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人才培养为例
2012-01-29翁华强
刘 佳,翁华强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北京 100191;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委,湖北 武汉 430074
一、激励与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
激励主要指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激励理论贯穿于地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搭建培养平台提高地学专业学生对地学专业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促进地学专业学生主动提升地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个人的专业理想。
1.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地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将激励思想与地学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出一大批政治方向坚定、地学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敏锐、心理素质过硬,适合未来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优秀地学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公平、更具人性,更能满足学生期望和社会需求。
2.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在培养过程中,既注重专业理论的学习培养,更关注综合技能的训练强化;既注重专业兴趣的培养,更注重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既注重社会交往、社会尊重的需要,更注重个人理想与自我潜能的实现。
3.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和学科发展需求为己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专业领域培养人才,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遵循地学人才培养规律,整合地学人才培养资源,实现地学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市场化。
二、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1.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1)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其行为。”“每个人其实有五个需要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启示地学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尚未满足的需要,整合地学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地学知识和地学技能的需要;搭建科研实践和交流平台,满足学生人际交往和社会认同的需要。
(2)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组织战略目标、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从而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借助于教育培训、激发鼓舞、科学管理等手段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启示地质教育工作者要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讨夯实学生的地学专业理论基础,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地学专业学习兴趣,通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改善学生的地学专业学习环境。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类历史视为自然历史的过程,又把人类历史视为人的活动的结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启示地质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体力、智力、个性及交往能力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创建培养条件,搭建培养平台,净化培养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在地学专业领域的学习发展诉求,正确引导学生发展路径,促使地学专业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
(1)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创新型地学人才是地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当今世界,地球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也为高等院校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崭新课题——如何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地学人才培养中贯穿激励思想,激励地学教育工作者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素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地学教育资源,更加广阔的地学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2)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增强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力的重要途径。就业力是使人获得并保有一项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素质。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力,一方面,通过政策激励手段引导大学生向西部就业、向农村就业,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艰苦,但也有助于高校毕业生磨炼意志、锻炼品格、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项目支撑和实践安排,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获得更多的就业资本;此外,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洽谈对接,搭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从而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流动[1]。
(3)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题中之义。自1980 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 倍。据统计显示,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 年,人均石油开采数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 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 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的矛盾呈紧张态势[2]。因此,培养一大批优秀地学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要积极培养他们成为我国地质勘探、资源开采、新能源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鼓励他们投身我国能源资源发展事业,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三、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独立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之外的独立系统,应充分学校的办学传统、学科优势和学生需求,以依托学校的品牌专业和师资队伍为依托,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等环节中构建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以地质、资源、地学工程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地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机构。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不断创新地学人才培养思想,完善地学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了以“野外教学、科技项目超市、社会实践、毕业生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以野外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激励体系
学校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安排野外教学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学习兴趣,奉行“理科贴近科学研究、工科贴近工程实际”的原则,将实践教学的目的定位在“不仅使学生停留在对各种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验证层面,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寓教于习练思想、言传身教练作风、躬身实践练本领,为学生奠定人生起步和事业发展的基石。
为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地学专业学生学习热情,我校在低年级的实践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认识观与思维观,学会地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打下地学工作扎实的基本功;在高年级的实践教学中,主要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生产任务,让学生深入到现场,参与到工作之中进行实践教学。每年,学校都有上千名学生在矿山、油田、野外地调区域、地质工程现场,由教师带领开展实践教学;学校以“地质大体育观”为指导,蓬勃开展集地质与体育为一体的特色体育活动,如登山、攀岩、野外生存体验等,既让学生在课余强健了体魄,又塑造了敢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和勇攀高峰的精神。
2.构建以“科技项目超市”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
为进一步培养地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学校开设了地学人才培养的“科技项目超市”。“科技项目超市”由学校团委负责经营管理、学校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向学生下派项目,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资金、师资、场地支持和帮助。目前已形成了以科普活动、学术交流、学校项目资助、学术竞赛等为载体,“挑战杯”赛事为龙头、以科技节为主线、以特色活动为内容的“科技项目超市”,成立了地震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岩土与文物保护协会、地球科学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开展地学名家论坛、地质斋、矿石SHOW、“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工程师计划等具有地学特色的精品科技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实践舞台,形成了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科技项目超市”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接受教育的大舞台,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功能,使学生感受到了奉献之美、科学之真、实践之韵。
3.构建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重点的实践激励体系
学校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宗旨,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支持和鼓励地学专业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对人民的感情,坚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报效社会、勇担责任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目前,全校已建立100 余个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2011 年暑期,学校组织50 余支地学专业校级普通主题社会实践团,91 支地学专业社会调查小分队,1000 余名地学专业师生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资源服务等方面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形成了“地大学子西进工程”、“地大学子地调行”、“踏访总理足迹西部行”、“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队西部行”等一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4.构建以服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的就业激励体系
为增强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力,实现地学专业人才的有效输出,学校创新地学专业毕业服务体系,制订就业激励政策。一是成立“大学生就业协会”,组织用人单位与学校互通有无、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统筹学校各部门为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便利;二是为地学专业毕业生举行专场招聘会,邀请国内外地质矿产领域用人单位到学校选聘人才,充分整合校友资源,通过校友资源为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多渠道;三是展开校企合作,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信息,直接从本科二、三年级的地学专业学生中公开遴选自愿到用人单位定向就业的学生,双方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向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四是制订就业激励政策,对于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地区就业的地学专业毕业生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1]万清祥,陈华荣.高校面向西部培养特色人才的思路与对策[J].理论月刊,2010,(6):37-39.
[2]张哲,杨坤光,尹翠芳.略论高素质地学人才的培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5):65-69.
[3]姚文贵,郑常青.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地学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规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