支柱。可说是中国宗教特质的显著体现。

[注 释]

①《阿昆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卷二九No.1558,以地狱为中心的宇宙观详见卷一一。)译者按:所谓“大正藏”,即《大正新修大藏经》之简称,从大正13年(1924)到昭和9年刊行的日本最大的大藏经,收集了印度、中国撰述的佛典正篇55卷,收录日本撰述的佛典续篇30卷,还收入了图像等别卷15卷,共100卷。该文所引文献,绝大部分采自《大正藏》。

②《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中有句曰:“势可以总摄罗酆,威可以叱吒梁成,诚如其道,罔识其妙,亦无饿之者。”

③据《真诰》卷十五“阐幽微第一”曰:“罗酆山在北方癸地。(此癸地未必以六合为言,当是于中国指向也,则当正对幽州辽东之北,北海之中,不知去岸几万里耳)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下有洞天在。山之周回一万五千里。其上其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有六宫,洞中有六宫,辄周回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也。”此“六宫”并非指古代皇后的寝宫。

④在古代中国,人们确实认为冥界就在泰山,比如陆机有一首挽歌题目就叫《泰山吟》。译者也曾做过相关论述,详见拙作《“黄泉”源于泰山蒿里原型研究》,见《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⑤《六度集经》中的原文如下:“释即化为鹰,边王化为鸽,鸽疾飞趋于王足下,恐怖而云:大王哀我,吾命穷矣。王曰:莫恐,莫恐,吾今活汝。鹰寻后至。向王说曰:吾鸽尔来,鸽是吾食,愿王相还。王曰:鸽来以命相归,已受其归。吾言守信,终始无违。尔苟得肉,吾自足尔,令重百倍。鹰曰:吾唯欲鸽,不用余肉,希王当相惠而夺吾食乎。王曰:已受彼归信重天地。何心违之乎。当以何物,令汝置鸽,欢喜去矣。鹰曰:若王慈惠,必济众生者,割王肌肉令与鸽,吾欣而受之。王曰:大善。即自割髀肉,秤之,令与鸽重等。鸽踰自重,自割如斯,身肉都尽未与重等,身疮之痛其为无量。王以慈忍,心愿鸽活。又命近臣曰:尔疾杀我,秤髓令与鸽重等。”

⑥此处,《后汉书》(中华书局,P2731)中原有注曰:“太山主人生死,故谒请命也。”

⑦此处按照リグ·ヴェーダ音译为“梨俱”,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经典《梨俱吠陀》中的故事传说。传说梨俱与其双胞胎妹妹相爱,结为夫妇,孕育人类,死后成为最先进入冥界的人,并成为了冥界主人,据说阎罗又叫做“双王”,就是指兄妹二人共同掌管冥界。

⑧《阿达婆吠陀》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献中的一部。

⑨摩尼,Mani,人名,约216-276,波斯人,摩尼教开祖,十多岁时脱离父亲信奉的基督教,通过二十几岁时的召命体验,开创和倡导摩尼教。

⑩本地的佛是:秦广王·不动明王、初江王·释迦如来、宋帝王·文殊菩萨、五官王·普贤菩萨、阎魔王·地藏菩萨、变成王·弥勒菩萨、太山王·药师如来、平等王·观音菩萨、都市王·势至菩萨、五道轮转王·阿弥陀如来。

[11]由于今天“暦”和“歷”大陆都写作简体的“历”,无法区别,故翻译时仍按原文所用字。现在“玉历钞传”基本都写“历”。

[12]发露,佛教用语,指坦白罪行,表示忏悔。

[13]《故训汇纂》“心”字条有句曰:心,谓大火,心星也。心星音近,俗书中二字常见通用,故此“太白心”疑即“太白星”。

[1]酒井忠夫.太山信仰之研究[J].史潮(第七卷二号)昭和十二年.

[2]徐华龙.中国的鬼[M].铃木博,译,青工社,1995:153.

[3]井本英一.阎魔——原始与终结之王[A].坂本要.地狱的世界[M].北辰堂,1990.

[4]酒井忠夫.十王信仰相关诸问题及阎罗王受记经[C].斋藤先生古希祝贺纪念论文集,刀江书院,昭和十二年.

[5]泽田瑞德.中国的泰山[M].讲谈社,昭和五十七年.

[6]山田利明.道教中斋法的成立[M].国书刊行会,平成六年.

猜你喜欢

冥界泰山
一只羊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从《荷马史诗》看荷马时代古希腊人的生死观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
唐代冥界题材文学研究之开拓——读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