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携手“数字潮”——2012年伦敦书展回眸

2012-01-28赵舒静

中国出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主宾中国风书展

文/赵舒静

继巴黎图书沙龙、莫斯科国际书展、首尔国际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希腊萨洛尼卡书展、埃及开罗书展担任主宾国之后,2012年4月16日~18日举办的伦敦书展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本届书展活动丰富,盛况空前,精彩纷呈。作为主宾国,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其多彩的文化风貌,成为书展的最大看点。

伦敦书展(London Book Fair,简称LBF)始于1971年,是仅次于法兰克福书展的世界第二大国际图书版权交易会,也是欧洲春季最重要的出版界盛会。每年4月,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不仅发布新书、交易版权,也积极围绕全球出版业的新发展、新动向展开深度的交流与研讨。本届书展于2012年4月16日在伦敦西区的伯爵宫(Earl’s Court)拉开帷幕,为期3天,这场全球出版界的大阅兵、大巡礼盛况空前,吸引了来自110个国家的2.5万名专业人士参展。

本届伦敦书展有两大看点:一是中国担任主宾国;二是数字出版日益成熟。这两大看点也折射出国际出版业未来的两大发展趋势——“中国风”和“数字潮”。本文将侧重介绍本届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和数字出版的现状,探讨书展带给我们的启发。

一、中国主宾国活动的特色

(1)参展层次高规格高

2012年是中英建交40周年,又恰逢伦敦举办奥运会,中英两国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此时举办的书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主宾国活动的筹备、组织、开展全部按照高规格、高标准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书展期间中国作为主宾国举办了不少官方活动:中国主宾国招待酒会、中国主宾国开幕式、中国主宾国开幕演出、主席早餐会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中英两国出版界的重量级人物,英国政府多名负责文化、贸易事务的高官也应邀出席,既扩大了主宾国活动的影响力,也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层次。

在伦敦书展历届主宾国活动中,主宾国举办开幕演出还是首创。4月16日晚,中国主宾国组委会组织国内一流的艺术家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英国新伦敦儿童合唱团及英国两位知名高音歌唱家合作,举办了一场高水准的音乐盛会,并诚邀中英两国政要、各国出版界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等约900人共同出席,令演出举世瞩目。

(2) 参展规模大人数多

本届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展区位置设在伯爵宫会展中心EC2馆核心区域,面积逾2000平方米,创下历届主宾国展区面积之最。展区正中央醒目位置的大屏幕上印着由中英文单词构成的一幅展开的、古典意韵十足的扇面图案,向业界展示了一个开放的、绚烂多彩的今日中国。

此次参展,中国15个部委同心并力,国内181家出版社、50多家文化机构、30多家媒体、来自13个文化门类的1000多位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出版业成果和国家文化形象。参展图书门类齐全,制作精美,均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和当代社会发展成就的精品。据统计,各展区展品总计7000余种、1万多册,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传统领域和数字库、数字移动阅读等数字出版领域。

(3) 活动数量多内容跨度大

作为本届书展的主宾国,中方组织的活动总数超过300场,内容涉及文化、文学、版权、教育、艺术、经济、音乐、电影、建筑、数字化等领域,形式上除了通过图书展示国家的文化形象,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综合文化交流活动(如专业出版交流、高端对话沙龙、作家交流、文化艺术展览等),以人文的、对话的方式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的声音,呈现中国的文化风采。

围绕中英出版的特点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热点,中方策划了一系列出版专业交流活动,最令人关注的是中英出版传媒产业投资论坛和另外4场高层论坛,内容涉及中英出版投资、中欧出版合作、语言教育、数字出版等。中英两国相关的政府官员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为两国的出版交流、资本合作进一步搭建平台;两国出版界的精英、高管也通过论坛交流成功经验,探讨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参展的中国出版单位也各自举办了37场专业研讨会,在交流经验、开展合作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出版的繁荣态势。

高端对话沙龙共有11场,邀请了11个领域的中英权威学者,场场都是中国主宾国活动的重头戏。它们以出版为切入点却不限于此,而是深入经济、艺术、人文等相关领域的焦点问题,全方位探讨出版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对话主题包括“出版与文化”、“出版与影像”、“出版与创意”、“出版与数字化”等。

中国主宾国活动组委会还联合英国文化委员会与中国作家协会,参考英国市场的调研情况,在中国老、中、青三代作家中选出了50多名代表,策划了百余场面向英国读者的作家交流活动,展现不同风格、不同话题下的中国文化面貌。书展结束后,一批中国作家还赶赴英国9大城市的文学节,将这场“中国风”带到更多的英国百姓身边。

伯爵宫之外,中方还先后举办11项中国文化艺术展览,通过艺术的感染力拉近文化间的距离。这些展览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当代儿童插画展、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展、中国邮票展、香港回归15周年图片展等。

(4)首设“中英互译出版成果展”

本届伦敦书展上,中国首次设立“中英互译出版成果展”专题展览。展台设在主宾国展区正中,以展区主通道为分界,一边是“中国出版的英国作品”,一边是“英国出版的中国作品”。自从1949年有统计以来,中国大约出版了34000种各类英国书籍,同时,中国的古代典籍和近现代图书也被引入英国,成为英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此次精选的700余册图书以新版本为主,内容涉及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少儿读物、科学技术四个大类,反映了近年来版权贸易的几个特点:一是学术著作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如《考古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译林出版社)等;二是丛书、套书等多卷本产品得以丰富和加强,如剑桥大学出版社引进的《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中国京剧》等;三是引进和输出的图书不再限于中医中药、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等传统领域,而是全面开花,其中科学技术类图书的版权输出表现尤为显眼,如《局部解剖学》(英国帕思国际出版公司)、《影像工程学:工艺、分析和认识》(圣智学习出版集团)等。

“中英互译出版成果展”因覆盖面广、种类齐全、规整有序的特点颇受观众青睐,展台前驻足翻阅的读者不在少数。这场美妙的阅读盛宴分享了中英两国出版、文化交流的经验,见证了两国文化创造的步伐,记录了两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和文化根基,让读者从五彩斑斓的展品中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舒适惬意的氛围中沐浴先进文明的熏陶。

(5) 特色图书亮相书展

本次主宾国活动中,有两类图书引起了特别的关注。一类是“红色”图书。《中国——新长征》画册、英文版《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多语种《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增订本)等红色主题图书一一亮相。英国新经典出版社购买了红旗出版社《关注中国:41位驻华官员谈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版权,并在本届书展上重点营销;当代中国出版社与圣智学习出版集团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电子书上线发布仪式;《中国道路:中国经济学家的思考和探索》、《中国震撼》等图书也进行了英文版首发式。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表示,此类主题的图书在海外书展上集中亮相还属首次,中国出版界用这种方式向世人展现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不俗成绩,展现“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

另一类引起特别关注的图书是新型汉语教材。“汉语热”的全球升温催生了汉语教材出版物的本土化要求。为适应海外汉语教学的需求,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首次采用市场化机制组织开发了新型的教材及文化读物,如:《新概念汉语》借鉴了国外语言教材的成功经验,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中国好人》改编自电影《郭明义》,是一部多媒体汉语视听教材;《孔子卡通读物》改编自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动画《孔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诠释孔子的主要思想。国际书展的巨大舞台无疑为精品汉语教材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我们提供更优质的汉语教学服务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各国汉语学习者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迫切需求。

二、数字出版的日益成熟

数字出版发展的迅猛势头,仍是本届书展上备受关注的亮点。书展主办方对数字出版的高度重视,足以体现其重要性。作为书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主办方今年举办的“数字峰会”规模空前,邀请了来自全球出版集团、电视、网络及跨媒体行业的高层参会,讨论电子书市场的迅猛发展、数字版权保护、受众日益加深的数字化阅读倾向、数字平台未来的发展等热点问题。此外,伦敦书展数字展区的面积也在过去几年间不断扩大,参展商从2009年的10余家激增到了53家。今年书展设立了两个数字展区,展区内的讲座平均每20分钟便举办一场,不间断地为参展商提供自我展示和推介的平台,讲座主题包括 “电子书前沿见解”、“教科书的数字化:教育和出版行业的理想模式”、“为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出版”、“面向全球零售业、图书馆和学校的电子书发行”等。笔者选择参与了其中几场讲座,试着总结本届书展反映的数字出版特点和趋势。

(1)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短期内二分天下

早在2003年,微软巨头比尔·盖茨就激昂地宣布要“消灭书本和纸张”,引来传统出版界的集体恐慌和口诛笔伐。时至今日,在本届书展的“数字峰会”上,世界各地的出版精英虽对数字出版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但很少再听见有“消灭纸媒”的提法。书展上一眼望去,数百家传统出版商一派繁荣的景象,出版商忙着谈下新书版权、试着将本国书籍的版权销售出去,其中不少都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出版分支。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水火不容的情绪对立似乎烟消云散:数字出版宣传自己的优势,却不再将“取代纸媒”的口号挂在嘴边;传统出版守护自己的阵地,对网络出版物、电子书的出现也感到认同。

态度如此转变,究其原因还在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各有优势,有了分工协作。传统出版单位注重“内容”,有好的选题策划,有严格的文字质量把关。数字出版单位注重“技术”和“渠道”,不难发现,数字展区中的参展商几乎是清一色的信息技术公司,直接介入内容生产的尚且寥寥,而主要致力于纸质图书的电子化、出版流程优化、为数字产品的全球营销提供解决方案等,因此不少传统出版机构乐于让数字出版机构参与自己的市场营销,分享利益。英国最大的书商“水石”书店甚至早在2008年就与索尼联手,帮助后者销售其阅读器。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些图书出版商有意弱化了大批量生产的模式,开始对图书进行全方位的高端包装,包括更精美的封面、更优质的纸张以及更富新意的装帧设计,并瞄准高端市场,以高价售出。这意味着,当数字出版物面向普通大众以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取胜的同时,纸质书籍或会面向不同的市场,成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不好预测,但眼下两者都找到了自己的市场,短期内将共生共存,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直到数字出版普遍能够同时肩挑“内容”、“技术”和“渠道”,或许会迎来大众市场纸媒时代的终结。

(2) 电子书接受度高,进军教育行业

尽管数字出版产品绝不限于电子书,但电子书当之无愧是数字出版的领头羊。将纸质媒体的内容搬至网络、移动网络和阅读器上出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电子书较之传统纸媒的一些优势:索引更便捷、成本更低廉、环保绿色、不易绝版、零库存等。随着iPad (苹果平板电脑)、Kindle (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等掌上电脑、掌上阅读器的逐渐普及,读者对电子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使用者虽仍以年轻人为主,但已经扩大到各个年龄层,有专家预计英国的电子书市场明年还将增长10%。“电子书风潮”在本届伦敦书展上最明显的体现便是:今年电子书展区共有46家参展商,而去年还只有22家。

值得一提的是,认为电子书只适合浅阅读、短阅读,纸质媒体才能深阅读、久阅读的观点也逐渐体现出某种偏见。亚马逊的Kindle、汉王的电纸书等手持阅读器都采用了不伤眼的e-ink (电子墨水)技术,最大程度上还原了纸质书的阅读体验,且读者可以随意检索和批注。鉴于此,人们以往认为更适合用纸媒阅读和学习的教科书也实现了数字化,教育行业已然成为英国电子书的最大市场。CourseSmart (美国知名电子教材供应商)在数字展区主题讲座“打开在线教科书市场”中表示,他们已经在英国推销其电子课本,且目前已拥有2万多种电子教材,用户达250万。Young Digital Planet S.A (波兰数字教育出版商)也在主题讲座“教科书的数字化:教育和出版行业的理想模式”中介绍了其公司研发的数字化教科书的优点,如:版本齐全,能够适合iPad、PC (个人电脑)等各种媒介;内容随时更新;学生可以在电子课本上批注并在线保存,参与课后活动可获得即时反馈;三维画质,排版的创意空间更大,学生更感兴趣;出版商可以更好地掌握销量等等。

三、参展启示

截至2012年4月18日,中国在本届书展上共输出版权1859项,引进版权1411项。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在版权贸易上再次取得不俗战绩,共完成图书版权输出337项、引进77项,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方联合出版公司等出版机构也与英国、美国等国外出版社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无论是身为主宾国尽显中华风采,还是版权贸易再创佳绩,都让我们备受鼓舞,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之处,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1) 走出去切忌浮于表面

随着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力度持续增强,我国在出版物出口、版权输出、印刷服务输出等方面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显著提高。然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除了需要政府在出版政策、项目资助上给予一定的扶持,最终还需完全落实到出版机构身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先进经验、弘扬中华文化。出版企业作为文化单位的市场主体,一方面在策划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培养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时可以更积极主动一些,才能获取更丰富、更真实的信息,切忌浮于表面、画地为牢,面对登上国际舞台的机会,却只顾埋头搞仪式、拍照片、“做”新闻,只满足于“卖版权”,以至于失去与国外出版业交流的机会。

(2) 传播文化,形式很重要

中国图书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如何讲好中国的“故事”。“故事”本身固然重要,没有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偏离受众喜好或市场需求轨迹的图书很难有吸引力。然而,不少图书虽有不错的“故事”,却没有用心琢磨如何去讲,如何优化表达方式。比如,我们一些介绍太极拳、推拿等中国文化精髓的图书,往往文字堆砌,所用语言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太晦涩,图示人物又不美观、动作不连贯,很难让国外读者真正理解和喜欢。再比如,欧美图书的版面设计大胆活泼、更富新意,有时甚至不看内容,只看设计就能知道哪些是国产图书,哪些是引进图书。所以,相较内容而言,中国图书还要在形式方面多下工夫,不可忽视“包装”,要借助图示、漫画、新颖的版面设计或其他表达方式形象地展现文化魅力,才能迎来新的生机。

(3)建设高素质的翻译队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极富魅力,可有些作品翻译到国外却不受待见,原因还在于许多图书仅是国内版本的机械翻译,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受众的文化偏好、思维习惯。外国人是通过阅读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品来了解我们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可能否发挥这些作品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汉译英的好坏,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遇到了困难。尽管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但最终因为专业要求很高、待遇却较低的缘故,汉英翻译的优秀人才缺口相当大。一方面,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紧抓高素质翻译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笔译人员的待遇,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翻译市场;另一方面,也应支持更多的国外大学创办汉学专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汉语翻译人才。为解燃眉之急,近阶段也可以考虑发掘海外资源,聘请通晓汉语的“老外”翻译中国的文学、文化作品,或是考虑联合策划,请当地的“中国通”对中国话题的图书进行二度创作,让中国图书走出去更快见到成效。

(4)切实保护数字版权

版权是数字出版产业绕不开的坎儿,但著作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已成为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最大的障碍。分配不公导致图书出版公司在数字出版上“只挣吆喝不挣钱”,因为大多数互联网站、手机阅读基地和电子阅读器运营商都采用“一锤子买卖”的交易方式,作者或出版社一开始虽能获得一点预付款,之后多半是再也没有了。甚至有些网站采用“作家、出版社找上门来就撤作品”的游击战略,将数字产品的“盗版”称为“为读者提供免费的阅读服务”。当然,实际运营中,“提供免费阅读”并不等于“非赢利”,它们依靠点击量收取广告费用,但内容提供商却无法监控点击量,更别说分享利益。久而久之,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游的内容提供方只能默默咽下苦果,或惜售版权,不愿涉足数字出版。

什么是保护数字版权却不打击各方积极性的最好方式?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还有待摸索和实践,但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平台和版权公共服务平台或许是要迈出的第一步。唯有为著作权人、平台运营商和相关单位提供版权公共服务(如权威的版权登记信息、版权交易信息等),保护权利人的切身利益,才能促使传统出版单位加快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步伐,才能与境外数字出版寡头形成有效竞争,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主宾中国风书展
“空场”书展
沈鹏《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山东饭局,助你登上人生巅峰
《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
2012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官网开通
图博会首设主宾城市 北京将展示京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