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2012-01-30徐根兴

浙江经济 2012年13期
关键词:政策企业

□ 文/徐根兴

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 文/徐根兴

当前中小企业的困难大都已不是单个企业的经营困难,而是大环境所致,需要系统调整才能化解

当前中小企业困境的解析

经济原因。实体经济遇到多种困难,诸如原材料成本和要素成本涨得快,企业利润空间狭小、融资难融资贵等。

政策环境原因。《2010年中国企业家生存环境调查报告》指出,三大浪潮凸显市场环境恶化:公务员考试潮、企业家的移民潮和投资潮。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指出,中国的“公务员热”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障碍,“目前中国的‘考碗热’折射出人们对社会环境和市场体系的信心不足,没有人再去专心踏实发展实业、积极创业。长此以往,国家崛起所必须经历的高端工业化进程将饱受铁饭碗心态的不利影响。”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政策方面的问题,笔者在调查中民营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新36条”迄今尚未得到有效落实,“赚钱的不让干,让干的不赚钱”。政策信息缺乏,有领导到杭州万向节企业集团视察,问该企业需要什么,鲁冠球说,我不要政策,不要项目,不要资金,我只要看文件。广大中小企业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如果它们大面积出现问题,国有大企业也会难以自保。再有,在区划利益冲动和政绩考核的驱使下,地方政府行为往往急功近利和单一偏向,使中小企业被边缘化,实体经济逐渐步履维艰。

投机原因。近些年金融业、房地产业不断升温,虚拟经济来钱容易。而这些钱既侵蚀实业利润,又不会回到实业中去,对实体经济的危害很严重,当下流行“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便是真实写照。

舆论原因。这几年媒体宣传调结构促转型势头很猛,但缺乏宣传的层次性、侧重点和针对性,使得中小企业心理压力很大,信心低落,情绪受挫,似乎成了社会的弃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中小制造型企业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

重塑中小企业地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从实用的角度看待中小企业,认为其功能是解决就业、创造税收、增加公众收入、创造就业机会;还认为中小企业往往是技术落后和粗制滥造的代名词。一旦形势有变,便情感背离。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这些都是误解。

——中小企业并不代表落后和粗制滥造。中小企业大都今非昔比,20世纪80年代的小企业,其创办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历比较低,管理知识空白,技术粗造、工艺落后;而现在的创业者大都接受过中高等教育,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实行信息化管理。从产业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等等都是从小企业开始。中小企业并不一定意味着粗制滥造,很多工艺精湛的精密制品和奢侈品是由小企业制造的,笔者在法国参观过葡萄酒的酒窖,那些精美的葡萄酒是小作坊生产的。

——中小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具有促进产业创新与竞争的重要功能。第一,中小企业是产业发展持续的技术来源,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的主要力量,是围绕产业开拓增值业务的主力,也是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市场的主角。第二,众多的小企业聚集到一起就形成了“蚂蚁军团”。企业是产业主体,产业垄断程度是由产业中企业的数量、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决定的,一定数量的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前提,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证明这个观点:一对师兄弟一起学到了精湛的烹饪手艺,师兄决定去一个没有竞争没人分享的地方经营饭店,师弟依旧留在了那条饭店不断增多的街道,和同行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条街慢慢产生轰动效应,形成了一条著名的“餐饮街”。这个小故事说明竞争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形成一个共同的轰动效应,这是一个让所有参与竞争的人都有享之不尽的共同资源。

——中小企业是孕育产业工人、工程师和产业文明的土壤。千千万万的制造型小企业,其重要的功能是把中国大量的初级劳动力和农民工培育成合格的产业工人,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小企业是真正的工程师的摇篮,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支撑着产业文明。

解困需政府做更多的努力

增强对中小企业的关心。近两年政府比较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制造业有点受冷落,实际上低端制造业中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并不是让众多企业远离制造业的理由,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是制造业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制造业是其他产业形态的基础,如果没有制造业,服务业为谁服务?当全国各地从大城市到乡镇都在喊“二产转三产”的口号时,实体经济、制造业的困境出现实属必然,而中小企业是制造业的主力军,他们的困难更是必然所至。所以,遏制投机、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和提升应该是长期坚定不移的方向。当前政府要在政策上更讲求针对性,“一企一策”,实行精细化管理,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要更多的从情理上顾及企业,避免伤及他们已经脆弱的神经;帮助企业理清矛盾困难的类型和原因,寻求解决之策。

增强对转型升级的认识。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的传统优势确实大都已经消失了,只能进行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但中小城市及县乡镇的中小企业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产品升级;另一方面,产业升级要以企业为主,政府不可能英明地指挥全部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转型隔行如隔山,没有认真的准备、深刻的分析论证、充足的资源保障、耐心的时机等待,转型可能会变成“转而不醒”,同时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企业“齐步转”,只是表现为一种新趋势。

帮助中小企业消化成本。据报道上海有关部门已经免收企业年检费,这是政府伸出援手的开始,当前迫切需要出台的是有助于企业的在利率和税收方面的有效措施,还要协调流通环节,降低企业进入大型购物中心或者大卖场的各种费用。政府各类扶持政策要做好功课,要改变产业补贴方向,一些新兴产业补贴政策太多而又不规范,导致投机行为,有人专注研究政策漏洞,骗取补贴,有些企业甚至利润主要来源于政策补贴。

增强政府的平衡能力。不能强调了服务业便忽略了制造业,重视了新兴产业便轻视了传统产业;不能强调了职工利益便忽略了企业主利益,应当平衡好企业、企业主和劳动者之间的权益,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合同法的正确宣传,教育他们既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又要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同时,还要谨防政策的异化,政府财政购买的就业岗位,比如保洁员、治安员、协勤员等,由于工作轻松、收入稳定,实际却既养懒了本地人,又刺激了外地人,还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秩序。

政策要经得起破坏性试验。为什么当前政策越密集的领域发展反而不如意或问题较多?比如:“三农”、中小企业融资等等。如果从上下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不对称,那么就可能政策越多越加重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如果越受政策关注发展越快,改变越多,就会伤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引发更多不满;如果由于政策文件不触及基本权利界定和基本制度安排,那么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价值。同时,政策如同“药物”,一个长期靠药物维持的产业或行业不可能是健康的。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既不能以调控代替改革,也不能以政策代替规则。因此,现在法规多、程序严密,但人们越来越把原则运用得很圆滑。所以,政策多问题也多,政策如何经得起破坏性试验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再有,现在有些政策闭门造车,缺乏逻辑关系,或者出台的政策不配套、没有可操作性,矫枉过正;或者部门之间不协调,政策制定找不到咨询部门、负责机构、执行者;或者调研不足,或过于重视政策对策,忽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理念与价值观。这往往引发矛盾,亟需改进。

走出困境需强化自我修炼

企业主管理思想的提升。中小企业领导需要总揽全局、经始大业、理事自若这种视野和境界,努力把企业办成“三好企业”,实现“三个转变”。所谓“三好企业”:即经营好、管理好和企业文化好,经营好只等于偶然成功,经营好加管理好等于必然成功,经营好加管理好加企业文化好等于成熟与优秀。小企业不一定要大,但不影响其成熟与优秀。所谓“三个转变”是:由做生意到做企业,做生意强调结果,而做企业强调过程;做生意强调机会,而做企业强调积累;由做现在的企业到做长寿的企业,实现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由做对股东有价值的企业到做对社会有价值、创造新的商业文明的企业。企业需要对顾客、员工、股东、社会负责,四者在不同的阶段可能有所侧重,但整体上必须实现平衡。

重视企业成长质量。不管企业规模如何,都应该做精做专做强。企业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不一定成正比,有时员工数量增长、销售额增长、客户数量增长同时,发展的质量可能下降,比如销售净利率下降、顾客投诉率上升、经销商更换率上升、大客户数量下降,所以必须关注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需要学会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防止企业的肥大而不是壮大。

重振信心、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常态,需要以万变应万变,没有不景气,只有不争气。要实践“新四千四万精神”:千辛万苦办企业,千山万水闯市场,千言万语拉客户,千难万险谋发展,在未来发展中有所不为、有所作为,有所大为、大有所为。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猜你喜欢

政策企业
政策
企业
企业
政策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政策
助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