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技术的高职生职业危机指导方法

2012-01-29马建金康慧斌张露霞

职教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顶岗校园网实习生

马建金 林 虹 康慧斌 张露霞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它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学生向技术工人转变的重要过程。

笔者结合主持的课题《基于网络技术支持加强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指导能力的方法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网络技术支持,及时发现高职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职业危机,通过网络技术平台解决好危机,实现对学生职业危机干预的及时化、网络化、贴身化和无缝化。

一、对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的分析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新闻中心合作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0.5%的人出现过职业危机。造成职业危机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竞争压力大(81.1%)、发展空间小 (77.3%)和超负荷工作(47.9%)。具体表现在:当为能不能获得一份工作担心时;当工作得不到成就感时;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里不知何去何从时等等。对于刚刚从学校进入单位的顶岗实习生,在实习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职业危机的表现更为明显。其有鲜明的特点:他们并不会为能否找到一份工作而操心,而是从学校相对宽松的环境一下子进入到企业严格的管理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导致学生对工作的惧怕,有的学生甚至以后都不愿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恋校族);其次高强度的工作使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初衷产生了怀疑。由于学生从未进行过如此强度的工作,一段时间后,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应会对工作产生厌烦,质疑顶岗实习的必要性,发生学生集体罢工、离职等事件,为企业、学校、学生本人都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也让校企合作难以继续;再有每天简单重复的工作让学生对专业、职业产生了怀疑,丧失奋头的信心,觉得前途渺茫。学生刚进入企业不可能担当管理工作,而是要进入到一线去操作。现在很多企业都是流水线生产,每个人完成的工作相对简单枯燥,时间一长,学生感到厌烦,对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感到后悔,没有信心从事这个职业,觉得很迷茫。

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学校在顶岗实习前的职前教育力度不够。很多学校甚至从未进行过职前教育,只是告知学生要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情况和工作情况,而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前教育,比如:企业规章的介绍、实习制度的讲解、发生问题的处理办法等。所以学生在进入企业后感到不适应;第二,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有偏差。学生对一线的工作很排斥,认为自己是大专生,一线的工作很简单很枯燥,不适合自己,自己应该去担当管理、技术研发等工作。第三,信息的不通畅造成指导工作无法进行。由于实习基地分散、师资力量等情况,学生在实习后处于一种“放羊”的状态,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解决,从而不断堆积,最终造成了各种恶劣事件的发生。

二、对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的指导方法

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的产生有特定的原因,若不进行干预,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被动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表现在:接受信息的滞后(很多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后的心理压力不能及时反馈到老师处寻求帮助,而是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突然暴发);反应无法足够迅速(实习基地遍布各地,在学生发生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去引导安慰他们,即使这样也牵扯了老师大量的精力);无法给学生密切的关注 (离开学校后,学生也就走出了老师的视线);面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不稳定,由于信息的不畅,学校采取方法往往是“堵”—用相关制度强力约束,而不是疏导,后果是可以保证一时的相对稳定,而学生一旦毕业就马上跳槽,让企业、学生个人和学校都受到了损失。

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为现代化网络教育提供了。有了网络技术支持的职业危机指导具有交流及时、互动性强、处理方式多样等特点,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信息的通畅和对接。

笔者针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部分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10、11届顶岗实习生为采样样本,对其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出网络技术支持下对顶岗实习学生职业危机指导方法。

(一)建立以校园网或专业博客为基础的交流平台,实现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指导的网络化。校园网和专业博客拥有发贴留言、咨询反馈的功能,在校园网上增设就业指导平台,经常发布一些关于就业方面的文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顶岗实习观念,正视自己。在专业博客上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解答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将解答的内容公布在博客和校园网上,做到集体干预和及时干预。在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注意资料搜集、分析,查找出学生反映的热点问题及可能产生的职业危机的苗头,并以论坛的形式在校园网上进行讨论,使已经出现职业危机苗头的顶岗实习生得到指导,又可以防范其他学生出现相同情况。

(二)利用多样的网络资源,实现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指导的及时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多种普及的科技产物:网吧、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为交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及时沟通方式,从而构建多位一体的及时危机干预体系。首先学生可以利用企业内或周边的网吧上网,通过校园网及时了解就业动态、给老师留言得到指导,并通过网络定期的上传实习心得,使老师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其次现在手机很普及,而且大多具有上网功能,既使学生所在的企业附近没有网吧,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发短信、上网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得到相应的指导。老师可在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将博客、电话、邮箱、QQ号等告知学生,使师生能及时互通;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飞信群等方式,将所有顶岗实习生在网络上组织起来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主动关心、了解学生的现状,避免职业危机的出现。

(三)利用多种即时通信工具,实现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指导的贴身化。近年来,多种即时通信工具的兴起,使得网络通信更加方便快捷。网络微博、手机飞信、手机QQ、电子邮箱成为了师生及时沟通的桥梁。网络通信不但具有集体性质,如QQ群、班级主页等,同时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发起单独会话,老师可以和每个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除了宏观上集体性质的网络指导外,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微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进行集体指导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个别折射到整体。另外有些学生情况特殊、自尊心强,不希望自己的问题被大家知道,不想参与集体讨论,这种个别指导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解决问题,实现了指导的贴身化。

(四)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实现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指导的无缝化。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持,并不是要完全摈弃传统方法。虽然传统的指导方法有不足,但也有优势。比如:学校会定期派指导老师到企业与学生坐谈,听取学生的意见,解决学生的问题。与网络交流相比,这种交流形式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指导也更有针对性。因此,要将网络技术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发挥传统方式面对面交流的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二者取长补短。笔者在10、11届顶岗实习生中采取了这样的一种结合模式。首先继续使用传统的指导模式,将实习学生分组,由组长定期汇报本小组情况;其次定期到企业走访、坐谈,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再者利用网络技术支持,通过手机飞信、QQ群、网络微博等形式实现与学生的及时交流。这种传统与网络的结合,使得对高职顶岗实习生的指导工作实现了无缝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出现的问题

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持,使得对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的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笔者也发现了其中有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如: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考核体系。现有的考核体系是建立在传统指导方式基础之上的,显然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考核体系,对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的干预将得不到监督,也就不能发挥作用;还有如何健全师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法规意识。因为网络的特殊性,匿名发表不良言论、散布虚假消息、恶意中伤等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很多已经触及到了法律。所以如何对师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建立健康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四、结语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技术对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进行指导必将成为主流。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教育引导方式的多元,以此实现对顶岗实习生和就业学生的无缝、及时、终生的指导和服务,把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实习生的岗位和心里,实现教育功能的真正社会公益化,体现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成效。虽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但这些都将促进我们不断修正与完善,不断努力实践,更好地开展顶岗实习工作,促进职业指导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1]胡剑锋.大学生职业指导:精彩人生 从此开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艳.大学生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李家祥.大学生职业指导[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1-1.

猜你喜欢

顶岗校园网实习生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