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2-01-29罗秋燕李卫林申素芳
罗秋燕 李卫林 申素芳
网络化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罗秋燕 李卫林 申素芳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新乡 453000)
网络化教学模式;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教学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自身特点,网络化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中西医结合的妇产科教学的改革探索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应该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首先阐述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概念,着重分析网络化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的应用优势,以期完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
1 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网络化教学模式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一种。网络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阶段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因特网为媒介学习网络课件,利用教学网页、BBS、E-mail等通讯机制,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可以交互反馈的,具有丰富教学资源与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支持的服务体系,其教学过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实现。网络教学包括局域网教学和远程教学,局域网教学传输速度快,可以实时传输多媒体信息,适用于校内辅助课堂教学;远程教学适合于地域分散或业余学习的学生从事学习,尤其是成人学生的学习,其突出优势是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具有较大灵活性。本文着重探讨局域网的教学模式,即利用网络教学来辅助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2 网络化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的应用优势
2.1 有利于实现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网络化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具有多媒体化的特点,而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育特别适合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尤其便于表现某些用传统手段难以讲解的内容[1]。在传统教学中需要用挂图、幻灯等进行演示的内容,可以直接通过图片、动画、录相等多媒体形式更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教学效果更佳。网络化教学模式实时交互的特点,便于进行医学的实验示范教学、手术示范教学、学术交流、课堂讨论、提交作业等。此外网络化教学模式还可以实现及时更新,便于将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同实践相结合,实现创新教育。
2.2 直观形象 激发学生情绪 现代网络教学能以生动直观的图像、音频和视频来表现教学内容,把客观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事物的形、声、色、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抽象变为具体,复杂变为简单,突破时间与空间,表现学生体验不到的微观事物和宏观事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加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如在讲解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时,穿插卵泡各阶段的发育图片、卵巢周期性变化的动画、性激素周期性调节的音频、视频、曲线动画图,直观地将深奥抽象的女性内分泌知识展现出来,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过分析讲解,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3 中医西医融合 彼此取长补短 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中中医妇科治病以辨证论治为手段,具有调理整体、施治灵活多样、药物副作用小、治病救本的特色;西医妇产科学侧重急病、重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产科比较注重手术处理。在课件内容安排上,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及实际情况,遵循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综合分析,注重中西医知识的融会贯通,实事求是地对待中西医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最终形成“中西医一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知识,而不是中医和西医临床知识的简单相加[2]。如痛经,针对痛经的病机,用文字、图表及图片的形式,对比讲解中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与西医子宫痉挛、缺血性疼痛这两者理论的异曲同工之处,融会中西医的理论,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拓展中西医结合思路。贴近临床,不拘泥于中医或西医,站在较高的层面,紧紧抓住治病救人的主线。
3 结语
网络教学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实现优化教学极为有效的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必将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成为临床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现代教学工具。网络化教学模式中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充实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愉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未来教学的趋势和发展方向[3]。因此,笔者建议在未来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中广泛应用网络化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1] 高珊,李连焕.在妇产科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5, 12(3):52-53.
[2] 胡心伟.关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3:33-34.
[3] 尹荣章,李朝品,宋吉祥.开放网络课程互动平台,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42-643.
2011-12-0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2.059
1672-2779(2012)-02-0084-01
(本文校对:张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