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确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2-01-29李自显
李自显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安阳 455000)
消化道出血分为下消化道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通过临床症状便可初步鉴别出下消化道出血,通过肠镜检查进一步确诊消化道出血及出血部位。下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症状多以便血为主,出血量少的患者仅表现为大便潜血或者黑便,出血量大的患者排出鲜血便,重者甚至会出现失血性休克[1]。结肠镜的应用在诊断消化道出血上的重要进展,近十年的发展,对消化道出血的确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根据我院在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对门诊急诊以及住院患者225例行肠镜检查,检查消化道出血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25例患者,其中男患者133例,女患者92例,年龄从57~89岁,平均年龄为68岁,老年人患病占的比例较大。上述患者均为排便时带有明显出血而就医的为显性血便,如鲜血样便、果酱样便、脓血便、柏油样便或在大便潜血试验中实验结果为阳性。便血的同时,患者还伴有腹痛、腹泻、排便不畅等临床表现。并且经胃镜检查,可初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者。
1.2 方法
常规结肠镜检查前,患者先行肠道清洁,传统清洁肠道的方法为灌肠法,但因灌肠有时不能使深部的肠道达到清洁的作用,年老体弱的患者无法忍受,反复插管副作用大,故在临床不多采用;可采用口服20%的甘露醇250mL清洁肠道,但对有糖尿病的患者和已有脱水的患者禁忌使用甘露醇,另外对有便秘大便干结的患者,由于需要饮用甘露醇的量大可能引起患者的剧烈腹痛;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有清洁肠道时间短,服药后排便快,次数少的特点。插入肠镜后,寻腔进镜达到回肠末端或回盲部或下消化道出血血灶,进境过程中如遇到肠腔狭窄时,极有可能是有新生物生成,此时应停止继续插镜[2]。
2 结果
经肠镜检查明确病因者共225例,其中出血原因及病例数如下:肠息肉共110例(49%),大肠癌56例(25%),慢性结肠炎症36例(27.7%),溃疡性结肠炎15例(6.8%);血管畸形5例(2.3%),病因不明3例。出血部位分析,病灶位于直肠84例(39%),乙状结肠57例(27%),降结肠21例(10%),升结肠21例(9%),回盲肠10例(5%),横结肠9例(4%)。
3 讨论
本文结肠镜检查225例,其中3例不明病因经结肠镜检查未见出血灶,应进一步做胶囊内镜检查。其余均明确出血原因,肠息肉和大肠癌是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直肠和乙状结肠是出血的好发部位。而肠内息肉是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肠癌发生的癌前病变,若能及时切除息肉对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就有重要意义[3]。溃疡性结肠炎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主要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或累及整个结肠。血管畸形等不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回盲部及升结肠,虽不是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在检查时仍应引起重视。检查过程中如遇成像不清晰,肠腔内依旧有大量血液、粪便遮挡视野是肠道准备不充分,需经2~3次肠镜检查才能找到出血病灶。故检查者在肠镜检查前必须嘱患者严格按要求口服清洁剂,充分做好肠道检查。对年老体弱的患者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畏惧和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检查。如遇到血管畸形的出血灶,要在出血未停止前进行检查,以免血管修复而漏诊。225例肠镜检查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者,证明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4]。
综上所述,肠镜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总要方法之一,对于明确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具有重大意义,不但可以发现病灶的出血部位,还可以通过肠镜取活体做病理检查,对下消化大出血的病因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1]张影,李萱,欧阳钦,等.885例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2):105~106.
[2]王萍,桑海彤,刘秦,等.内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978例病因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10(6):65.
[3]Lydia Hui Mei Ng,Wai Ling Chow,Yuan Kun Lee. Infant intestinal Enterococcus faecalis down-regul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human intestinal cell line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7).
[4]周怀力,徐晓华,邬伟明,等.急诊结肠镜检查在急性结直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2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