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艾灸预处理的实验研究进展
2012-01-29杨桦
杨 桦
武汉体育学院医院骨伤科,湖北 武汉 430000
艾灸预处理,即“逆灸”,属于逆针灸的一部分,是以“治未病”为主要理论基础的防病保健方法。它是通过艾灸激发经络之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和保健延年的目的。这一预防疾病的方法最早出现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其中记载“新生儿无疾,慎不可逆针灸”。沿用至今的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节气灸预防中风、感冒都属于“逆针灸”的范畴。本文将对近10年来艾灸预处理的实验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 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
历代医家对艾灸预处理的理论阐述非常丰富。明代·高武在《诸病源候论》中,最早给出明确定义:“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针刺与艾灸同是治未病的两种重要手段,但是两者相比较,针刺多用于既病防传,艾灸则多用于未病先防[1]。这说明艾灸预处理更适用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中医理论里,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①调整阴阳,促进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②激发正气,调节气机,拒邪于外;③根据五行制化及经络传变规律,未病先防;④结合时间医学,择时防治。
目前,在现代医学研究里,“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是比较公认的一种假说。它能很好地阐释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李晓泓[3]认为,艾灸预处理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现代应激学说密切相关。针对“未病”人群(这类人可以是健康人,也可以是无病体弱人群或是按照体质学说区分的某类疾病的高危易感人群等),医者或患者自己在疾病发生之前用针灸对一些特定腧穴进行适时、适量的物理刺激,使机体产生有利的应激反应,能够调整潜在的功能紊乱,抵抗或减轻随后发生的疾病对身体的伤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的应变能力和延缓正常器官组织衰老退化的目的。并且推测,在这种良性应激反应过程中,热休克蛋白是启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对于西医利用短暂的缺血、缺氧、高温等预处理方法[4-5]来说,针灸具有创伤小、易于调控的优势,尤其是艾灸,刺激温和,易于接受。
2 艾灸预处理的影响
2.1 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艾灸预处理能够改善和缓解运动性疲劳导致的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常,自由基的代谢紊乱,进而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同时还能够减轻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对骨骼肌的结构损伤。项丽静[6]的研究发现,艾灸能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升高,丙二醛(MDA)的含量下降,这种明显的抗自由基氧化的功能能够阻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从而延缓大强度耐力训练运动大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王之娟等[7]发现,通过艾灸肾俞能够有效防止持续性运动疲劳大鼠模型出现体重下降,缓解血红蛋白、肌糖原、肝糖原含量的下降。此外,顾一煌等[8]研究结果还显示,艾灸可升高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有利于血液中乳酸的代谢,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常压耐缺氧的时间和提小鼠的负重游泳能力。熊静宇等[9]还从光镜下观测到艾灸预处理组的骨骼肌细胞除小部分核膜边界不清楚外,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膜完整,胞内无空泡出现,并且艾灸运动组运动后各时相骨骼肌结构损伤程度都明显轻于单纯运动组,运动后72 h损伤基本修复,证实了艾灸对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大鼠模型的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2.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现研究者多采用“4-动脉阻断”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来观察艾灸预处理对模型的影响。赵宇辉等[10]证实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存在良性影响,而华金双等[11-13]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与缺血组比较,艾灸预处理组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受到显著影响,HSP70蛋白受到较多表达(P<0.01),并且海马CA 1区HSP70 mRNA表达各时间点显著偏高(P<0.01),以上研究说明影响 HSP70 mRNA、HSP70蛋白、Bcl-2蛋白、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艾灸预处理保护缺血神经元的作用机制。孙忠人等[14]还发现,与脑缺血组相比,艾灸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组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1),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艾灸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模型的NOS和nNOS活性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诱导脑缺血耐受。
2.3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在针灸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更全面些,艾灸预处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早期动物实验[15]已经证实,针刺能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纠正心脏缺血诱发的心律失常,改善左心室功能,从而提高心肌抗御缺血损伤的能力。之后的研究[16]还证明,这种冠状血管程度不一的扩张主要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实现的。王一茗等[17]发现艾灸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心肌缺血高脂血症大鼠心肌肌浆网的RyR2 mRNA表达,并且优于缺血再灌注(P<0.01)。随后赵宇辉等[18]还发现艾灸预处理还可以通过增加HSP70 mRNA的表达来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但是对于缺血再灌注的优越性却是与每日的治疗量有密切关系。
2.4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在应激状态下,热休克蛋白不仅存在于细胞内,还能被机体的一些细胞分泌到循环血液和体液中,形成细胞外热休克蛋白(extracellular heat shock protein,eHSP),通过干预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来影响炎症因子的转录和表达,最终达到减轻炎症损伤、保护机体的目的。那么艾灸预处理保护消化系统的作用机人们环境除了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血液中eHSP70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有实验表明[19-20]经艾灸足三里、梁门穴预处理的大鼠胃黏膜,HSP70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加,前列腺素2(PGE2)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含量显著升高,胃黏膜血流量(GMBF)亦显著增高,内皮素(ET)含量明显下降。以此来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从而保护胃黏膜。易受乡等[21]研究发现艾灸预处理可以诱导eHSP70的表达升高,启动其下游信号转导途径,抑制核因子NF-κB的表达,减轻血清内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转录,同时镜下还可以观察到,艾灸预处理组大鼠胃黏膜(与模型组比较)的破损,脱落较轻,炎症细胞浸润较少,并且在病理组织学评分上,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相应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在另一项实验中[22]也被证实。不仅如此,艾灸预处理还能对抗炎因子产生良性影响。有实验结果[23]显示,艾灸预处理在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同时,抑制促炎因子IL-1β、TNF-α,从而达到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同时,Liu等[24]的实验还证明,艾灸预处理还可以增加胃黏膜中GSH-Px与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而达到其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2.5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李晓泓等[25]的研究发现,艾灸预处理能够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下丘脑里的HSP70异常表达,调节血清中IL-6、TGH、皮质醇的含量,并且还观察到模型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滑膜间皮细胞增生程度减轻,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关节软骨面较完整。但此实验中叠加的预处理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6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李晓泓等[26-28]的研究表明,逆灸对更年期大鼠的影响是多途径的、整体性的。它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逆灸可以调节更年期大鼠的TNF-α的紊乱,提高脾脏雌激素受体α,增加子宫内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的含量及相应受体表达,延缓子宫退行性改变,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平衡,缓降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α的异常高表达,正向调节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血浆中促肾上腺激素。但是不同作用途径的最佳作用时间点并不一致。
3 讨论
灸法以能够弥补针药的不足、擅长“治未病”而倍受青睐,近10年来,国内研究者逐渐重视对艾灸预处理的作用研究,研究对象逐渐覆盖临床各科常见疾病,包括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但是实验中,处理手段多是造模前临时短期艾灸预处理,处理时间从7次到16次不等,同一种疾病选穴不一样。所以,关于艾灸预处理的一些基础研究,如刺激量、刺激时间、刺激间隔、穴位选择等,还有待实验针灸学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研究。
[1]程洁,李忠仁.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3):49.
[2]何小琼.逆针灸治未病中医机理浅析[J].江苏中医药,2008,40(10):74-75.
[3]李晓泓.针灸“治未病”与“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82-85.
[4]Monkayo J,De Freitas GR,Bogousslavsky J,et al.Do transien-tischemic attacks have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J].Neurology,2000,54 (11):2089-2094.
[5]Gorgias N,Maidatsi P,Tsolaki M.Hypoxic protects against neuronal damage of the rat hippocampus induced by severe hypoxia [J].Brain Res,1996,714(1-2):215-225.
[6]项丽静.灸足三里、关元穴对运动人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73.
[7]王之娟,王蕴红,梁蕾,等.艾灸肾俞对大鼠抗疲劳能力作用的效果观察[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52.
[8]顾一煌,金宏柱,史曙生.艾灸对小鼠抗运动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42.
[9]熊静宇,肖国强,卢艳梅.艾灸预处理对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0):56-61.
[10]赵宇辉,孙忠人,李晓捷,等.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53-54.
[11]华金双,李丽萍,朱现民.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SOD,MDA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8):595-597.
[12]华金双,李丽萍,王民集.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7,39(12):73-74.
[13]华金双,李丽萍,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HSP70蛋白及HSP70 mRNA 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6-87.
[14]孙忠人,王振宇,华金双.艾灸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52-54.
[15]王浩,李汉儒.冠心病患者血液脂质过氧化物及有关酶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2,23(4):251.
[16]邓集荣,刘涌,李可智.按膻中穴致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按摩与导引,1998,(1):6.
[17]王一茗,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高脂血症大鼠心肌RyR2 mRNA 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164-1167.
[18]赵宇辉,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HSP70 mRNA 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1):36-38.
[19]常小荣,彭娜,易受乡,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HSP70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3):1252-1256.
[20]易受乡,彭艳,常小荣,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增殖修复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1-24.
[21]易受乡,杜燕.艾灸预处理对急性胃劲膜损伤大鼠血清中eHSP70及胃黏膜细胞 NF-kB 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62-1467.
[22]杜燕,易受乡,林亚平,等.艾灸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5):269-272.
[23]刘密,常小荣,严洁,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血清IL-1β、TNF-α 和 IL-10 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06-908.
[24]Liu Mi,Chang Xiaorong,Yan Jie,et al.Effects of moxibustion pretreatment on GSH-Px,SOD and MDA in gastric mucosa of rats with stress ulcer[J].J Acupunct Tuina Sci,2011,9(1):17-20.
[25]李晓泓,张露芬.艾灸预处理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HSP70的影响及保护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86-89.
[26]李晓泓,解秸萍,张露芬,等.逆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及血浆促肾上腺激素的调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18-120.
[27]李晓泓,解秸萍,张露芬,等.预先艾灸对随后不同阶段后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索释放激索、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干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99-101.
[28]李晓泓,解秸萍,张露芬,等.逆灸对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及E2,P和ER-α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5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