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之大义——引进翻译出版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2-01-28马浩岚
文/马浩岚
在当前的出版工作中,引进翻译作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涉及图书种类和领域也日益增加,而同时,引进翻译出版的作品也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出版者、读者以及社会各界诟病甚至抨击。为什么这样一件极具社会和经济意义的工作,却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哪些解决之道可以探寻尝试呢?如何选择好的译者,如何判断译稿的优劣,怎样编辑加工才能获得更好的质量等,这些都是出版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对不同种类翻译稿件质量及问题的判断分析
目前,各出版社和编辑人员对于翻译出版中译稿质量的判断和处理,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有些出版社或编辑倾向于忠实于原文内容、风格、语言的译稿,而另一些则更青睐文笔优美、脱离原文进行了再创造的译稿,还有一些则关注译者本身的身份、资历、地位多于译稿。笔者认为,在处理各类翻译稿件时,都应以“忠实原文”作为首要原则,再根据不同类型的稿件,酌情判断处理。
1.学习类和课外阅读类双语对照读物
在各类翻译作品中,针对青少年的学习类和课外阅读类双语对照读物是最需要注意翻译的严谨和正确性的,因为读者往往在阅读对照文章的同时,借助此类读物学习语言。此时,翻译中的任何错译、漏译和粗放的意译都会给读者造成阅读和学习的困难,甚至起到误导的作用。例如,《世界上最美丽的英文》是一套中英文对照的经典文章阅读丛书,包括《诗歌人生》《爱与人生》《智慧人生》等经典内容,很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和中英对照学习。然而在这套书中却存在颇多问题。其中一篇文章的英文标题是“Cinderella—The Real Story”,与之对应的中文标题是“仙度拉的真实故事”,可令人费解的是,整篇文章中的所有Cinderella全都对应翻译为“灰姑娘”。这样的粗疏和不统一,是应该在翻译和编辑之初就完全避免的。再例如,“Wisdom was not at the top of the graduate mountain, but there in the sandbox at nursery school.”本书中对应翻译为:“研究所或许是求学过程的顶峰,但人生的智慧并不是在那里。幼儿园内嬉戏的沙堡,就包含着许多人生大道理。”简简单单的一句原文,却被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加入若干多余的元素,这样的译文不仅无助于读者借助阅读学习英语,反而会造成误解和困惑。其实,只要忠实原文翻译成“智慧并不在学业的顶峰,而在幼儿园的沙盒里。”就足以达到通顺阅读和反映原义的目的了。
对于旨在帮助读者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的双语对照型读物来说,忠实原文、紧密对应才是首要目标,也是出版过程中的主要判断标准。实际上,只要能做到译文的内容行文通畅和语言自然,忠实原文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原作者的语言可能简朴、可能华丽、也可能隐含讽刺,如果全都按照译者的理解,则很可能失去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也失去了引进出版的意义。
2.科普类和大众学术类图书
在非文学虚构的科普类和大众学术类图书的翻译处理过程中,也特别需要译者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原文,在严格忠实于原文风格的同时,对专业术语和学科知识进行核对查询后,采取国内公认的标准说法,做到译文内部的科学统一。否则,很容易出现误导读者,使读者难以回溯书中所引用作品、作者的源头或专业用词的原文。例如,在2003年出版的《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一书中谈到:“在《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一书中,另一位正统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帕对纯粹的动作……”。实际上,如果译者用一点时间查一下资料,就会发现这部著作已经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书名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作者是马克斯·韦伯,而“韦伯”也是业内普遍公认的标准译法。译者的疏于查证就会使读者产生疑惑,不明白所谈的是否是同一作家的同一作品,同时也很难查溯引文的来源,损失图书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当然,在非文学类作品的翻译中,也要强调文字的通顺合理,尽量避免生搬硬套英文原句结构的明显“翻译腔”,否则也会给读者的阅读造成困难。仍以上述《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一书为例,其中有一句:“这是现代晚期消费者的梦想——尽管他或者她通过购买每个人都想要的个人立体声装置——随身听——将加入流行行列——这一梦想可以通过使你的采购与每一位使用者的个人需要相结合来实现。”一句话中出现四个破折号,层层相套,逻辑混乱,使读者费解。这样的翻译不仅不能有效传达原书原文的意义和形式,反而人为地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困难和障碍,是出版过程中极不可取的。
3.翻译引进文学类作品
在翻译文学类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时,则需要更多地考虑译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在这类作品中,往往需要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的重组和再创作,以达到优美通顺的效果。此时的严格对译或不加变化的僵硬翻译就会留下明显的翻译痕迹,造成读者阅读中的困难和审美的障碍。这方面的翻译大家层出不穷,可作为大家选择和判断的参考标准。要注意的是,长久以来,翻译界有一个说法:翻译非技术专业著作时,译者可为“达”“雅”而对原作进行“再创作”,以实现译文的优美通顺。而实际上,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有人过度利用译者“再创作”的权力,将原作“意译”得面目全非,完全成了译者自己的作品。与其称这样的作品为“译作”,还不如说这是对原作情节的介绍和阐述。丧失了基本的“信”,就不必再谈这样的译文是否“达”和“雅”了。在翻译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原文作者各有其鲜明迥异的叙述和行文风格,或优雅练达、或质朴直率、或戏谑粗俗、或亲切自然……只有译者对原文和目标语言都达到相当程度的精通,才有可能在理解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将它忠实地反映在译文中,帮助读者领略欣赏原文的风采。所以,对文学类译者的要求实际上更高,选择应该更严格。
二.明确判断翻译稿件的标准
针对上述种种翻译出版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在判断翻译稿件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多年以来,翻译界一直在热烈讨论翻译的“信、达、雅”的判断标准,应该以哪方面为重,各自达到何种程度为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无论兼顾“信、达、雅”还是取其一或其二作为首要追求,基本的翻译原则都应该以“忠实反映原文”为宗旨。正如曾任三所高校英语教师、社科院译审、院刊《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主编的翻译大师冯世则老先生在专论翻译原则及实例的著作《翻译匠语》中所说:“对翻译,我有一个简陋的看法:人家说什么,你说什么;人家怎么说,你怎么说;紧紧跟着原著走,不过是换了一种语言。”冯老先生在多年的编审工作中也发现了翻译存在的众多问题,其中包括:“我有时甚至以为有些译者之侈谈神似而贬低形似,其实是在借以掩饰所译之形不似,掩饰工作草率甚而掩饰原始的无知;就是说,从内容到形式都译走了样。”[1]前辈大家尚且采取如此朴素忠实的翻译原则,现在的出版社在选择译者、判断译稿的过程中,更应该坚持自己的出版标准,时刻谨记引进出版的目的是向中国读者介绍国外的优秀文化思想作品。
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图书类型,判断其译稿忠于原著和语言流畅甚至精彩的程度。总体而言,对于针对英语学习者或学生的学习类英汉对照类读物,需要达到最高程度的忠实于原文,不仅是篇章段落大意上的忠实,而且要尽量做到句子语法结构、词语释义上的对应,这样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对于非虚构的大众科普、学术、专业等类图书来说,应该做到较大程度的忠实原文。原作中的思想、知识、含义、专业概念词汇的使用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对应之处,都是不可任意改变的;对于虚构的文学类作品,在忠实原文的尺度上似可稍稍放宽一些,在忠实表现原书故事情节、思想内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可以为了达到语言的通畅精彩,稍作加工,然而,文学类作品翻译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既忠实于原书的内容、又传神地表达原作者的文风笔法,所以实际上这也是对翻译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在判断译稿质量时,我们应该秉承的原则是:让读者在顺利流畅的阅读过程中理解欣赏原作,为读者搭建沟通的桥梁。
三.选择译者的方法和标准
在确定判断译稿的标准之后,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译者的选择。笔者认为,在对待绝大多数引进作品的时候,选择的优秀翻译应该能够忠实、正确、完整、流畅地呈现原作的思想知识内涵和风格形式,让读者领略到原作者的思想和文字魅力。因此,判断译者的首要原则就应该是对源语言的掌握程度和汉语表达能力。译者必须要能读懂、领会原文,并用通顺流畅的中文表现出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类译者是富有创造力的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虽然妙笔生花、文思泉涌,却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原作,这在引进翻译作品中往往是不可取的。
目前,有些出版社在出版专业学术性图书时,往往倾向于聘请在相关专业领域富有盛名的学者大家作为译者,以此提升作品的推广度、吸引读者的注意。当然,如果所请的学者能够真正投入时间精力进行翻译,并且具有相应程度的语言功底,最后的结果当然会是两全其美。但是,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有些知名学者虽然在本专业领域学识广博、功底深厚,但是对语言的掌握运用却并不理想,导致其译稿或佶屈聱牙、难以理解,或脱离原作,成为了译者自己的著述。更糟的是,有些学者本身已事务繁杂、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翻译,于是委托若干学生合作完成,虽然按时交稿,但其翻译质量和统一性都难以保证。鉴于此种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在处理涉及专业知识的图书翻译时,最好的方法是先选择语言功底深厚的译者进行翻译,再请专业学科的专家审读译稿,核查其中专业术语和知识的正确性。这样可以既保证文字的质量,又保证知识的科学严谨性,真正奉献给读者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四.相关编辑工作所需的能力和条件
还有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就是处理翻译稿件的编辑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和应该达到的标准。笔者认为,除个别罕见的小语种之外,处理某语种图书的编辑应该具有阅读源语言图书的能力,否则,编辑将无法理解原图书的价值所在,也无法判断原文与译文的对应情况。在聘请译者时,编辑应要求译者试译部分片段,确定译者是达到合格标准的人选之后方可委托翻译。当译稿返回进行编辑加工工作时,编辑应该边阅读原文边加工译文,以便及时发现译文的偏差错漏之处,同时要勤查勤读,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及时核查书中涉及的事实性内容和专业术语、人物、名称等,这样才能保证译稿的高质量。此外,编辑应做好与引进图书的国外出版社和原作者的沟通工作,在译文中需要有较大改动或增删时,及时通报,以避免侵权。
五、结论
综合以上讨论,笔者认为,由于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代,仅仅希望靠社会和读者的判断力来实现翻译作品的优胜劣汰,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目前翻译作品良莠差距巨大,有些出版社为了节约时间金钱成本或盲目追求名人效应而损失了实际的翻译出版质量。要改善当前翻译引进图书质量不尽如人意的现状,需要做到三点:①明确以“忠实原文”为主的译稿判断标准;②建立以语言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主的译者选择标准;③严格执行具有语言能力、勤读勤查的编辑工作标准。唯有严格判断译稿质量,选择好的译者,配备合格的编辑,才能彻底改变目前的混乱情况,保证翻译出版物优秀的质量。才能真正体现以读者为重、以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的先进出版思想。
[1]冯世则.翻译匠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