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下语文课堂导入例谈
2012-01-29桑瑞莲郑建业
桑瑞莲 郑建业
寿光市文家一中 山东寿光 262700
人们写文章讲究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为了能扣住读者心弦,引起阅读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求有一个好的导语,这样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近年来,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直观而有效的途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那么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下,语文课堂导入应该如何设计呢?
1 视听结合,润物无声
语文课文不是字词句段的简单罗列,而是作者生命真情的喷涌和倾吐,笔墨之间蕴含着作者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等方面丰富的感悟与体验。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在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领会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情感,进而丰富个人的思想感受。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是同文章作者的心灵与情感的超时空交流,教师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释放到课堂教学中,是同学生一起对文章内容及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的感悟和交流,这种交流需要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借助视听材料,在启发学生想象力方面占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凭借色彩鲜明的画面和生动逼真的音响导入新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和熏陶,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笔者在讲授《紫藤萝瀑布》这一课前,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当代著名画家李世麟的国画《紫藤萝》,让学生在欣赏国画之后,再激情导入:“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一株盛开的紫藤萝。几只勤劳的小蜜蜂窥视着一朵朵淡紫色的花,每一朵盛开的花仿佛是一个个张开的小小的船帆,又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你听,它们在笑;你看,它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透过这一片紫色的瀑布,你想到了什么?它以盘虬卧龙般的枝干是否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它以浓绿茂盛的枝叶是否向我们展示了无限的生机?有一位诗人曾说过:‘看见花就不由地停住了脚步。’今天就让我们停下脚步,来一睹《紫藤萝瀑布》的魅力所在。”面对着眼前栩栩如生的国画,在教师激情生动的讲述中,学生的生命意识便在美的召唤下渐渐觉醒。
2 激发兴趣,曲径通幽
课堂导入的作用就是要求教师运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在短时间内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导入设计中,可以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起学生学习新课文的情感。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对汉语、文学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以它们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受到到中国文化的熏染。这一点恰恰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所忽视和难以表现的。教师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上课伊始,用精美的画面、幽雅的音乐、精彩的动画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中国文化之美,形成一种主动向上的学习状态。
在设计导入语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动的历史资料和视听材料充实导语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动投入的激情,让学生体验到“曲径通幽”的美妙。如笔者在设计《隆中对》的课堂导入时,首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有关诸葛亮的精彩片断,让学生亲听其言,亲观其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他们就能很快初步把握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性格,了解诸葛亮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这样再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就不感到困难了。
3 导入蕴情,余味无穷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让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学习中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激发情感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带着一种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和课文情境中去,才能增强学习效果。而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设计精彩的导语,是在课堂伊始激发学生情感最有效的手段。
在教学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著名歌手满文军唱的一首MTV《懂你》。伴着深情的演唱,等屏幕上依次出现母亲为了孩子而辛苦操劳的镜头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对母亲的感激之中。歌曲完毕,笔者紧紧抓住学生此时的心情,设计了以下导入:“正如歌中所唱: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是呀,母爱如水,而父爱似山,许多人赞美伟大细腻的母爱时,却忽视了同样执着热烈的父爱。同学们,请让我们共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去感受一下那伟大的父爱吧。”
4 导语渗德,凸显人文
众所周知,语文课教学不但承担着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还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渗透思想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人文性特点,在对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创造、合作精神。
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时,先播放一组小鸟在树林中欢快活动的场景动画,引起学生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再进行激情点拨:“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鸟儿也经常来到我们身边,走入我们的故事。”然后引入对课文内容的思考:“现在,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也引发了父亲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作者说,封闭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也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作者叙说了自己的一段心灵的历程。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共同来体验和感悟一下作者的这段心路历程。”
导语借助多媒体手段,从激发学生喜爱小鸟开始,引出本文记述的故事,然后启发学生来体验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渗透了人要与自然、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5 结语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多媒体技术所限等原因,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后,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意境只可“意会”,注重个人的体验与感受,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
在语文课堂导入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努力释放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思路不要受多媒体技术的限制,特别是要发挥好自己的想象能力,领会好课文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二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注意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多传达他们所熟悉的内容,以尽快引起学生的共鸣。三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体现简洁明快的原则,切忌单纯追求刺激感官的音响效果,或者运用一些复杂的场景和画面,分散学生注意力,更不可过多地浪费导入时间。四是要突出课文文本中心,切忌让学生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多媒体展示的色彩画面等内容上。
导入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将学生注意力调整到课文学习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解读和感悟课文文本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导入,在一定意义上减轻了教师上课负担,但教师的备课和准备不能省事,需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如何与多媒体技术进行巧妙结合,这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体现。
实践证明,巧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语文课堂导入语,必定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