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

2012-01-28王松耀林艳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神阙穴腹水三联

王松耀 林艳翠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462002)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

王松耀 林艳翠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462002)

目的 观察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冶疗组60例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结合神阙穴外敷法治疗,对照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1~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较好。

中医三联疗法;肝硬化腹水

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临床上90%的腹水是由失代偿期肝硬化所致,其中10%~20%肝硬化病人有顽固性腹水,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治疗上颇为棘手。目前,治疗肝硬化腹水常采用排放腹水、输注白蛋白、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手术治疗等,但常易复发,且副作用多,费用高,治疗复杂。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中医3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对照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68岁,平均54岁。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观察室的患者,均经生化、肝功能、B超检查确诊,符合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标准[1]。腹水原因有乙肝性肝硬化,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治疗组15例,对照组16例。腹水程度均为中度至大量,病程1个月至6年不等。2组年龄、性别、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

1.2.1 中药煎剂内服 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分为:①疏肝健脾,行气利水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水气内阻之气臌。方选柴苓汤合四君子汤加减[2]。②补益脾肾,行气利水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阻之水臌。方选济生肾气丸合胃苓汤加减[3]。③滋补肝肾,化瘀凉血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湿阻型之血臌。方选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连续服1~3个月;或腹水消退后隔日口服1剂,连续服3个月左右。

1.2.2 外敷法 治疗组用消胀散神阙穴外敷。通过透皮吸收,直达病所,达到利水消胀之功。方药:消胀散,用药:甘遂、芒硝、槟榔、牵牛子、沉香各等份研末备用。用法:先取云南白药少许外敷神阙穴,然后将消胀散适量外敷脐中,外用伤湿膏固定,每24h更换一次。

1.2.3 灌肠法 治疗组自拟排毒饮灌肠。通过肠黏膜吸收,承中医“攻下法”之说,达到排除毒素,利水消胀之功。方药:大黄20g(后下),芒硝20g(冲),厚朴30g,玄参20g,太子参30 g,桃仁10g。用法:上药加水500ml,煎沸20~30min,取药液100ml,冷却至37~38℃,保留灌肠,每次保留约30~60min,1次/d。

对照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①有细菌感染应用抗菌药治疗1周左右,一般情况较差的适当输注白蛋白或血浆;②间断应用利尿药如速尿、安体舒通或氢氯噻嗪7~10d;③口服肝太乐片0.2g/次,3次/d,连续2~3个月。④纠正电解质紊乱。2组均未排放腹水。

1.3 疗效判断 参照(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4]中疗效标准。显效:①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②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腹水消失;③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或蛋白电泳)恢复正常;④以上3项指标保持稳定1/2、1年。好转:①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②肝脾肿大稳定,无明显叩痛及压痛,有腹水者腹水减少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③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无效:未达好转标准或恶化者。

1.4 观察项目 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随访1年腹水复发和死亡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经治疗后疗效比较 见表1。

2.2 2组治疗2周后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2周后,脘闷、腹胀、乏力、黄疸、胁痛、肢肿、少尿等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尤其是脘闷、腹胀、胁痛、肢肿、少尿5个症状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导致肝硬化的原因大多为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药物中毒、胆汁淤积等。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对臌胀作出了较明确的论述,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篇中,分别为五水论治,而肝水、脾水、肾水三种病症,都有腹部胀大的特征,和《内经》所述的臌胀相类似,在病机上则认为由于肝、脾、肾三脏受病,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腹中,故其致病多为本虚标实[5]。本研究以中医“本虚标实”病理认识为基础,根据病变的不同阶段,通过中医辨证,制定出以“肝脾肾、气血水”为特点的治疗方法,给予中药口服,达到扶正祛邪,补益脾肾,行气化瘀,利水消胀之功。

中药外敷原理: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居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皆经过脐。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脐,故脐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治脐即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现代研究认为:穴位及经络都与神经末梢、神经节、神经束有着密切关系,药物可以通过神阙穴皮肤黏膜透皮吸收,并可减缓强烈的药物毒性,祛邪而不伤正[6]。在临床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适用程度而选择疗程,若泻下过多,正气不足,则应暂停,并用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可选择二天补一天泻,或三天补一天泻等,谨遵扶正祛邪之要。

灌肠亦是中医常用的驱邪方法。《内经•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主传导糟粕,也是水湿的出路,腹水若不能通过利尿的方法来解除,则可选择通腑排毒法来解除患者的腹胀大、尿少的痛苦[7]。人的肠道既有排泄功能,又有吸收功能,其黏膜具有半透膜特性,可选择性地吸收和排泄一些物质。中药灌肠可使药物直接由肠黏膜吸收,有理气通腑,排毒利水之功,承中医“攻下法”之说。但苦寒攻下可损伤脾阳,在临床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腹痛腹泻,食纳不佳,精神萎靡,可暂停用药,并用理中汤或小建中汤温中健脾,亦可根据患者体质和使用程度选择二天补一天泻,或三天补一天泻等,亦遵扶正祛邪之要。

总之,以上三种治疗手段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本次观察样本量少,尚有待于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S].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78-79.

[2] 陈明,刘燕华,李方.刘渡舟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74-76.

[3] 蒋建国,李树沛.中医临床家·李克绍[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73-74.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25-233.

[6] 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98-1001.

[7] 胡和平.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J].胃肠病学,2005,10(1):附2-附3.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22

1672-2779(2012)-15-0031-02

苏玲

2012-04-23)

猜你喜欢

神阙穴腹水三联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肉鸡腹水咋防治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艾灸神阙穴防治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