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界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新时代——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及启示
2012-01-29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王继平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 王继平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①大会于2012年5月在我国上海召开。大会由我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大会的主题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转型:为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来自117个国家和72个国际组织的800多名官员和专家参会,与会者就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凝聚了许多共识,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大会历时3天,共召开了6场全体会议,6场平行会议,6场圆桌会议,7场特别会议以及一场中国专题会议。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国职业教育成就展和一场主题为《青春飞扬》的文艺晚会,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是职业教育领域全球性最高端的盛会。这届大会集中反映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反映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我国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七大变化
这届大会分析了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以来七个方面的全球发展变化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重大影响。
1.人口趋势。随着全球几乎所有地方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世界大多数地区人的预期寿命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正在成为今后数十年全球的一个巨大挑战。在发达地区,老龄人口对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财政构成压力,推迟退休年龄,充分利用年龄偏大但身体较健康人口的生产潜力,已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政策选择。各国政府有必要实施促进继续职业教育的有效立法、制度和供资安排。在欠发达地区,人口趋势将迫使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为不断增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提供体面工作。需要扩大职业教育以提供学习机会,尤其是给青年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人口的国际移徙使职业教育资历证明的国家特性受到挑战,人们越来越期望资历证明能体现其国际价值并得到互认。
2.劳动力市场趋势。过去十年中,青年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2012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世界将面临着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创造6亿个生产性岗位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和维持社会和谐的“紧迫挑战”。技能的供求不匹配是导致青年人失业率高和从学校出来后难以找到工作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国家,高失业率与严重的技能工人短缺并存;在另一些国家,有技能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企业越来越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掌握了实用技能的人,这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技能不匹配问题的政策考量。
3.技术变革。创新浪潮一波接一波,新技术从出现、普及到更新的时间正在变短。这一快速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力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培养快速适应新兴技术所需的通用技能。
4.全球化发展。大会预计将发生新一波全球化,体现出多极世界的新秩序。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仍将极不均衡。鉴于技能在决定一个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的能力具有核心作用,职业教育政策在帮助各经济体突破低技能平衡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大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有可能对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起到支持作用,这样的全球化能让更多个人和甚至整个社会受益。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变化的技能需求加大了职业教育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又能支持并创造就业机会。因此,更多国家需要训练有素的并且持续更新仅通过基础教育无法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劳动力。
5.教育改革。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11年全球教育摘要》强调全世界对中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该报告指出,1999年只有81%入读小学的儿童达到这一教育等级的最后一个年级,而2009年已上升到88%。由于中等教育入学人数必然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可能扩大和发生变化。在许多国家,普通课 程与职业课程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发生变化并变得模糊不清,导致了某些形式的“杂交”,这会弱化基础理论课程与针对特定职业所开设的职业课程之间的传统二分法。中等教育的普及会带来增加中等后职业教育机会的问题。鉴于中等后教育与工作领域之间的密切联系,中等后教育扩大后,学生、雇主和出资人等主要利益相关方会要求提高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加强与工作领域之间的衔接。
6.可持续发展。鉴于当前自然资源、环境和气候所承受的压力,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高耗能高排放型向节能清洁型转变。经济的“绿化”意味着技能需求将改变,因为不仅会出现新的产业和职业,而且在现有职业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技能组合,影响到培训的需求与供给。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职业教育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和新的经济和社会需求,为所有青年和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为建设“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做出贡献,造福子孙后代。
7.和平与安全考量。职业教育在冲突后的重建中,包括在战斗人员重新融入社会以及受影响人的社会——经济复原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是通过促进社会包容、社会和谐和公民意识来预防冲突的一种手段。因此,应把和平与安全考量贯穿于职业教育政策和战略。
二、职业教育政策分析的新方法:三个透镜
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政策方面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不足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因而,提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政策分析方法,即经济、公平、改革三个“透镜”(lens),并以此来定位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分析存在的问题,谋求政策的调整。
1.经济透镜用于分析职业教育在支持已参加工作学生取得有利结果方面的效率和成效,以及职业教育能够在什么程度上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经济目的,还有必要考虑问责制、响应力和吸引力问题。
2.公平透镜主要聚焦于分析职业教育的能力,以应对在职业教育的学习中扩大入学机会、增进公平和包容的挑战,不论是在正规方案中还是在工作领域和日常生活中。职业教育应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技能,不论男女,不论阶层、种族、年龄、残疾与否、或者其他社会属性如何。要想使职业教育在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中有效促进公平,就必须从入学和结果两方面考虑公平问题。
3.改革透镜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对职业教育系统和政策的分析,对目前的职业教育方法能否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后代人的需求提出了疑问,同时也探寻职业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创新,支持发展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改革透镜帮助利益相关方认识到职业教育需要对环境因素和长期发展趋势做出更加敏感的反应。改革透镜拓宽了职业教育的概念,使其涵盖“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以及更传统一些的“学会求知”和“学会做事”。
教科文组织将三个透镜应用于管理、需求驱动、社会目标、包容性、增强学生的能力、办学现代化、改善在岗学习、教师和培训师、信息和传播技术、资金提供等十个职业教育政策领域,利用三个透镜分析了职业教育的政策经验以及在国家层面最常见的某些政策选项。在每个领域,教科文组织都分析了一些重要挑战和问题,列出了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政策选项,然后应用该分析方法揭示了政策制定者根据本地情况可以考虑的前进道路。上述十个重点政策领域,也成为这届大会中讨论的热点问题。
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六大挑战
教科文组织在运用三个透镜分析了职业教育十个重点政策领域后,揭示了世界职业教育将长期面对的六大挑战。
1.促进青年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几乎所有地区都存在青年高失业率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结构性问题。高失业率剥夺了成百万青年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机会,同时也对社会和谐造成威胁,青年难以进入劳动市场是人类发展的损失。因此,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长期挑战是协助青年成功地从学习阶段转入工作阶段。
2.确保人人享有全民职业教育的机会。努力让所有青年和成年人都能够接受职业教育,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各国的愿望。参与职业教育历来与相对狭窄的职业范围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如今有了变化:在教育与培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以及在工作、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方式等不同背景下,职业教育正大量地开展着。一旦更好地了解了现有职业教育的范围,就有可能制订出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公平的职业教育政策。全民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必须消除长期存在的社会经济隔阂。
3.提升职业教育的形象和质量。在终身学习问题上采取更加协调的工作方法,在制定政策时着重关注学生,这是职业教育政策和概念调整的重点。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形象,应更加重视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等教学成果,更加重视教育机构和培 训办学方的效率和成效,当前要做的至少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改善教学过程,二是促进升学深造,三是改善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成果。
4.为职业教育提供资金。鉴于对技能培养的要求程度、职业教育入学人数的增加,以及由此给公共预算和私人开支造成的预期影响,资金是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至少需要解决两类政策问题:第一,应探索如何确保为在各种背景下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各个人生阶段开展的职业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第二,应研究政府、其他利益相关方和受益者的作用。
5.加强创新和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职业教育不仅要做到顺应要求,还应做到创新。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响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期待,还需要在协助引领变革和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更加自主的领导作用,包括为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所需的技能,以及确定如何扶助曾经被边缘化的群体或弱势群体,并为其开办培训。推动职业教育转型,提高学生能力,需要大力开展创新工作,在各个层面改变现行的资历标准,改进职业教育课程、方案、师资培训和教学环境。
6.促进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生产、消费和资源转化,因而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人们希望职业教育在处理紧急的可持续性问题时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能源、水和粮食安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绿色经济活动和绿色技术也需要与改变职业要求和发展新兴职业有关的技能;在为特定“绿色工作”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培养思维方式、普遍特性和通用技能,造就负责任、重环保的公民,等等。这些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关系职业教育前途的新议题:十大课题
教科文组织在审查国际经验和政策领域分析的基础上,对2015年后的职业教育进行了展望,并从长期改革和扩展职业教育的角度考虑,提出了关系职业教育前途的供各国思考和研究的十大课题。
1.调整职业教育的范围和概念。可能需要完善和扩大职业教育的概念,以便在培养特定职业所需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关键能力,同时让人们普遍了解职业教育包含在多种不同环境下进行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
2.增强不确定性抵御能力。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环境问题以及政治和社会变革,都意味着职业教育政策和规划需要兼具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和可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抵御能力。
3.尽可能提供职业教育的终身学习机会。2015年后,职业教育在满足不同年龄组的终身学习具体需求方面,有望起到重要作用。
4.增强职业教育对于新型发展方式的响应能力。正规职业教育历来与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联。职业教育政策往往服从经济和公平前景。然而近年来,对于机会均等、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突出,职业教育需要对此作出响应。
5.强化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职业教育学习。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涉及到教师、培训师和导师的职业发展。
6.以学生作为核心。当前,大部分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都旨在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核心位置。这意味着随着职业教育的扩展,以往重视机构办学的传统做法可能会减弱。
7.重新审查关于职业教育的公共政策。筹划未来职业教育,对于该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业内人员的思想、网络和活动都会产生影响。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主要议程是通过这项教育来改革和扩大学习机会,从而培养技能。
8.通过新的管理方式增进多方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采取多方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方式,意味着政府接受参与式管理办法以及同更大范围内的合作伙伴缔结新型伙伴关系。
9.可持续性和绿色职业教育。完全有理由将职业教育塑造成为关于环境可持续性的学习和创新场所,这既符合职业教育对于工作场所的重要性,同时也作为其对于公民意识教育、和平与安全的更广泛承诺的一部分。
10.加强职业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技能预测。为政策制定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已经成为一项普遍改革的措施,但在职业教育领域做得还不够。
五、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对我们的启示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让我们有机会全方位、近距离与世界各国进行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通过这届大会,我们看到了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看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看到了我国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了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届大会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启示之一:世界职业教育正在进入转型发展新时代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已经召开了三届,每届都有一个主题。第一届大会于1987年在德国柏林 召开,主题是“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第二届大会于1999年在韩国首尔召开,主题是“终身学习和培训——通往未来的桥梁”。本届大会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召开的,主题是“职业教育转型——为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从三届大会的主题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关注的变化,即从关注职业教育本身发展改革到关注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转变,从阶段性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从促进人的教育机会增加向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转变。一定意义上讲,世界职业教育已经开始从改革发展的时代进入到了转型发展的时代。
启示之二:中国职业教育已经跨进科学发展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有力地服务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2010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3872万所,年招生规模870万人,在校生规模2238万人;高等职业院校1246所,年招生规模310万人,在校生规模966万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技术培训约9200万人。中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应该说,扩大规模、优化教育结构的任务已经完成。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我国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进入以质量为核心、科学发展新时期。与过去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更加注重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更加注重制度健全和体系完善。在这些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和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吻合的。
启示之三: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需加强建设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在的职业教育体系庞大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机制不灵活、衔接不紧密、联络不通畅,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应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主体,以若干职业教育法规、部门规章为补充的上下有序、内容全面、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创设职业教育的运行环境。其次,应通过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的院校设置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教师资格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逐步形成完备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第三,应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现良性互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有效衔接,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职前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启示之四:中国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并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中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而且儒家思想统治一千多年的国度里,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十分艰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有力地保障了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中国与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在我国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借鉴,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外职教交流合作。一是进一步扩大合作伙伴的范围。在继续加强与现有国家合作与交流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与更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充分汲取各国之长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二是进一步拓宽交流合作的领域。在继续现有合作项目的同时,拓展新的合作项目,加强在学生培养、专业建设、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三是进一步创新交流合作的模式。在继续实施 “引进来”战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向国外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开展交流培养,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职业教育援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成为国际职业教育事务的参与者、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建设者、国际职业教育资源的提供者,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努力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①本文所用“职业教育”均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之简称,即英文的“TV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