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俗与健康系列讲座(十六)
——重阳节节俗与健康
2012-01-29温长路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中国传统节俗与健康系列讲座(十六)
——重阳节节俗与健康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身心健康;中秋节
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九日。因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概念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月份和日数皆为阳数,二阳相加,故名“重阳”。关于这一点,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有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围绕重阳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比武等习俗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本到魏晋时期已全部形成。到了唐代,对重阳的重视程度更高,皇帝曾经把这一节日与中和节、上巳节钦定为全国的三大节日。近年来,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年节”,在这一天集中性开展相关教育和敬老尊老活动,赋予了它更加积极的意义。
重阳节又有“茱萸节”、“菊花节”、“女儿节”等称谓,与节日的主题活动有关。如女儿节,是因为重阳这天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省亲,民谚中的“九月九,接回姑娘歇歇手”,说的就是这回事。接姑娘时,娘家人要给女儿的婆家馈赠重阳糕——一种糖面蒸糕为礼品,并且送的数目还有讲究,一般都是送2个大的和9个小的,隐喻“二九相逢”之意。“糕”与“高”谐音,送“糕”与“登高”都有包含有“生活步步高”的美好寓意在内。
1 登高
1.1 节日溯源关于重阳登高习俗的起源,说法不一,大概可以归纳为四种:一曰“避灾祈福”说,是四说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据南朝人吴钧的《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物极必反,重阳之后阳渐衰而阴渐盛,时令处于天地之气交变之时,登高可以拉近人与天的距离,有利于阳气的接受,是古人减灾愿望的体现。
二曰“龙山落帽”说,源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孟嘉,字万年,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少年即负有才名,成年后任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颇受赏识。有一年“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命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见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潮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君子死,冠不可免”,曾是中国上层社会流行的名言。因此参军当众被风吹掉帽子是很不体面的事,遭到众人的嘲笑是很尴尬的。但孟嘉气度宽宏、从容应对,仍表现出应有的风流倜傥、潇洒儒雅之态,使在场的人折服。因此后世有了重阳为“授衣之节,落帽之辰”的称谓,登高之俗,或与此有关。
三曰“观景畅志”说,《千金月令》云:“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这与九月九日所处的时令有关,此时秋高气爽,云淡风清,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文人们因此抒情的作品颇多,著名的如李白的“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邵大震的“九月九日望遥空,秋天秋水生夕风”、刘长卿的“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悬楼西”等都是吟咏登高活动的名句。
四曰“强身祈寿”说,据《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说明当时人们对登高和中药防疫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不管怎样的说法,重阳登高所包含的强身健体、舒畅情志的意义是确切无疑的,这恐怕是它传世不衰的主要原因。
1.2 健康话题九月九日,秋高气爽,登高远望,一片金灿灿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登高既锻炼了腿脚,对身体健康有益;又开阔了视野,对心理健康有益。有研究证明,登山有益于增强心脏功能,同时能起到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看来,古人的这种习俗是科学的。
有考证认为,登高源于我国古代的一项体育运动。晋代诗人谢灵运曾自制一种登山的木屐,前后都装有铁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既防滑又安全,被后人誉为“谢公屐”。可见他是经常登山的,是在实践中的一种发明。李白也非常喜欢登山,他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诗句可证。杜甫也不失弱,就是到了老年,带着多病之躯的他也还独自一人参与了登高活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记录了这一事件。普通老百姓还多把登高与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一边登山赏景,一边到寺庙中烧香。没有登山条件的,就选择寺庙中的高塔或高阁攀登。明清两代,北京的香山、八大处、法藏寺、天宁寺、报国寺等都是重阳期间群众向往的登高胜地。历代皇帝们登高的雅兴也不低,甚至有专门修建登高台的,如《豫章记》中记载的“龙沙登高处”、《临海记》中记载的“湖山登高处”,以及彭城的“项羽戏马台”、孙陵岗的“九日台”等,都留下过帝王们的足迹。
如今,登高依然是一项十分受欢迎的运动。在我国,登山运动与旅游联系密切,不仅有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黄山、庐山、华山、泰山、崂山、峨眉山、九华山、长白山、少室山等经常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登,就是每一个地区的名山也都吸引着无数个旅游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民间也有“有山就有景”的说法,看来登山观景,是为一体。在国外,爬山是一项时髦运动,从小学生到老人都有爬山的习惯。据报载,德国和日本的登山爱好者都已超过1千万人,曾被称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仙境”的、海拔达4807米的西部欧洲的最高峰——蒙•勃朗山,也已成为当今欧洲人的选择,每年登上顶峰的人数已越万数。
1.3 相关连接登山必须是要具备许多条件的,节日登高的时间是十分局限的。特别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要求他们经常参与这项活动更不现实。因此有人想起了与登山运动相似的“爬楼梯”运动,结合居住特点,用爬楼梯的形式模仿登高运动。据测定,一个40公斤的人上10分钟楼梯所消耗的热量,比散步多4倍,比跑步多29%,是标准的耗氧运动。一个体重较重的女性,如果坚持每天顺着3层楼梯上下五、六次,一年之内体重可能减少3公斤左右,而且其它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因此,国外一些人把“爬楼梯”锻炼称为“运动之王”,越来越的人开始放弃乘坐电梯而改为天天爬楼梯了。
需要说明的是,登山和爬楼梯都是强度较大的运动形式,也只是锻炼形式的一种,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和能够接受的。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手术后正在康复的人和体质较差的老人等,都不是这一运动的对象,不必盲目追求。
2 插茱萸
2.1 节日溯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中说的“插茱萸”,是重阳登高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来源于重阳的“避灾祈福”说。《齐民要术》有“悬茱萸于屋内,鬼畏不入也。”“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有此水者无瘟病”之说。《仙书》亦中有“茱萸能避邪”的说法。可见,古人是把茱萸视为驱邪神物的。对茱萸的佩戴和插戴,在历史上的各个阶段不尽相同:在汉代,人们习惯于将茱萸切碎装入香袋佩戴,晋之后就直接插在头上了。此外,还有以茱萸泡酒洒于门户用于驱蚊和直接饮茱萸酒消灾的,前者见于《辽史•礼志》,后者有裴迪的《茱萸沜》诗可证:“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水中倘留客,置此茱萸杯。”还有学者认为,“茱萸”与“朱余”谐音,朱乃赤色、主阳,余乃丰硕富足,插茱萸是养阳以胜阴的意思。如果古人插茱萸之举是把“重阳养阳”作为节日的主题,那它的意义就更显得非凡了。鉴于古人对插茱萸的看重,重阳节还同时有了“茱萸节”、“茱萸会”的称谓。
另外,重阳节插茱萸是作为一种插花活动出现的。在古时,茱萸在家庭的栽培是比较普遍的。两宋最负盛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的“卖衣换得买书钱,性癖周秦金石篇,猛见茱萸知九日,半瓶余酒助诗研”的诗,就是他们夫妇二人重阳日用卖衣钱买得李阳冰篆书拓片悬挂时,忽然看到盛开的茱萸花而触景生情写出来的。
2.2 健康话题重阳节人们插的茱萸,是我国传统的植物药,因产于古代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的质量最好,被认为是道地药材,故入药以“吴茱萸”名之,也有“越椒”之名。人们对茱萸“免灾”功能的认识,实际上是其药用机理的体现。
吴茱萸为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高可三、四米许。初夏开小白花,结黄色果实,形似椒目,成熟后呈紫红色。它性温热,气味芳香,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等功能,是治疗呕恶吐泻、痢疾腹痛、口疮齿痛、湿疹溃疡等的常用药。古方中应用此药的甚多,知名的如《金匮要略》中以其治疗呕哕胸满的,《千金翼方》中以其治疗头风的,《证治准绳》中以其治疗脚气肿痛的,《濒湖集简方》中以其治疗口疮口疳的,《和剂局方》中以其治疗小肠疝气的,《丹溪心法》中以其迫降肝火的,《食疗本草》中以其治疗牙齿疼痛的,《仁存堂经验方》中以其治疗肾气上哕的,《兵部手集方》中以其治疗胃中吞酸的,《古今录验方》中以其治疗湿痒生疮的等。《本草纲目》说:“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本草汇言》说:“肝、脾、肾经之证也,吴茱萸皆可治之。”《本草便读》称赞它,“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无不相宜耳”!其枝、叶、根也均作药用,可分别用于对霍乱转筋、风寒头痛、经闭腹痛、虫积腹痛等的治疗。
现代临床有用吴茱萸泥敷贴足心治疗高血压的,发现1~2小时内血压即可下降;用吴茱萸糊敷贴脐部治疗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达90%以上;用吴茱萸软膏治疗湿疹、黄水疮和神经性皮炎的,痊愈最快者仅用3天时间;用吴茱萸糊治疗口腔溃疡的,一般敷药一次即有效。药理研究证实,吴茱萸有明显的驱蛔虫、抗细菌和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这也为古人用它“免灾”找到了依据。
茱萸中还有一种叫山茱萸的,是与吴茱萸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植物。作为中药,它是扶助正气的要药,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作用,可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诸证。常用的六味地黄丸,就是以它为主药的,并衍化出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八仙长寿丸、都气丸等治病良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毛堇色癣菌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在重阳节中,北方人有以佩戴它作为“免灾”的理由也是成立的。
2.3 相关连接秋天,是美好的季节,也是多事的季节。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悲秋”始终是他们热衷表现的主题。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箭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张说的“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马戴的“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李益的“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苏东坡的“骚人故多感,悲秋更寥栗”、李清照的“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曹雪芹的“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从人的生理角度讲,“悲秋”不是无病呻吟。人们在经历了漫长夏季酷暑的折磨之后,能量过于消耗的机体处于非常疲乏的状态。秋风送来的凉爽,使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开始放慢,机体进入了周期性的休整,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疲惫感。一种凄凉、忧郁、低沉、伤感、迟暮的感受油然而生,这就是“悲秋”。有调查说,秋天,尤其是深秋,是一年之中精神病和自杀现象发生最多的季节,也是各种疾病发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季节。秋天常见的疾病有以呼吸系症状为主的感冒、咳嗽、哮喘、鼻衄,以消化系症状为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腹泻、痢疾、疟疾,以循环系症状为主的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难怪人们把这个季节叫做“多事之秋”。
现代研究也为“悲秋”找到了根据,认为它是人体生物钟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内激素变化引起的情绪异常变化。原来人的大脑中有一个仅有豌豆大小的腺体——松果体,它分泌的褪黑激素会使人情绪低落、昏昏欲睡、悲哀伤感。它的分泌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白天强烈的太阳光能够抑制其释放,因而人们能够精神充沛地工作;夜晚它的分泌量增多,正好可以让人们安眠。秋天雨多寒多,光照不足,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明显增多,所以悲秋的情绪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女性多于男性,这与女性过于敏感的思维方式和应变能力有关。医学上把它称为“季节抑郁症”,属于心身疾病的一种。
悲秋是可以预防的,晒太阳是基本的方法。因为光照可以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的情绪增高。加拿大人有每年秋冬季节飞往赤道生活一段的习惯,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一情况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增加户外活动,开展必要的体育锻炼,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一些不良情绪会在运动中消失。调节饮食和睡眠也有一定的作用,饮食应以清淡甘润为主,防燥防热;睡眠要有足够保证,起居有常。最重要是情绪调整,尽快使机体建立起适应来,用积极的态度、积极的精神状态去对待秋天的冷漠。刘禹锡的《秋词》写得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假设我们有了刘子诗中的博大胸怀、广阔眼界、浩荡气势,再加上科学的态度,是足以可以把“悲秋”变为“欢秋”的。从这点出发去认识重阳的登高活动,其包含的意义就更进步了。
3 赏菊
3.1 节日溯源“九日重阳节,开门看菊花。”王勃诗中写的是金秋赏菊之事,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主题活动之一。在唐代,重阳赏菊和游宴、赋诗联系在一起的,九月九日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用,于是还有从九月八日一直延续到九月十日的,《辇下岁时记》记载说,“都城重九后一日宴赏,号‘小重阳’。”李白也有诗是专说此事的:“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当时还有插菊花的习俗,都城长安簪菊之风极盛,女人插,男人也插,于是才有了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佳句。《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北宋时期重阳节赏菊的盛况:“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李清照《醉花阴》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描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更是千古绝唱。饮菊花酒的习惯也比较普遍,主要是取它驱疾延年的益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有过“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评价。明清之后,该酒中还加入了当归、地黄、枸杞子诸药,经过精制,备受欢迎,还打入了国际市场。现代的菊花食品更多,且不说风行大江南北的菊花茶已成了被普遍接受的茶种,就是接触和耳闻到的菊花晶、菊花露、菊花糕、菊花羹、菊花火锅、菊花鱼丸、菊花面条等,也足以让人陶醉了。它们风味各异,独特中都蕴含着菊花的清香。如今,赏菊、种菊之风尤盛于古,首都北京、古都开封、现代都市中山,都以菊花为市花,充分体现了菊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重阳对菊花的重视,主要取决于它与长寿的关系,在古人心目中,菊花是长寿花。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于重阳节曾送菊花一束给钟繇,并附了一封信:“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非常明确,对菊花具有的益寿作用,在当时已经被认识得很透彻了。“真菊延龄,野菊泄人。”《牧竖闲谈》中的话,更是一矢中的,说出了菊花的益寿作用。此外,蜀中的“长寿源”、南阳的“菊潭水”,都有饮菊水、食菊药延年益寿的实例。郑燮《菊石》诗中写的“南阳菊水多蓍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菊花与返老还童现象的关系。
3.2 健康话题菊花被誉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勇敢、坚毅、纯洁、正直、团结、吉祥、幸福的象征。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的“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郑所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朱元璋的“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陈毅的“本性能耐寒,风霜岂奈何”、毛泽东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等所歌颂的,都是菊花的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可贵精神。
菊花入药,是非常普遍的事。除加入复方外,单独把菊花作为药枕、药茶,是自古就习用的,而且也是上了古药典的。《日华子本草》中“作枕明目”之语,包括了用法和用途;《本草新编》中“取作茶茗之需,以为明目”的话,说得也毫不含糊。根据中医理论,目为肝之窍,菊花既有目疾之治,自然就是肝经之药;肝主风,菊花又为治风药无疑。综合各家之说,后人总结出了菊花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四大功能,对头痛、眩晕、目痛、目赤、心烦、郁热、肢痛、疮疡、肿毒皆有治疗作用。有名的成方如桑菊饮、菊花酒、菊花散、夜光丸、杞菊地黄丸、菊晴丸、菊花甘草汤等,有的至今还是临床上上方率很高的成药。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抗菌、抗病毒、抗螺旋体、消炎和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的作用,把它用于对冠心病、高血压的治疗,前者总有效率达80%以上,后者几乎达100%。
菊花的主色是黄色,3000多年前的《礼记•月令》中就是这么说的:“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白菊花比较稀贵,唐以后的诗中不断提及。如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都金贵,中有孤丛色似霜”、刘禹锡的“家家菊尽黄,梁园妙如霜”、李商隐的“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霜”等,说的都是这层意思。从古籍记载中可知,菊花的品种是渐次增加起来的,北宋刘蒙的《菊谱》中是26种,南宋范成大的《范村菊谱》中是35种,明代王豪的《群芳谱》中是274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是900种,现在它已是具有3000多个品种的大家族了。中药用菊经过千锤百炼,从中选出白菊、滁菊、贡菊、杭菊为上品。白菊中又以安徽的亳菊质量最佳,河南的怀菊、河北的祁菊、四川的川菊次之。滁菊为安徽滁县独有,亦为白色。贡菊主产安徽歙县,是上贡朝廷的礼品,又称“徽菊”;浙江的德清亦产,称为“德菊”。杭菊是浙江的特产,入药有杭黄菊和杭白菊之分。
3.3 相关连接重阳一过,的确到了秋的深处,干燥是这个时节的主要特点。燥邪之气顺口鼻而入,直犯肺卫,与夏季未退的阳热和立秋后渐来的阴寒紧密结合,容易引起以发热为主,头痛、少汗、口喝、心烦、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而不爽的温燥证和以恶寒为主,头痛、无汗、口咽鼻干、干咳少痰的寒燥证。因此,一定要抓住秋季的季节特点,做好保健养生。一方面补充夏季热蒸汗出、肌肤开泄造成的阴液损耗,一方面消除秋季干燥扰人带来的危害。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蔬菜、水果,并选择与表现出的症状有针对性的大枣、莲子、芝麻、银耳、百合等药食两用的柔润之品食用。在生活中有不少人虽表现出皮肤干燥、头痛、咽干、鼻塞、干咳、口唇干裂、关节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但并检查不出具体的疾病来,这实际上就是这个季节特有的“秋燥综合症”。在治疗上西药和中成药一般都没有理想的对证药物,只有各个击破,抓住主要矛盾选药,分头解决突出的症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滋阴润燥入手,以汤药缓图之。配合食疗效果会更好,传统上常用百合冰糖粥、银耳莲子羹、生地大枣汤、杏仁白糖膏等。
在起居方面,要坚持早睡早起,加强锻炼,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用强健的体力来迎接秋燥和随之而来的寒冷的挑战。民间有“春困秋乏”的说法,这“秋乏”应该理解为机体的自我保护和协调措施。盛夏的炎热使人汗水不断、胃肠功能减弱、睡眠时间不足,对机体的内耗是明显的。秋风一扫严夏的酷暑,使人的胃口变好了,觉也睡得香了,这正是对夏季欠机体“账”的补充。因此,清晨想多睡一会儿,也不能武断说成是“睡懒觉”。当然,“多睡一会儿”是理智的和有限度的,要与真正的“懒惰”区分开来。
在着装方面,要随时掌握气温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节。一阵秋风一阵冷,一场秋霜一场寒。秋天早晚温差明显,适时加减衣被都是必要的,特别是气血未充的小儿和气血渐衰的老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春捂秋冻”是人们在着装问题上几千年来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一条科学的养生原则。它要求把对衣被的增加速度尽量放慢些,洗澡水的温度也不要一下子升得太高。准备洗冷水浴的人,更不能遇冷退却,要坚持下去,逐渐使身体建立起对寒冷的适应来。各种保健措施的采取,要根据寒冷程度的增加逐步到位,要有一个由凉→温→热的渐变过程。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8.057
1672-2779(2012)-18-0080-03
:韩世辉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