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摘除治疗老年人闭角型青光眼59例

2012-01-29刁慧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角型摘除术晶状体

刁慧杰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眼科,牡丹江157011)

白内障摘除治疗老年人闭角型青光眼59例

刁慧杰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眼科,牡丹江157011)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出术治疗老年人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9例,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手术180d后随访,59例中有47例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前房深度(1.359±0.612)mm,眼压(28.546±2.835)mmHg,术后30d前房深度(3.412±0.169)mm,术后7d眼压(13.896±4.045)mmHg。术后30d房角镜检查,59例房角均开放。39例术后6个月复查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人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较好,具有增视和降压的双重效果,是一种方便、有效而完全的手术方法。

白内障摘除术;老年人;青光眼;闭角型;中医渊源

闭角型青光眼是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也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房角狭窄、角膜小和前房浅等特点,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1]。其晶状体增厚和加大造成相对瞳孔阻滞和加重房角狭窄,使眼压升高,同时晶状体的逐渐浑浊导致白内障形成,从而影响视力。但是若摘除晶状体则会加深前房,导致尚未粘连的房角开放。尽管术后可控制部分患者眼压,但改善不了房角粘连牢固的患者的情况,其眼压仍高于正常水平[2]。我们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将手术前后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59例。其中男18例,女51例;57~76岁,平均64岁。术前对术眼(视力>0.3者)进行常规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检查。术前眼压高者,给予药物降眼压治疗。

1.2 手术方法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球周麻醉。上方角膜缘后2mm处进行长6mm的角巩膜隧道切口穿刺入前房,向前房注入粘弹剂。然后行连续性环形撕囊,直径6mm,充分水分离并清除患者残留的晶状体皮质。注入粘弹剂,将内切口扩大到6mm后植入晶状体并置换枯弹液。最后封闭角巩膜隧道切口,进行包扎,结束手术。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AS8.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眼压情况术后第1天59例平均眼压(13.896± 4.045)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28.546±2.83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9,P<0.002);平均眼压术后第7天(14.037±4.201)mmHg,第180天(14.541 ±2.994)mmHg。均在正常范围。

2.2 前房深度与术前平均前房深度(1.359±0.612)mm比较术后第30天平均前房深度(3.412±0.16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3,P<0.002)。

2.3 视力情况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4~1.0,与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5。59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

2.4 视野在术后6个月有复查记录的28例中,视野检查较术前变化很小。

3 讨论

中医学对于闭角型青光眼这一眼病早有认识。明代王肯堂在所著《证治准绳•七窍门》中,对闭角型青光眼的论述渐趋完善,如对青风、绿风、黑风和黄风的病因、病机、症状、鉴别、转归、治疗及预后等内容皆有所论及,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认识,已经认识到青风、绿风、黄风内障分别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驱期、急性期、绝对期[3]。

西医学认为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由于患者的前房角关闭,眼内的房水排出受阻所致的青光眼类型。按病情发展速度的快慢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而老年人一般易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5]。这59例患者年轻时无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往往是老年后伴着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形成的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白内障病情发展过程中,晶状体的体积在膨胀期逐渐增大,导致前房的空间变小,使房角变窄,阻滞了瞳孔,导致眼压升高。因此相对于手术中会有较大创伤,手术后会有较重反应且有较多并发症的小梁切除术,白内障摘除术不仅解决了晶状体浑浊引起的视力下降问题,晶状体增大引起的眼压升高问题,而且使视力恢复得快又好,手术后眼压也保持在正常水平,减少了多次手术的可能。

[1]严密.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1999:107-108.

[2]王宁利,欧阳法,周文炳.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1):46-51.

[3]王肯堂.证治准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76-477.

[4]Kurimoto Y,Park M,Sakaue H,et al.Changes in the anterior chamber configuration after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with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J].Am J Ophthalmol,1997,124:775-780.

[5]Tanihara H,Nishiwaki K,Nagata M.Surgical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goniosynechialysis[J].GraefesArch ClinExp Ophthalmol,1992,230:309-31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18

1672-2779(2012)-05-0026-01

:苏玲

2012-02-07)

猜你喜欢

角型摘除术晶状体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与眼镜配套的眼晶状体剂量计佩戴装置的设计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电子喉镜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