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凝笔端春花飞

2012-01-29沙国顺

资源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红纸细线价钱

□ 沙国顺

小时的记忆里,写春联、贴年画就是春节的预热。那时,生活条件比较简陋,家家户户只能自己买红纸请人写春联,如果能够贴上新年画,那就是相对有钱的人家了。当时,二叔是我村里写春联的好手,不仅本村的大部分春联都由二叔来写,而且,附近村庄也有很多人请二叔写。二叔写得又快又好,很有些名声。我自然从小就感受到写、贴春联的的氛围。一进入腊月,二叔简陋的小屋里,生一盆柴火,点个煤油小灯,常常聚一屋子的人,有说有笑,热闹非凡,东家长、西家短地拉呱个不停,二叔时而哈哈冰冷的手,时而插上几句话,更多的时候是一直地写。我和其他几位小朋友也挤进来,不愿意闲着,有的为二叔按纸,有的铺开对子让其晾干,还有的人帮助裁纸,说是裁纸,其实就是用一根细线,一头固定在桌角,一头用手拉着,把红纸折好套在细线上,轻轻用力一拉细线,纸便应声裁开,这种方法比刀裁纸的速度快,而且还不易破损,更不会伤着小孩子的手。我在这个时候几乎成了小明星,各种活儿都会干,是个全面手,什么都抢着干,大人都夸我长大了肯定也是写春联的好手。

时代的变化太快,自从有了印刷的春联后,刚开始价钱较贵,只是有钱人的“专利”,但不久价钱便降下来了,而且比自己买红纸请人写的价钱还要低,一时间,千村万户全变成了印刷的春联了,连二叔这个写了几十年春联的老手家里也贴上了买来的春联。印刷的春联是好看,但很容易重复,撞车的情况也很多。有一年,我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居然看到有5家的春联内容是一样的,其中3家的春联不仅内容一样,式样也一模一样。有一年,儿子的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道作业,就是抄写100副春联,刚开始,儿子兴趣很高,一会儿就告诉我抄了十多条了,之后,越抄越慢,问他原因,他说,很多家的春联都一样,有时跑一个楼道,竟然找不到一副“新”春联。整整抄了两天,最后还是在书上找了一些才勉强应付了差事。

今年春节,我放假早了一些,心血来潮,买来红纸,铺开了准备写春联。儿子和他的同学都睁大了眼睛,他们问我“春联不都是买的吗?咋还要写春联呢?”瞧瞧,不写行吗?现在的孩子把原生态的春联都忘记了,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了。

大笔小笔准备了几杆,倒上墨汁,在报纸上练了几个字,便开始在红纸上龙飞凤舞起来,几个孩子围过来,惊奇不已,有的说,写的字好看,有的说,印的字端庄,有的说,写的春联有香味,有的说,印的春联花色多。孩子们在不停地讨论着,我的春联也在不停地“生产”着。看着飘着墨香的斗大的“福”字、一副副精心写出的春联,我忽然想到何不让几个小孩自己动手呢?也让他们接受一下写春联的熏陶呢!我便拿出黄广告色,比划着教他们用小毛笔描边儿。几个小家伙还真卖力,都抢着干。当为一个个大“福”字描上边,为一副副春联添上底后,他们几个都笑了,争着说:“写的春联的确比印的春联好。”这时,我顺便教他们认识什么叫春联,春联的来历,春联的上下联如何区分和如何张贴,以及“反贴门神不对脸”,“穷对富头”等等有关春联的常识,他们听得如醉如痴,劳动的兴致更高了,有几个小家伙还表示,自己回家后也要学写春联呢!

当我再看到那铺了一地的春联时,才真正体会到书写是多么浓厚深沉的表达啊!情感在书写的过程中找到了“出口”,书写带着身体的温度和灵魂,不同的人不同的手会写出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心情,因此才有了字如其人一说,亲手写出和贴出的春联,承载着一种文化,燃烧着年的“温度”。

猜你喜欢

红纸细线价钱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算价钱
酸奶的价钱
细线转圈
刘老汉的烦恼
厚膜导电细线印制的研究
以禅宗为灵感:细线生成的天然晶体座椅
写在红纸上的小说
花大价钱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
红白纸换位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