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忧愁:价值追求转型带来的人格悖论在作品中的反映
——也谈《归去来兮辞》的复杂感情
2012-01-29肖俊
肖 俊
《归去来兮辞》是陶潜的经典名作,历年来都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它是作者辞官归田时写下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迷途知返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诗的第一节,写他辞官归田的决心。第二节写他踏上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形。诗中欣然写到:“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前一句一个“吹”字写舟行之快,后一句一个“问”字写诗人回家的焦急。这里可见诗人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一个“恨”字,最为传神。“爱”和“恨”是一对反义词,“爱”是“恨”的基础,“恨”是“爱”的极致。因为对家“爱”之深,所以对不能及时归家“恨”之切。至于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诗人有如鱼得水之快感。这里有小径、松菊、酒盏、壶觞、庭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天真烂漫的小孩让诗人看到了纯洁和质朴。还有那没出场的爱妻,其见到丈夫归来时深情的微笑、热情款待的动人场景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真是归隐后无案牍之劳形,有天伦之享乐。接下来三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前一节写饮酒自遣,这是室中之乐;后两节写涉园观景,这是园中之乐。这可不是一般迁客们的闲适之情,这是真正的隐者之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心满意足之感跃然纸上。
如果仅仅看到作者“快乐”的一面,未免失之肤浅。文章开篇就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是作者劝自己不要再惆怅、不要再悲伤,说明作者在离开官场的时候,还是很惆怅、很悲伤的。再如后文,“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太阳落山了,为什么作者还手抚孤松不肯回家,还在那里徘徊,是什么原因?那是因为对外部世界还有留恋,对官场生活还有不舍。孤松也可以说是作者的写照。后面还有,“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面的“忧”指的是“忧愁”,这里面的“休”则体现了严重的幻灭感。实际上,作者辞官归隐的时候,年纪并不大,正是四十一岁年富力强的时候,自然生命还能延续很长时间,这里应该指的是政治生命。作者感叹自己政治生命的结束,应该说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由此可见,在短短的一首诗内,不仅包含了快乐的感情,还包含了忧愁的情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作者价值追求转型带来的人格悖论在作品中的反映。
传统文人,纠结的无非是两点:入世与出世。一般而言,三十岁之前,入世的思想占据精神领地的绝大部分,到了三十岁之后,出世的思想开始逐渐占据上风。
陶渊明也不能逃脱。他原本对政治很感兴趣。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溢四海,骞翮思远翥”。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面。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减。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旗号,这使得秉性真纯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所以最后“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溢四海”的猛志。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阿曲》诗中就说到:“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以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田园。到了彭泽县令上,陶渊明对仕途已经不再抱有幻想,他的价值追求已经转型,决然要回归田园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快乐的外表下,也有一份忧愁的原因了:作者放弃仕途的精神价值追求,转而追求田园生活。这是一种无奈的放弃,而这种放弃必然导致内心的痛苦。扪心自问,当我们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不能调和,不得不抛弃一种理想,转而追求另外一种理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非常痛苦?
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