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2012-01-29陈伟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创造力校长院校

陈伟

(仙桃职业学院 湖北 仙桃 433000)

文化自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陈伟

(仙桃职业学院 湖北 仙桃 433000)

加强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培养和提高校长的文化创造力、教师的文化传递力和学生的文化感知力,以此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注入持久的内在动力。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观点。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文化自觉就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切意识到文化之于学校和自身的重要性,逐步树立起对文化的渴求和追求,并自觉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高职院校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培养和提高校长的文化创造力、教师的文化传递力和学生的文化感知力,从而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注入持久的内在动力。

校长的文化创造力

高职院校校长对于学校的领导不仅是一种行政的领导,还应该是一种思想的领导,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领导。高职院校校长应该自觉认识到,每一项具体任务都离不开文化的引导、熏陶和渗透,每一项规章制度都要承载学校办学理念中的文化要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必须以文化的提升为终极价值,技能的培养也只能经由文化的参与形成人文视野,才能使生硬的技术获得生命的活性。要想使学校基础牢固,必须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作为内核。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学校的文化建设无法深入,学校的发展也难以持久。

校长的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类似教会的“高级教士”,致力于界定、增强和结合持久的价值观、信念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赋予学校以独特身份的文化成分。作为“高级教士”,校长从事传统建设,并创造、培育、传授一种组织的家世叙述,这种叙述将学校定义为一个拥有制度品格建设和可辨认的文化的独特实体。因此,高职院校校长应对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对文化建设有系统长远的规划,从而具备相应的文化创造力。校长的文化创造力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起着引领性、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与著名大学校长相比,高职院校校长在知识阅历、眼界见识、思维高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而且这种落差又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消弭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校长与文化创造力绝缘。实际上,一个高职院校校长所面对的办学历史短、文化底蕴差的现实状况,恰恰是进行文化创造的大好机遇。高职院校校长文化创造力的形成,首先有赖于确立治校理念。高职院校校长要科学地研判社会发展趋势及学校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自己的治校理念,从而确定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走向,并有计划地进行传播,在此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而影响和制约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创造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院校校长不一定也没有必要是一个思想家,但必须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教师的文化传递力

教育的基本文化功能是延续与发展人类文明,教育的主体行为动力是对传统的尊重和推动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使命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在履行和完成一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

文化之所以成为文化,关键是它具有被传递性,即通过教师的传递,人们能了解其中的意义、观念与技术,并表现出社会性,从而成为文化而存在。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传递文化的作用有所削弱,但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教师的文化自觉应该在两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首先是知识的传授。知识是文化最基本的要素,文化越是向高层次、高水准发展,知识的特征就越加明显。据此而言,教师既是知识的代表和象征,又是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传授知识也就是在传递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保证知识传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发挥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其次是自身的示范。教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治学风格等都是文化要素,而且这些文化要素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既要做“经师”,更要为“人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审美情趣、严谨的治学风格等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上述两个方面既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应尽之责,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对文化建设最为现实和最为有力的支持。达到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就可以说高职院校教师具备了基本的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的文化感知力

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社会性实质上就是人的文化性。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就是要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或曰“化人”。

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目前,高职院校迫于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在学生的技能培养方面抓得很紧,而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方面则相对放松,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品位不高,人文底蕴薄弱,只见“才”,不见“人”;只有“职业”,没有“素质”;只有眼下的“技术”,没有前瞻性的“思想”,从而导致“高素质”与“技能型”的割裂。化解这一难题,需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去努力。就客观方面而言,高职院校要重视文化建设,创设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及其力量,从而自觉融入其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这也就是有些学者认为的“办学就是办文化”。就主观方面而言,学生既要重视职业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断培养自己敏锐的文化感知力,善于吸收和借鉴包括学校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的精髓,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不仅处处脚踏实地,更时时仰望星空;不仅拥有一份“理想的职业”,更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需要外在的支撑,更需要内在的动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后者。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文化自觉引领学校的文化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校长的文化创造力、教师的文化传递力及学生的文化感知力的有机统一,使校长、教师和学生既是文化自觉的实践者,又是文化自觉的受益者,从而为自身文化建设注入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1]尹后庆.校长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9-05-26:(6).

[2]王桂龙.高职院校文化氛围营造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3](美)托马斯·丁·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张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4.

[4]高金岭,谢登斌,等.文化学观照下的教育变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108.

[5]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64-165.

[6]周学荣.文化教育如何焕发人文之光[N].中国教育报,2009-12-14:(4).

[7]林升乐.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高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01-23:(8).

G712

A

1672-5727(2012)04-0041-02

陈伟(1974—),男,湖北仙桃人,硕士,仙桃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创造力校长院校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