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待我国当前的贫富分化问题

2012-01-29程美东靳建芳

中州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分化农村

程美东 靳建芳

理性看待我国当前的贫富分化问题

程美东 靳建芳

贫富分化问题是当前社会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各种研究机构所发布的有关中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都无法保证自己数值的准确性,只能给人们衡量贫富分化状况提供参考。我们既不能被各种基尼系数而吓到,也不能由此而否认贫富差距问题的严重性。为防止贫富分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和办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个人所得税的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遏制着贫富分化的恶化。今后正确的态度是,继续坚持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坚持科学发展的思路,把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环境美好、人伦和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贫富分化;现代化;改革;科学发展

2007年美国波士顿公司发布的《2006全球财富报告》显示,0.4%的中国家庭拥有了70%的国民财富。国内有学者认为,从1988年到2007年,中国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由7.3倍上升到23倍;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在2004年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65,已经大大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中国有没有贫富分化?中国的贫富分化真的严重吗?中国政府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吗?本文试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理性认识衡量我国贫富分化状况的基尼系数

对于中国有无贫富分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百姓,应该说是具有共识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中国的贫富分化到了什么程度,人们之间的认识就有很大的差异了。有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分化已经接近拉美、非洲国家的水平了,离爆发社会暴乱已经为期不远;有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分化还不算严重,但需要注意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遏制;还有人认为目前贫富分化不大,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加以遏制,应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提高效率。

为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具有如此大的差距?我们不排除利益因素对于人们认识所起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来看还是人们对于衡量贫富分化缺乏一个严格、科学、可靠的标准或依据,普通的民众又习惯于从感性的角度、甚至平均主义的惯性来看待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采取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就很难正确地认识中国的贫富分化状况了。

目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衡量国民收入差距的标准主要有五等分法和基尼系数法两种。五等份法(或称为“不良指数”)是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进行比较,不过最为人广泛使用的是基尼系数法。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其数值在0—1之间,0表示绝对的公平,1意味着绝对的不公平,如果基尼系数一般在0.3左右意味着国民收入比较公平,如果超过0.4则意味着收入分配不公的程度已经达到了警戒线,0.5以上则意味着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社会问题严重滋生,后果将会十分严重。但是这个国际通行的定量计算方法却不能准确地反映中国实际的收入差距情况。原因何在?经济学界的人士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缺乏用以计算基尼系数的相关而准确的国民收入数据。

有学者认为,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甚至用它反映公平程度,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收入必须是指全部实际收入,必须是真实统计。但中国目前的情况可以说基本上无法满足这一条件。由于基尼系数中的收入数据存在口径不完全统一问题,使得国内学界关于基尼系数值很不一致,各种五花八门的数值都有,这就严重影响了对当前中国收入差距真实水平的衡量,这说明,如果不首先解决计算基尼系数的前提,即收入口径与样本代表性问题,而匆忙计算基尼系数是不科学的。①

目前影响中国基尼系数计算的准确性因素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城乡、地区之间的货币购买力以及生活成本差异较大,乡村的一元钱购买力远远大于城市,乡村的生活成本要远远低于城市,仅仅依据货币收入计算出来的基尼系数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贫富差距的。第二,计算基尼系数所依据的调查样本的准确性是有限的。目前学界、政府关于中国基尼系数的计算都是根据一定的样本调查而进行的,而任何调查样本都是有限的,具体到目前中国的收入调查,其难度更大一些。具体说来,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个因素是,调查样本里存在一个高收入群体样本偏低的问题.....一是高收入者不愿意参与调查,因为调查需要时间,需要配合,中国的调查程序又比较繁杂。比如中国的调查采取住户记账的方式,要求每个住户把每天收支的流水账都记下来,像今天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发了多少工资、拿了多少稿费、收了多少灰色收入等(当然受访者不会提),都要一一记录下来。也就是说,由于高收入者认为参加调查的机会成本高而调查补贴少,因此不愿意参与调查。在此情况下,调查样本中高收入群体的样本就明显偏低,从而整个样本的平均收入就会低估。第二个因素是,即使是愿意参与调查的人群,基本都有一个倾向,就是不愿说出真实的收入,特别是收入偏高和收入来源不正的人。一般高报收入的人较少,也许穷人考虑到面子问题会高报收入,而富人通常都低报收入,这样获得的收入信息用于收入差距估算时,就面临低估的问题。”②真正的国民收入搞不清楚,基尼系数的准确性当然就大打折扣了。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目前国内外各种研究机构所发布的有关中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都无法保证自己数值的准确性,只能给人们衡量中国贫富分化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2年3月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分组讨论时说,中国居民收入的调查是分开搞的,对城镇居民调查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调查纯收入,指标不完全一样,基础数据是分开的,所以现在没有办法计算全国统一的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2011年是0.3897。城市基尼系数只有0.33,实事求是地讲,肯定偏低。偏低是因为住户调查是分层抽取记账户,城市高收入阶层不愿意记账,即便记了恐怕有些收入也不记进去。由于城乡差距较大,全国基尼系数会既高于城市基尼系数,也高于农村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此前已制定了规划,到2013年要把分开开展的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这样就会为计算全国居民统一的基尼系数提供资料基础。③

既然国家统计局目前对于中国准确的基尼系数都缺乏精确的计算方法和依据,那么我们就不能轻易地相信那些各种研究机构所发布的基尼系数了,更不能以此而危言耸听,以为中国行将崩溃。

当然,这样说不是排斥这个研究方法,更不是否认中国现实的贫富分化事实。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数倍,但收入分配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基尼系数超过0.4是肯定的。无论用何种方法计算中国的贫富差距,都不能掩盖事实上的贫富分化现象,为此,我们的政府必须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贫富分化问题。贫富分化是人们普遍所反感的社会现象,它违背了人类追求平等、正义的价值原则。但是,贫富分化却一直与人类文明史相伴随,不仅在古代社会普遍存在,在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也如影随形地存在。无论是北欧、西欧、北美这些当今社会平等度较高的国家,还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进行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贫富分化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很难逾越的阶段,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千万不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图既有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能保证时时刻刻的绝对公平。

中国政府为消除贫富分化所做的努力

实现社会公正、平等,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我们选择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就是坚信社会主义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在1978年后之所以搞改革开放,就是因为过去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做法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致使我们的人民长期处于均贫的困境。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并反复强调,不能搞两极分化,如果出现两极分化,那么改革就失败了。2000年前后,中国在胜利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达到小康水平之后,两极分化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此也日益予以关注,不断采取各种措施,致力于减少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致力于减少贫富分化。具体说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消除贫富分化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大的工作:

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地区差异上侧重表现在东西部发展的严重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事实上就是贫富分化的一种根源。实施西部大开发,就是为了缩短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力图通过西部的发展而拉平地区贫富差距。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开始至2009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占各地区GDP加总数比重从17.1%上升至18.5%。西部地区的生态、社会结构、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减少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城乡差距是影响中国整体收入公平的重要瓶颈,农村发展不起来,中国就不可能真正解决贫富差距问题。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推行以来,农村各项事业进步明显。1.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资。仅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十一五”时期,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4000元、5000元大关,2009年达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2010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78元,实际增长9.5%。“十一五”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3.农村社会福利大幅度提升。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就此终结。2007年,农村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上学不用交纳学杂费了。2008年,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农民看病贵、养老难的负担也大大减轻。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十一五”前4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28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十一五”末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经启动,截至2009年11月30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开工率91.1%、竣工率64.9%。5.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参合人数达8.33亿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成功推进。6.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一系列文化下乡工程顺利实施。

三是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从2002年以来,中国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农村低保、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建设,并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工作,如今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1年末,中国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84亿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4.73亿人。全国有8.32亿农民参加新农合,13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保障制度。

此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实施、控制房价的政策的实行都是有效解决贫富差距的措施。应该说,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全国的贫富分化问题做了很多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大的实效。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认识到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反复强调要采取措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这方面党和政府显示了坚定的信心和毫不动摇的决心。对此,我们应该要满怀信心,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一定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积极化解“仇富”心理

中国向来具有平均主义的传统,“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是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心理的一种集中体现。有着这样文化心理作基础,再加上中国现实的贫富差距,使得一些人尤其是城乡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这种仇富心理表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对于富者生命等合法权益的漠视。当富者或者其家属遭受各种非法的打击、甚至被剥夺生命时,不少人连声叫好,以一种幸灾乐祸的方式表示庆贺;更有一些网络“愤青”在网络散布各种真假难辨、道听途说的不利于受害富人的消息,公开表达自己的泄愤情绪。

第二,对于富人的一切所有表示怀疑。不仅富人致富的方式和手段被怀疑,富人的道德品质也被视为可疑;富人的能力、知识、勤劳,在某些人的眼里是子无虚有的,似乎富人致富靠的就是权力、贿赂、欺骗、奸诈;富人没有什么可以让人信任的。

第三,公开或潜意识地有一种“劫富济贫”的主张和诉求。个别人认为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富人积累的财富过度,他们又为富不仁,要想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简洁的办法就是用公开合法的方式把这些富豪们的资产没收,然后分给穷人。这种公开主张的人很少,但潜意识里具有“劫富济贫”的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应该说,弱势群体痛恨富豪包括权贵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感受的不公平在没有深思熟虑的前提下产生了这样一种情绪化的反应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将之付诸行动就很可怕了,很不应该了。而且,即使是这种情绪,也是一种极端非理性的意识,对于社会的危害极大。对于贫富分化,我们的确不能听之任之,任其蔓延下去,但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靠新的制度和体制,靠政策和措施,而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归咎到富人身上,不能简单地仇富。仇富心态的漫延产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撕裂社会,制造社会对立,制造社会冲突和断裂,引起社会动荡。“仇富”心理不仅使得富人和穷人之间形成了天然的隔膜,而且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在合适的时机爆发,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阶层的分化,很容易把本来只是社会角色的差异和收入的差异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最终把社会的统一体彻底地加以撕裂。这样的后果就只能是社会动荡,危机四起,国家的发展进程被严重地耽误。

第二,弱化了正当致富动力,严重阻遏了社会进步。“仇富”的恶性发展会使得人们不敢正大光明地发财致富,致富将会变成一个牟利不公的代名词,富人将会成为社会上高风险的生存群体,这自然会阻遏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源泉因之而丧失。

第三,煽动暴民情绪,违反现代民主。“仇富”心理与“妒富”心理不一样,它具有强烈的报复性,它会把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的苦难简单归咎于富人的存在,这种心理一旦获得普遍的认同,或者有部分的同情人士给予暗示或者慰藉,都可能激发其内心的报复情绪的放射性释放,继而引起整个弱势群体的共鸣,使得个体的怨恨情绪转换为集体的报复行动。这事实上是在鼓动暴民倾向,把社会上潜藏的暴民倾向一览无余地加以彻底地释放,这在前现代社会里弱势的下层民众没有表达自己诉求的途径和不可能通过正常程序来迫使统治当局改弦易辙的背景下是不得已的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可是在现代民主社会里,人们表达自己的诉求、愿望、利益的途径很多,现代政府的政策可塑性很强,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通过民主的程序表达意见,通过制度更新、甚至民主政府工作人员的更替来达到目的。如果任由这种仇富的情绪蔓延,其结果只能践踏民主,引起社会倒退。

第四,无视法律制度,任凭主观好恶行事。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民主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仇富”情绪仗着以广泛的道义同情为基础,以传统的法不责众逻辑为掩护,很容易突破法制的框架,任凭自己的主管好恶来自由行事,这不符合现代文明社会治理所遵循的普遍法制原则,而陷入到与现实制度彻底对抗的境地,这样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那么,面对“仇富”情绪,我们的政府、社会、个人究竟如何应对呢?

第一位需要回应的是政府。政府对于这种情绪和持有这汇总情绪的人群不能简单地加以鞭笞和谩骂,只能理性地分析和积极地应对。应该要找出形成这种贫富分化的原因,要采取有效治理贫富分化问题的多方面的措施和手段,不能拖延,更不能粗暴地压制弱势群体。一是要正视问题,二是要了解原因,三是要积极解决。在这三个环节上,政府要坚定不移,绝不松懈,绝不拖延,其中心的目标就是不要让这种情绪得到继续恶化的环境。

第二位需要作出回应的就是富人。富人要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要注意遵纪守法,要注意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决不可因为自己的富裕而表现出高人一等,更不能以此来祈求特殊的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利,绝不能歧视、鄙视、贱视弱势群体。同时,富人作为社会既得利益者,一定要对社会有一种感恩之心,要富有爱心,积极主动地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注意道德形象,使得社会没有人把自己视为享有特权之人,这样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仇富”滋生的因素。

第三位需要回应的是我们每个普通社会成员。面对“仇富”,我们既不哗众取宠、曲意逢迎,也不能过度理性、漠不关心。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要积极地缓解人们的这种情绪,要告诉他们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只能用经济的、社会的手段来加以解决,而不能诉诸极端的方式。同时,我们要和党、政府一道积极地克服困难、寻找途径,真正地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致力改革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如果出现了两极分化,那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这是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观点。目前中国出现的一定程度上的贫富分化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不是改革开放的本质内容,而是阶段性的阵痛。对此,我们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能惊慌失措。正确的态度是继续坚持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坚持科学发展的思路,把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环境美好、人伦和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历史告诉我们,不改革开放,不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注重生产关系的调整,太关注于分配,在生产力低下的前提下再公平的分配政策最多也只能实现均贫。这一条道路证明是不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已经被我们抛弃了,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只能是继续改革发展,通过发展把我们社会的整体实力增强,通过改革把不合时代要求的旧思想、旧制度、旧体制、旧做法加以革除更新,使得有更多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比较过去虽有了巨大的增加,但是就人均GDP来看,我们还比发达国家落后40、50年,在这样的基础上无论做如何的公平分配,中国人民都不可能实现共富。况且,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贫富分化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通病,不是中国独有的怪物;贫富分化也不是现代化发展的癌症,它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治愈的药方就是两个:一个是生产力更加发展,一个是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在发展问题上,从战略上来看,绝不能放松,这是多数中国人的共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发展、怎么发展、为谁发展?毫无疑问,我们的发展一定要围绕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大战略来进行。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大战略,我们需要在发展中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要注意城乡协调发展,要把农村发展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来。改革开放以来,除了1980年代初期我们的农村改革成效显著、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外,后来农村的发展一直远远滞后于城市,这就在客观上加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加大了全国的贫富分化程度。如果我们不把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放在农村发展上,则80%中国人口就无法富裕,这就会极大地拉大全国的贫富差距。如果这80%的人口的收入不断提高,就能不断缩小与城市人口的贫富差距,这将给全国的贫富差距的缩小带来巨大贡献。

第二,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巨大的地区差异是中国国情的一大特点,也是造成全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彻底改观广大西部地区落后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为此,必须在各种政策上对西部地区实行倾斜、照顾,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西部现代化进程的最全面系统的工程,已取得了异常显著的成就,坚持实施下去,会对西部地区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坚持科学发展,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发展问题上,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制高点上着手我们的计划、措施、方法和步骤,不能低起点、低要求、低标准;要把发展放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中进行,不能只看到三年、五年、十年的发展前景,要考虑到30年、50年、100年的发展前景,使得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稳定。

第四,坚持全面发展,把增强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经济放在核心的发展位置上,这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的确很重要,但不是全部,而且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化、外交、政治等软实力的作用在整个国家国力中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既涉及到经济实力,也涉及到政治文化、消费文化、社会管理等软实力。只有将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机结合,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在改革问题上,我们也要毫不动摇。我们的社会变动是如此的迅速,当今国际社会的融合又是如此的密切,一切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方案、措施在这个时代里实效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如果我们不改革,如果我们墨守成规,我们马上就会落后。不改革,我们就会延误时机,就会耽误发展。改革需要因时因地加以及时灵活的变动,没有陈规可循,只有大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长久指导意义。

在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我们的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政治体制改革,防止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壮大。我们现在的政治体制是有问题的,中心问题是民主监督机制的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一旦这个集团形成,涉及到公平处理收入分配问题的改革就很难进行下去。

第二,注重社会保障制度和体制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防止社会弱势群体被抛弃,保障他们基本社会权利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减轻由于贫富分化而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也可以在事实上减轻贫富分化的程度。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史上曾出现过严重的贫富分化,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完善社会保障。

第三,加大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努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收入分配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贫富分化,但无论是一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我们在相关的问题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像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隐性收入的比例过高问题等,都必须通过制度改革来加以解决。

第四,要把反腐败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防止权钱勾结、破坏公平分配。腐败不但是一个违法违纪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直接与收入分配相关的经济问题,更是与贫富治理相关的社会问题。腐败问题解决不好,权钱勾结就会横行,整个社会管理的公平就得不到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自然也会遭到破坏。要防止贫富分化,从体制层面说,主要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最大可能地实现机会均等;建立符合制度和体制要求的合理规则,并保证在规则面前的平等。

总之,贫富差距是当前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很难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的问题。好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早就预知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已经着手解决了一些问题,并不断加大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政策力度。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就已经确定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正确方针,2010年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会上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同年2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也强调,要“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会尽早得到圆满解决的!

注释

①顾海兵:《莫用“基尼系数”衡量分配不公》,《中国商报》2002年1月8日。②李实:《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③《国家统计局:全国基尼系数目前无法计算》,《北京晨报》2012年3月8日。

F126.1

A

1003—0751(2012)05—0028—06

2012—06—20

程美东,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靳建芳,女,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北京 102249)。

责任编辑:晓 立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分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