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2-01-28哈尔滨学院邱晖许淑琴
□哈尔滨学院 邱晖 许淑琴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哈尔滨学院 邱晖 许淑琴
金融行业的全球化、信息化、工程化的趋势,混业经营的趋势以及金融学由宏观转向微观的趋势,都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顺应形式的发展,培养满足现实需求的毕业生。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分别涉及到学生的理论学习环节、实践训练环节和课外活动环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新形势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精心的设计,以保障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环节进行培养和塑造,即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如今,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发展确实令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问题,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践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新形势对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1.金融呈全球化、信息化、工程化发展趋势
金融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工程化是信息革命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金融领域发展的主导潮流。金融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工程化对金融行业从业者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提高对英语和计算机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将英语和计算机技能作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来进行训练。另外,由于金融领域的创新速度非常快,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金融创新的速度更是惊人。因此,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金融混业经营的主流趋势及金融一体化趋势
金融混业经营及逐步一体化的趋势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金融的从业者应该不仅仅是个专才,更应该是一个通才。事实上,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产物,本就应该注重通才教育。但迫于就业的压力,应用型高校往往轻视通才教育而重视专才教育。但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却表明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其实并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再加上金融学特有的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金融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淡化专业方向,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金融危机爆发所带来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首先,金融危机的发生是金融行业道德缺失的一个表征。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商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其次,金融危机也凸显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性。混业经营、产品多样化以及交易信息化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客观基础,若要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需要精通多种金融业务的综合性人才。最后,金融危机的爆发要求强化风险意识教育,金融学专业需增加或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管理和监管的课程。
4.金融学科由宏观向微观转变的现实
传统的金融理论是经济理论的附属物,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货币银行学为基础展开的。从马科维茨提出证券组合理论开始,现代金融理论体系逐步确立起来。其后,经过托宾、威廉·夏普、斯科尔斯等人的努力,金融理论微观化倾向日益明显,脱离了货币经济理论的框架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后,金融工程学、行为金融学也快速发展起来。金融学科由宏观走向微观后,其研究的对象、目的以及范式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必须适应这种潮流,不仅在理论教学上要加入反映金融理论前沿理论的课程,也要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伴随着金融理论微观化的潮流,金融分析从定性走向定量,这就要求金融学专业加强数学、统计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一般而言,根据现在比较流行的提法,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具有一定的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应该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细化。
1.强调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早已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系统卷入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引领着世界金融行业的发展潮流。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不是孤岛,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种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金融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2.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金融学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有多领域的知识并形成较强综合素质。不仅应该了解银行、证券及保险等相关的理论和业务,还应该具备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
3.强调人才技术驾驭能力的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金融学越来越向微观化方向发展,金融学人才所应该掌握的现代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广泛,金融行业的发展令其对于从业人员的统计、编程等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4.强调人才道德品行的培养
由于金融业在现代经济社会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所以金融行业商业道德缺失导致的破坏力就尤其惊人。强调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综合起来,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在设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时,至少应该突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的金融和经济发展;第二,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第三,所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交叉型、综合性人才;第四,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比较前沿的理论知识;第五,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现代技术驾驭能力,应用性突出;第六,所培养的人才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准。
三、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对众多的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而言,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和运转都要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核心来展开。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有三个方面又显得特别重要,是完成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下面就分而述之。
1.课程设置
理论课程教学是大学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理论教学这个环节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理论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前文的论述,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加大英语和计算机课程的比重。这是金融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必然要求。这里所讲的英语和计算机课程不仅包括作为基础课的大学英语和计算机课程,更包括金融专业英语以及金融工程等方面的课程。还应该加大双语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能力。第二,强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要求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交叉型以及综合型的。这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强化数学、统计学、经济学、财政学、营销学、贸易学、会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并在辅修课或选修课中设置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三,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技术性和前沿性。过去,在宏观金融的大框架下,金融学成为应用经济学中的一部分。从课程的设置到课程的内容,大而空的现象十分明显。在金融学微观化倾向日益明显的今天,金融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符合这种潮流,加大微观金融课程的比重,教学内容上应该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突出应用性。第四,增设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道德教育一直不受重视,在总的课时量有限、而许多课程都在要求增加学时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往往更被忽视。但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表明,道德教育的缺乏会带来何等严重的后果。因此,增设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种种素质和技能的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不同,实践教学的特征在于“做”和“干”。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主要载体,也是使学生的技能更接近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概括地讲,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个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专业技能目标、专业素养目标、创新能力目标等子目标。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个部分。校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学、课程实训教学、创业实训以及模拟实训等模块。校外实践则一般包括认知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社会调查以及毕业实习等模块。校内实践教学的各个模块之间、校外实践教学的各个模块之间以及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教学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顺序,要做好衔接工作,在合理的时间里完成实践教学活动。第三,建立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要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就要具备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符合要求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的场所以及充足的经费。
3.第二课堂
除了上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外,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样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载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源自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也非常重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效结合,关键在于校园文化的塑造。校园文化的塑造可以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邀请专家尤其是从事金融实务的专家进行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实务动态,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第二,组织各种交流会和读书报告会。各种交流会和读书报告会能够活跃学术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三,组织各种竞赛。比如金融模拟投资竞赛,能增进其行业分析能力和实际操盘能力。第四,创办金融学术刊物。让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自己创办金融类的报纸或杂志,可以引发对金融时事的关注,也能增强他们编辑、采访和写作的能力。
[1]钱科娜,郑毅.国际视野下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电子技术信息学院学报,2011(5).
[2]余家凤,黎东升.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向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1(10).
[3]伍孟林.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时代金融,2011(10).
[4]赵洪丹,邹之坤.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5).
G642.0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