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2012-01-29费淑灵广东省惠州市惠台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导语语文课堂语文

■ 费淑灵(广东省惠州市惠台学校)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想方设法向45分钟要质量,因为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快慢,也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无效或低效的语文课堂随处可见。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对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改革迫在眉睫。怎样才能打造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呢?首先每位教师心里都必须明白:教学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应该自始至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否则,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效的语文课堂都是镜中月、水中花。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心系学生

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备课,并在备课中时刻心系学生,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高效生成。教师备课,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新要求。

要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应该把学生放在整个教学环节的第一步,让“备好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在备课之前,可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如课前预习作业、与学生谈话等),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预设学生学习的起点、梯度做准备。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思考教学过程如何展开,问题的数量和顺序怎样把握等。备课时,既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要把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到,特别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落实到备课的各个细节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又方便他们与教师、同学展开合作,还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只有把学生融入备课的各个细节中,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激趣导入,吸引学生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好的导语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将他们顺势导入知识的殿堂。于漪老师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导语的作用,舍不得在导入语上下工夫,有的则习惯于某种单一的导入模式,千篇一律地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既费时费力、枯燥无味,又收获甚微,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有趣、简洁、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能起到快速收心、激趣和点题的作用。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小谜语,一个疑团、一丝悬念,一幅画、一首歌,一段慷慨激昂、充满语言魅力的开场白,都会让学生兴味盎然、注意力集中,迅速进入课文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懂得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兴致勃勃、情不自禁地跟着教师“走”。初中生的注意力和自制力都需要教师自觉培养,这一点尤为重要。导语设计注意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有启发性和知识性。只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的导语,都是成功的导语。成功的导语既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相机施教,牵引学生

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学生忙于听、忙于做笔记的同时,也失去了思考和锻炼的机会,根本没有“自主”的时间,更不用说什么“探究”与“合作”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看似什么都懂了,其实收获甚微。还有一种极端的教学模式,是从“满堂灌”走向“满堂说”,一味地强调课堂的开放和热闹,追求轰轰烈烈的对话讨论、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学生看似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在耗时低效的讨论中,教师却很难控制全局,其主导地位丧失,对学生反馈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妥善地处理,这就淡化甚至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既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同时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掌控有度、收放自如,既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要通过相机提问、引导、评价、小结等,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

首先,每堂课教师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的放矢,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最终还是量化到具体问题上。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对所提问题应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同时,提问还应掌握程度、选准时机、巧设疑难。通过衔接严密、浑然天成的提问,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当学生对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有了困难、又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时,教师才给予及时、精当的讲解,并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将知识向精深处挖掘,扩大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知识中的模糊点和学习中的盲点。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讨论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沉浸在紧张的学习和快乐的收获中,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要讲求效率,使学生在课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娴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教师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积极的合作、探究和体验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再充分运用各种以鼓励和鞭策为主的评价手段,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劲头足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分层练习,激励学生

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的语文练习可以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消化能力,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定要经过缜密和认真的思考,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教材的知识点与考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此外,应该注意作业的层次性,面向中间层的大多数学生,兼顾两头,采用教师“摊派”和学生自主选择等方式去执行。这样一来,各级各类学生都会乐于去完成作业,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时,还要有及时的反馈和鼓励,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愉悦,进而上升为一种成就感。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重视课后练习,而忽视了课前和课堂练习。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两者比前者更重要。课前有一定的预习练习,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各层次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授课时教学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课堂上也要尽可能安排时间来练习,通过及时有效的批改反馈所学情况,并进行适当的矫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然,由于时间的关系,练习布置要少而精,力求多样化,兼顾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训练,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了。

综上所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是每位教师始终追求的目标。从备课到导入,从授课到练习,每一个教学环节我们都应该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这一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导语语文课堂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导语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