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12-01-28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秦洪银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数学知识探究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秦洪银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因而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稍作调查,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活动的盲目性.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困惑与问题,对于一些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无需“兴师动众”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探究活动,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为探而“探”.其实只需给一两分钟,学生便能独立解决.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实则浪费有限而宝贵的学习时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学生的制约能力较差,自由探究活动时,课堂难于掌控.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旁观者”,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3)探究活动的被动性.探究过程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不是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4)探究活动的浅表性.学生的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嬉玩活动的层次.

列举的这些现象绝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在数学课堂中还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而这样的现状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可以说也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中,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开展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究.

1.兴趣的培养是搞好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教学实践证明: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巧设悬念,组织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想探究”、“想尝试”的过程中来,达到“自求得之,自致其知”的效果.

2.科学的设计问题是搞好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首先问题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体现个性化原则,问题的切入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人人都能参与探究,选择的内容应当区分不同的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的内容应当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并有一定的深度,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蕴涵较丰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都有所得.题材应当多样化,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特别是在探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还不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更需要所探究的课题尽可能小一些,以取得较好的探究效果.探究性学习目标一开始不要定得过高,因为学生对探究性学习还处在朦胧阶段,可由案例探究开始,逐步转化为课题探究,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求.

3.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数学与生活中的实例密切相关,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其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而后利用数学相关知识解决它,这样才能感悟“需要产生数学”的历史,由此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自觉地关注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实践运用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

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数学方法都要归结到实践中去.数学的起源是对实际问题的描述,数学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实践.因此,老师应尽量从生产、生活的需要和知识的发生、发展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数学知识;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从中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使学生不但易于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使学生经常接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去感知数学.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性学习策略,就是要让学生做教学活动的主人,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个性鲜明,积极活跃的认识与发展的主体.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数学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数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数学知识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