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踏上新型城市化新征程

2012-09-06庞亚君

浙江经济 2012年13期
关键词:城市化浙江现代化

□文/庞亚君

踏上新型城市化新征程

□文/庞亚君

浙江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浙江正“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比,建设现代化浙江的要求更高、内涵更丰富、任务更艰巨。作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新型城市化也被赋予新使命、新要求、新举措。

新形势下肩负新使命

2011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8665元,折合9083美元,正向高收入国家(地区)行列迈进。在这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市化必须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文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突出新型城市化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城市是有效扩大内需和拉动周边地区消费的重要平台,也是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浙江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走在前列,关键是要在城市竞争上抢占制高点,以新型城市化提升新型工业化,以城市转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即通过拉动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通过集聚高端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突出新型城市化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引领作用。城市拥有较为完备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集聚着大量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资源,是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承载。未来五年,浙江要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关键是要有效发挥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即通过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民生,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品位;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使城乡居民能够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突出新型城市化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催化作用。城市化的核心是“人”,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的素质、能力、个性以及社会关系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建设现代化浙江,强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始终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即通过创造更加丰裕的物质财富,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通过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提出新要求

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浙江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2.3%,领先全国10多个百分点,进入了城市化提升发展的新阶段。这就要求牢固树立新型城市化的理念,推进新型城市化要有新特点、新动力、新模式、新品质,城市化发展才能继续走在前列。

新型城市化必须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文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新型城市化要有新特点。坚持一切从浙江实际出发,顺应当今时代城乡居民对城市发展要求的新变化,着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浙江元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同时,按照高效集约、功能完善、绿色生态、城乡一体的发展导向,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科学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高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

新型城市化要有新动力。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扩大内需战略方针”“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和“三化融合”成为城市化的最大推动力量。这就要求把做强工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继续发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原动力作用。同时,突出强调市场化的动力机制作用,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联动推进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统筹配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机制,从而在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双向作用下,共同驱动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新型城市化要有新模式。针对浙江大城市少、能级较低、辐射带动能力偏弱等问题,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杭、甬、温、金-义都市区建设,支持省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经济强县建设成为中等城市乃至大城市,增强对省域及所在区域的带动能力。同时,将都市圈、城市群作为组织区域空间的主体形态,积极培育小城市、中心镇,构建“中心-放射”的圈层结构,通过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联建、生态环境同保、资源信息共享,不断提高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水平。

新型城市化要有新品质。即要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大力整治交通堵塞、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改善自然和人文生态,着力降低城市的商务成本,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同时,要发挥城市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特功能,既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又要防止大拆大建,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和特色培育,把城市精神凝聚到城市规划、景观之中,把城市文化融入到开发建设、建筑设计之中,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改变“千城一面”的局面。

新征程上力推新举措

今年3月,浙江出台了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明了未来一年全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思路;5月,又召开了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则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全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产业与城市联动,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产业是立城之基、兴城之本,没有现代产业的有力支持,城市发展犹如“无源之水”,缺乏生机和活力。未来五年,要按照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统筹布局城市产业园区和生活功能区,大力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四大建设”,在产业与城市联动发展中,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也就是说,在推进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园区等产业平台建设中,既要注重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布局,又要注重城市功能区的配套建设,加快产业、科技、人才集聚;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又要积极发展研发创意、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生活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以园拓业、以业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地面与地下齐动,促进城市空间高效利用。城市的地上空间发展受到限制,转而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要资源,是城市空间集约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在于构建地下交通体系,并与地面交通设施无缝连接,构建立体式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将人流、车流在地面地下进行分流,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的整体通行效率。要将供电、供水、通信等设施移建地下,构建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切实保障城市的“生命线”安全,推动城市地上地下立体化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题研究,加快推进从总体规划到专项规划再到控制性详规划的研究编制,以加强规划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引导。

生态与文化策动,有效提升城市发展品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保障。文化则是城市发展不能丢失的灵魂,也是城市繁荣不可或缺的资源。生态与文化一并策动,共同构建城市良好的自然人文生态。为此,要全面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推进低碳城市试点示范,大力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城市氛围。要加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历史城区的有机更新方式,加强大型文化设施建设,以数字出版基地、影视基地、动漫产业基地等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势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发展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动力。

城市与农村互动,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所在,也是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题中之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仍然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发展,在增强城市要素集聚和宜居宜业承载能力的同时,要着力增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等途径,促进城乡空间、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新局面。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城市化浙江现代化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浙江医改三部曲
雕塑的城市化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