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学重在培养创新意识—兼议研究式教学
2012-01-29王龙樟王立云田家华
王龙樟,王立云,田家华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学重在培养创新意识—兼议研究式教学
王龙樟1,王立云2,田家华3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倡导研究式教学方法,传授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汇其中,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仅是要提升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责任感,从内在提升研究生的素质。研究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学;创新意识;研究式教学
近年来创新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高校纷纷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提倡研究式教学方法。但在国外,研究生教育不成为问题,人们更加关心大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在良好的大学教育的背景上,如果大学阶段就已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研究生教育也就顺理成章了。本文通过国内和国外教育现状的对比研究,倡导研究生教学方法改革,提出适合国情的改革方案与措施。
一、群览教学方法,研究式教学成改革主流
国内外相继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高校重新成为国家创新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通过改革,对本科生教育目标进行了历史性的转型,原来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渐渐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取代,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4]。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提出对本科教育现状的担忧,发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调查报告,提出本科教育改革的十大对策,其中第一条对策便提出了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标准[4]。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日本希望通过卓越研究基地计划,建设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基地,促进相关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5]。目前比较通行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
1.传授式教学
根据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理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重要的目的是掌握系统的知识。
2.启发式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古代教育家孔丘是启发式教学的典范,其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一直影响到现在。
3.讨论式教学
为实现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学习。
4.研究式教学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价问题是研究式教学的亮点。从未定义好的问题或没有答案的问题开始,凝练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逐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决策进行评估。整个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十分接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上述方法各有千秋,传授式教学讲究的是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快速接受前人的知识;启发式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讲究的是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科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快速掌握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讨论式教学从繁多的解决方案中梳理出有效途径,讲究的是发散的思维与协同能力;研究式教学更贴近于科学研究的实际,从繁杂的事物中寻求科学问题,强调的是批判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讲究的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研究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科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播,以系统传授专业理论为核心教学内容,使学生从通识教育转变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教育,因此目前更强调传授式教学,启发式、讨论式或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更多地融入到传授式教学当中。研究生教学突出了科学研究的教育,应该以启发式、讨论式甚至研究式教学为主,传授式教学不再担任主角,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诠释了教学的真正目标,即培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的学习型人才。为了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全国高校开展了本科教育改革,很多高校推出了研究式教学改革方案,研究生教学是否更应该推广研究式教学呢?
二、现行研究生教学,传统方法仍是主流
从近年高校的发展来看,本科教学改革受到重视,本科评估机制促进了本科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的质量在逐步提高。同样受大幅扩招影响的研究生教育,关注程度略显不足。目前研究生教育一般采取课程教学和导师引导并行的方式。
研究生课程教学一般采用传授式和讲座式教学。在研究生阶段,由于教材没有本科教材成熟,教材的更新也没有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传授式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部分课程就由讲座式教学取代。讲座式教学强调了知识的更新,有助于学生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但形式上还是强调传授。传授式和讲座式教学共同的特点都是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的知识相对比较被动,课堂讨论的机会相对较少,提问的机会也不多,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导师的科学研究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研究生参与的过程偏重于研究过程,多数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提出问题和评价问题方面则相对薄弱。如果导师能够在科研过程中适时补充研究项目的立项过程和评价流程的训练,学生就有机会接触科学研究全过程,但由于是补进式的,学生更倾向于被动接受。
上述的不足可能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但是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却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依靠完善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
三、倡导研究式教学,多种方法融于其中
在国家创新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学方法在不断创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成了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研究生教学应当采取什么方法呢?研究式教学方法是值得倡导的方法[6-8].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科研素质的培养是第一位的。因此,研究型教学本身就以科研为模板,培养的目标就是使研究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研究式教学具备了探究性、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许多优点,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
但是,其他教学方法也有其独到的地方。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洞察力;讨论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发散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运用、语言的表达和归纳方面有较充分的锻炼。
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和讲座式教学也有其独到的作用。传授式教学所传递的信息量大,学科知识系统,这是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讲座式教学在多人教学方面更方便,相互之间可以没有联系,自成单元,不牵扯衔接的问题,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或不同专长的人来讲授,而且也可以互动,就相关的知识进行提问和讨论。因此,不要一概否定传授式教学,相反传授式教学还应该与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融合[9],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知识工程,从认知的角度,应该提倡多种教学方法并举,通过研究式教学为主线, 融汇传授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传授知识水平、训练思辨能力、提供科研教育平台,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的高级研究人才。
四、强化研究式教学,重在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不但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科学创新要依靠创新的研究群体作为载体,这个群体要具备创新意识。因此,在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的时候,重心要放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层序地层学是海洋地质专业的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重点课程。本科教学已经重点介绍了Vail等人创导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很多课堂教学突出了层序地层学的流派,在有限的学时内,介绍了Vail等人的经典层序地层学、Galloway等人的成因层序地层学、Cross等人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以及Johnson等人的旋回层序地层学等流派,似乎流派代表了创新。也有人把不同的方法手段作为学科的创新加以介绍,如化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层序地层学、钻井层序地层学、测井层序地层学、露头层序地层学等等。不管有多少流派或手段,其核心都是通过等时地层格架的研究,探究地层的成因,从而为资源预测服务。有限的学时不应该把重心放在泛泛地介绍流派和手段上,应该突出层序地层学的精髓,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如何利用这门学科去发现资源并预测资源。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始于对问题的界定和描述,学习的人要有对这些问题强烈破解的愿望;紧接着是调查研究,学习的人可以修改问题、凝练问题、甚至在无法预期的问题上推倒重来;随之而来的是知识创新,形成学生先验之外的全新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最后进行相互交流,检查问题的关联,探讨调研的意义,寻求更高层次的问题[4-5]。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从提问开始,经过调查—创新—讨论,再提出新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问题的提出、解决、再提出新的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有过不提问的课堂,学生被动地接受,也有激烈争论的课堂,反映学生已经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从实践来看,被动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科的精髓,尽管考试时学生能够回答基本的问题,但随后的研究实践表明这样的学生并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与没开这门课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提问开始,学生参与讨论甚至激辩,此时距离掌握学科真谛已经不远了。比如,Cross倡导的层序地层学中,学生就基准面变化的表示方法展开了争论,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具体的资料如钻井资料取来一看,十个人有十种方案,很难准确表示基准面上升与下降,因此开始激辩。在教师逐步介绍了地质背景、基准面变化过程中的沉积响应、区域对比等内容后,意见逐渐趋于一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明朗。因此,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训练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不再是拘泥于记忆了,这是非常可贵的进步。
研究式教学是将教师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按照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研究的定义,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制订计划,分析实验数据,解释实验成果,提出解决预测方案,交流研究成果,整个流程贯穿了批判和逻辑的思考,不断提出替代的解释方案[10]。教师不再“满堂灌”,而是“场外教练”,把研究的思维,特别是创新的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学生也不是接收的机器,是“场上的运动员”,通过实战,形成研究思路,培养创新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凝练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更高层次的科学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交流创新思路,形成创新思维。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公开发表的中外论文数以万计,专著也不计其数。但好的成果并不算多,教师要优选出优秀的成果,把问题埋伏于其中,就像相声作品中的包袱,不仅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着手去解决问题,找到合理的答案,并最终要为学生的答案提供评价,特别是油气发现等已有生产资料的检验。层序地层学工作是一项非常综合性的工作,资料有来自岩心、测井、地震反射以及露头的大量资料,学生既要融汇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以及油气地质学等专业知识,也要通晓测井、地震反射等地球物理知识。也许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有欠缺,这时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并予以补充。如果学生的最终预测和评价得到了实际资料的证实,学习的动力和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创新意识的锻炼,触动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研究式教学在形式上可以采取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研究以及项目训练等多种形式[11]。研究式教学方法要打破学科限制,进行学科间交流[4],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创新的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层序地层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日臻完善,但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人们正在对其进行标准化,统一学科术语体系和内涵。由于是一门非常综合性的学科,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也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历届的毕业论文、历年的科研成果都是教学非常理想的素材。当然,也有不理想的成果,也可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补充、完善甚至批判前人的成果。真正的锻炼来自于批判地学习,没有批判也发现不了问题。之所以有诸多流派,是因为都有不足的地方,层序地层学的流派也是一样,各有千秋。通过层序地层学的学习,同学也需要扎实的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以及油气地质学知识,一门课程的学习同时巩固了多门课程,同学们也意识到学科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意识到学科的不足与创新。通过研究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结束语
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训练了科学研究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通过研究式的教与学,初步形成创新的思路,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将探索与发现贯穿其中,提升了学生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多种教学方法融汇在研究式教学当中,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得研究式教学方法成为研究生教学不可或缺的授课形式。
[1] Gardner D P, Larsen Y W, Baker W O, et al. A nation at risk: The im 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 [R]. Washington D C: Superintendent of Documents U.S.Government Printing O ffice, 1983.
[2] Bennett D C, B ragg S, Certain P R, et al.Shaping the future of undergraduate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R].Washington D C: Project Kaleidoscope, 1998.
[3] George M D, B ragg S, Santos Jr A G, et al.Shaping the future: New expectations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science,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 The Advisory comm ittee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1995.
[4] Kenny S S, A lberts B, Booth W C, et al. The boyer comm 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M]. New York: Shirley Strum Kenny, 1998.
[5] 熊国经, 熊剑琴,罗丽萍.日本COE计划对我国研究型教育发展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11):23-24.
[6] 郭汉民.探讨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2):108-111.
[7] 刘亚敏,胡甲刚.研究性教学及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10:4-7.
[8] 杨艺华.针对研究生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08,11:68-69.
[9] 许云凤.探究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辨析[J].教育探索,2006,181(7):22-24.
[1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 y Press.,1996:23.
[11] 高虹.从美国理工科本科教学改革看研究型教学[J].物理与工程,2004,14(2):12-14.
Cultivating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for Graduate Education: a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 ethod
WANG Long-zhang, WANG Li-yun, TIAN Jia-hua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During graduate education period, research-based teaching is suggested to be the best teaching method, aided w ith imparting, heuristic, and discussed-based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instead of pure know ledge expanding. The improve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to intensify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inner quality beyond their know ledge and skill.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ethod w ill promote their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graduate teaching;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research-based teaching
G 642
A
1006-9372(2012)03-0016-04
2012-06-15;
2012-07-0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CUGYCXK1018)。
王龙樟,男,教授,主要从事油气地质、海洋地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