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系列——中国古代绘画”教学设计
2012-08-23杜培蓓
杜培蓓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西安 710061
课时:1课时 课型:理论欣赏型
1 设计思路
中国历史悠远,绘画作品迭出,本课以专题的形式开展,重点讲解两幅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幅优秀作品。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知识外延很广,如历史、文学等,本课不仅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历史背景、画家,并且讲解与名画相关的故事、趣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鉴赏名作的目的。
2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中国绘画作品有一定的了解,但仍需深入讲解作品的艺术特点。作为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时,必须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如讲一些与作品相关的故事等。
3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绘画欣赏,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析,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及其艺术风格。本课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为《韩熙载夜宴图》,了解这幅皇家间谍名作的艺术特点以及画家顾闳中;第二部分为《清明上河图》,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神秘之处以及画家张择端。
4 教学目标
通过专题学习,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的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使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特征的初步认识。
3)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会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美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力争达到民族文化传承之目的。
5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6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欣赏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和特点;如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7 教学方法
讲述、引导、讨论、欣赏法。
8 教具
多媒体课件。
9 教学过程
1)导入。情景激趣,播放视频资料,引入课堂教学。(播放古筝名曲《建昌月》,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直观地引入教学情景。)
2)讲授新课。出示课件《经典赏析系列——中国古代绘画》,播放视频资料。
①《韩熙载夜宴图》(图1)。提问:大家熟悉这幅作品吗?(作者?年代?相关人物?传奇色彩?)
讲述相关故事:张大千收购此画。提问:这幅画为何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A.作品赏析(画面分为5部分):a.琵琶独奏;b.集体观舞;c.宴间小憩;d.管乐合奏;e.依依惜别。
B.作者简介。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善于描摹人物神情意态。
C.皇家间谍的传世名作。a.历史背景;b.李煜;c.小结。②《清明上河图》。播放视频资料。
A.作品简介。讨论并请学生讲解这幅名画:北宋时期作品,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24.8 cm×528.7 cm。
B.画家。张择端:北宋著名画家。
C.作品赏析(作品分为3部分):a.郊区风景;b.汴河景象;c.城内风光。
D.传奇经历——四进四出皇宫:宋·赵佶,第一位收藏者,创立“瘦金体”→元·内务府装裱匠→明·严嵩、冯保→清·溥仪。
E.小结。通过教师对这幅作品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色,讲解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10 教学延伸
1)请学生查找这两幅经典作品的相关资料,以此来丰富艺术学养,并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下节课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尝试写一篇艺术赏析文章,不少于800字。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11 总结
通过本节课,漫步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殿堂里,充分领会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就,并且感悟中国画情景交融的文化意境。希望学生能够关注中华民族的艺术,继续将它发扬光大。
1.钱谦益(1582—1664)《绛云楼书目》:“《嵇中散集》二册。(陈景云注云:十卷。黄刻佳)”[3]72
12 板书设计
经典赏析系列——中国古代绘画
一、《韩熙载夜宴图》
1、作品赏析
1)琵琶独奏
2)集体观舞
3)宴间小憩
4)管乐合奏
5)依依惜别
2、作者简介:顾闳中
3、传奇色彩
二、《清明上河图》
1、作品简介
2、画家简介:张择端
3、作品赏析
1)郊区风景
2)汴河景象
3)城内风光
4、传奇经历:四进四出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