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节俗与健康系列讲座(十六)
——七夕节节俗与健康

2012-01-28温长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6期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中国传统节俗与健康系列讲座(十六)
——七夕节节俗与健康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100029)

中国节日;风俗文化;身心健康;七夕节

七月初七,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七夕节,亦有称“女儿节”的,是神话传说中牛郎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这一传说,在周代的《诗经》中就有,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形成了故事轮廓。后来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到了梁朝人任昉的《述异记》中基本成型:“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一夜,渡河一会。”同一时期的《殷芸小说》和《风俗通》也有大同小异的表述,又增添了喜鹊在天河为其相会搭桥的情节。后来,还出现了说唱、戏曲等通俗的表现形式,把天上的牛郎换成了人间的凡人,写成了男亲女爱、悲欢离合的动情故事,使之更加深入人心,以至成为爱情永恒和婚姻美满的楷模。最早把七月七日作为节日是汉代的事,崔寔的《四民月令》中有明确的记载,并且围绕这一节日出现了乞巧、晒书、晒衣、求子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1 乞巧

1.1 节俗溯源 乞巧,是七夕的主要活动,是七月七日之夜在妇女中进行的,有卜巧、赛巧和食巧果等内容,总称“乞巧”。卜巧,就是通过占卜了解自己的巧拙,方法很多,如当晚在针线盒中放入1只蜘蛛,次日看谁的蜘蛛丝织得最密;把做针线活的小工具混在大饺子里,看谁能摸得到等。赛巧,就是在月光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祖咏有《七夕》诗说:“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吃巧果,就是吃祭祀牛郎织女后的小食品,有寻常的时鲜水果,也有用面粉专门制作的飞禽走兽之类的供品。后来,乞巧活动的内容也有了变化,不断注入乞聪明、乞富贵、乞婚姻美满等新的意义。实际上,这一活动始终是围绕婚姻、家庭为主题的。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形成的传统观念,夫唱妻随,男耕女织,家庭和睦,子孙昌盛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境界。

1.2 健康话题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原始的多种婚姻形式到“一夫一妻制”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古代,婚姻有三层含义:一指嫁娶的形式,二指夫妻间的关系,三指姻亲关系。它原作“昏因”,源于我国古代婚礼在晚上进行的习俗,后从女而为“婚姻”,把音和义结合在了一起。结婚后男方被称为“夫”,女方被称为“妇”,夫妇、夫妻就是婚姻的基本产物。“夫”本是对男性的统称,后来被作为特权赐予了“丈夫”;“妇”有卑下之意,《说文解字》中“妇,服也”的解释说得清楚,后来它被强行加给了“妻子”。就文意理解,它一开始就“法定”了男女间“夫唱妻随”的不平等关系。我国自古崇尚婚姻稳定、夫妻白头到老,古代婚俗中就包括有“结发”、“合髻”等形式,以致使“结发”成为“患难夫妻”的代称。曹植的“与君初定情,结发恩义深”、杜甫的“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孔雀东南飞》中的“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等诗句,都是对这种传统关系的歌颂。为了强调这种关系,在结婚仪式上还要用“同心结”作为吉祥物连接交杯酒,以加深对彼此心心相印、恩爱情长意义的理解。社会的发展、文明和进步,不断改善着传统婚姻中一些不适应的内容,“夫妻平等”终于成了主宰家庭关系的主流。

稳定的家庭关系,对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对社会和事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古俗中倡行的许多美德应当继承、发扬。就与健康的关系而言,夫妻间的爱可以使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加速,肾上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状况改善,从而使人的肌肤健美、神采焕发。夫妻间对对方的牵挂,会抵消生活中的矛盾和消极因素,产生出健康的直接动力。夫妻关系和谐,人的心境就好,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就能保持稳定状态,机体的抗病能力就强大,健康和长寿自然就能常伴他们左右。相反地,如果天天争吵或打闹,这种恶劣环境造成的大脑细胞的损伤、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失调、新陈代谢规律的紊乱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各种疾病都会找上门来,最常见的是血压、心跳和体征(脉搏、呼吸和体温)方面的异常变化。因为关系不协调夫妻的心脏内壁都比正常人的要厚,这正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在吵得面红耳赤夫妻的血液中,有3600万个具有抗病能力的自然杀伤细胞丧失了应有的功能,为一些细菌、真菌、寄生虫的乘虚而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要提倡夫妻间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互帮互助、互慰互励,建立起和睦平等的新型夫妻关系,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携手缔造幸福的人生之路。有人把当前的夫妻关系分为竞争、主从、合作三个类型,实践证明,只有合作型的关系才能造就夫妻身体健康、子女成才孝顺、家庭幸福发达的好结局。从医学科学的角度看,和睦的家庭、谐和的夫妻关系对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都发生着直接影响。其关系正常,人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相对就高,身体的健康程度和生命的过程相对就会增强。

1.3 相关连接 社会发展到了高度文明的今天,自愿、自主成为婚姻的基本模式,并且有了法律上的保障。但这并不等于说传统婚姻形式中的糟粕被一扫而光了,许多与新型家庭关系格格不入的旧皇历还不时以原版或翻版的形式出现,或转换出形式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另外形式,比如表现比较普遍的家庭暴力问题。从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对全国60个地方3815名20~64岁男女的调查结果看,一辈子中曾经有过暴力的家庭占37.2%,其中由丈夫单方面打妻子的占18.9%,妻子单方面打丈夫的占3.3%,夫妻双方互相对打的占15.0%(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丈夫先动手的主动行为,导致妻子后反击的被动行为)。不难发现,体现“大男子主义”的强权生理、心理、举动仍然是家庭暴力的核心问题,这不能不说是男女不平等关系的真实写照。尽管发生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甚至是一言难尽的,但与年龄、社会经历的密切联系是可以确定的直接要素。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这份调查结果中说,在20~29岁的夫妻中,发生家庭暴力的比例占18.4%;30~39岁的夫妻中,占17.7%;40岁以上的夫妻中,占11%;50岁以上的夫妻中,占1%。它证明,家庭的正常关系,取决于夫妻间的长期磨合和逐渐培养、建立起来的互相关爱、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患难与共的夫妻情感。

实在过不下去就离婚,这在我国古代的婚姻中原本是平常的事:孔子在其儿子死亡后,主动将守寡的儿媳嫁到了卫国;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二婚后嫁给了大将军卫青;东汉的光武帝,亲自召集满朝文武大臣为死去丈夫的姐姐湖阳公主找新丈夫;唐代的公主中,有23个再嫁、4个三嫁的…… 汉代的官方典籍中有“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的明确规定,妇女再婚被称为“再醮”,不过是再喝一次喜酒罢了。宋代以后,理学家们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为大”的贞节观,又经过明、清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推行,逐渐形成了婚姻问题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从一而终”的禁锢观念。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新的婚姻观逐步在我国确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男女的婚姻自由成为国家法律明文保护的内容,于21世纪初出台的、经过新修改后《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更宽松。但是,离婚毕竟是婚姻中的悲剧,蓝桥断魂决不是可以提倡的正常婚姻途径。实践证明,离婚对于社会、家庭稳定,子女教育等问题上产生的负作用是非常之大的。瑞典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离婚也会传染。他们对1500个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岗位上的3.7万名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周围同事中的离婚现象对不少人都会产生影响,一些人也因此对自己的婚姻发生了怀疑,甚至开始产生离婚的想法或付诸行动。社会学家认为,不能把离婚作为单纯的个人、家庭行为看待,它是一种影响颇大的社会离心现象,是值得认真研究和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2 晒衣晒书

2.1 节俗溯源 七夕晒衣、晒书,是汉代以后形成的习俗。据宋卜子的《杨园苑疏》记载,汉武帝时已有了专门的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后来,这便成为一些人夸富的机会,到了七月七日这天把所有值钱的衣物都拿出来晒,以表现自家的富有。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晋代文人阮咸对这一做法非常反感,在七月七日这天,他在庭院里用长竹竿挑着一块又脏又旧的破布片晒,别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与富贵人家晒衣夸富相比,此举的确是颇带有讽刺意义的。

晒书是晒衣习俗的延伸和发展,知识岂不比衣物更有价值?于是,人们都竞相晒起书来。《世语新说》中还记有一则有趣的事:世人七月七日皆晒书,一个叫赫隆的人却躺在院中晒肚皮。人问其故,曰:“我晒书!”除了表示他对世俗的蔑视之外,也有标榜自己读书多、学问大的意思——满腹经纶,晒肚子就是晒书。一些地区也有在农历六月初六晒书的习俗,据说与唐僧取经有关。传说当年唐僧历经千难万险从西天取回的佛经,在回国的途中不幸堕入大海,全部被海水浸湿。上苍为他们师徒不辞劳苦的精神所感动,就特意赐给一个大晴天,让他们把经卷晒干。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初六,因这好天气是上天所赐,故得名“天贶节”。

2.2 健康话题 秋夏之交,湿热蒸腾,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衣物和书籍集中进行一次灭菌、杀虫的卫生活动,应该说是有科学道理的。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气候在这一季节表现出的梅雨特点,“晒”更是一种有益的习俗。藏久了的书不仅容易受潮,引起书籍发霉、腐烂,而且容易被蛀虫侵蚀,造成书籍的损害。况且书中也是多种细菌栖身的好场所,在人们读书时不知不觉引起扩散和传播,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每年夏季把藏书搬出来晒晒太阳、通通风,潮气被吸走了,蛀虫和细菌被杀死了,这对书的保护和读书者的健康都有积极作用。晒衣被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特别是为冬季御寒准备的棉衣、棉被在热天晒晒太阳更好。因为除能消除细菌和潮湿的危害、对衣被起到必要的保护外,还能达到松软棉絮、提高保温程度的目的,使人冬天穿盖起来更暖和。当然,由于衣被的质地不同,对太阳光的承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别,在晒太阳时要掌握好分寸。如皮毛料衣物、晴纶制品比较耐晒,一般不会影响它的强度,可以放心曝晒;棉纤维、氯纶、涤纶制品耐光程度就稍差一些,晒的时间可稍短一些;丝绸、丙纶、绵纶制品耐光程度很差,稍微晒一下就行了。

2.3 相关连接 暑热之气,蒸蒸灼人,晒书晒衣是取其利,过度晒人对健康是有害的,必须要有防暑的意识。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6~37.5℃之间。在一天24h之内,人体可产生热量2400~2700大卡,随血液周流全身,均匀地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不停地新陈代谢运动中,被代谢掉的热量会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的方式,从汗液、尿液、呼吸的渠道排出体外。所以,虽有外来寒热温凉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人体都可以以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去调节和适应着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但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度的,气候过冷或过热的异常变化都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地损害。广州市对10年来人口死亡规律的统计、分析表明,气温在34℃以下时,日平均死亡人数为37人;当气温升到34℃以上时,日平均死亡人数就上升到41人。1743年7月14~25日,北京地区出现持续40℃的高温天气,导致全城死亡人数达1.14万人;1999年7月中、下旬,北京地区又出现持续40℃的高温天气,最热的7月24日,气温竟高达42.2℃。其间,中暑的人数以千计,因之死亡的也有报道。一南一北两个地区的统计,足以说明暑热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是多么严重!

世上最聪明的莫过于人,暑气并不可怕,人们完全有能力认识暑害、预防中暑。在长期同自然的交往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暑降温方法。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减少太阳的直接照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机体的散热功能。通风是重要的一条,流动的空气会把机体周围的热气带走,为机体创造向外散热的外环境。洗澡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它通过清洁皮肤、疏通汗孔,使一些热量从人的身上消失。如无法避开野外的高温环境,人们会采取灵活的方式,调整作息时间,于早、晚间气温较低的时段干完一天的工作,而气温最高的中午则在阴凉处休息。遮阳避光的措施更是不可少的,人们懂得穿上白色或其它浅色且吸汗的棉织衣物,以减少外来热的辐射。化纤衣物不利于机体向外排放热量,人们就不去穿戴它。有资料表明,在35℃的气温下,穿化纤衣服的人,皮肤温度升高1.4℃,每小时体内积热150大卡;穿纯棉衣服的人,皮肤温度升高0.7℃,每小时体内积热106大卡,二者的悬殊是非常明显的。头部和眼睛是容易受暑热伤害的部位,要戴上太阳镜和各种遮阳帽,特别加以保护。据测定,防护用品的遮阳率越高,防暑的效果就越好。以帽子而论,麦秸草帽最好,遮阳率为48.4%;芦苇草帽次之,为29%。以衣物而论,白色细棉布最好,遮阳率为50.1%;厚白布次之,为30.7%。合理饮食对防暑具有关键性作用,暑热天要多吃些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鱼类和瘦肉,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B族的供给。在饮水中可适当放些食盐和砂糖,条件允许的还可以喝一些绿豆汤、甘草水、金银花茶等解暑饮料。

一旦发生中暑,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抢救措施,抓住有利时机,以尽量减少和降低暑害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轻度的中暑,只要避开高温环境,在通风的阴凉处适当休息,并补充一些含盐分的饮料或解暑的凉茶,一般很快就会缓解。重症中暑的,要立即采取强制性降温措施,运用冰水、冰带、酒精等降低体温,并立即补充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运用对症的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休克发生。同时加强护理,密切注视病人的体温、血压、心脏、脉搏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出现昏迷的,更要引起高度警惕,尽快组织抢救。中医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酌情运用。对于伤暑轻证,宜采取辛凉清热之法,给予金银花、连翘、薄荷、芦根、佩兰、藿香之属配伍治疗;伤暑重证,则应采取清热养阴之法,给予竹叶、生石膏、西洋参、麦冬、知母、石斛之类配伍治疗。如遇危证的,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同时配合针刺、刮痧等方法也有较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中暑与情绪有直接关系,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情绪中暑”或“夏季情感障碍症”。这些人往往有对外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耐受能力差、思想感情脆弱、性情暴躁、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因此在暑热频繁出没的高温气候下更容易出现中暑。有测定说,在中暑人群中,16%的人与这种心理障碍和不正常的情绪有关。俗话说:“心病要用心法医。”对这种类型的中暑病人,除采取正常的防治措施外,心理疗法自然是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方法。

3 求子

3.1 节俗溯源 七夕求子,也是围绕着夫妻恩爱、家庭美满为主题的一项活动,是与牛郎织女的故事一脉相承的。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即有“以五彩缕相羁,谓为‘相连爱’”的习俗,连汉高祖都搞这一套。唐代演变成为“弄化生”活动,《唐岁时记事》中的记述颇详:“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诗人王建的“七月七日长生殿,水拍银盘看化生”、薛能有的“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的诗句,都是这一活动的真实写照。他如宋代的七夕育龄妇女买“摩睺娃”(以泥塑、木雕、象牙雕、玉石雕等做成的象形娃娃)、明代的“水上浮”活动等,也都是这一习俗的延伸和发挥。

一些地区还把生孩子与莴苣连在一起,因为莴苣又有“生菜”的名字,故就连出了“生孩子”的说法。还有人为这一风俗命了名,谓之“采青”: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黑夜中将莴苣“偷”回家,婚后就能生育。广东花都诗人曾照有首诗是专说此事的:“篱头两歇湿游尘,弱柳绯桃解媚人,最爱蔬中冬芹好,年年生子及青春。”

我国民俗中还有“上巳”求子的说法,时间是在农历的三月上旬,这一活动被称为“祓禊”。孔子《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话,说的就是这回事。可见,这一习俗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活动又添了新花样,把煮熟的鸡蛋放在河中任其漂流,称为“临水浮卵”。卵是孕育的产物,妇女拾了可以怀孕。把枣子也放在河中漂浮,叫做“水上浮枣”,妇女吃了可以“早生贵子”。晋代诗人潘尼《三月落水作》中的“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句和南北朝诗人江总《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中的“醉鱼沉远岫,浮枣漾清漪”句,分别记述了这两件事。在云南生活的纳西族,至今仍保留妇女上巳节沐浴求子的习俗,是上述风俗的延续,反映了“祓禊”活动中涉及生育问题的内容由浴沐祭祀──水边幽会──踏青斗草的演变过程,包括如今的游春活动也与这一习俗有割不断的联系。

如今,科学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节俗中包含的求子的内容已失去了本义,女性被“休”的危险也不复存在了。但在生育问题上的“男尊女卑”、“传宗接代”旧观念和封建的夫权思想残余依然或明或暗地通过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造成的婚姻、家庭危机者也时有所闻。这说明,要彻底解决这一领域里的问题还需要一些时间,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3.2 健康话题 男婚女嫁、生儿育女不仅是人类的本能,而且全在人类自己的掌握和驾驭之中。一般说来,男女双方只要没有生理上的缺陷和严重干扰生育的疾病,结婚生育是顺理成章的事。在过去长期无序生育的年代,许多人对生孩子甚至有“不知不觉”的轻松感。当成熟的精子与卵子结合之后,经过母腹中266个沧桑的日夜,便瓜熟蒂落了,这便是常说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不孕育症,是对已婚男女因生理或疾病因素造成生育障碍的通称,在女方被称为“不孕”,在男方被称为“不育”。女性不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排卵障碍,约占不孕者的25~30%。可因精神过度紧张、神经衰弱、身体过度肥胖或严重消瘦、超强度运动或劳动,以及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等因素导致,只要找准病因,对症治疗,这些问题一般都可以得到解决。二是生殖系统的原因,发病率与上述比例近似。常见的如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粘连、盆腔炎症等,多因性生活不卫生、经期同居、流产和其它相临脏器的结核性、化脓性感染等因素引起,一般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得到纠正。三是免疫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女性血液或生殖道中存在着抗精子抗体,使精子在此发生凝集,无法与卵子结合。既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也可用调整性交时间的方法避开女性抗体的活跃期。还有一些一时查不出原因的不孕症,约占不孕者的20%上下。除了科学发展因素的限制之外,从道理上讲,最终都可以从患者身上找出确切的原因。造成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生精能力障碍,就是精子生成数量不足或干脆没有精子。大多是机体各种炎性病变引起的睾丸炎、药物或射线损伤了睾丸的生精系统等因素造成的。二是精子质量问题,由于前列腺炎、性病、生殖道炎症等造成精子活动能力受限、精液不能液化。三是性功能方面的问题,如阳痿、早泄、不射精或逆行射精等,多由精神失调、内分泌紊乱、药物因素引起。此外,尚有精子输送渠道不畅的问题,各种原因造成的输精管、附睾阻塞,使产生的精子无法排出。由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造成男子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精子产生的授孕蛋白质缺损,无法达到与卵子结合的目的。完善这种蛋白质,或去掉卵子外膜,就可以实现正常受孕。这一研究已在动物身上取得了成功,肯定会为男子不育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学者的一项研究则显示,部分男性不育症的发生与一种雄激素受体变异有关,可以运用基因疗法的研究成果去突破这一难题。

随着医学科学概念的扩展,人们还从自然界的角度找出了男女不孕育症的社会学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环境因素。专家指出,现代文明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已使人们得到了报应。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男性每毫升精液内的精子数量已下降了50%,患有不孕育症的夫妇已占12%,不孕育症可能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人类三大疾病之一。

不管怎么说,生育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为男女不孕育者带来福音。性生活指导、药物和手术治疗、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层出不穷的手段都会为不孕育男女送来可爱的宝宝,产生“人类会发生繁衍危机”的担心是大可不必的。

3.4 相关连接 近亲结婚,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曾经属于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行为,血缘群婚比杂乱的性交相比,显然是认识上的进步。那时,同辈兄妹之间可以结为夫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交往的扩大、人们视野的开阔,以及对族内婚危害的逐渐认识,族外婚逐渐成为主流是历史的必然。它首先表现在亲戚之间,这就是后世近亲结婚的起始。在当时,它比血缘群婚的关系又进了一步。这种婚姻关系在学术上称为“亚血缘婚姻”,就是姑表兄妹、姨表兄妹、舅表兄妹之间的婚配。其大多数是由父母包办的,不仅结婚的夫妻没有真正的幸福、亲戚双方可能在婚后的多种矛盾摩擦中关系疏远或结为怨仇,而且给人口质量和素质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使社会背上无法解脱的沉重包袱。

遗传学的规律告诉人们,下一代人的特性是通过父母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传递下来的,这其中有父母生理上的长处,更有父母身体上的缺陷,包括各种遗传病在内。最不遂人意的是,父母的缺陷比优点更容易遗传。有研究说,人的丑陋是以极端的特征出现的,而且远离正常情况下的中间值。在下代人中,除了表现出夫妻的一部分平均值外,父母一方最丑陋的部分偏偏容易显现在儿女身上。这不仅是指人的外表,而且包括人的生理、病理的方方面面。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通婚,夫妻间相同的基因相对较少,而近亲关系中这种相同的基因却高达1/8。有统计说,一些遗传病的发病率在近亲结婚的人群中比非近亲结婚者高20倍,主要表现为下代人智能低下、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脊柱裂、唇裂等。目前,我国先天愚型白痴、智力低下的人口已达1000万,先天缺陷的人约有1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从近亲结婚者中的摇篮中摇出来的。此外,她们中的流产、死胎、死产也较正常婚配者高出3倍以上,而胎儿成活率恰恰是相反的值。有不少虽在出生后一段时间没有异常表现,而成年期前后也会发病的。有一种叫“威尔逊症”的先天缺陷性疾病,常在成年期之前死亡和残疾,它的高发人群正是近亲结婚者。它是因为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精神错乱症,病因是管辖铜代谢的隐性基因缺陷。在近亲者结婚的对象中,还有一种由于铁代谢失调引起的血红蛋白病,铁的代谢平衡失调引起胰腺、肝脏的损害,导致病人在40~50岁前死亡。

无数事实证明,许多遗传性疾病与婚姻状况有关。除了近亲结婚外,婚姻圈的缩小也是导致一些遗传病居高不下、人口素质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有调查说,我国大部分农村的通婚范围还不足15公里,有些地区甚至连5公里也超不过,“就地消化”的现象严重存在着。这种代代相传的小范围内通婚包含着的隐性姻亲关系,也同样包藏着看不见的遗传病和人口素质下降的恶果。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一个傣族小寨子里,人们一直遵循着“女子不外嫁”的村规,在这里繁衍的250多口的八代人中,人口质量一代不如一代,平均身高低于国人水平,近年来征兵体验竟没有1人合格的。医学专家对他们进行了系统检查,发现先天愚型痴呆、地中海贫血、进行性肌萎缩、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罕见的高尿酸代谢性遗传病等,在这里应有尽有,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像这样的小村小寨、孤岛孤岭、远山僻土,不知我国还有多少?它对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我国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发展中已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1971年,我国每个妇女平均生孩子5.44个,而1998年,这个数字已降为1.84个。27年间,我国少生人口3.38亿。少生是计划生育的目标之一,而优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除了胎教、科学生育等因素外,婚姻状况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近亲结婚、小范围内通婚带来的不幸婚姻,必然会生出不幸的下一代,优生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国富民强的速度就无法加快。我国的《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这一问题已由伦理问题上升到法律高度上来了。可以相信,涉及与子孙后代、国计民生有血肉关系的大事谁也不会马虎,生一个聪明、漂亮的孩子是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家庭的共同愿望。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6.067

1672-2779(2012)-16-0093-04

��韩世辉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