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产业和企业权变对类型及关系的影响①

2012-01-28PhilippeChereau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2年0期
关键词:权变战略产品

Philippe Chereau

(1.SKEMA商学院,06902索菲亚安提波利斯 法国;2.Aix-Marseille大学,13089普罗旺斯艾克斯 法国)

1 引言

竞争战略研究很大程度上强调产业和企业层面的权变对战略选择的差异化影响[1-5]。尽管已有一些研究商业战略和创新之间关系的文献,但是鲜有针对这种关系的动态证据。一些学者将战略态势(即企业组织的设计元素与战略的结合以及元素间的结合)与创新行为相联系,探讨了环境和组织决定因素对此联系影响的因果逻辑。权变强烈影响战略和创新实践,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这一有限范畴内,因此有必要完善此类研究的不足。特别是需要针对中小企业从学术和管理的视角进一步探讨“战略-创新”关系的产业和企业权变问题[6-8]。本文试图从以下问题入手解答上述问题:产业和企业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据此,本文将探讨产业和企业权变对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属性间预测关系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将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战略态势、创新行为、产业(市场力量)和企业(战略能力)权变相关联的模型,通过构建模型力图从以下方面为战略和创新管理研究作出贡献:

首先,本文构建概念模型,描述企业层面的权变战略和创新。该模型综合了Miles和Snow[9-10]关注内部的竞争战略以及Porter[1,11]关注外部的竞争战略,是基于企业和产业权变的衍生混合战略。该模型还基于创新的性质、源和活动属性进行创新权变组合。其次,本文丰富了“战略-创新”关系的分析范畴,将传统的技术创新扩展到创新的市场和组织维度。最后,本文采用系统方法研究产业和企业效果影响下的“战略-创新”关系的因果逻辑,进而试图通过进一步研究Miles和Snow的战略框架的产业特性,为构建中小企业的战略和创新理论作出贡献[12-14]。此外,本文对中小企业在内外部环境背景下进行创新的有效战略管理提供了实践指导。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概述研究重点和预期贡献,并从权变的视角对战略态势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探讨产业和企业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然后,建立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介绍实证数据和方法,并分析讨论实证结果和发现;最后,给出本文的理论、方法和管理启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 理论基础

2.1 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产业和企业层面的视角

2.1.1 权变的结构理论方法

本文以法国制造业中小企业为样本,从产业和企业两个视角研究竞争战略。我们认为,产业权变(市场力量)和企业权变(企业的异质能力)是影响企业“战略-创新”关系的可能因素。尽管初始假设认为战略选择和环境决定论代表战略和组织适应的互斥决定因素,但进一步的研究则表明组织适应是由组织和环境驱动的一个动态过程[3,5,9,15-17]。

长期以来,创新被认为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18],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利用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通过实施有效的创新行为能弥补其固有弱点[19-20]。有学者认为,竞争战略的多维特性要求一种结构方法——利用该方法能更好地理解战略与创新管理的关系[8,13,21-22]。结构理论学家认为,战略态势特征之间的拟合以及与环境的拟合,是预测企业绩效的一个良好变量。所以,要从权变的角度理解战略与创新属性的内外部关联,采用结构方法更为合适。

2.1.2 关联战略与创新:权变的效果

Thornhill[23]认为,产业特征和企业能力都与企业层面的创新有关,并且产业动态与企业创新之间、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均存在直接关系。然而,企业结构、组织因素可能对创新具有不均等的影响。同样,不同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可能对企业创新性产生不同影响。事实上,对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似乎会影响战略态势[9,11],并进而影响管理和创新组织[24-25]。

在研究“战略-创新”关系以及权变因素对该关系的影响时,创新属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并非所有的创新类型都等同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管理创新似乎特别适用于处于不稳定环境中的企业,因为连续的环境变化要求这些企业频繁地调整结构以适应环境,进而支撑适宜的技术创新。同样,为了利用任何市场或技术机会,处于不稳定环境的企业的创新新颖度更高,并且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创新新颖度与其相应的组织结构同样受外部环境和产业因素的影响。Tushma和Romanelli认为,根本性创新往往出现在不连续变化期,而渐进性创新发生在适应期。Zhou等认为,市场力量对基于技术或市场的根本性创新具有显著贡献。事实上,创新的维持性(即现有客户和市场连续地逐步改进已有产品特性或服务)或破坏性(即新市场或新用户提供全新的、具有根本差异的产品特性或服务)受不同环境、组织和管理因素的影响。事实上,Koberg等[6]认为,根本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战略-结构”因果序列显著不同,因为环境和组织的不同因素会约束或利于不同创新战略的绩效。

2.2 权变对“战略-创新”拟合的影响

根据权变理论,存在最优组织结构与给定的权变或环境实现最佳拟合[16,26]。从组织设计与环境多重维度的相容性[27]或企业战略、结构与组织系统元素的互补程度可知,该方法的关键是拟合概念。Miles和Snow[16]认为,企业的卓越绩效应是实现两个维度的拟合:企业和其所处环境的外部拟合,即企业战略态势与给定环境具有相关性;内部拟合,即支持战略态势的组织结构、过程与管理思想具有一致性。

尽管也可将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之间的拟合视为预测企业绩效的变量[28-29],但已有学者强调了环境对“战略-创新”关系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6,30]。基于此,Zahra认为,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企业应采用不同的、与企业对战略背景的认知最匹配的创新战略。也有学者界定了可作为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决定因素的一些战略能力[8,22]。在研究战略能力对制造业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的调节作用时,Raymond和St-Pierre认为,战略能力影响中小企业的竞争和创新行为,并且“给定其约束资源,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进行商业活动或采取创新行为。这与其战略目标相悖。”[22]

所以,选择适合的战略态势类型,进而从创新的源、性质和活动类型方面选取适应特定环境的创新行为,可使企业有效实现战略意图。这再次凸显了中小企业需要强化发展特定的产业战略能力以支持与其战略目标相匹配的创新行为。在此前景下,本文试图针对产业和企业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作用建立合适的模型。

3 模型构建与假设

3.1 模型构建

3.1.1 战略和创新的“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双视角

根据过去的研究观点,进行实证研究需要明确区分战略类型并采用与组织所有部分相关的创新属性的综合列表,以获取“战略-创新”关系的本质特性[31-32]。结构理论强调对组织进行拓扑分类。两类主导拓扑结构包括Porter的通用战略框架[11]以及Miles和Snow的“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和反应者”拓扑框架。Porter的通用战略框架是:采取“总成本领先”或“差异化”的战略,在细分或广阔的市场中,与对手竞争一起为客户创造价值。尽管Porter的战略框架强调基于内外权变视角的企业战略定位,但其对与组织属性和过程相关的战略能力欠考虑,而这又是每个通用战略能被有效实施所必须考虑的。

Miles和Snow的拓扑框架至少突破了上述的一些局限。战略拓扑框架“根据管理的战略意图对商务进行分类,并且为各种战略下结构、过程和管理的各方面应如何契合提供了一些观点”。[33]Raymond和St-Pierre[32]认为,Miles和Snow提出的由创业选择、工程选择和管理选择组成的适应性周期(adaptive cycle)(见图1)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战略视角。创业选择包括为企业意图经营的市场或细分市场选择产品或服务。工程选择包括:选择适当的技术生产和分销产品或服务;实施适当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机制以保证已选技术能够被有效利用。管理选择包括找到解决方案来减少组织系统内的不确定性、适应环境变化。所以,可将创新行为视为是战略拟合视角下适应性周期的中心元素,其中“产品创新是解决创业问题的关键,过程创新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组织创新是解决管理问题的关键[62]”。

图1 创新的适应性周期

Miles和Snow的拓扑框架是有效的,且已被广泛用于商业管理和组织科学中[12,34-36]。适应性周期方法将组织视为一个与环境动态交互的凝聚系统,且该方法在战略方向变化时为重新调整组织结构和过程提供了指导。然而,Miles和Snow的拓扑框架强调只要战略、结构与过程之间拟合,则不同的战略将具有相同的绩效表现,因此这种“普遍性方法”忽视了产业和环境的特殊性。这似乎与一定的权变对一定类型的战略有利的公认观点相矛盾[13]。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将Miles和Snow侧重内部的竞争战略与Porter侧重外部的竞争战略相综合的混合拓扑模型,涉及低成本防御者、差异化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和反应者。在实证研究中,该方法经常被使 用[33,37-38]。

3.1.2 权变视角下的战略与结构

Miles和Snow认为,适应性周期的实质是,给定战略选择与此战略选择所需的技术和能力的特殊组合关联选择间的预测关系。因此,在创业选择、工程选择和管理选择的路径依赖逻辑中,适应性周期强调企业战略态势的稳定性,但如前述,它往往忽视了产业和环境的特殊性。DeSarbo等[13]认为,某领域的企业集团倾向于高度依赖环境背景——这与Miles和Snow的拓扑框架并不十分吻合,且认为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应考量差异化的资质属性。

研究权变的“战略-创新”关系,要求用模型构建特定情势衍生的战略和创新框架。此外,对Miles和Snow以及Porter的一般框架[5,13]的研究表明,实证的“领域”衍生混合类型鲜明地主导了企业绩效方面的传统拓扑结构,并提供了企业在其环境中战略行为的更精确表述。基于企业的战略能力,根据这些衍生的战略态势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采取的、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创新行为。

基于Miles和Snow的先验战略和组织特征以及Porter的拓扑框架,本文的概念模型能产生衍生的混合战略结构,因此该模型为企业基于其特殊能力和与其环境权变相关的竞争定位来选择战略态势提供了可能性。在本研究中,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属性之间的最优关联选择,由实证统计数据和模型拟合所决定。综合之前的文献综述和讨论,构建如图2所示的概念框架来描述本文的总体研究方法。

图2 考虑产业和企业影响的“战略-创新”关系

3.2 假设

在Miles和Snow[10]的适应性周期方法中,给定创业选择就要求选择技术与能力的特殊组合,这进而会影响组织结构和过程的设计。契合技术的结构和过程选择最终会影响未来的创业态势。当战略被作为有关创新性质(维持性或破坏性)、源(基于技术或市场)以及活动(过程、产品、市场或组织)的[39-41]创新行为的预测变量时[18,34],适应性周期支持战略选择方法。

当面临新的、变化的竞争现实时,创新行为通常被视为企业支持其新战略态势来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方式[18,24,30]。Damanpour和Gopalakrishnan[42]强调了不同环境权变下的创新行为在创新的性质、源和活动方面存在差异。Meeus和Oerlemans[43]认为,企业战略定位与动态环境之间的外部拟合似乎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因为寻求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趋于强化技术和组织的创新。Zhou等[39]发现,市场力量显著影响基于创新源(市场或技术)和性质(维持性或破坏性)的产品创新行为。

同样,战略能力也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因为企业依靠其能力来加强或开展活动以获得更多的差异化的、特殊的战略[5,38,44]。企业能力也影响创新行为,而这依赖于其与战略方向的共联[10,16]。因此,制造业中小企业战略能力的差异化往往导致产品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差异[22]。Zhou等[39]也指出,技术能力是直接决定基于技术的产品和过程创新的显著因素,但对市场创新没有直接影响。

事实上,创新是企业用来在环境中生存的一种适应机制,也是源于企业管理选择和能力的活动[44-45]。Spanos和Lioukas[3]强调了产业和企业权变对“战略-绩效”关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战略对“权变-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本文遵循Spanos和Lioukas的租金生成逻辑,将创新行为视为“战略-绩效”关系中的中介变量[29]。以此为视角,可设想产业和企业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利用基于创新的适应性周期方法(图1),本文建议检验如下命题:

企业创新行为与创业的、工程的、管理的适应选择之间的差异化关系,受直接的和间接的作用影响,受产业作用和企业作用的影响,主要关注产业或企业权变对战略态势属性或创新行为属性的直接影响,以及产业或企业权变通过战略态势属性对创新属性产生的间接影响。

基于此命题,本文提出预测有关产业和企业权变的战略态势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观点。本文按照创新行为的3个研究维度——创新的性质、源和活动提出假设。

防御者的特征是:持久寻求“通过一系列能减轻组织在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方面的脆弱性的决策和行动来形成稳定性”[10]。所以,防御者的产品市场的最有利特点是稳定性、细分性和同质性。防御者倾向于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定价(低成本防御者)和/或优质的客户服务(差异化防御者)的战略定位,为主流客户提供其需要的全系产品和服务,以保护其目标市场。当其产品市场领域是稳定的且范围有限时,防御者倾向于仅专注与现有商品和服务相关的新产品开发,而忽略其他外部领域产品的开发。防御者偏好通过市场渗透和连续的技术改进来保持总体效率、实现谨慎和渐进的增长[10]。Zahra和Covin[28]认为,强技术导向往往伴随着价格的竞争力或优质客户服务品牌的忠诚度。Langerak等[46]研究了此导向的研发属性,认为“防御者的研发部门忽视对其运营没有直接影响的产业变革,而重点强化能实现成本削减的研发能力”。如此,防御者倾向于加强对新产品开发技术过程的改进。同样,Zahra[30]认为,在稳定、同质的环境中,企业绩效的实现往往不需要宽泛的过程组合。这意味着,考虑到其细分市场的稳定性和细分性目标,防御者应该聚焦于专注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基于技术的过程效率。Zahra也提出,在稳定和同质的环境中,外部的、基于市场的技术源会阻碍企业效力。因此,防御者应该开展基于技术的创新,这种创新不要求深刻理解多种类型客户的异质需求,但要求深刻理解能有效满足已知类型用户的同质需求的技术。对于企业的创新性,学者们[6,47]认为,创新的新颖程度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成正比。其他研究[20]显示,这种“强关联”现象(例如企业仅与特定产品市场领域的客户或供应商相关联)会阻碍企业利用新市场机遇的能力。而探索者则善于利用新市场机遇。防御者倾向于用重点关注效率最大化和技术专门化的生产和财务导向主导联合体来部署控制的、纵向的、正式的管理系统[9,16]。Olson等[48]认为,采用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防御者往往选择这种正式组织和成本控制导向。

探索者总是在宽广的、连续的发展领域中寻求并利用新产品和市场的机会[10],通过井喷式的产品和市场开发实现增长。探索者依靠技术过程、研发活动的灵活性来强化新产品设计和市场研究,其程式化程度较低,并采用利于产品和市场研发的分散式控制模式[9,10,16]。Zahra[30]认为,处于动态和异质环境中的企业往往采用这样的先锋导向。所以,探索者研发团队的市场导向相对于内部而言是主要的外部动因,它以发现客户需求和市场开发的能力为基础[46]。如此,探索者能够实现与已有市场具有本质差异的创新[49]。根据Zahra[30]的研究,外部的、基于市场的技术源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使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动态和异质的环境中,技术预测往往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需求不确定性也对突破性的、基于技术的和基于市场的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将促使企业推出更富创造性的产品以引领市场,而不是跟随市场。技术的不确定性同样会激发基于技术的创新。竞争对手会激发企业产生基于市场的、能探寻到新的竞争空间的创新行为[39,50]。因此,产品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会使探索者重视基于技术的创新和基于市场的创新。这样的双导向会催生出性能更佳、市场表现更好的新产品[51]。正如复杂理论的研究观点所述[6,47],探索者选择广泛的、连续拓展的产品市场有助于激发其进行更高水平的创新。

分析者以追求细分市场的稳定性和宽阔市场的动态性为目标。在保护其核心市场和产品时,分析者成功的关键是快速推出与探索者的产品相比有改进或不太贵的产品[48]。以最少的资源组织精良的市场活动来执行复杂任务,使双重市场需求得以保障[52]。Zahra[30]认为,在高度竞争和同质化的环境中,跟随行为比领先行为更好。因此,作为自身稳定业务的有效保护者和创造性模仿者,分析者应强化战略研发能力的重要性,通过部门间的紧密协调和技术监测来分析市场、关联客户[53]。分析者既重视核心的、稳定的产品市场的效率,也重视快速跟随探索者的灵活性,通过连续的市场渗透、改进产品或服务,持久地寻求产品的差异化、进行市场开发,以实现增长[10]。分析者强调从组织内部或外部连续输入就能马上形成具有更大潜力创意基础的新创意和改进,以实现卓越运营[54]。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和假设2:采用维持性(1)或破坏性(2)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1a;H2a)和创新(H1b;H2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1c;H2c)和创新(H1d;H2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1e;H2e)和特定企业(H1f;H2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假设3和假设4:采用基于技术(3)或基于市场(4)的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3a;H4a)和创新(H3b;H4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3c;H4c)和创新(H3d;H4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3e;H4e)和特定企业(H3f;H4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Zahra[30]认为,在同质环境中,企业绩效的实现往往不需要宽泛和变化的产品组合,但认为技术创新与稳定、同质环境中的企业绩效高度相关。这意味着防御者可能主要通过最大化其现有产品的性能成本比,达到有效服务目标客户的战略目标。正如Porter[55]也提到的,低成本导向强调根据经验削减成本、收紧成本,通过总控提高生产率,以及在研发、服务、销售和广告等环节最小化成本。Zahra和Covin[28]也指出,从财务绩效的视角看,成本领先导向往往伴随着新工艺开发和自动化。Olson等[48]认为,采取低成本战略的防御者应强化过程创新,而采取差异化战略的防御者专注于以优质服务、产品质量和新颖性或形象来保有客户。此行为在竞争环境中更被强化,企业绩效与企业专注质量胜过成本的市场倾向正相关[56]。因此,采取差异化战略的防御者一直强调指向主流客户的客户导向创新行为,质量提升或技术领先可能会提升企业声誉、提高主流客户的品牌忠诚度,这是一种未忽略成本问题的进入壁垒[38]。Cho和Pucik[57]认为,质量导向有助于企业的总体创新以及通过创新进行市场渗透。从这一视角看,防御者应强化品质。

竞争和技术因素催生的敌意环境,往往会激发探索者采取如下战略——以紧张的、快速的产品和市场创新使企业利用产品和市场机会[56]。此外,由于其产品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探索者必须寻求创新技术和市场解决方案来满足其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就是一种市场知识源[58]。如此,探索者往往会开发产品、进行市场创新来服务这些领先用户,即细分市场中在这些需求被大多消费者认同前的早期选用用户[49,59-60]。因其产品市场较宽广,因此探索者需要提高战略能力,为与其他组织部门进行研发合作提供支持,以有效把握开发新产品或市场的机会[9,46]。Miller和Friesen[61]也认为,“创业”型战略很自然地能推进产品创新——除非企业像防御者那样进行结构整合、对战略规划以及中央决策和信息处理进行严格分析。其他研究也支持“工作组、部门和其他分立子组间的交互会促进组织创新和创造力”的观点[62-63]。

追求细分市场的稳定性和宽阔市场的动态性会使分析者成为探索者的快速跟随者[9-10]。因此,分析者的运营方式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经仔细选择的新产品。鉴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新产品的选择对于分析者而言很关键。在稳定的、同质的环境中,过多的产品组合往往有碍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相反,在动态的、异质的环境中,产品多样化往往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30]。Zahra也强调,在更多样的环境中,与产品创新相比,广泛的过程组合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更有益。因此,分析者通常利用过程工程和制造技能来生产已被证明成功的新产品,如此则市场更易于接受,并且分析者利用其组织良好的市场技能来营销[16,52]。Porter[64]和Zahra[30]认为,在同质的、充满竞争敌意的混合环境中,跟随战略比先锋战略更好。分析者需要基于市场调查、客户导向网络和技术监测来提高研发和营销能力,“评估先锋供给的不足,并以此作为自身识别的最安全的机会”[46]。分析者往往还会通过构建或参与战略联盟支持其过程和产品研发能力的提高。因为必须运转和保持一个以生产率、效率、灵活性和有效性为基础的、更复杂的管理结构,因此分析者还要发展程式化的新组织结构,以应对结构冲突。

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假设6、假设7和假设8:采用过程(5)、产品(6)、市场(7)或组织(8)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5a;H6a;H7a;H8a)和创新(H5b;H6b;H7b;H8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5c;H6c;H7c;H8c)和创新(H5d;H6d;H7d;H8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5e;H6e;H7e;H8e)和特定企业(H5f;H6f;H7f;H8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图3通过展示“特定产业和特定企业权变对适应性战略选择[9-10,16]和创新行为维度(即创新的性质、源和活动)之间差异化关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综合了本文假设。

图3 假设综合(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和数据采集

4.1.1 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独立的中小企业研究“战略-创新”关系,结果源自企业内部决策,与母公司的任何影响或因素无关。遵循第三版《奥斯陆手册》的“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指南”[65],根据反映企业主要活动或活动范畴的二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码(ISIC码),对制造业进行分类。中小企业样本的雇员规模为10~250人,年收入不超过5 000万欧元[66]。样本包括按照法国统计和经济研究院(French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and Economic Studies,INSEE)的法国分类法划定的制造业企业。通过请企业首席执行官填写结构化在线问卷获得数据。

4.1.2 计量工具

本文逐步深入研究战略和创新属性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因子分析验证战略构念的存在性;然后,按相同过程分析创新构念、特定产业和特定企业权变(即反映市场力量和企业能力)构念的效度;接着,进行基于战略构念的企业聚类。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实证衍生聚类战略态势、创新行为属性和权变属性之间差异化关系的效度。第一步,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估计战略、创新和权变属性之间的关系——这是考察战略、创新和权变构念之间显著性关系的初步阶段。研究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亦即研究的中心内容,是研究市场力量、企业能力对战略和创新属性间关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结构方程模型具有统计效率,且能用于同时处理多重关系,并能实现从探索性分析到验证性分析的过渡,因此有助于更系统、整体地理解问题[67]。此外,也有学者建议用结构方程模型估计中介效应[68-69]。这特别有益于考察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其中战略态势属性可能代表了产业和企业权变对创新行为的多个可能的中介变量。

4.1.3 样本量

根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结构方程模型建议的适宜样本量,将研究的样本量确定为200家企业,即极大似然估计的临界样本量[67]。2011年3月,在法国工商商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三轮电子邮件调查,最终收集到23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79份。

4.2 构念测度

用Conant等[70]、Hornsby等[71]建议的多题项Likert七分量表以及本文对Miles和Snow的[16]定义其适应性周期的创业、工程和管理维度的“商业战略和组织特征”表格的描述性表述来度量战略态势构念。这些题项反映了防御者、探索者和分析者在战略上的关键区别。度量适应性周期各维度的各组题项包括Porter[55]的低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导向组织特征维度的题目。

用评价“性质(维持性或破坏性)、源(基于市场,即由市场输入催生的机会;基于技术,即由技术输入催生的机会)以及技术(产品或过程)、市场或组织的创新活动类型”的题项度量创新构念,如第三版《奥斯陆手册》所述[65]。考虑到创新的市场或技术基础,本文使用Zhou等[39]的度量题目。

在度量企业特定效果构念时考虑企业异质资源和能力的4个维度:①管理和组织能力[72];②技术能力[73];③市场能力[74];④本地创新系统中企业对中介的认识。欧洲当局强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文化和实践的中介作用[75]。用度量“新进入者的威胁水平①即评价主要市场进入壁垒水平,在本文的评级体系中,进入壁垒低代表威胁度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竞争者间的敌对强度以及替代品供给的威胁”的题目评价产业力量构念。设计这些题目是为了反映企业在其主要服务市场中面临的所有特定情形。

4.3 构念和变量

采用因子分析确定适应性周期维度的不同战略构念。本文的构念具有如下实证特征:

创业维度:差异化导向(Cronbach’sα=0.501);产品市场领域范围(Cronbach’sα=0.426);成本控制导向(Cronbach’sα=0.352);产品市场领域稳定性(Cronbach’sα=1)。

工程维度:过程效率研发(Cronbach’sα=0.705);市场创新研发(Cronbach’sα=0.691);产品创新研发(Cronbach’sα=0.713);成本削减研发(Cronbach’sα=1);生产灵活性(Cronbach’sα=0.654);生产率(Cronbach’sα=0.532);

管理维度:正式组织(Cronbach’sα=0.662);灵活组织(Cronbach’sα=0.545)。

本文按照《奥斯陆手册》的要求以及关于创新维持性或破坏性和技术或市场[96]创新源的主流研究观点,度量企业的创新行为。《奥斯陆手册》定义了四类企业层次的创新——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经因子分析验证得出这四类不同的构念:产品创新(Cronbach’sα=0.598),表征技术特征或商品和服务应用有显著变化;过程创新(Cronbach’sα=0.759),表征企业生产和配送方法有显著变化;市场创新(Cronbach’sα=0.762),表征新市场方法显著实行;组织创新(Cronbach’sα=0.779),表征在工作组织或企业外部关系中有新的商业实践。

经因子分析验证得出表征企业能力的不同构念如下:企业管理(Cronbach’sα=0.831),表征管理能力、雇员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活动监管、战略规划和新战略能力;企业销售(Cronbach’sα=0.854),表征企业通过有效管理商业活动而有效市场化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onbach’sα=0.738),表征企业通过有效的客服和跟进来培育客户忠诚度的能力;企业技术专长(Cronbach’sα=0.842),表征企业技术设备资产以及技术团队的专长和经验;企业中介(Cronbach’sα=0.924),表征企业与创新中介、外部研发团队的合作以及企业对创新融资的认识。

经因子分析验证得出表征市场力量的产业权变构念:产业竞争(Cronbach’sα=0.759),表征竞争者在销售、推广、定价以及启动新产品方面的竞争强度;产业壁垒(Cronbach’sα=0.753),表征新进入者进入企业主市场的法律、技术或金融壁垒;产业客户(Cronbach’sα=0.598),表征客户在定价、忠诚度和企业资产配置权重方面的谈判能力;产业供应商(Cronbach’sα=0.781),表征企业对制成品供应商供给材料的依赖性、定价和供应商稀缺方面的谈判能力;产业替代品(Cronbach’sα=0.798),表征替代品对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竞争定价的威胁。

基于战略和创新文献[22,32,76-79],本文选择如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即员工数量,按《奥斯陆手册》中规模类型排序;企业营业额,即2009年的销售量,按销售类型排序;冶金和仿制金属品,即虚拟变量,企业在此产业中经营为1,否则为0;企业研发强度,即过去3年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均值,临界值为2.5%;企业年龄,即企业创建至今的时间。

5 分析及结果

5.1 战略态势聚类

本文综合层次法和非层次法的优点[67],按内部相似和外部互斥对企业进行分组聚类。最佳分类为五组方案。结果显示,本文样本企业聚类符合Miles和Snow模型的主要属性以及Porter对探索者、低成本防御者、差异化防御者、分析者的衍生描述。根据其特征,第五组为反应者。然而,一些属性强调实证衍生战略的混合,因此聚类结果为分析者、差异化防御者、机会型低成本防御者、反应者和有效探索者。本文样本共由80个分析者、47个差异化防御者、39个机会型低成本防御者、44个反应者和23个有效探索者组成。

5.2 战略态势与创新行为间的差异化关系

如本文假设所述,低成本防御者、差异化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等不同战略态势与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属性相关,如表1所示,实证衍生的战略态势突出了创新的性质、源、活动之间的显著差异。此外,本文在初始命题和假设中假定创业的、工程的和管理的战略态势属性与创新行为属性的差异化关系,表2结果支持此假设。特别是这些结果强调不同的适应性战略选择属性与企业创新行为的不同性质、源和活动间的关系明显不同。

表1 创新行为和战略态势之间的差异化关系:ANOVA结果

表2 战略态势属性和创新行为属性的相关关系a

5.3 战略态势、创新行为和权变效果:假设检验结果

在进行路径分析前,本文采用回归分析估计战略、创新和权变属性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研究模型中自变量之间可能的相关关系,据此提高模型的R2估计值。为此,计算了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本文模型的VIF值未超过临界值5.00[80],VIF均值未超过1.49,因此模型的估计结果未受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所以,模型回归结果的预测能力不会被误解。

本文用路径分析研究战略和权变构念以及创新构念之间的结构关系。采用AMOS统计工具中最常用的极大似然估计法。通过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和 近似 误 差 均 方 根(root mean square approximation,RMSEA)[81]的CMIN/DF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路径分析结果显示,CMIN/DF值低于临界值3,CFI在0.791~0.912之间,且RMSEA在0.047~0.075之间,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假设检验结果见表3~表10所示的路径分析结果。

(1)创新性质

在假设1和假设2中,采用维持性(H1)或破坏性(H2)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1a;H2a)和创新(H1b;H2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1c;H2c)和创新(H1d;H2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1e;H2e)和特定企业(H1f;H2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维持性创新(见表3和表4)对工程性研发过程和正式化组织之间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1a由替代品对企业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b由供应商对维持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工程性产品和过程研发以及正式组织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d未被支持,说明企业权变对维持性创新的直接作用有限。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1e由低水平进入壁垒对维持性创新倾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1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维持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破坏性创新(见表5和表6)对创业的成本控制导向、工程性产品研发和灵活组织具有正向影响,而市场研发对破坏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2a由竞争强度对市场研发、替代品对产品研发以及客户议价能力对成本控制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2b由低进入壁垒对破坏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以及客户议价能力对破坏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2c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研发、企业管理能力对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以及管理能力对成本控制导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企业技术能力正向影响产品研发和成本控制;假设H2d由企业技术能力对破坏性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2e和假设H2f分别由替代品和企业技术能力对破坏性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3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维持性创新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维持性创新的直接影响

表4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维持性创新”关系的影响

续表

表5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破坏性创新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破坏性创新的直接影响

表6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破坏性创新”关系的影响

(2)创新源

在假设3和假设4中,采用基于技术(H3)或基于市场(H4)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3a;H4a)和创新(H3b;H4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3c;H4c)和创新(H3d;H4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3e;H4e)和特定企业(H3f;H4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基于技术的创新(见表7和表8)对工程性研发成本削减、正式组织和灵活组织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3a由客户议价能力对企业寻求成本削减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3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基于技术的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3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正式化组织需求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3d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3e由客户议价能力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3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基于市场的创新(见表9和表10)对创业性产品市场领域的稳定性、工程性产品研发和灵活组织间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4a由替代品对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4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基于市场的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4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创业性成本削减导向、工程性产品研发和生产灵活性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中介对成本削减和生产灵活性具有负向影响,对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假设H4d未被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4e由替代品对企业基于技术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4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企业基于市场的创新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7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基于技术的创新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基于技术的创新的直接影响

表8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基于技术的创新”关系的影响

表9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基于市场的创新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基于市场的创新的直接影响

表10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基于市场的创新”关系的影响

(3)创新活动

在假设5、假设6、假设7和假设8中,采用过程(H5)、产品(H6)、市场(H7)或组织(H8)创新行为(由战略态势区分)的倾向受特定产业对战略(H5a;H6a;H7a;H8a)和创新(H5b;H6b;H7b;H8b)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企业对战略(H5c;H6c;H7c;H8c)和创新(H5d;H6d;H7d;H8d)属性的直接作用的影响,受特定产业(H5e;H6e;H7e;H8e)和特定企业(H5f;H6f;H7f;H8f)对创新属性的间接作用的影响。

过程创新(见表11和表12)对工程性市场研发和过程研发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5a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市场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负向影响、替代品对市场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5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过程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5c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和过程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H5d由企业技术能力对过程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5e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过程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5f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企业采取过程创新行为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1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过程创新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过程创新的直接影响

表12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过程创新”关系的影响

产品创新(见表13和表14)对创业性产品市场领域的稳定性和差异化以及工程性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6a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差异化定位、产品和市场研发的工程性选择具有负向影响、替代品对产品和市场研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6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6c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产品研发和差异化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企业客户管理能力正向影响市场研发,中介正向影响产品研发、负向影响市场研发;H6d由企业客户管理能力对产品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6e由供应商议价能力对企业采取产品创新倾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6f由企业技术能力对产品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3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产品创新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

续表

表14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产品创新”关系的影响

市场创新(见表15和表16)对工程性研发市场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7a由低进入壁垒对宽阔产品市场领域的创业性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以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对产品和市场研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而替代品正向影响产品和市场研发;假设H7b未被支持,这意味着产业权变对市场创新的直接影响有限;假设H7c由企业中介关系对市场研发具有负向影响、企业技术能力对产品研发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和过程研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7d由企业销售能力对市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7e由替代品对市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以及供应商议价能力对市场创新倾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7f由企业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市场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5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市场创新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市场创新的直接影响

表16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市场创新”关系的影响

组织创新(见表17和表18)对产品市场领域宽范围的创业导向以及正式组织具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8a由产业竞争对产品市场领域宽范围的创业导向具有正向影响、客户议价能力和低进入壁垒对产品市场领域宽范围的创业导向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b由产业竞争对组织创新具有负向影响以及客户议价能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c由企业管理能力对正式化组织管理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d由企业管理能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间接影响的检验结果显示:假设H8e由低进入壁垒对组织创新具有负向影响所支持;假设H8f由企业管理能力对企业采取组织创新行为倾向具有正向影响所支持。

表17 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组织影响路径分析结果:战略和权变对组织创新的直接影响

续表

表18 假设检验结果:权变对“战略-组织创新”关系的影响

综上,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特定产业和企业的作用会影响战略态势属性和创新行为属性之间的差异化关系,同时说明产业和企业权变会影响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的不同属性。此外,研究结果还强调了强调战略属性在权变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这是对“战略选择”视角的支持,即将创新视为实现竞争战略意图的手段[18,29]。最后,本文从Miles和Snow的适应性选择结构的视角[9,72],检验了战略、创新和权变构念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提供了创新的战略选择方法的系统范畴分析观点,也对照了“最佳实践”方法[22,82]。

6 讨论

6.1 理论启示

本文以法国制造业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特定产业和企业权变的视角,研究了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差异化关系。本文采用综合了Miles和Snow关注内部的竞争战略和Porter关注外部的竞争战略的概念模型,得出研究特定权变下战略和创新之间关系的实证框架。

首先,研究结果支持本文的初始观点,即Miles和Snow的战略态势的创业、工程和管理特征与各创新行为特征之间存在差异化关系。因此,本研究支持竞争战略作为创新行为预测变量的效度[8,18,29]的观点,且检验了其对维持性或破坏性创新、基于技术或市场的创新以及创新的过程、产品、市场或组织维度的预测效度。

其次,研究结果支持特定产业或企业的作用对“战略-创新”关系具有影响,且凸显了存在基于创新维度的独特而互补的效果。对直接影响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除了组织创新外,特定产业的作用对创新源和创新活动的直接影响较低,而其倾向于直接影响战略态势;相反,特定企业的作用却倾向于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所有维度以及战略态势属性。对间接影响的假设检验结果强调了战略属性在权变的“战略-创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该中介作用在产业的间接作用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其主要直接影响适应性战略选择,并进而决定创新行为选择。在企业的间接作用中,战略态势属性是企业能力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变量。

假设未被支持,是由于权变对战略或创新属性的影响不显著,例如企业对维持性创新的直接影响、产业对基于技术或市场的创新的直接影响、企业对基于市场的创新的直接影响、产业对过程创新或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产业对市场创新的直接影响均是如此。产业或企业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说明权变在战略和创新行为关系之间具有主导中介作用。此结果凸显出,为了从此中介作用中获益,中小企业应该为目标创新行为拟合的适宜战略属性提供支持。

本文基于特定产业和企业的权变,从结构的视角,论证了“战略-创新”关系的预测效度[22,32]。Miles和Snow的战略拓扑结构也是研究制造业中小企业战略和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有力模型。在实证战略框架中,本文已确定Miles和Snow的适应性选择原始框架的核心通用属性是企业创新行为的决定因素。此外,从实证的战略属性切入探讨“战略-创新”关系,能更精确地分析基于权变的制造业中小企业“战略-创新”动态关系。

6.2 方法论启示

定性描述方法无法表述战略结构的复杂性,本文采用Likert量表法,能够同时考虑Miles、Snow的情景战略选择[9]和Porter通用战略模型的各个维度。本文也提供了一个新模型,据其再经实证检验得到的构念可以清楚地描述产品-市场导向、战略定位、研究和发展目标、生产行为以及组织结构和控制类型。因此,此方法涵盖了竞争战略和运营战略维度。对于“战略管理是企业创新能力决定因素”有关变量影响的研究而言,这是个有价值的基础。在创新行为层面,本文的研究方法符合《奥斯陆手册》的“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指南”,并且应该为本地创新系统(聚焦于在中小企业培育创新)间的比较研究提供指导。通过设计描述采用创新的性质、源和活动倾向的创新变量,此方法也使得能够动态地理解总体创新行为。

最后,本文模型特别适合获取影响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决策的特定权变条件。本文采用的结构方法,能有效且较好地适用于描述和解释差异化“战略-创新”关系中特定产业和企业权变的作用。所以,此方法支持更深入探讨特定背景下的“战略-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13,29-30]。

6.3 管理启示

本文针对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本文认为,当选择和实施竞争战略时,中小企业管理层应该根据目标细分市场的特征和可能影响此“战略-创新”关系的已有能力,考虑与其战略态势相匹配的创新的属性、源和活动。鉴于此过程的复杂性,致力于培育中小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公共政策应该支持和宣传这种创新的战略管理实践。然而,本地创新系统绩效的相关研究已指出,此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很缺乏,在推广创新管理最佳实践中权变方法也缺失[75,83]。

本文提供了基于权变的中小企业战略态势特征与创新行为之间的预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管理的视角看,只要Miles和Snow[16]的两维度拟合能实现,即企业战略态势和市场力量的外部拟合以及内部拟合——在企业已有能力的基础上,支撑此战略态势的组织结构、过程和管理导向间具有一致性,那么将创新视为实现战略意图的方式,则中小企业能够培育一些市场力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创新绩效导向的适宜双重拟合强调了明确的“战略-创新”关系。本文为战略态势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明确的权变指导,以期为制造业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的有效形成和实施作出贡献。

7 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建议

从理论的视角看,应该强调的是,尽管本文研究了特定产业和企业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总体影响,但没有从单独的权变属性层次或从战略和创新属性层次针对此预测效果构建模型。为了模型化战略、创新和权变属性之间的成对关系,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以使此系统方法进一步完善。例如,具体分析替代品对工程适应性选择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能产生有关市场动态的创新绩效的有价值的观点。可能获得作为杠杆性企业权变的技术能力可能影响差异化的“战略-创新”属性关系,或者当企业专注于满足主流客户的需求时,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与其潜在的“客户短视”效果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创新行为。此外,中小企业与中介之间关系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旨在通过促进相互合作激励中小企业创新的公共政策而言,这也是一个中心议题,这样可以实现在发展新商业模式时多产生突破性创新。基于此,中介组织拓宽对超出单个产品和过程方法的创新的认识范围的能力是必要的[65]。尽管已具有显著的实证数据资料,但尝试在属性层次对战略、创新和权变间的成对关系进行建模已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畴。本文重点关注的是总体系统背景下权变对“战略-创新”关系的影响。此外,应采用与所研究的战略和创新维度范畴不相容的具体方法进行建模的效度预测。本文上述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初步有力的实证基础。

最后,本研究探讨了“战略-创新”关系,但没有从绩效的视角研究拟合情况。本文的研究基础是概念框架的设计和范围。“在技术域的基础上扩大创新分析能提供一个关于企业创新战略和绩效的更丰富、复杂的体系框架”[84],会产生理论和管理成果。此外,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未解决[85]。因此,未来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探讨在最佳绩效导向下中小企业的战略态势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可探讨产业和企业的作用对“战略-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程度。

致谢

感谢P.X.Meschi、J.Hoffmann和L.Nesta对本研究给予的指导、意见和帮助。

[1]Rumelt R.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167-185.

[2]McGahan A M,Porter M E.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reall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15-30.

[3]Spanos Y E,Lioukas S.An examination into the causal logic of rent generation:contrasting Porter’s competitive strategy framework and the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907-934.

[4]Kaniovski S,Peneder M.On the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competitive strategy[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3):257-279.

[5]Spanos Y E,Zaralis G,Lioukas S.Strategy and industry effects on profitability:evidence from Gree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139-165.

[6]Koberg C S,Detienne D R,Heppard K A.An empirical test of 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al,and process factors affecting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3,14:21-45.

[7]Becheikh N,Landry R,Amara N.Lessons from innovation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93-2003[J].Technovation,2006,26:644-664.

[8]Becheikh N,Landry R,Amara N.Les facteurs stratégiques affectant l’innovation technologique dans les PME manufacturières[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06b,23:275-300.

[9]Miles R E,Snow C.Organizational strategy,structure and process[M].McGraw-Hill,1978.

[10]Miles R E,Snow C.Organizational strategy,structure and process[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1]Porter M 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Free Press,New York,1980.

[12]Hambrick D C.On the staying power of defenders,analyzers,and prospecto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3,17(4):115-118.

[13]DeSarbo W S,Di Benedetto C A,Song M,et al.Revisiting the Miles and Snow strategic framework:uncovering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ategic types,capabilities,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47-74.

[14]DeSarbo W S,Di Benedetto C A,Jedidi K,et al.Identifying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for empirically deriving strategic types:a constrained finitemixture structural-equation methodology[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6):909-924.

[15]Hrebiniak L G,Joyce W F.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Strategic choice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5,30:336-349.

[16]Miles R E,Snow C.Fit,failure and the hall of fame[M].Free Press,1994.

[17]Porter M E.What is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61-78.

[18]Kotabe M.Corporate product policy and innovative behavior of European and Japanese multinational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19-33.

[19]Hoffman K,Pajero M,Bessant J,et al.Small firms,R&D,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the UK:A literature review[J].Technovation,1998,18(1):39-55.

[20]Amara N,Landry R.Sources of inform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novelty of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firms:evidence from the 1999statistics Canada innovation survey[J].Technovation,2005,25:245-259.

[21]Delery J E,Doty D H.Modes of theoriz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est of universalistic,contingency and configuration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4):802-835.

[22]Raymond L,Saint-Pierre J.Strategic capabilities for product innovation in SMEs:agestalts perspective[J].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2010,11(3):209-220.

[23]Thornhill S.Knowledge,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high and low-technology regim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687-703.

[24]Damanpour F.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 and innovation[J].Management Science,1996,42(5):693-716.

[25]Tidd J.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text:environment,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1,3(3):169-183.

[26]Donaldson L.For positivist organization theory[M].Sage,1996.

[27]Drazin R,Van de Ven A H.Alternative forms of fit in contingency theo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5,30:514-539.

[28]Zahra S A,Covin J G.Business strategy,technology policy 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451-478.

[29]Zahra S A,Covin J G.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 of fit between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types and sources[J].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1994,5(2):183-211.

[30]Zahra S A.Technology strateg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he firm’s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189-219.

[31]Damanpour F.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meta 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3):555-590.

[32]Raymond L,Saint-Pierre J.R&D as a determinant of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SMEs:an attempt at empirical clarification[J].Technovation,2010,30:48-56.

[33]Walker O C,Ruekert R W.Marketing’s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strategies:a critical re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J].Journal of Marketing,1987,51:15-33.

[34]Hambrick D C.Some test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Miles and Snow’s strategic typ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3,26:5-26.

[35]Segev E.Strategy,strategy making,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anagement Science,1987,33:258-269.

[36]Shortel S M,Zajac E J.Perceptual and archival measures of Miles and Snow’s strategic types: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4):817-832.

[37]Slater S F,Olson E M.Strategy type and performance:the influence of sales force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8):813-829.

[38]Slater S F,Olson E M.Marketing’s contribu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strategy:an empirical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11):1055-1068.

[39]Zhou K Z,Yim C K,Tse D K.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n technology and market 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42-60.

[40]Wiklund J,Shepherd D.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performance: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5,20:71-91.

[41]Perez-Luno A,Wiklund J,Valle Cabrera R.The dual nature of innovation activity:How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influences innovation generation and adop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555-571.

[42]Damanpour F,Gopalakrishnan S.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daption: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15:1-24.

[43]Meeus M T H,Oerlemans L A G.Firm behavior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the selection-adaptation debate[J].Research Policy,2000,29:41-58.

[44]Grant R 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114-135.

[45]Vega-Jurado J,Gutierrez-Gracia A,Fernandez-de-Lucio I,et al.The effect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on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8,37:616-632.

[46]Langerak F,Nijssen E,Frambach R,et al.Exploratory results on the importance of R&D Knowledge domains in businesses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J].R&D Management,1999,29(3):209-217.

[47]Tushman M L,Romanelli E.Organizational evolution:a metamorphosis model of convergence and reorientation[M].7JAI Press,1985.

[48]Olson E M,Slater S F,Hult G T M.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fit among business strategy,market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strategic behavior[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49-65.

[49]Lüthje C,Herstatt C.The Lead User method:An outline of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J].R&D Management,2004,34(5):553-568.

[50]Kim W C,Mauborgne R.Blue ocean strategy:from theory to practi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5,47(3):105-121.

[51]Gatignon H,Xuereb J M.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the firm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7,34:77-90.

[52]Vorhies D W,Morgan N A.A configuration theory assessment of marketing organization fit with business strateg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arketing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67:100-115.

[53]Day G S.The capabilities of market drive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7-52.

[54]Moss Kanter E.Block-by-blockbuster innov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88(5):38.

[55]Porter M 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Free Press,New York,1998.

[56]Calantone R J,Schmidt J B,Di Benedetto C A.New product activities and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hostilit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7,14:179-189.

[57]Cho H J,Pucik V.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veness,quality,growth,profitability,and market valu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555-575.

[58]Lettl C.User involvement competence for radical innovation[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7,24:53-75.

[59]Von Hippel E.Lead Users:a source of novel product concepts[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7):781-805.

[60]Von Hippel E.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61]Miller D,Friesen P H.Innovation in conser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two models of strategic momentu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3):1-25.

[62]Kanter R M.When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structural,collective,and social conditions for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8,10:169-211.

[63]Perry-Smith J E,Shalley C E.The social side of creativity:a static and dynamic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1):89-106.

[64]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Free Press,New York,1985.

[65]OECD.Oslo Manual-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M].OECD Publishing,2005.

[66]European Commission.Observatory of European SMEs,2007.

[67]Hair J F,Anderson R E,Tatham R L,et al.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Fifth edition[M].Prentice Hall,1998.

[68]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1173-1182.

[69]Preacher K J,Hayes A F.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and Computers,2004,36(4):717-731.

[70]Conant J S,Mokwa M P,Varadarajan P R.Strategic types,distinctive marketing competenci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 multiple measures-based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365-383.

[71]Hornsby J S,Kuratko D F,Zahra S A.Middle managers’perception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for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assessing a measurement scal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3):253-273.

[72]Teece D,Pisano G,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3.

[73]Leonard-Barton D.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

[74]Lado A,Boyd N,Wright P.A competency based model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toward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2,18:77-91.

[75]European Commission.Interreg IVC program-ERMIS:Effective Reproducible Model of Innovation System[Z].Chambre de Commerce et d’Industrie Nice Côte d’Azur,2009-2012.

[76]Acs Z J,Audretsch D B.Innovation in large and small firms:an empirical analysi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4):678-690.

[77]Cohen W M,Klepper S.A reprise of size and R&D[J].Economic Journal,1996,106:925-951.

[78]Malerba F.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2004.

[79]Vaona A,Pianta M.Firm size and innovation in European manufacturing[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8,30:283-299.

[80]Studenmund A H.Using economics.A practical guide[M].2nd ed.Harper Collins,New York,1992.

[81]Arbuckle J L.AmosTM 7.0User’s Guide,SPSS Inc.,2006.Audretsch D.B.,“Innovation,growth and surviv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3,1995

[82]Raymond L,Saint-Pierre J,Fabi B,et al.Strategic capabilities for the growth of manufacturing SMEs:a configuration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10,15(2):123-142.

[83]Méditerranée Technologies,Les PME innovantes et dynamiques en Provence-Alpes et Côte d’Azur et les barrières rencontrées dans le développement et la mise en oeuvre de leurs projets d’innovation,PACA Innovation,2009.

[84]Evangelista R,Vezzani A.The economic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A firm-level analysis[J].Research Policy,2010,39:1253-1263.

[85]Forsman H,Temel S.Innov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mall enterprises:An enterpriselevel analysis[M].3rd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rofessional Innovation Management,Quebec City,2010.

猜你喜欢

权变战略产品
“权变”:《孟子》的道德选择辨析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近30年中国情境下权变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
基于分时权变视角的合伙治理创新研究
战略
战略
权变视角下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认识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