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产环节的高职水产养殖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2012-01-29王维新白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4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高职

王维新 白燕

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水产养殖教研室组织专业课题小组,征求行业专家意见,重点立足北方沿海人才市场,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并在几年来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改进,尤其在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与改革尝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是加快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生产规划等实践能力是衡量和评价高职教育层次下所培养人才的重要指标。而实践能力必须在实践中获得和提高。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形式包括课程实验实习、生产实习两种,其中又以生产性实习尤其是顶岗实习最能接近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角色。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熟悉工作过程,通过训练能掌握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倡导的基本教学模式[1-2]。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它关注的是如何去完成工作任务,而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还可以分解为多个工作步骤和多个单项的工作子任务。在一般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目标不明确、随机性、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是通过对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后,进行精心设计而形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当学生完成所有设置的任务,也就具备了从事相应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3]。

2 水产养殖行业工作过程的特点

2.1 遵循生物的自然生殖发育规律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水产养殖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必须不违背生物自然生殖发育的基本规律,这一点和理工科专业不太一样。制造业或服务业围绕一个任务或一个产品,可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达到,并且很多的工艺或方法的采用顺序可以变通。比如食品加工,可以有多种烹饪方法,调料的量和加入的顺序也可以调整。但动植物活体生产却不是这样,它必须在生物由亲本、幼体、成体的基本繁育过程的基础上采取一些人工方法,这些方法还要接近于生物的原生态环境。因此,水产养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也应该遵循动物生产规律,按照确定的生产环节进行,才能使学生系统掌握实用的生产技术,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

2.2 生产具有季节性

水生经济动物包括鱼类、虾蟹、贝类、棘皮动物、两栖类、爬行类等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摄食、生长、生殖都随着季节而变,有冬眠或夏眠习性,实质是受季节更替带来的水温、饵料丰歉的影响。虽然有可以控温的工厂化设施渔业生产方式,但囿于成本太高,只适合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相对海水室内养殖较多。主流的养殖形式,尤其是成品养殖还是以室外水体养殖居多。另外,大多数的育苗工作主要在春季展开,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及是否有控温措施酌情提前或延后,以增加效益。因此,水产养殖生产具有季节性,这一点不像畜牧业,更不像工业项目。水产养殖的实施要充分调研市场,根据养殖品种和季节规划实习内容。

2.3 工作时间具有连续性

水产动物的亲本暂养催熟、产卵、孵化、幼体培育、成体养殖都是一环接一环,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比如在幼体培育阶段,为加快幼体生长,1~2小时就要投饵1次,24小时不间断,节假日照常。所以,除合理安排人员外,提前对学生讲明工作特点及工作性质也很重要,使学生能正确对待[4]。

3 以生产环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实施范例

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下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熟悉工作环境,为未来职业规划和开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学习方式。学校有自己的实习场地,比如校办养殖场,当然可以侧重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提高。其次要考虑利润。生产实习在一般的校外实习中存在过于服从企业利益,实习项目随机性大,过程不完整等问题。比如,在生产旺季,企业会从生产用工出发,让学生在一道工序上连续干很长时间。学生不能对整个生产过程有一个全盘了解,会产生厌倦情绪,还会妨碍正常的生产。因此就要兼顾学习和生产,平衡二者关系,对实习进行合理安排调整。

以生产环节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生产技能的效率和独立操作能力。以刺参的育苗生产为例,整个生产过程按顺序分为亲参选择、培育、促熟、催产、受精孵化、浮游幼体培育选优、附着期及培育等环节,支撑技术主要是饵料调配及投喂、水质调控、常见病害防治。可以把学生按工作量的需求分组,随着每一批的生产走,有些环节比如换水倒池,可以临时增援的方式解决。加上带班技术人员或教师的指导,经过很少的轮次,学生就能大概掌握常规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加自信,更快地走上独立工作的岗位。

4 相关支撑课程体系建设

4.1 根据职业技能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应该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往往会面临专业课程多,学时不够安排,以及有些课程已不完全适合却又不能没有的矛盾,这就需要对原来的课程进行整合或重组。把相近、相关的课程并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减少内容的重复,使之更精练。如把鱼类学和鱼类增养殖学合二为一。一些课程不能合并但有重复内容的,通过集体备课协调,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和具体授课内容。不拘泥于统编教材,倡导教师编制更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需要删去一些不重要的传统课程,作为选修课。这种经过精心整合重组后的课程,有着较好的系统性和专业特色,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有利于教学的开展[5-6]。

4.2 教学方法多元化

高职课程应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某些教学内容应多用设问和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提供他们张扬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手段也要改革。水产养殖专业教师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教法,广泛查阅最新、最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实例,广泛利用自己获取或收集的图片、影音资料,借助多媒体更直观、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5 提高专业教师双师型素质

随着学校扩招,近些年很多高职院校的师资直接来自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从学历背景看,很多是从相近专业甚至是无关专业,通过读研转入水产养殖专业,只在学校从事过与水产有关的实验,对生产实践基本不懂;再就是一直是水产科班出身,但只有过短暂的生产实习经历,实践方面尤其是独挡一面的能力不具备。这两种类型的教师要想成为1个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必须进行实践锻炼,途径包括学校提供条件及自己努力弥补实践能力的不足。辽宁医学院为青年教师制定实践学习计划,由老教师指导帮助,通过企业兼职等形式,使其尽快成为既懂理论又能搞生产,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6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实践效果的保障

加强对生产实践教学的考核,是实现水产养殖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生产实践教学质量,构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生产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考核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应包括生产实践指导教师、生产实践单位[7]。

通过生产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既可以增强对学生、生产实践指导教师的管理和考评作用,同时也为学校选定符合有资质的合作企业提供了依据,也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信心。有效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提高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杨理连.基于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导向式高职课程开发的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51-53.

[2]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41-43.

[4]解相林,张新明,付宁.高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88-89.

[5]陈宏智,等.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123-124.

[6]马贵华.高职水产养殖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J].职业圈,2007(19):110-111.

[7]徐文彦,等.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生产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6):97-99.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高职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