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2012-01-29
学术前沿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内涵特性与内涵价值
鲁武霞、李晓明在《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9期中撰文指出,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共性与关联。
作者指出,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内涵特性与内涵价值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两者在层次定位上存在同质性,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均表现出应用性特征。其中,高职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技术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员,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技术工程师;且高职专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均具备高等教育的职业性特征。第二,两者在层次定位上存在衔接性,即在层次上,高职教育应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在课程内容上,两者均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教育类型与层次特征,设计具体的课程体系,确定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关系等。第三,两者在规格定位上表现为实用性,即两者的培养目标均强调职业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内涵的“技术导向”;在培养规格定位上,两者都强调实践导向;在生存发展的逻辑基础上,两者都强调就业导向。第四,两者在培养模式上表现为二元性,即培养途径离不开学校、企业的二元主体合作,教学形态强调工学结合的二元性。第五,两者服务定位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经转型的升级、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第六,两者在区域教育系统中应形成特色的融合与个性的交流,同时,两者也要找准各自的生态位,降低竞争强度,实现共存。第七,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应将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纳入5B高等教育进行分类管理,并逐步发展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共同构建我国的5B高等教育体系;应将应用型本科转为高职本科教育,以拓展我国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在横向上实现两者的培养目标规格和类型贯通,以形成与理论型(5A)高等教育并存的高等教育体系。
行业特色型大学本质体制之刍议
张文晋、张彦通在《江苏高教》2011年第6期中撰文,剖析了行业特色大学的本质特征,并探讨了行业特色大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作者指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核心特征是其行业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行业特色型大学多年来与所在行业保持天然的联系,已经把行业精神、行业理念、行业作风深深融入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大学气质中,同时,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各方的交流与合作又促进了行业文化的创新。2.行业特色大学的主干学科行业特色鲜明,占领学科前沿,引领学科方向,在相关领域内催生新的学科或学科方向,带动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显现出较高的学科集中度,形成优势学科群,成为行业特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3.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培养理念定位于不仅能从事行业一般性科技及管理工作,还应具备在相应专业技术领域内发展的潜质、创新的潜质,甚至具备成为行业领军人才的潜质。4.行业特色大学的科研课题仍然主要围绕和服务于行业的需要,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题,其技术研发贴近企业生产一线的前沿问题。5.行业特色型大学有一支优秀的具备行业背景的师资队伍。
最后,作者指出行业特色型大学五个特征之间的关系:1.行业特色文化是核心与灵魂,行业特色文化既需要借助其他四个方面的特征来呈现,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各个方面;2.行业特色主干学科是基础与支柱;3.培养行业特色人才是根本,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中心;4.行业特色型大学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与引领是动力;5.具有行业背景型师资队伍是根本保证。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靳润成在 《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中撰文,介绍了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案例,解析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力,并提出了要通过把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核心价值,以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首先,作者介绍了国内外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情况。作者以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日本、韩国、芬兰的技能大赛为例,说明了职业技能竞赛在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缩小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外,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正在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形成重大影响。
其次,作者认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在宏观层面上的目的是建立起广泛的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导向机制,进而寻求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新体制;在中观层面,建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规格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机制,继而探寻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的现代教学制度;在微观层面上,建立开放的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与企业发展的适应机制,从而探索职业教育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作者指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一种促进发展的倒逼机制,即通过高水平的赛项设计,发掘和发挥大赛的导向功能,推动职业教育循着大赛的导向发展。同时,通过探索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效应,充分利用其影响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此外,作者认为,进一步研究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运行规律和综合影响力,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终身教育”领域研究现状的综述——基于对十年文献的计量和内容分析
陈丽、蒋楠晨、李秋劼在《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第5期中撰文,全面、系统地总结过去十年我国终身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如何提高终身教育领域的研究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首先,作者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初衷。作者认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用科学的方法对终身教育领域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对发展的历史进行理性反思,有助于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作者说明了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1.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分析法侧重于对文献的外部特征进行研究,内容分析法侧重于对文献的内部特征进行研究。2.样本选择。在CNKI上,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后,得到1155篇期刊论文和238篇硕博论文。3.制定内容分析要素及类目体系,其中,包括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性质三个类目体系。4.确定外部特征计量要素,包括作者、作者来源、被引次数、课题级别、参考文献。5.说明文献编码统计。6.进行信度检测,表明调查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7.进行专家效度检验,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接着,作者对文献进行了详细分析:1.终身教育的建设途径和教育形式及其特性是两个主要的研究主题;2.研究方法呈现不均衡,单纯采用定性和思辨方法类别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比重;3.在期刊文献中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比重大,在硕博论文中,综合性研究的论文比重大;4.郝克明、顾明远等研究者表现活跃并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可;5.高等院校是当前终身教育研究领域的主力,其次是政府机关;6.2001、2003、2007三年中都出现了一些被引次数远超过邻近年份的文献,硕博论文中,篇均被引次数出现极值是在2005年;7.省部级课题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国家级课题。
最后,作者提出了结论与建议:1.终身教育领域已经成为21世纪学术研究的新热点;2.应加大对基本理论以及政策与制度的研究;3.应努力改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国家应加大终身教育领域研究的课题立项和资助力度;5.应提高终身教育领域学术性文献的录用标准。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
姜大源在 《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8期中撰文,探讨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应坚持的改革方向。首先,在体制机制层面,一是为保障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必须建立“刚柔并举”的机制,所谓 “刚”,是必保的经费投入,“柔”,是项目性经费投入;二是要制定“长短结合”的战略,所谓“长”,是指普适性的法律法规,“短”,是指中短期的政策方针;三是必须编制“大小兼顾”的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长远规划,所谓“大”,是指加强对宏观层面体制、体系、机制等的研究,“小”,是指中、微观的办学、教学、评价等的研究。其次,在课程教学层面,应该实现从基于知识存储的学科体系走向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从基于做加法的局部求得整体走向作积分的整体把握局部,从基于显性的技能和知识习得走向隐性的能力内化与升华。同时,作者认为,要设计“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载体,载体的设计在内涵上必须蕴含原来所要传递的知识信息,而在形式上则可以通过诸如完成项目、案例、任务、模块的“做”去实现。最后,在教育思想层面,职业教育要体现“教育性”,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要体现“职业性”,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要体现“高等性”,高职教育要培养策略层面的技能型人才。此外,作者认为,在教学思想层面,还要体现对四个方面的哲学思辨:1.技术与技能是不可绝然分离的,技术教育与技能教育是集成整合的,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具有泛层次性;2.职业教育是在行动体系下强调工作过程各要素的有机组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有序排列;3.职业教育应从整体把握局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实施,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技能、理论、价值观三个因素;4.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是实现能力的生成,其过程就是通过对技能和知识的习得和掌握,熟能生巧后形成个性的经验与策略。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向春、雷家骕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中撰文,探讨了清华大学学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作者介绍了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研究假设分别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背景差异对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影响,其中背景因素包括性别、城乡、地域、专业等。研究设计包括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测量变量设计,背景因素测量变量设计,问卷设计及发放。
作者认为,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测量量表的信度、效度较高。假设检验的结果为:名利追求态度、精神追求态度与创业行动倾向显著正相关;而社会责任态度与创业行动倾向相关性不显著;清华大学女生的精神追求态度和创业行动倾向强于男生;有创业经历的学生的名利追求态度、创业意识倾向和创业行动倾向强于没有创业经历的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名利追求态度、社会责任态度、创业意识倾向和创业行动倾向强于独生子女;北方长大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态度、创业意识倾向和创业行动倾向强于南方长大的学生;东部长大的学生的创业意识倾向依次强于中部、西部长大的学生;在社会责任态度方面,人文类专业的学生最强,理工类学生较弱,但是在人文类专业的学生创业行动倾向较弱;精神追求态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工程硕士、博士、学士、普通硕士;社会责任态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博士、普通硕士、学士、工程硕士;创业行动倾向由强到弱依次是工程硕士、博士、硕士、学士;获校级奖的学生的名利追求态度和精神追求态度强于未获奖的学生;获省市级奖、获校级奖的学生,创业意识倾向和创业行动倾向强于未获奖的学生;获国家级奖的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强度均为最弱;父母职业为农业、科教的学生,其社会责任态度较强,父母职业为商业的学生,其社会责任态度最弱;父母职业为商业、科教的学生,其创业行动倾向较强,父母职业为农业的学生,其创业行动倾向最弱。
日本的工程教育认证
张海英在《高等工程教育》2011年第5期中撰文,对日本技术者教育认证机构成立的背景、制度与组织构成以及认证的目的与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的工程教育评价和认证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作者梳理了日本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作者指出,明治维新后,随工业化的起步,日本的工程技术教育也始于此;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试图构建全新的高等教育体制,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企业界本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要求高等工程教育系统承担起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从而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日本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构筑的。
然后,作者对日本工程技术专业教育认证评价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分析。日本的技术者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由外部机构对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所实施的专业认证制度,主要对技术者教育课程是否真正满足和达到社会、特别是工业企业要求的水准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并对达到需要的教育课程进行认证。这一认证制度由日本技术教育认证机构这一非政府机构实施负责。
接着,作者分析了日本技术者教育认证的目的与特征。日本技术者教育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证工作保证高等教育机构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学的成果真正能够帮助未来的工程技术者获得必要的最低限度的知识和技能。其特点包括:1.从认证机构的组织成员构成看,没有大学参与是其一大特色,这样对于大学的认证独立性比较强;2.积极把机构的认证结果与国家“技术士”(技师)考试结合;3.积极加入华盛顿协约组织,追求学士阶段的工学教育质量具有国际同质性。
最后,作者对我国工程教育评价问题进行了反思:1.我国的工程教育投入的力量分散,未能整合各种资源建立权威的评价机构;2.有待建立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国际水准的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中的创业型大学:国际视野与实施策略
陈汉聪、邹晓东在《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中撰文,在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创业型大学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对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探讨了创业型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并针对当前我国大学创建创业型大学提出了对策建议。
首先,作者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作者认为,虽然国内外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不同研究者对创业型大学的理解和定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尚没有形成一个可被广泛接受的“创业型大学”概念界定。作者通过比较伯顿·克拉克开创的创业型大学的研究路径与亨利·埃兹科维茨为代表的创业型大学研究路径的异同,提出创业型大学的基本内涵为: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基本任务,以开展具有商用价值的科研活动为重要载体,以直接参与创办高科技企业为关键举措的大学组织形态。
然后,作者在亨利·埃兹科维茨和曼纽尔·崔腾伯格对于创业型大学不同类型划分基础上,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1.变革型大学,或者说是革新型大学,指的是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实施变革行为,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创新型大学,主要是指那些致力于从事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研究型大学;3.创业型大学是一种“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基本任务,以开展具有商用价值的科研活动为重要载体,以直接参与创办高科技企业为关键举措,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核心使命”的大学组织形态。
最后,作者对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1.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2.改变科研评价体系,淡化科研成果在评奖和升职方面的作用,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和商业推广价值;3.设立专门机构,整合创业资源,充分开发大学本身及相关主体的创业潜力;4.积极开展创业文化研究,构建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与创业文化形态。
转型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研究述评
郑晓梅、胡彩霞在 《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中撰文,探讨了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制度的研究现状和当前职业教育制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职业教育制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进行了说明。
首先,作者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研究现状:1.职业教育制度的历史研究。学者们对职业教育制度历史的研究在不同层面上是不断丰富与深化的,但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还未得到系统分析;2.职业教育制度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较为成熟;3.职业教育制度的关系论研究少且散,系统性研究有待加强;4.职业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仅是关注国外职业教育制度的特色对我国的启示作用,而对他国与我国实施不同职业教育制度的归因分析较少,且缺少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动态追踪与分析;5.基于不同视角的职业教育制度研究,包括选择具体地域进行设计研究、与具体领域的职业教育制度的探讨、就职业教育制度的某个具体内容进行探究三种视角,但是对职教界较为热点问题研究有待进一步关注。
其次,作者总结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1.从研究目标而言,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研究目标更为现实化和科学化;2.从研究内容而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在不同学科基础上探讨职业教育制度问题;3.从研究方法而言,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涵盖了文献分析法、实践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最后,作者基于研究现状与成果分析论述了职业教育制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在研究目标上,虽然有现实化、科学化的趋势,但对教育的本真——“人的发展”的研究分析较少;2.在研究内容上,职业教育制度的横纵向研究还不成体系,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也较为罕见;3.在研究方法上要加强动态追踪与分析。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的实证研究
梁银英、王海燕、张正军在 《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中撰文,对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
首先,作者借鉴了社会资本理论三维度说,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策略:1.结构维度建构策略,主要用来衡量虚拟学习社区中各种关系的总和,即学习者和助学者关系的总和;2.关系维度构建策略,包括快速信任的建立、制定规范与惩罚、明确义务与期望三个方面;3.认知维度建构策略,指的是有助于集体行动中解释与沟通的资源,可从共同愿景和共享语言两部分来进行构建。
其次,作者依托宁波大学全校公选课程“日本企业文化”进行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构建实践,并制定了研究方案,包括搭建虚拟学习社区平台、根据对象情况进行分组、为低交流意愿的学习者确定角色、导学为建立快速信任设计“Icebreaker”活动、制定行为规范和惩罚、用策略干预实践并收集互动数据等步骤。此外,作者介绍了数据收集,包括师生的属性数据和关系数据的特征值。
接着,作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1.网络的基本属性,包括社群图与网络基本属性的特征值;2.网络的关联性,包括网络的连通性与网络的可达性;3.网络的中心性,包括特征向量中心性、点度中心性与中间中心性;4.凝聚子群分析,包括成分分析与派系分析;5.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网络的核心人物可以有效控制信息流通并与边缘人物保持联系,以保证社会网络中的高度互动;6.结构洞分析。
最后,作者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经过策略干预,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基本属性普遍增大;2.虚拟学习社区中,所有的学习者都曾与两人以上的学习者进行互动;3.网络中学习者的距离都较短,权利并不集中;4.社区凝聚力较强;5.学习者的网络限制指标都较小,学习者能否自如上网是进行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无法判断某个策略的有效性;2.未对互动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也未对学习者的态度、情感等进行调查。
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及其文化分析
徐国庆在 《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0期中撰文指出,高等性是当前我国高职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对其内涵的理解应跳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一框架的局限,应在高职教育办学结构平台上予以解读,对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文化分析,并提出高职教育高等性实现的策略。
首先,作者认为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应理解为三方面:1.整体办学结构的高等性,即高职教育应承担更为复杂的社会责任,培养能胜任更为复杂的技术型任务的人才,建立起更加规范、科学,面向范围更大的管理体系等方面;2.在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层面的高等性,即岗位面向、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可发展性等方面可能是获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高等性的重要参考维度;3.基于技术科学的高等性,即高职在技术科学知识的开发、表述和积累中实现其高等性。
接着,作者进行了高职教育高等性制约因素的文化分析。作者认为组织成员的基本信念、行为方式以及组织的基本管理运行模式等成为制约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文化基因;内部管理模式是制约高职教育高等性实现的文化基因;高职教育要彻底转变工具主义管理模式,成为集聚人才并发挥其才智的平台。
最后,作者提出实现高职教育高等性的策略:一是要认真研究和关注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状况,吸收其体现高等性方面的成功办学经验;二是要把研究作为高职教育办学的重要成分,主要包括通过有规划地建立研究机构,发展有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制定并执行鼓励教师从事研究的政策,重视研究的重要基础的信息建设;三是充分认识到高等性目标实现的战略长远性。
创建『学习型社区』与相关工作的关系梳理及行动方略
周嘉方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9期中撰文,对“学习型社区”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学习型社区的概念,厘清了学习型组织创建及精神文明工作的关系,进而提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行动方略。
首先,作者介绍了已有研究对“学习型社区”这一概念解释的三种不同路向:第一种是用比较接近的已有概念对“学习型社区”做出演绎式的解释;第二种着眼于社区成员的发展,强调“学习型社区”概念中的定语“学习”这一限定词;第三种着眼于社区建设,强调“学习型社区”概念中的中心词“社区”概念。作者认为“学习型社区”这一概念包含三个维度,即学习型社会和组织理念、社区成员发展和社区建设。
其次,作者梳理了学习型社区创建过程中的四对关系:第一,作者梳理了学习型社区创建与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性,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型社区和社区教育是三级包含式有内在紧密相关性的工作;第二,作者梳理了理念引领与工作推进之间的关系,认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三者的基本概念不尽相同,“学习型社区”是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理念引领下的地方性实践;第三,作者梳理了人力资本训练与社会资本培育之间的关系,认为要把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放到与人力资本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第四,作者梳理了社区教育职能化与实体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把社区教育作为其他工作的职能还是作为一种新的实体加以建设并无一种绝对模式。最后,作者就提出了相应的行动方略:文化方略方面,注重学习,不断修养,以人为本,强调价值取向以及强调中庸,讲究秩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宗旨;协同方略方面,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学习的两个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作用,正规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社区教育将会为个体提供更加全面而连贯的终身教育机会;整合方略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主管部门和城区教育主管部门两方面的积极性,调动整合两者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构建学习型社区。
制度变迁视野中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
唐智彬、石伟平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中撰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特征,并为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提出了制度治理策略。
首先,作者分析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动因。城乡职业教育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直接导致了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水平差距大,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而且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恶化,将诱发更严重的社会不公。因此,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是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目标上,优先序从工具性目标向权利和平等的价值性目标的转变,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演进的表现。
接着,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特征。根据变迁主体的不同,我国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具备了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作者还从斯诺等人有关制度变迁的论述来考察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特征,总结出我国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在制度的特征上呈现出“政府主导”和“强制性变迁”特点。
最后,作者提出了制度创新与治理策略:1.完善区域职业教育统筹政策的制度安排,即在市级政府统筹的整体格局下,形成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优势互补的相关制度;2.通过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补偿性发展制度,即我国在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农村发展为重点,以城市支持农村、城市反哺农村,通过一系列的补偿性制度安排,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其中最根本的是强化经费保障制度;3.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制度是打破制度路径依赖、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保障,而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基础在于逐步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附生于户籍制度的相关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中职免费政策失灵:表现、成因及对策
陈胜祥在 《教育科学》2011年第5期中撰文,实证考察了刚刚推行的农村中职免费政策的实施情况,发现该政策的实施结果在“促进中职招生”和“资助贫困学生”两个目标维度上存在严重失灵,分析了造成上述失灵的原因,并提出了纠正上述失灵的综合措施。
首先,作者在理论上从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中职免费政策的预定目标,并进一步实证考察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偏离了其预定目标。通过抽样分析,结果显示,该免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效达成了“资助涉农专业”的预期目标,但却在促进“中职招生”和“资助贫困学生”两个目标维度上存在严重失灵。
其次,作者进一步实证考察和分析了造成失灵的原因。一方面,初中后的教育种类选择与经济因素无关,主要受文化与制度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只要有继续追求高学历的潜力和机会就不会就读中职学校;另一方面,政策“助贫”目标与中职学校的组织目标相冲突,中职学校不是按上级的要求把免费的名额发放给贫困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其招生而发放给其他特定人群。
最后,作者提出了解决上述失灵的综合措施。针对效率失灵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制度和文化改造。一方面需要国家推进制度改革,如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不再受身份及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歧视;另一方面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传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环境,重新塑造人们对于中职教育的偏好。针对公平失灵的解决方法就是整合财政资助政策,实行全面免费。一方面可以调和政府免费政策的“助贫”目标与中职学校促进招生的目标,使它们相互适应,相互兼容;另一方面是在两个目标达成过程中政府加强过程监督,从而避免该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与政府目标的偏离。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的视角
杜育红、梁文艳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中撰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在特定时期的作用,考察教育与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提出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首先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的作用:一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作者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必须摆脱过去依赖资源投入、廉价要素和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低效率增长方式,应从投资驱动转为效率驱动,提高农村生产率,归根结底需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村教育的经济价值:1.现代农业不仅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做指导,也需要先进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做支撑,更需要高素质的农村人才来实施,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核心途径,教育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2.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非常重要,有助于解决“就业难”、“民工荒”,提高转移的稳定性,实现真正有效转移,提高转移劳动收入,降低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管理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3.城乡教育差距是城乡社会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必然结果,而教育差距造成了城乡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这不但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由于教育与收入间传导、复制和强化的关系,教育对城乡社会经济和居民的收入差距贡献程度逐年扩大。
最后,作者提出了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1.推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发展;2.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3.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4.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特约编辑 匡 瑛 责任编辑 秦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