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服装专业的现状与对策

2012-01-29马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服装职业

马宁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德州 253034

服装行业中企业的发展是和服装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中国的服装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第一:一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第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然而在中国服装制造业如火如荼的繁荣背后,却是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这样的现状对职业教育中的服装专业影响最大。职业院校的服装专业毕业生不能在服装企业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常常从事最基础的一线操作工作,很多学生都因而转行,造成服装企业年年招人、年年缺人的状况。就业问题又反之影响服装专业的招生,生源不足,严重影响服装专业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从多方面下手,就职业教育来说,还应该主要在建立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加以改善。

1 建立系统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

职业教育中的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要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注重培养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多的普通高中的文理科学生和初中毕业生,基本没有美术绘画基础,同时,企业急需的是大量的技术型工人。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适当减少美术及设计类课程,加大服装样板设计制作、服装CAD等工艺方面的课程开设,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系统的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不能脱离生产的实际情况,不能凭着理论来想象,造成前些年出现的“学院派”闭门造车的现象。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办好服装专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学校应加大与企业的关系,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计,使学生学到的内容能够跟上企业的脚步。

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很重要。只有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又懂市场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如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理论专家。提高教师的素质,让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了解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教师水平提高了,就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2 确定职业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对于服装专业的学生,其能力结构分为3个层次:一般能力、群集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迁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素质解耦,既包含个性发展所需的一般素质和能力,也包含指向近期的职业流动的能力,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完成各种任务,应根据职业活动的针对性和迁移程度的不同,综合考虑完成该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革。

2.1 准确定位,确定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是培养的重中之重。当前,服装行业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生产一线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管理型人才。但是,近些年服装专业的招生状况不佳,招生竞争激烈,很多职业院校的服装专业所招收的学生素质偏低,很多都是初中毕业生。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理论、艺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如素描、色彩、服装画技法等课程;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性课程及实训课程的比重,将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CAD等应用性强的课程作为重点,增加学时,增加实训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点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要紧随形势的发展,适当调整改革,切实做到实际、实用、实效。

2.2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技能的前提。现今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活环境闭塞,家庭条件较差,从小接触美术等课程的机会较少,很多学生入学前几乎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因此,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特点培养兴趣,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对于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各种服装工业制版技术和工艺制作技术方面的培养,鼓励她们学习用电脑软件(如服装CAD、CorelDRAW等)进行服装样板制作和款式图的绘制。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比赛过程中得到展示和发挥,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由被动学生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3 坚实基础,丰富专业知识

服装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科学体系中的一些学科,比如美术、人体工程学和服装材料学等。因此,要学好服装专业,就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

1)服装设计图及款式图的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是服装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两种极其重要的专业技能。对于职业院校的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图的理解和款式图的绘制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项目,这就要求学生加强CorelDRAW、服装CAD等课程的学习,在理解服装效果图的基础上,熟练绘制服装的款式图和样板图。

2)服装结构和工艺表达能力。在服装款式图和样板图绘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服装结构和制作过程,熟悉人体形态和服装结构之间的联系以及服装制作的工艺过程,是职业院校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重点技能,也是学生日后工作的重要岗位内容。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服装结构和工艺等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熟练掌握服装结构的绘制。加大实训课程,让学生亲自经历样板制作、裁料、缝制等一条龙的生产过程,熟悉各个工艺环节的操作办法和要求。

3)服装材料的识别运用能力。材料是决定服装的三要素之一,它是服装的最终载体。学生要想在日后的工作中胜任服装专业岗位,就必须具备材料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 结语

逐步完善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必经之路。只有勇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技能训练,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优秀技能型人才,被社会所认可,也进一步推进我国服装行业和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的发展。

[1]齐丽君.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J].辽宁高职学报,2006(1):58-59.

[2]李正.服装设计教学应重视兴趣教学[J].饰,2003(2):47-48.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服装职业
让人心碎的服装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