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针对学生表情引导课堂教学

2012-01-28雷素芳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初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雁语文课堂教学

■ 雷素芳(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初中)

新课程改革以来,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已成为课堂教学的热点。虽说广大语文教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结果还是教学“耗时多”而“收效低”。究其原因,我以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正因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行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师除了科学、完整、有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能否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掌握好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这才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如果只顾单方面地说教,而忽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只会事倍功半。

我在一次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目睹了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内容是《老王》一文的阅读探讨。围绕着课文的教学目标,两位教师都作了精心的设计,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组织了学生合作探讨课文内容等。然而,在课堂教学流程中,两位教师对学生反馈信息的不同把握,却使得两堂课产生了明显不同的课堂效果。第一位教师无视学生的情绪反应,不管学生是否能接收并理解教师输出的信息,一味地用主观主义的“不变”,应对课堂上学生的“万变”,使整个课堂教学陷入了僵局。第二位教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察言观色”,判断出自己提出的问题太难,学生无法回答,于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化难为易、化整为零,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用教学智慧来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回答出现了“柳暗花明”的转机。

反思两堂课的教学流程,我把目光深入到了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身上,尤其是教师提出问题后,面对学生不同的表情反应所采取的不同引导方式。这或许正是两堂课产生迥然不同效果的关键。于是,带着“面对课堂中学生不同的表情,教师该如何引导”这一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并实践了这一课题,总结出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表情及教师的引导策略。

一、双眉舒展,面带微笑,频频举手

此种表情足以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早已胸有成竹、心领神会。面对此类学生,教师可以采用追问法,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教《那树》一课时,当学生说读了本文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那树的赞美之情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追问:“你能举例说说文中哪些语句给你这种赞美的感觉吗?你试着从词语或句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它为什么会带给你这样的情感?”在教师不断的追问中,学生的思路得到了拓宽,对问题的理解达到了应有的深度。

二、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手举又止

出现此类表情的学生往往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学生思路有些混乱,想答但没有把握,正举棋不定。面对这种情况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答案。如教《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师提出“诗人描绘这辽远的一角时,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示心中的向往?”这一问题,个别学生含糊其辞,不能准确表达。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古诗,思考诗人是怎样表现这无形的“愁”的。这势必会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而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第二种是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心里是知道的,可就是说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的学生,教师可通过链接学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李镇西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提出,读文章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也就是‘共鸣’。”第三种情况是学生已知道答案,但不愿举手回答,怕说错了被同学们笑话。面对此种情况的学生,关键是增强他们想说、敢说的勇气。如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杰利’,看见文中的‘我’胆战心惊地蹲在悬崖上,欲上不能欲下也不能。你会怎么做?”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能站起来说,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战胜怯懦赢得自信,从而使学生由消极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三、表情木然,目光游移,心不在焉

出现此类表情的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面对这种学生,教师的提问只需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即可。如“如果刚才你能听到老师的提问,我相信你一定能回答出来!”或“让我们一起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

另一种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本不会回答,而且也不想回答,早已“自弃”了。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可采用示范法为其铺路搭桥、降低难度,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如教《大雁归来》一文时,教师提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注文中表现出作者对大雁喜爱之情的句子。”在问题后加一个示例:“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说大雁是“我们的”,说明作者把大雁当做了好朋友,一个“又”字突出了作者惊喜的心情。教师的示范,大大地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让那些“自弃”的学生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中能时刻关注学生,对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让“铁树开花”。

四、愁云满面,锁紧眉头,一脸痛苦

此种表情是向教师发出信号:“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学生内心深处渴望能准确地答题,可实际水平是“一窍不通”。面对此类学生,教师可用“指路法”,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如教《社戏》一文时,教师提问:“课文最后一段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请从文中找出语句回答。”学生是愁眉苦脸、默不作声。教师可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二十、二十一段,学生豁然开朗。因此,用指路法能让那些学习成绩差、但有强烈上进心的学生,也拥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五、神情冷漠、低头不语、无动于衷

此种表情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感兴趣,可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时,教师可试着用“激将法”,激起学生的斗志,促使学生发言。如教授《春》时,教师提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能说出‘钻’这个词语好在哪里吗?”学生无动于衷。教师马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全班五十位同学,平时个个聪明伶俐、思维敏捷。今天,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还能难得住我们吗?谁能站起来打第一炮?”结果是学生争先恐后地答题。教师通过激将法,把学生推向了答问的前沿阵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摇晃身体,口有怨言,焦躁不安

此种表情是间接地告诉教师:“我很烦很烦!我拒绝接收你的任何信息。”面对此类学生,教师绝不能大发雷霆,而应面带微笑,以满腔热忱去传递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争取通过幽默调侃的方法,使学生“一笑解千烦”。如教《口技》一文时,全班学生正在激烈讨论一个问题。这时,我发现一个男生正不停地摇晃身体、跺脚,口中还说些什么。于是,我借机调侃了一句:“宾客们听了口技之后是‘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同学听了你们的发言是‘摇头晃脑,两脚踩着节拍。’××同学的肢体语言实在是太丰富了!”一席幽默之言,既让学生“回心转意”,又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和谐愉快的气氛。

参考资料:

1.中学语文教师进修丛书《杏坛新论》,语文出版社。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大雁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雁
大雁
大雁曲
大雁飞过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