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

2012-01-2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8期
关键词:枸杞中药材图谱

吴 涛

浅析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

吴 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

中药材鉴定技术的重要任务是研究鉴定中药的品质,鉴定其真伪与优劣,整理复杂品种,寻找、开发新药源。倘若想实现该任务则须有切实有效、与时俱进的技术方法作为保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已经涌现出了新的特色学科,而这些新学科也正被融入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发展道路上来,这样无疑开辟了新思路与新技术,对中药鉴定工作的发展而言意义深远。浅析了几种中药鉴定技术的新发展。

中药鉴定技术;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聚类分析法

我国地大物博,中药材资源丰富且来源复杂,其中存在真品、伪品、混淆品、野生品、习用品以及栽培品等差异,与此同时,鉴于中药材的成分非常复杂,难免存在着难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质量不稳定以及难以控制等问题,以上种种都为深入研究中药材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由此可见,中药鉴定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中药材应用研究的基本工作,其任务主要为鉴定中药的真伪与优劣,整理中药的复杂品种,以期寻找并开发新药源,其意义与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为控制中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鉴定成为中药研究的首要任务,其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中药各项研究工作结论的正误。

1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具有信息含量大、相对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制约等特点。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将直接分析遗传物质DNA在不同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将使药材分类和资源的研究更加科学化。可见,从分子水平提高鉴定技术,有助于保证中药质量,利于促进中药材标准化、国际化,因此用DNA分子特征作为遗传标记进行中药鉴别更为准确可靠。陈大霞等[1]用黄连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通过单、双因子实验研究了ISSR反应体系中主要成分及热循环参数(退火温度、循环数、变性时间、退火时间、延伸时间)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找出各自的最适条件,建立了适合黄连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该优化系统的建立为日后应用该技术进行黄连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程序。

2 免疫技术

免疫技术主要是基于不同的动、植物药材含有不同的特异蛋白,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待检品中的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鉴别动、物药材,特别是亲缘关系较接近的动物药材之间的鉴别。国内学者[2]应用免疫电泳法与琼脂免疫扩散法准确鉴定了虎、豹等多种动物的骨骼。此外,该技术还能将豹骨进一步精确鉴定为雪豹、石豹或金钱豹,可见免疫鉴别技术是一种特异性十分强的鉴别方法。

3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指的是根据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方法,即选取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或变量实施数据处理,以期得到不同的动态聚类图,再通过数图可进行分类、鉴定中药材的质量。常璇等[3]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宁夏中宁县与平罗县两地的枸杞中铜、锌、锗、锰、砷、硒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鉴定以比较不同产地之间的枸杞品质,结果示该法在整体水平上能够区分不同产地枸杞中6种元素含量,误判率为零,通过更多的验证后,在不同省区枸杞之间进行聚类分析比较研究,能够为枸杞道地性质标准的制定提供极具价值的依据。可见聚类分析法可用于中药的鉴别,方法简便且样品处理较简单,将有助于实现中药材质量的规范化。

4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指的是某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种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也就是说应用一定方法(如HPLC、TLC、GC、HPLC-MS、FTIR、GC-MS以及X-ray等),对特定对象(如中药材、饮片、提取物等)和特定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具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该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从而有效鉴别出样品的真伪。当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主要采用HPLC法[4],能够提供大量信息,符合中药材的复杂体系研究需要。

5 结语

应用现代化分析技术进行中药鉴定,创建更为先进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发展现代中药质量监控技术,已然成为保证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控以及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核心。中药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丰富了人们对中药的认识,也提高了药材品质的评价体系水平。此时需强调的是,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废弃传统方法,因为多数新方法仍旧基于探索阶段,传统方法依然是中药鉴定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唯有在正确合理使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新技术的基础上,才可使中药鉴定技术合理的发展、提高。此外,除以上新技术被应用到中药鉴定领域外,还有示波极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模糊数学法、电镜扫描法以及mRNA差异显示等,这些新技术对于完善中药鉴定的标准化和科学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1] 陈大霞,李隆云,鲁成.黄连ISSR反应条件优化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7, 27(1):77.

[2] 向金莲,张榕.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1, 16(3):204.

[3] 常璇,奇林.聚类分析方法对宁夏中宁县和平罗县枸杞中6种元素综合指标的比较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248.

[4] 路飚,彭咏梅. HPLC法测定心脑健滴丸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7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111

1672-2779(2012)-18-0158-02

2012-07-14)

猜你喜欢

枸杞中药材图谱
枸杞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绘一张成长图谱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采枸杞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