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地矿行业中的人才管理模式

2012-01-29李秀平

中国地质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宁夏勘查人才

李秀平

宁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宁夏 银川 750021

《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宁夏地矿局人才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宁夏地矿局按照国家《找矿战略突破行动纲要》提出的3 年取得重大进展,5 年取得重大突破,8~10 年重塑勘查开发新格局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找矿找水主力军作用,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才工作新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助推地矿事业科学发展,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在宁夏地矿局多年从事人才管理工作,结合自身经验,对宁夏地矿局目前的人才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旨在今后工作中,扬长避短,力争使得地矿局的人才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人才现状概况

宁夏地矿局是专门从事地质调查评价、地质勘查找矿及勘查技术服务的知识密集型专业队伍,也是我区勘查手段最多、专业门类最全、技术力量和找矿实力最强的综合型勘查和地质科研队伍。全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151 人,其中教授级高工28 人,高级工程师172 人,中级335 人,博士15人,硕士107 人,享受国务院及自治区政府特贴8人,自治区313 人才工程2 人,国家部委及自治区行业专家库53 人,聘请院士8 名、知名专家14名。专业覆盖地质工作各个领域,人才总量和素质不断提升,人才环境不断改善,为地质找矿实现突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二、人才环境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才环境建设,是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团队的第一要务。宁夏地矿局紧紧抓住人才环境建设这个关键点和制高点,着力打造人才积聚高地。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领先,制度完善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工作,每2 年召开1 次人才工作大会,3 年召开1 次科技人才大会进行总结表彰,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推进地矿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发展“小环境”建设的意见》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库”选拔机制、重大项目总工程师或首席专家制度,形成相互配套、有机衔接、具有地矿特色的人才政策。

2.投入保障,确立目标

实行人才投资多元化优先保障机制,局级专项教育经费每年投入200 万元,技术人员实施科研项目及其他经费每年投入1000 万元,有效实现“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有机衔接和紧密结合。同时,率先在全区事业单位建立岗位绩效考核分配体系,以目标激励为主导,设立地质找矿有功单位奖、地质科技成果奖、地质专业职称奖、核心竞争力人才奖、入选国家级人才奖等人才奖项。建立局级核心竞争力人才库,优进劣出,奖先罚懒,动态管理。收入分配向一线技术人员倾斜,重奖获得国家各类注册证书的人才。

3.适度流动,育才纳贤

在加强野外勘查、地质科研一线技术力量的同时,鼓励局系统内部人才适度自由流动,在人才流动中体现人才的价值,发挥人才专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且有计划地组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相互学习、促进提高。同时,在自治区人社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共同努力,先后建立宁夏地质矿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函授站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产学研基地、专家服务基地等6 个人才平台,成为我局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4.优势互补,有效激励

针对地质找矿具有地质、物探、探矿、遥感及检测等多专业集成的特点,按需使用,善于把各种不同性情、不同特长的人才组合成相对完美的地质工作团队,刚柔并济,优势互补,提高了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采取定期、例行、日常评价等不同形式,初步建立了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人才评价体系,重在使用,用当尽才,鼓励创新、容许失误,客观对待人才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三、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重点,加强现有人才培养,建立人才队伍梯次保障体系。地矿局党委坚持高新人才与实用人才并举、专业互补、年龄递次、“高”“低”搭配的原则,初步建立了人才培养良性机制。

1.通过实施大项目培养领军骨干人才

紧紧抓住“513 省部合作协议”的良好机遇,通过“大项目、大投入、大成果”来培养骨干人才、领军人才。选拔素质好、能力强、肯奉献且有野外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56 人,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给任务、压担子,使其尽快锻炼成长起来,成为有真才实学和业绩突出的技术带头人。

2.不断拓展校局合作培养急需地学人才

根据地矿事业发展现状,依托产学研基地和函授站,培养一线急需人才。近年来,定向培养博士15 人,工程硕士及研究生38 人,委托培养地质工程硕士在读57 名,本科学员81 名,专科学员33 名,连续5 年招聘大专院校地质专业学生265 人,有效缓解了地质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3.重视复合型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先后邀请地质院校教授、专家25 人次来宁夏研讨授课。开展各级各类培训33 次2133 人次,全员培训率达到99.8%。通过公开竞聘,21 名新任干部和27 名交流调整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对5 名正级岗位开展“公推比选”,选人用人的精准度、透明度、公信度逐步提高,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人才”的选人用人导向。

四、人才合理配置

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一流、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确立地矿人才竞争优势,目的是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宁夏地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1.高端引领,突出成效

针对我区矿产资源现状和地质工作实际,局党委充分认识到院士专家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性,继2009 年柔性引进4 名院士的基础上,在中阿论坛期间又先后柔性引进地质工作领域4 名院士、14 名知名专家,下大力气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拓展了宁夏地矿事业的纵深发展与服务空间。

2.内引外联,借力发展

2012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派出博导7 名、博士6 名、硕士26 名在我局地质项目上贡献才智。这些院士专家先后14 人次来宁夏指导找矿工作,举办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11 场,亲临卫宁北山、牛头沟、宁东等野外勘查一线考察指导12 次,为提高我区地质工作程度、开展科技攻关、推动地质科研立项、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地矿事业发展。

3.政策指导,项目带动

局党委依靠地质科技创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用项目引人才,用人才带项目,2009~2011 年,全局共实施基础地质、矿产勘查、水工环调查等各类重要地质勘查项目225 个,累计完成地质勘查工作量16.9 亿元,完成社会服务项目13.7 亿元。一批青年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和项目负责岗位,实现了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双提升,以人才为支撑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促进了地质找矿新突破。

五、成效显著

通过一系列的人才管理措施,宁夏地矿局职工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找矿找水的喜人成果。近年来,宁夏地矿局为自治区新增煤炭储量40 亿吨,提高储量级别70 亿吨;勘探提交金资源量8 吨,铜2 万吨;新发现预测资源量银70 吨、铅6780 吨、钴5822吨、芒硝2.6 亿吨、水泥灰岩13 亿吨;查明岩盐49.22 亿吨,远景储量100 亿吨。在干旱缺水地区,先后启动宁南、宁东找水、生态移民打井找水、固原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等项目,探采结合成井114 眼,惠及60 万人,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地矿事业得到了新发展、新突破。我局连续三年获自治区效能考核区直事业单位序列一等奖第1 名。2010 年以来荣获各类奖励和荣誉38 项,其中国家级3 项,自治区党委和政府17 项,2011 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1]袁淑珍.地质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9,(5):1-3.

[2]欧阳成作,关于地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2009,(Z1)::29-31.

[3]代兆军.我国地质勘查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9);42-45.

[4]代兆军.加快人才工程建设是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的途径[J].商业经济,2008,(1):13-15.

[5]魏伟.加强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7,(4):39-41.

猜你喜欢

宁夏勘查人才
人才云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宁夏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宁夏煤电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