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优化

2012-01-29关丽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4期
关键词:导向计算机高职

关丽丽

黑龙江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11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已深入职场中的各个领域,社会上需求各层次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标志之一。因此,如何使得高职毕业生能够尽快占领这一领域,并且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优化,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大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1 教材内容缺乏新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高职一年级公共基础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以及Internet应用。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或初中已经有所接触,内容上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而且在教材中,对于一些实用的、具体的操作内容则讲解过于含糊,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1.2 学生的起点不一,对教学要求各异

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囫囵吞枣,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仍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授课,则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吃不饱”。

1.3 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学习个性无法发挥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固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手段的落后同样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接受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1.4 计算机水平无法满足就业需求

许多生不会用Word制作基础的表格文件,不会用Excel进行货物进出数量的统计汇总,不会演示企划方案,甚至不会上网查资料,更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能胜任应用计算机的最基本工作岗位。

2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优化

计算机课堂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根据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和专业性质,将已有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很快地运用到工作中,并且能够应用计算机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1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优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既有理论知识,如二进制及与其他进制转换,又有Office办公软件等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例如可以结合Word的文字设置以及图片设置介绍图文混排等实用知识,将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制作企业文件、企业求职表、企业宣传册等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

在教材的选编上也应该贴近就业岗位,坚持以训练学生实操能力为主,贯穿计算机基础知识为辅的原则,减少教师讲的内容,增加实训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2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优化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电子课件+讲解”的简单模式,同时结合一些上机操作来巩固知识点。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教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教学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挫伤。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将来如何跟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就业?如何胜任工作岗位?如何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宗旨?

因此,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项目教学法中可以将课程知识结合企业工作的实际应用并设计成大小不同的多个项目,再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任务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专业岗位,如企业文件的排版与制作,职工工资报表的制作,收集和存储、处理企业产品信息的数据库软件使用,进销存系统的应用,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相关产品资讯,各种常用外设的使用,操作系统的修复和安装等。任务由学生分组完成,并以答辩和实践报告的方式交流汇总,最后将出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由教师突出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各个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增强教学效果。

2.3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是促进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知识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笔试;对具有一定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采用笔试或上机相结合的方式;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尝试采取完全上机考核的方式;也可以设计专业岗位计算机操作项目,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注重对项目总结报告考核、小组合作团队意识考核。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考核除笔试、口试、上机考核外,最好能再通过对岗位模拟操作和计算机课程设计进行考查和评价。

3 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优化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困难的承受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姚方元,单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6(11):60-62.

[3]缪向辉.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J].吉林教育,2008(26):18.

猜你喜欢

导向计算机高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计算机操作系统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