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解剖学“双语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2-01-29张永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解剖学双语英文

张永杰,顾 振,李 敏,肖 明,丁 炯

(南京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南京 江苏 210029)

“双语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1]。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生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培养目标之一[2]。因此,这两者在现代化医学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如能将“双语”与“自主学习”两者巧妙地融合起来,在医学课程学习之初即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扎实外语基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尝试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开展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双语教学”。通过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及考试制度等举措,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凝练“人体解剖学双语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理念革新

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应成为教学改革的先导。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大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3]。所以,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转变为“指导者”,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双语化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指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条件改革

(一)软件建设。

1.教辅建设。

解剖双语教学中,解剖名词发音难是个老大难问题。为此,丁炯教授组织编写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人体解剖学理论与实验学习指导》一书,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用书。目的有二:首先,将解剖学常用单词及词组标注英标,方便学生朗读;其次,将人体解剖学的理论与实践分开做了要点概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讨论题的构建在“自主学习”体系中是关键。只有将讨论题设计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探索解剖知识,成为教学的主角。为此,我们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4],精心构建“自主学习讨论题体系”。讨论题共约300题,覆盖全书每个章节。其中,每个章节另有2-3个全英文讨论题,作为开展双语讨论的素材。

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双语版多媒体课件的语言以英文为主,对关键的解剖术语给予中文标注。我们将“讨论题”穿插在课件中,方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2.网络教学建设。

网络是高校进行大学本科“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工具[5]。经过多年建设,我们学科已建立了一流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成为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组成部分[2]。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双语版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增加到网络学习资源库;在“人体解剖学网络自主学习考试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英语版试题。为七年制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双语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二)硬件建设。

我们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入理论教室,全天候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并在实验室安装负离子发生设备、空调及良好的通风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理论与实验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自主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改革

(一)“指导式”课前自学。

在开学初,我们将“人体解剖学自主学习讨论题”发给学生,请学生在课前结合讨论题,有的放矢的进行高效自学。

(二)“讨论式”理论教学。

针对人体解剖学信息量大、专业术语多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英文课件、中文讨论、结合英文小结的方式授课。对于易理解的章节,则根据学生的反应循序渐进,适当增加英语讨论的比例,使学生更自然地融入双语授课的氛围。

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始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讨论式教学的模式进行理论课教学。请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成为教学的主角。对于一些共性问题,适当加以串讲与分析。结合每个大章节所设置的英文病例,请学生分组准备,走上讲台,以英文讲解,与大家交流讨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团结协作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小组式”实验教学。

标本实习是人体解剖学的重中之重,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舞台。我们采用“组长负责制”组织实验课教学:每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轮流选出组长,由组长带领全体组员一起学习。借助《人体解剖学理论与实验学习指导》,由学生自己在标本上寻找相应结构,从而改变传统的“示教”式标本教学模式,改由学生主动探索与实践,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每次实习课结束前,教师在各小组结合标本以英文提问,学生以英文回答相应结构的名称,对共同的难点予以指导。实践证明,“小组式”实验教学模式效果较佳,深受学生喜爱。

四、考试制度改革

为更好地把握教学效果,在开展双语化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考试改革也势在必行。所以,我们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考试改革。将传统的期末考试100分制改为由课堂提问、实验教学、阶段测验和期末测验4个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提问占总成绩的10%;实验标本辨认占10%;阶段测验占20%(共4次,即运动、内脏、脉管、神经四个章节,每次5分,均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完成);期末考试60%(机考与理论各占30分)。期末考试的理论部分由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组成,以英文形式出卷,要求中文回答。

五、教学改革效果

(一)学生反馈。

在开展人体解剖学“双语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几年来,学校的“网络学生测评”结果显示,此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好评。而且,已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也反馈这种“双语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他们的临床工作与学习帮助颇大。

(二)考试成绩。

对08级与09级七年制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分析显示,采用“双语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班级,其优秀率分别40.98%和47.54%,合格率为92.18%和96.73%,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其优秀率分别24.75%和27.87%,合格率为90.16%和92.90%。

六、讨 论

有格言如是说:“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6],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授“渔”而不是授“鱼”。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学的根本任务。

自主学习可分为两类:完全性自主性学习和指导性自主学习[7]。我学系所采用的“人体解剖学双语化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导性自主学习模式,其中,教师应承担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元认知策略”引入教学中,从教学的计划、监控、评估等方面入手,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不断创新与进步。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8]。这更说明了“自主学习”对于人体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外语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人体解剖学双语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符合培养具有双语能力,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受到学生的高度好评;无论在学习成绩或学习能力方面,均反映出此模式较佳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1]李 明,陈卫军,邹丽琴.八年制医学生大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认识和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561-563.

[2]肖 明,李 敏,华 东,等.人体解剖学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62(12):62-63.

[3]田双全.美国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及其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0):57-59.

[4]Hmelo,C E.Problem-based learning:Effects on 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cognitive skill inmedicine[J].The Journal of the Leaning Science,1998,7(2):173-208.

[5]黄荣怀,曾兰芳,郑兰琴.关于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方法变革的趋向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5):64-90.

[6]杨福家.漫谈中外高等教育之差异[J].求是,2003(11):46.

[7]艾 虎.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探索[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6):305,312.

[8]陈 琳.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湘南学院学报,2012,33(1):78-80.

猜你喜欢

解剖学双语英文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