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2019-01-07王婧涵程院婷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脐部神阙穴进针

王婧涵,吴 松,程院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关于神阙穴禁刺说,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明确提出:“脐中禁不可刺”。并指出了针刺后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载:“神阙一穴可灸百壮,禁不可针”;古人的这些禁刺总结对于后世医者的临床针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这些基于当时社会条件下所提出来的观点,是否完全适用于现在的针灸发展形势呢?本研究基于神阙穴的重要作用,从神阙穴和经脉的联系、神阙穴的重要作用及应用、神阙穴的解剖结构及误刺后果和针刺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神阙穴禁刺说进行浅析。

1 神阙穴和经脉的联系

神阙穴,位居腹部正中央。脐为冲脉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固有五脏六腑之本、真气往来之门户之说。神阙穴位于任脉上,明代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中载: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会足少阴、冲脉于阴交……会足下脘……会手太阴、少阴、足阳明于中脘……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之下中央”,说明任脉为阴脉之海。任、督二脉相表里。督脉,又称阳脉之海。所以,神阙能总理人体各功能,主经百脉,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地,而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而且任、督、冲脉皆属奇经。奇经八脉,交通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对经络气血起着渗灌和溢蓄的调节作用,使奇经与正经气血相通,可见脐部与各经脉联系密切,通过各经脉气血的流注运行,联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皮肤、经脉、筋骨等组织器官。故神阙一穴可联系全身,能通调周身之经气,起到培元固本的作用。

2 神阙穴的重要作用

历代医家对神阙的功效大致可概括为益气养血、温经祛寒、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等。《针灸甲乙经》曰:“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灸神阙具有健脾胃、理肠止泻等作用[1]。现代也有专项临床研究表明,脐疗对于消化系统疾病[2]、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3]、支气管哮喘[4]及慢性肾功能衰竭[5]等病症均有明确疗效。神阙穴的应用广泛,对于脏腑、经络、冲任等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古人往往未在神阙穴上施针,而是采取艾灸、敷贴和按摩等方法治疗。

3 神阙穴的解剖结构及误刺后果

3.1 解剖结构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部,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脐部的第1层为皮肤,表皮角质层比较薄,深面无脂肪组织。第2层为致密疤痕组织,脐的中央部呈瘢痕化。第3层为脐筋膜,是脐内筋膜的一部分,脐部外皮与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两侧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腹壁动静脉,血液供给丰富。脐部屏障最弱,第10肋神经的前行支在此处分布。第4层为壁腹膜在深面则为小肠。脐部敏感度高,故在针刺时患者疼痛感较明显。脐部皮肤较薄,故渗透力强,渗透性快,在神阙穴进行药物贴敷或艾灸,药效可充分发挥。研究表明,只要针刺时缓慢进针,同时注意避免刺入过深及提插,那么即使不小心碰到小肠,小肠有足够的自我回避时间,一般不会导致小肠刺穿。此外,神阙穴附近的天枢穴、水分穴等均可针刺,证明神阙穴解剖学方面的因素不能成为禁针的理由[6]。所以,在医者充分掌握解剖结构的前提下,神阙穴并非绝对禁刺。

3.2 误刺后果

皇甫谧、王惟一和杨继洲等医家均将神阙穴列为禁刺穴,并指出误刺后的严重后果。前辈们的诸多禁刺教导,是因为针刺神阙穴后出现了意外的情况而来,用以警示后世医者,以免重蹈覆辙。早在1969年有人曾通过研究神阙穴生理解剖结构,认为古人将神阙穴列为禁针穴位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神阙穴处皮肤皱褶较多,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洁干净彻底,且古针粗糙,污物亦随进入,易造成感染;二是穴位处皮肤松弛,进针比较困难,又易引起疼痛[7]。齐永认为,针刺神阙穴,因脐的特殊解剖关系,若直刺进针过深,最易损伤到小肠,引起肠液外漏,造成化学性腹膜炎,继而形成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等,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较局限,这是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8]。笔者认为,神阙穴禁刺说产生的原因,与当时社会医疗条件、消毒条件的不完善、针具的匮乏、粗糙及医者医疗水平不足有密切关系。

4 神阙穴的现代应用

脐针疗法的创始人齐永采取了压痛点进针法,在脐部的脐壁处用探针寻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来进针,脐针注意方位的选择,避免垂直进针过深损伤腹腔脏器[9],脐针疗法突破了传统针刺中认为神阙穴禁刺的禁锢,在继承中创新,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无菌技术和针具的发展,针刺神阙穴有了新的创新,如潘时忠[10]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时,选取神阙为主穴,患者取仰卧位,神阙穴用2.5%碘酊消毒后用75%酒精脱碘,将肚脐中所有的皱褶处污垢擦净,选用0.40 mm×40 mm华佗牌毫针直刺神阙穴,深度10 mm左右,得气后留针15~20 min或艾灸5壮,也可接G6805-II电针仪,用疏密波通电刺激15 min,电流量调到病人最大耐受量配穴为度,出针后,再用2.5%碘酊消毒1次,不可大幅度提插,需慢慢捻转。凌建维[11]针刺神阙穴治疗呃逆时,用75%酒精脱碘,将50 mm毫针垂直刺入神阙穴,根据病人体形胖瘦刺入10~25 mm,行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10~30 min,病重者每隔5 min行针1次。裘锦魁[12]针刺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先用碘伏擦净肚脐眼中的污垢,保持脐中洁净,选用0.30 mm×40 mm针具,快速刺入皮下,缓慢捻转进针25~40 mm,后针尾装艾柱,留针30 min,隔天1次。刘龙彪等[13]门诊收入178例腹泻患儿,治疗方法为主要在神阙穴进行针刺,首先用碘消毒神阙并用酒精脱碘,快速进针,缓慢出针,轻按重提,无需留针,1天1次, 5次为1个疗程。在经过15次共计3个疗程的治疗后, 149例患儿痊愈, 占到总例数的83.7%, 23例患儿腹泻明显好转,占到12.9%;4例腹泻有所好转, 占了2.3%;2例腹泻未好转;总有效率为98.9%。周光平[14]认为,在辨证准确,方法得当的前提下,神阙穴无论是药物敷贴, 还是针灸、拔罐,其在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凌希等[15]也认为,艾灸神阙穴可运用于神经内科、呼吸系统等其它系统的病种, 如荨麻疹、失眠等。通过学习各家医案,笔者认为运用针刺艾灸等方法作用于神阙穴的疗效是不可否认的,值得更深入研究。

5 神阙穴针刺操作及注意事项

5.1 针刺操作

针刺时一般采取仰卧位,便于医者取穴、操作,患者也能放松下来,而且便于消毒和固定。由于部位特殊,针刺神阙穴时,尤其要注意要严格消毒,用2%碘酊消毒1次,再用75%乙醇消毒1次,消毒完毕后方可施术,取针后用75%乙醇消毒,防止感染。对于需要留针的患者,在肚脐里应塞上乙醇棉球,以免分泌物渗出发生感染。在针刺操作中,应避免垂直进针,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斜刺或横刺,进针深度直刺一般为0.1~0.5寸(2.5~12.5 mm),斜刺为0.1~1寸(2.5~25 mm)。进针后注意体会针下感觉,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取针处理[9]。

5.2 注意事项

对于休克、大出血以及多脏器衰竭等一系列危重患者,均不适合针刺治疗,因为这些疾病直接威胁生命,应当先稳定病情。对于皮肤性疾病、骨折和急腹症等急性病症不可贸然针刺,防止出现意外。慢性病、退行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可采取脐针疗法辅助治疗。在神阙穴施针不主张刺激强度过大,穴位处敏感度较高,若强刺激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耐受,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影响疗效,故医者手法应柔和,进针和行针均以患者能接受为度。神阙穴的针刺,应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室需保持通风,防止病人因情绪紧张而出现晕针的等情况。较合理的留针时间原则是急性病程留针时间短,慢性病程留针时间长,但是具体时间无法规定,一般留针10~20 min,临床应根据病症不同,来选取合适的留针时间。在治疗前,患者应避免过饥过饱,导致腹部不适,影响针刺,在治疗时患者应尽量放松,医者应精神集中。为了防止感染,针后不宜拔罐,以免扩大创口,导致组织液渗出;针后穴位处不宜立刻碰水;不宜暴露穴位,防止风邪侵入,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6 小结

神阙穴,自古以来都为针刺之禁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神阙穴针刺疗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古人提出的神阙禁刺说,笔者认为应当辨证分析,不能死守古法,医疗水平不断发展,消毒条件和无菌技术在提高,针具也更加安全,便于操作。经临床观察,针刺神阙穴治病范围广,对于某些疾病能取得较好疗效,说明在神阙穴施针,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掌握神阙穴解剖结构、遵守针刺原则、把握好针刺手法及针刺的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可以针刺神阙穴治疗痛经、呃逆等疾病,并通过观察疗效进一步探讨关于神阙穴的作用机理。总而言之,医者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更好的为患者解决病痛。

猜你喜欢

脐部神阙穴进针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
长寿名穴保健康——神阙穴:揭开“命蒂”的奥秘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