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超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01-30王晓芸
王晓芸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眼科,江苏 淮安 223200)
白内障属于眼科致盲性疾病,以老年人居多。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通过手术疗法。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超声乳化吸出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术式已被广大医患所接受[1],它具有切口小、角膜散光小、眼组织损伤小、恢复视力快等优点,但同时该术式对技术要求高、治疗费用高,尤其是治疗超高龄白内障患者时,因其年龄较大,且多伴有其他并发症,所以该手术风险同时也会增加[2]。在手术时严格执行操作、熟练掌握技术、掌握手术适应证范围是手术成功的关健之处,本文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1月到2011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超高龄白内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经全身检查均无糖尿病等其他严重疾病史,术前眼部常规检查正常。男28例(37眼),女32例(58眼),年龄64~80岁,平均年龄69岁。患者的裸眼视力低于0.5的占绝大多数,晶状体核硬度Ⅱ级18例,核硬度Ⅲ级22例,核硬度Ⅳ级20例。
1.2 方法
术前进行散瞳,使用药物为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进行常规表面麻醉和消毒,用开睑器开睑,把角膜缘的球结膜剪开,同时把穹隆作为基底做结膜瓣,进行灼烧止血处理。对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出术:在水分层及水化分离后使用超声乳化仪乳化晶状体位置选为前房、囊袋或后房,把晶状体残核吸出。术中超声乳化参数的设置:超声乳化能量50%、流量20mL、负压400mmHg、超声乳化累计时间50~100s。皮质用注吸针头抽吸干净,把黏弹剂注入前房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于囊袋中。黏弹剂经自动注吸系统抽吸后,灌洗囊袋及前房,保持前房压力正常,烧粘结膜瓣。术后随访1个月。术后1d、1周、1个月时分别对患者测定裸眼视力、散光程度、角膜中央厚度。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水肿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和观察患者手术治疗后1d,7d,30d时的裸眼视力变化、散光程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水肿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情况,分析手术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我们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如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有显著性的差异。
2 结 果
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通过术后1个月的随防,术后裸眼视力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散光程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水肿程度经术前和术后1个月相比,差别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意义;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详细情况见表1。
经表1可以看出,术后1d与术前相比较,角膜散光变化和角膜中央厚度变化差值有显著变化,但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后与术前相比,无较大差别,恢复到术前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3 讨 论
近年来超声乳化手术在超高龄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术中超声能量使用过高可带来角膜内皮细胞受损等许多负反应,有研究曾表明[3],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细胞密度降低,面积增大,且内皮细胞不具有再生功能。超声能量在术中使用的大小要根据晶状体的硬度而决定,一般成正比关系,且晶状体核硬度高患者超声所需时间会更长,而影响角膜内皮受损的两大因素一是超声能量过高,二是超声时间过长。白内障超高龄老年性患者一般晶状体核大且硬,所以在超声乳化手术时容易发生角膜内皮受损,如角膜水肿等。关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后作用[4],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功能和材料近几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大辐度提高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因其植入后建立了晶状体-虹膜隔屏障,减少了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超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措施,它具有疗程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提高视力等优点,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尽早实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1]魏荫娟,汤欣,宋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三种不同人工晶体的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2):243-246.
[2]王宏.526例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29(11):42.
[3]Tejedor J,Murube J.Choosing the location of corneal incision based onpreexisting astigmatism in phacoemulsification[J].Am J Ophthalmol,2005,139(5):767-76.
[4]张思文,胡正再,欧阳红专.高度近视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605-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