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分析与潜能开发
2012-01-28郑州轻工业学院裴旭明傅鹏立
□郑州轻工业学院 裴旭明 傅鹏立
工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分析与潜能开发
□郑州轻工业学院 裴旭明 傅鹏立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社会急需的机电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阻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因素,阐明了在高等工科院校中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开设创新课程,培养求异思维;注重个性发展,提高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环境,开发创新思维等三个方面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为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高等教育;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工程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这种高素质人才不但要体现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所表现出的内在品质和作风,而且还要彰显出其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现代工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促使工程知识不断走向交叉与融合。从增强人才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上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生思维定势严重,惯于用熟悉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众心理较强,不喜欢做有风险的事情,尊崇权威倾向突出,不敢标新立异。如何开发创造性思维潜能,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是我国工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品质
1.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求新的、无序的、立体的、非常规的思维方式,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依据的逻辑思维和以直觉、顿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高级思维形式。其突出特征是它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表现在:一是思维的独立性,二是思维的发散性,三是思维结果的新颖性。逻辑思维构成了大学生思想稳定的基本逻辑范式或框架,成为他们彰显个性或修养的最直观体现,是思维创新的物质基础,但这种静态的思维形式易产生思维定势或思维僵化。而非逻辑思维是能够打破这种思维定势与僵化的思维方式,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对思维对象进行把握,促使创造主体主动探索,实现思想的升华与跃进。
2.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创造性思维不仅受认知等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独立性、好奇心、冲动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优秀的非智力品质,人的优秀智力品质将受到损害或被埋没,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性的实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创新精神的主体,大学生首先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心中才具有很强烈的创新欲望;其次要有批判性、广阔性、变通性、独创性、深刻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以取得独到、杰出、优质的思维结果;再者必须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有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创新精神,勇于一领风骚。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到达创造活动的成功彼岸。
二、工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现状
1.定势思维,尊崇权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培养出的机电人才最大特征是“严谨”和“循规蹈矩”,以至于很多人将“机械”与“死板”联系起来,究其原因,这主要是机械类人才培养一直都注重传统教学模式,即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地进行一系列工作,如机械制图里的线条和标准有太多“严格”而“死板”的规定,以至于学生们必须“死死”牢记这些规定;再者,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设计中有太多的“规范”和“标准”都必须严格去遵循。这些现象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做事呆板、定势思维、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习惯,以至于老师讲的问题已经“举三反一”,但学生们还是不能由“一”跳出老师由“三”围成的圈。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会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方案论证—机械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的顺序逐项进行,根本没有自己的创新理念,且惯于用相同方法解决其它工程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进行设计时也就难免“严谨”和“规范”了。诚然,“严谨”是治学的美德,“规范”是做事的标准,但过度的“严谨”和“规范”就等于“死板”,就是缺乏创意,就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谈不上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了。
2.被动完成,缺乏创新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实验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则还是偏重于演示性、验证性,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很少。学生做实验无需创新,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步骤”完成就行,然后再记录一组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即学生在规定的框架中按照教师制定的实践对象、方法、程序等既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例如机电专业的学生学过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和机电传动控制等课程后,教师规定了参数范围、甚至提供参考图纸,让学生设计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潜能肯定被抑制甚至扼杀。不难发现,还有很多实践环节都是被动实践,其危害不仅仅是窒息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根本不可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大力开发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三、开发工科大学生创新思维潜能的途径
1.开设创新课程,培养求异思维
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宽厚的知识储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注意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以培育创造性思维成果。但是,知识并不能等同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而求异思维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任何发现、发明和科学理论的创立,均离不开求异思维,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多提问,特别是对现有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要敢于大胆的质疑;其次,应开拓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再有,还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如开设创造学、创造性设计学和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技法等训练,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鼓励标新立异。
2.注重个性发展,提高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有机整合。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多层次、多因素、多维度的动态心理系统,具有较高水平的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传统的教育体制中一般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了意志、毅力、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的影响,这些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创造过程,但对人的创造活动有启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等作用。如何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呢?首先,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来源于其个性的充分发展。大凡杰出的人才,个个都是个性突出,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特色,如果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一个规格,那就意味着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培养创新意识和热情。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到什么程度,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是创造力的动力,而创新意识离不开自信心,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要磨炼创新意志。创新意志和创造热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意志对情感和情绪起着调节作用,意志使人的情感服从于理智。
3.营造良好环境,开发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都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被激发和提高的,只有通过强化训练,学会创造性思维方法,才能使思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以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发环境:第一,鼓励学生利用校内外的创新基地平台,自己寻找课题,自主成立由不同专业组成的研发团队,主动寻求老师和社会帮助,将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的需求。第二,组织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外科技活动。如参加各种全国性大学生科技作品比赛等,这些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可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对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组织学术交流,为大学生参与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视野范围。第四,基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等途径让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操作、训练,把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同企业现场实习获得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以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四、结束语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探索并构建基础知识厚、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培养体系,以促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深厚的思维功底,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进而能够厚积薄发获得灵感,实现思维质的飞跃,产生新的观点和新的办法,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工科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院校应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就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1]张忠福.以能力素质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0(5).
[2]邵辉,龚方红.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3]唐川林,谭艳萍.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
[4]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
[5]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6]张怀满.试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学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G640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9SJGLX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