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

2012-01-29徐秀英李宏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8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医疗卫生全科

徐秀英 李宏莲

(甘肃省庆阳市卫生学校,庆阳745000)

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

徐秀英 李宏莲

(甘肃省庆阳市卫生学校,庆阳745000)

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守门人”的出现,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实际需求,发展全科医生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大势所趋。加强全科医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加快推进步伐,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全科医生;基层;医疗保健;家庭照护

2011年6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承担基层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医疗科技的快速进步,使医学的发展走向专科化。但过度专科化的医生训练,却导致基层医疗的缺乏,不同疾病必须分别看不同专科医生,病人的照护缺乏全面性与连贯性。按理说,医疗体系应是座金字塔,尖是大医院治疑难杂症,底座是大量社区医院治小病。但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我国医疗体系长期以来却是座“倒金字塔”,呈现出基层、社区医院门庭冷落,大医院不堪重负的局面。同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尤其近年来,医疗环境在恶化,医患关系紧张,缺乏基本的信任,怨气重重。患者抱怨:看病贵,医院门难进,医生不给好脸色看。医者也不满意: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闲得发慌,

大医院则忙得累死,加号加床加班不断,但总有看不完的病人,苦不堪言。因此,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守门人”的出现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应该是好事,是一个福音,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开展家庭保健照护,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

1 家庭医生与全科医生

1.1 概念 全科医生也叫家庭医生,其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对其的定义是:为每一个寻找医疗保健的人提供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必要时也安排其他卫生专业人员为其提供有关服务。

1.2 角色 要了解全科医生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角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全科医学。全科医学主要的训练目的是教导医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基层医生,整合内、外、妇、儿等各种医疗相关的知识来照顾病人。全科医学除了治疗疾病,还特别重视对“健康人”的整体性照顾,服务内容延伸至疾病预防、社区康复等。因此全科医生所提供的不只是疾病的诊治,而是以全人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是维护社区民众健康的第一线守护者。依据世界全科医学会组织于1981年对基层健康照护所下之定义,全科医生应扮演四个角色。

1.2.1 处理病人目前表现出来的健康问题 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医疗模式好处在于,患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信任的全科医生作一般疾病的诊治,并累积健康记录。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持续性及全面性的照护,也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事实上,有关研究表明,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疗体系可以解决95%以上的疾病,只有3%~5%的病人需要经由全科医生转诊给其他专科医生做进一步诊治。

1.2.2 使病人养成正确的求医行为 由于良好的健康状态与身体、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而全科医生的训练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及社会兼顾的全人照护模式。除了照顾身体的疾病,也能掌握心理及家庭整体健康状况,并适时提供必要的协助。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可以促使病人养成正确的求医行为,树立家庭医疗及全人医疗观念。就如西方家庭医生的观念,建立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健康档案,并了解疾病家族史。在家庭成员有健康问题时,给予治疗并提供咨询建议。

1.2.3 注意并处理慢性或不活动性的健康问题 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变化也是全科医生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人类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地区都迈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是老龄人口多,发展速度快,老年人疾病谱发生改变,患病人数及病种增加。进入老年后,因机体生理功能老化,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其中以心脏病、高血压病居多,是导致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也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根据卫生部资料统计,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7.0%,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5~3.0倍,达42.5%~51.0%,约半数的老年人患有1种或几种慢性病,比一般人群要高几倍。由于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但带病存活期较长,健康预期寿命的水平相对较低,医疗、护理、保健成为老年人最为突出与重要的需求[1]。

2 全科医生的发展与展望

全科医生作为一种正式职业和制度还未曾在我国出现。但全科医生提供服务的方式,在我国已经以另外的形式有所体现,并且其产生要早于西方国家。

2.1 农村“赤脚”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 在没有合作医疗制度之前,许多患者因为缺医少药,造成小病拖大,大病拖残,甚至送命的惨剧。赤脚医生的出现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医疗条件。当然,现在所说的“赤脚”医生不同于当年的赤脚医生,而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乡村全科医生。近年来,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以人和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模式正在迅速发展。在过去人们得病,多是以医院为基础,疾病为中心,医生为主导。而现在,随着医疗费用的上升,人们得了小病更倾向于到社区医生看病。

2.2 全科医生的必要性、紧迫性 温总理提出,“到2020年我国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之时,除了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之外,还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有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3 建议

3.1 转变观念 提高居民接受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向多元性、多层次发展。家庭医生的出现,应该说是个好事,是项惠民的举措。虽然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对此还不了解,也有不少居民怀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如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收费,以及特殊人群的出诊要求等一系列问题能否满意持怀疑态度。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知晓率低、签约率低,家庭医生的推进工作并不理想。“如何敲开社区居民的家门,让居民熟悉并信任家庭医生,是个难点”。“因为现在还有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不信任”。因此,我们提倡转变观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学理念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利用媒体等多种方法,强化人们“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观念。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六大功能,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应以常识进入中小学生的课堂等等,提高对全科医学的认知水平,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3.2 加强全科医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 加快推进步伐 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社区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全科医生人才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等问题。

3.2.1 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 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既要有与健康问题有关的各种医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又要有与病人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沟通技巧,还要有预防为主、整体健康维护与促进的意识等,加强工具学科的学习。科技发展的速度有目共睹,传统的书本、课堂式教育已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电脑、外语等工具学科已成为快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手段。

3.2.2 加强中医教育 中医为我国特色,是国宝。其临床特点为专业分科较模糊,涵盖面广,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中医药在社会上有着较好的群众信任基础。

总之,加强全科医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加快推进步伐,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纵观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实际需求,发展全科医生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大势所趋。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倡导“大病上医院,小病到社区”,这就表示,未来80%以上的疾病将交由社区的全科医生来解决。和大医院的医生相比,这些全科医生是活跃在社区、家庭,陪伴在居民身边的“守门人”,更为便利的为居民解疑答惑,提供全科服务的综合服务,如身体不适,可以直接去社区卫生站就医;行动不便,打个电话医务人员也能上门服务;还会教给居民很多卫生保健常识,即使患上疑难病症,社区医生们也会帮居民联系大医院,商量转诊和治疗等诸多事宜,诊疗过程快捷、方便,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1] 陶国枢.迎接新世纪老龄社会对老年医学的挑战[J].医学与哲学,2000, 21(2):13-1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062

1672-2779(2012)-18-0090-02

2012-07-26)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医疗卫生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中国家庭医生困局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