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2012-01-29许其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9期
关键词:竞赛实验室创新能力

朱 军 许其清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朱 军 许其清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以学科竞赛活动为依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有力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建立优质竞赛硬件平台,促进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不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渴望[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明确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中。这充分肯定了学科竞赛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对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围绕《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实施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使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活动在高校中蓬勃发展。组织好学科竞赛,准确把握学科竞赛的功能定位,促进这项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院是一所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以大学生学科竞赛建设为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

如何将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夯实学科竞赛的基础平台,学校结合实际,从改革试点专业开始,认真研究学科竞赛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在某些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点,进行较大幅度的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总学时的安排上做到理论、实践1:1配置,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同时该专业力求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较强的项目开发和设计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为相关学科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专业学生经过前两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综合了电路、电子、单片机、传感器等课程知识,在第四学期,安排为期4周的“电子系统设计与调试”实训模块,通过一个典型电子产品,让学生经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完整实训过程,培养了学生掌握复杂系统设计的能力。在第七学期,安排为期12周的“自动化系统集成与工程训练”大型专业综合实训模块,企业和用人单位全程参与。采用分阶段、递进式的训练模式,从低压电器、PLC、变频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现场总线、组态技术等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常用设备、技术进行集成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制作、系统调试、口头表达及写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学院积极组织学生采用老生带新生、跨专业组合等多种方式组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目前,仅该专业学生就有31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其中特等奖(或冠军)5项,一等奖(或亚军)5项。

应该说,这几年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的基础性工作,学院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成绩斐然。通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鼓励和倡导教师、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是取得成绩的关键。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学院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促进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

2.1 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体系

学院成立由分管校长负责、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学科专家组成的校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委员会,下设分管学科竞赛职能部门,实施校、院两级学科竞赛管理模式[2]。校内每年设立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约300个,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项目约30个,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资助项目约20个。从而建立起一个从基础培育、校内竞赛到组织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的三层次竞赛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立,既培育和选拔了尖子生,又兼顾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普及面。

学科竞赛实施项目负责人制,以立项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3]。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由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由学院设立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专款专用,职能部门负责信息发布、组织协调、申报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2.2 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制度

制度作为规范、协调社会实践主体的行为及其关系的规则体系,具有约束、激励、预期和整合等功能[4]。为保障学科竞赛健康有序的开展,明确校内外各类竞赛的组织程序,以及学校职能部门、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学校先后制定了《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规定》《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工程能力课外训练及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工程能力课外训练及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学生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和奖励,使学科竞赛的开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3 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

学科竞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将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学校组建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器人、飞思卡尔、挑战杯竞赛等多个竞赛指导小组,在聘级、进修以及评优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以吸引优秀的教师投入到学科竞赛的指导工作中。对参赛获奖项目,根据竞赛级别和获奖级别对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每年举办年度竞赛评优工作,对年度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以上方法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反过来又促进教风学风的全面发展。

3 建立实践创新硬件平台,支撑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科技创新的摇篮和重要场所。

3.1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每年校内投入1000万元,加之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助、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资助,以及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目前校内已拥有4.2万平方米的基础实验中心和10.38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践中心,实验室147个,实习室87个。通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批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实践创新环境得到改善。

3.2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保证学科竞赛前期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要求每个院系都要依托本学院的实验(实习)中心(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要求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到实验室开展各项科研实验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为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3.3 利用校企共建实验室,提高学生学科竞赛水平

自2007年以来,学院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集团、美国GE Fanuc公司、UGS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日本三菱公司、台湾台达电子集团等企业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等近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单位合作,共同投入3亿多元共建了校企合作实验(实训)项目。

校企共建实验(实训)项目不仅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质的资源环境,同时共建企业还参与承办学院的竞赛项目和赛前培训。此外,部分共建企业每年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也为我院学生提供了更多参加实践创新的锻炼机会。

4 结束语

2010年学院共资助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319项,参与项目1 429人;举办校内竞赛25项,参赛学生8 053人次,获奖学生1 013人次;参加校外省级及以上竞赛32项,其中23项获奖,全国性竞赛各级奖项37个,获奖学生421人次。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5]。多年的实践表明,以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学院将继续探索学科竞赛的新特点、新形势、新思路,促进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不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6],最终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1] 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14.

[2] 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等.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5):172-178.

[3] 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25(5):8-10.

[4] 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9-121.

[5] 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31-33.

[6] 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8:65-67.

Improv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novation abilities through subject contests

Zhu Jun, Xu Qiq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Based on subject contes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be motivated in getting involved and participating in subject contests by optimizing talent training schemes and improving guarantee mechanism of subject contests. Moreover, with remarkably effective mechanism and suff cient materials needed, activities of this kind are supposed to be more scientif c, systematic and popular by building up f rst-class contest hardware. Student can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in terms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ubject contest;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bility

2011-11-25

朱军,本科,助理研究员,科长。许其清,硕士,副教授。

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苏教高[2009]27号);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Y201035)。

猜你喜欢

竞赛实验室创新能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