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龙江库区河段的营养盐滞留效应

2012-01-29苏彩霞曹文志王飞飞万显会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九龙江营养盐径流量

苏彩霞,曹文志,李 颖,王飞飞,万显会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河流筑坝蓄水后,改变河流水动力条件,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连锁反应,影响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也改变了有机物、溶解氧和营养盐的通量[1]。九龙江是我国南方亚热带气候丘陵农业溪流,位于福建省的西南部,由北溪、西溪和南溪组成。北溪水力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现已建中小型水电站达490多座[2],溪流“湖库化”严重,导致污染物通量的变化以及部分河段的污染[3~5],2009年爆发了3次水华事件。Li等[1]指出该河段筑坝对营养盐组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本文以九龙江北溪为研究系统,分析系统径流量及营养盐氨氮 (NH4-N)和总磷 (TP)分布特征,估算系统的营养盐输送通量,探讨水电站对河流系统的营养盐滞留效应的影响。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九龙江流域位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9.9~21.1℃,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18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5%。本研究选取北溪中游河段,该河段从上游到下游共建设了7个水电站:华口水电站、小杞水电站、西陂水电站、绵良水电站、华安水电站 (含扩机)、天宫水电站和利水水电站,均为日调节型水库。

2.2 数据来源

于库区河段设置4个采样点 (见图1),分别为S1(芦仔)、S2(华寮)、S3(西陂)、S4(浦南);采样时间为2007年,监测频率为每2个月1次,监测项目为流量、氨氮 (NH4-N)和总磷(TP),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污染源数据来自2007年污染源调查数据。

图1 采样点示意图

2.3 数据处理

根据径流量大小将各水质指标按丰水期 (5~9月)、枯水期 (1~11月)进行分类。各个点位和支流的NH4-N、TP通量 (M)采用逐月通量(月均浓度×月径流量)累加法计算年通量 (t/a)。

营养盐年滞留量计算方法如下:

Mret:年滞留量 (t/a);RED:滞留率 (%);Min:该库区输入总量 (t/a),包括系统上游输入量、支流输入量和干流污染源负荷 (库区河段主干流汇水区的污染源输入);Mout:该库区下游输出量 (t/a)。

3 结果与讨论

3.1 流量、NH4-N和TP分布特征

流量分布特征:库区输入 (S1)与输出 (S4)月均径流量变化见图2。2007年库区输出径流量大于输入径流量,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库区上游年均径流量为115m3/s,下游年均径流量为212m3/s。系统流量输出大于输入,但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径流量年内丰水期高、枯水期低的分布特征明显,丰水期 (4~9月)平均流量为枯水期流量的2~3倍。

图2 2007年各采样点位流量变化

营养盐分布特征:监测结果显示,除S1断面的TP外,库区水体水质指标浓度呈现降低趋势。库区上游水体 (S1、S2)NH4-N和TP的浓度高于下游输出水体 (S3、S4) (图3),库区系统内变化较小。

3.2 营养盐通量和滞留效应

受径流量影响,各采样点的通量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各采样点NH4-N、TP丰水期通量均占到全年57%以上 (表1)。由于库区系统NH4-N的输出浓度显著小于输入浓度,NH4-N输出量小于输入量,表现为正的通量差。库区对TP的输送通量表现出增加趋势。

图3 2007年各采样点NH4-N和TP监测结果

通过污染源分析发现,S1和S2之间有大量污染源输入,占系统污染源总负荷的65%以上,这也解释了S2的NH4-N和TP浓度高于S1的现象。为减少污染源负荷估算对库区系统滞留效应估算造成的误差,采用S2为库区系统的通量输入起点。

表1 2007年各采样点NH4-N和TP通量

2007年,库区系统NH4-N和TP的的滞留效应表现出不同的趋势 (表3)。NH4-N表现为正的滞留效应,氨氮滞留量达1155 t/a,滞留率为32%。TP的滞留效应为负值,为-10%,系统对外输出营养盐,年输出量67t/a。

表2 2007年河段NH4-N和TP的滞留量及效应

3.3 滞留效应讨论

九龙江北溪库区河段2007年对氨氮表现为正滞留效应,说明在该库区河段中氨氮发生了转换。NH4-N是氮的还原态,在水体中易于转化,输入河流中可被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异养生物吸收或被沉积物吸附,也可被硝化作用消耗。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颗粒磷是水体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水流变缓将加速颗粒磷的沉积作用,水库对磷具有较高的滞留效率[1,6~8]。北溪库区系统中对TP则表现为外输出效应。胡春华等[8]指出可能是与外源输入、低水位时内源释放作用及水库运行方式有关。本研究中的水库运行方式为日调节,该河段的径流量仍较大,未出现明显的磷沉降。同时,Li等[1]研究中发现九龙江筑坝蓄水改变了河流内部的营养盐循环,水体氮磷比值低,可能加速了沉积物磷的释放速率,导致沉积物向水体释放大量的磷。库区系统对外输出的总磷可能来源于系统底部沉积物的磷释放。

[1] Li,Y.,Cao,W.Z.,Su,C.X.,et al.Nutrient sources and composition of recent algal blooms and eutrophication in the northern Jiulong Rive,Southeast China [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11,63:249-254.

[2]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九龙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R].2006.

[3] Cao,W.Z.,Wong,M.H.Current status of coastal zone issues and management in China:A review [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07,33:985 -992.

[4] Cao,W.Z.,Zhu,H.,Chen,S.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topsoil nutrent balances-a case study at a provincial scale from Fujian,China[J].CATENA,2007,69:36-34.

[5] Cao,W.Z.,Hong,H.S.,Yue,S.Modelling agricultural nitrogen contributions to the Jiulong River estuary and coastal Rive[J] r.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5,47:111 -121..

[6] Bosch,N.S.,Allan,J.D.The influence of impoundments on nutrient budgets in two catchments of Southeastern Michigan [J].Biogeochemistry,2008,81:325-338.

[7]冉祥滨,于志刚,姚庆祯,等.水库对河流营养盐滞留效应研究进展 [J].湖泊科学,2009,21(5):614-622.

[8]胡春华,周文斌,钟夏莲,等.江西省万安水库对氮、磷营养盐的滞留效应 [J].湖泊科学,2011,23(1):35-59.

猜你喜欢

九龙江营养盐径流量
九龙江口枯水期溶解有机物的组成及其生物可利用性
凉水河子河营养盐滞留能力评估
水文比拟法在计算河川径流量时的修正
琼东海域冬季、夏季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营养盐分布及结构特征
九龙江口沉积物砷含量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夏季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的研究
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及潜在富营养化评价
SCS模型在红壤土坡地降雨径流量估算中的应用
资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