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学课件修边幅
2012-01-29陈梅
陈梅
吴江市中学 江苏吴江 215200
给教学课件修边幅
陈梅
吴江市中学 江苏吴江 215200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件辅助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生力军不断地扩大疆土,成为新兴的授课方式。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情境激趣、丰富课程资源、强化重点的优势。它通过多重感官的配合,提高课堂利用率,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很多一线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更多关注于课件的内容性、知识性,而对一些细节处理并未在意。笔者认为不仅要把所需掌握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还要给课件元素设计合理的出场时间和出场地点,在视觉上要适时地注重美感和实用,通过“边幅”的细致整修,让教与学的过程中充满美的享受,让这种愉悦的情绪体验推动学习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对比升华主题
对比,可以在矛盾中突出被衬托事物,更加鲜明地反映主题。多媒体课件中包含色彩对比、构图布局对比、前景和背景对比、重点和非重点对比、文字与图片对比等。通过各元素的对比,有效地调节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且精神集中地学习知识。色彩对比最基本的是前景与背景的对比。用照片或是很艳丽的图片作背景,画面过于丰富多彩,这对制作课件和上课都是极大的考验。因为色彩丰富多变的背景已经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文字的颜色无法突出,影响阅读,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可以采用纯色或素雅的图片作为背景,一来保证背景不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二来可以和前景文字有较强对比,更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文字等学习内容上来。如蓝、黑等深色背景一般采用白色、黄色文字前景色,浅色背景中文字使用深色,就是用对比关系对感官的刺激作用来达到较好的效果。
对比可以使重点内容可以在众多元素的衬托中脱颖而出。例如将重点字号加大加粗,颜色改变,加框加底纹,都是常用的做法。突出的重点文字应该简洁明了,最好是经过提炼的关键词,让学生加深印象。俗话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如果漫山遍野都是红,即使是重点,也会变得毫无重点,失去对比的强烈效果。同样,文字与图片的构图对比比例也很有讲究。呈现多幅图片时以简洁文字来概括图片,大段的文字内容可用图片来升华文字,这样,学习的过程有了情感体验,更深入人心。可以借鉴一下美术或摄影中的构图法,经常向优秀画面布局的课件作品学习,总结经验,不断试验,就会研究出适合课件的对比平衡心得[1]。
2 距离产生美感
课件中的元素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具有恰当的视觉距离,给人们一定的想象空间,才能够产生美感,才能轻松愉快、科学合理地学习。有些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在课堂上呈现大量的文字信息,在制作课件时就不惜牺牲空间,让屏幕充满密密麻麻的文字,甚至挤到屏幕边上。这样缺点有二:一是过多的文本内容在阅读中容易跳行错句,使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二是学生一看到满目的“蚂蚁”,本能地会产生烦躁感,需要倾注更多的意志才可以启动学习。
画面呈现中的距离感是有科学依据的。小于1厘米的页边柜、缩水的文案会让人产生压迫感和倦怠感,影响阅读。课件的画面边距过小时会加重紧张感,过紧的行距也会让人感觉不舒适。适当地在字里行间留有余地,有利于从细微处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保持一点儿空间距离,适当地使用分栏、边距、行距或者分页等方式分隔,既可以引导视线走向正确的阅读方向不看错,又让人心情舒适乐于欣赏。同样,图片和文字同样需要一些距离。当这些元素相互之间有了合适的距离,眼睛就非但不觉得痛苦,还会很享受,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效果自然好。
3 声像画面有讲究
现在网络上声像资源铺天盖地,模拟实验动画形象生动地解释实验原理和现象,历史声像资料再现了当年的情景,等等。课件中加入这些素材,通过情境体验,经历过程,对教学效果的改善十分有益。活动有声的画面可以创建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也可以成为教学中严重的干扰因素,完全取决于如何合理地利用。例如,声像片段的安排时间和时段选择也要慎重,不能喧宾夺主,偏离教学目标和内容[2]。一般可安排在这几个环节呈现:一是在课堂引入环节用来吸引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二是与相关教学的声像资料在教学节点上出现,以帮助理解、强化认识或记忆;三是在紧张的学习环节过渡中缓解紧张疲劳的神经系统,以利于后来的学习。
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资源,只要多花一点儿心思给课件修修边幅,巧妙地运用细节处理,就能让科学的充满美感的课件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1]黄佶.传播学研究集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许懋琦.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基于《Photoshop创意设计实例》课件设计的一些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477-450.
10.3969 /j.issn.1671-489X.2012.2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