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
2012-01-29颜廷财
颜廷财
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
颜廷财
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特点,阐述了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分析了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项目课程模块、岗位定向及拓展课程模块、创业实践课程模块等四大集群模块的特点和作用,提出只有整个体系协同作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使创业教育真正服务于职业教育的整体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块化;构建
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最显性的结果。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载体,课程模块化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数,将课程内容按知识和能力要求,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职业学校要有效实施创业教育,就必须借助于课程,通过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从而使创业教育服务于职业教育的整体目标。
一、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科学地建构创业教育的体系,合理地设置和搭建课程模块。
(二)系统性原则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辩证地处理好课程体系中课程集群之间的链接关系,使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创业品质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三者形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循环回流系统,从而在和谐统一的状态下,有效地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前瞻性原则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等诸因素都必须同步于知识激增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在注重描述性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强化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渗透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创业实践教育为抓手,以项目课程教学为载体,贯穿于全学制段,渗透于各课程模块,融合于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之中。
(五)效益性原则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中课程集群的配置,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获得创业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文化基础课程模块
文化基础课程的集群模块主要包括基本文化课程、人文选修课程和专题活动课程三个子模块。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两重功能,通过课程实施,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中等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坚强独立的人格。
(二)专业项目课程模块
专业项目课程的集群模块主要包括专业项目课程、创业指导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题活动课程四个子模块。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项目课程,是根据各专业和岗位群的不同要求,以各专业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知识、技能为依据,通过项目课程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情感,奠定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创业指导课程主要是以创业基本知识为重点,其目的在于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拓宽视野,了解创业的有关基本知识,确定高远的职业和创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逐步养成健康的创业心理,提前做好创业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专业选修课程必须以专业基础扩展类课程和现代科学发展前沿类课程为主要科目,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最终选择专业的专门方向而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扩充。专题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其组织形式多采用课程设计、专题实验、社会调查、咨询、模拟训练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课程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岗位定向及拓展课程模块
岗位定向课程的集群模块主要包括岗位专门课程、就业创业实务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子模块。中等职业学校的岗位定向及拓展课程,是在行业通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大类中不同专门化方向的特定要求而设置的专业知识拓宽、技能强化类课程。岗位项目课程必须根据各专业大类中特定专门化岗位的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向性,其内容应该是从事一定专业岗位工作所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的岗位知识及技能需求为最终目标。创业实务课程主要以指导学生择业就业、自主创业等方法性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教学内容,突出可操作性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基本方法、技巧、程序和相关的政策、法规等。
通过岗位定向及拓展课程集群模块的教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已有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社会能力和创业专业技术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方法能力,使其逐步提高创业的综合能力。
(四)创业实践课程模块
创业实践课程集群模块是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教育,促进创业心理品质形成和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不同,创业实践课程的集群模块可分为见习性实践活动模块、协同性实践活动模块和自主性实践活动模块。
见习性实践活动包括: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或专业见习、参观等形式,组织学生访问、调查成功的创业者或企业、商场、农场等典型,使学生强化创业实践的感性认识;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推销自己的专业实习产品或专业服务,使他们获得尝试性的最直接的创业体验。协同性实践活动即利用学生生产实习期间进行创业实践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是多渠道的,如:利用校内的创业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其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等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参与经营、服务工作等;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家人、朋友的经营,进行合伙创业实践。自主性创业实践是指青年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条件的基础上,独立地投身于创业实践的活动,如:进行租赁承包、独立创办、加工、修理、销售、服务等工作,在“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中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形成和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悉心指导,另一方面必须依赖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自觉的创业实践行动。同时,学校应在学生自主创业的初期,采用依托学校现有的第三产业作为母公司、筹集设立创业基金、出租场地等形式,给予学生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鼓励学生创业,建立起有偿使用、适时剥离、循环衍生、共同发展的创业实践机制。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学校教育资源条件、教育者的观念、社会、家庭等创业环境的制约。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鼓励和扶持职校生积极创业的合力,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积累经验,拓宽就业之路。
颜廷财,男,涟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专业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2)09-0005-02
[责任编辑 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