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历史教学展翅翱翔
2012-01-29周允烨
周允烨
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中学 河北唐山 064006
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它以强大的信息载体、使用简单灵活、形象直观、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声效画面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渲染氛围,模拟事件发生过程,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 运用多媒体渲染情景氛围,激发学生想象,感知、理解历史
由于历史书上的知识远离学生生活的时代,学生理解困难,而多媒体则可以渲染与讲课内容相配合的情景氛围,让学生触摸、感知历史,理解历史。比如历史事件视频、与历史相关的歌曲和乐曲,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辨,对视觉、听觉神经产生强烈冲击,促使大脑积极思维,比起传统的说教更具有丰富性、形象性的特质。笔者抓住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譬如在讲“辛亥革命”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笔者播放电影资料《孙中山》节选,让学生明白中华民国的成立的准备和成立过程;并以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列举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事迹,学生一目了然。
又如在学习“难忘九一八”时,笔者首先展示九一八事变纪念碑和勿忘国耻钟,联系沈阳的上空每年9月18日都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说明沈阳人民不会忘记这个耻辱日,指出作为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个耻辱日,引入本课课题。首先让学生找出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并出示柳条湖事件形势图,展示九一八事件的经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日军侵略者为什么要制造柳条湖事件?”接着播放展示日军在东北的滔天罪行的图片以及东北人民抗战的图片,并配以《松花江上》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反对侵略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需要注意的是,渲染与讲课内容相配合的情景氛围,不能讲花哨、热闹,而应重实质,必须与教学内容贴切、紧密相连。应尊重历史事实,力求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同时又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既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举出生活中实例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切记把握好适时适度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
2 运用多媒体发挥资源优势,模拟事件发生过程,丰富学习内容
多媒体教学可把抽象变为具体,把隐形化为显形,拓宽教学时空,模拟事件发生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学习“秦的统一”一课时,用Flash动画制作,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并有动态模拟的秦始皇人物形象进行解说,配上电影《英雄》中的原声音乐《闯秦宫》,亲身讲述自己的雄伟大业,创设出一种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这就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也就理解“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教师再出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效果大大优化。
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用Flash动画制作,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配以雄浑的背景音乐,分别点击作战双方的范围图,会自动弹出曹操、袁绍、孙权、刘备的头像,并各自亲自解说战争的时间、地点、兵力、战况以及结果的情况,思路清晰,一目了然、说服力强。最后出示三国鼎立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课本、地图册、板书等这些媒体在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简便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传统的媒体功能有限,已经远远不跟上教学的需要了。而多媒体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对大量的教学信息进行优化处理,生动形象的,不受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师示范讲解的效率,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 运用多媒体可以还原历史,实现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地进行具体介绍,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突出重点。对于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线索,教师可以边讲述边演示其运动发展过程,变静态为动态。通过直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印象,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提高记忆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现在的学生都会使用电脑操作,一些课件可让学生自行操纵,不仅提高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高了信息检索技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制作教学课件,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图、知识讲解、形成性练习、知识扩展、讨论区等环节。在知识扩展环节介绍与本课有关的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把学生的不同意见展现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去评判。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功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学的教学质量。
4 运用多媒体进行感情熏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完成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的阵地就是历史教学。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感情熏陶,进行思想教育,效果再好不过。如讲鸦片战争时教育要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危害、鸦片的危害。为了配合这一环节,笔者利用计算机的幻灯片功能,展示老百姓吸食鸦片后的惨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国家的强大,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祖国母亲饱受蹂躏。短短几分钟,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21世纪的接班人要奋发图强,居安思危,树立振兴中华的宏图大志。
又如在讲解“明清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时,播放学生都很熟悉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并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皇帝抗击沙俄侵略者的视频。两位历史人物在外敌当前的时刻,都能给外国侵略者坚决的打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与统一,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运用多媒体可以轻松、自然、完整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到锻炼,同时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学习方式。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就像为历史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翱翔于广袤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