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有创测压在心胸外科的护理心得

2012-01-28李凤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测压桡动脉冲洗

李凤英

动脉有创测压在心胸外科的护理心得

李凤英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88例,男35例,女50例,年龄3岁~65岁;瓣膜置换术5例,房间隔缺损8例,房间隔缺损5例,心腔内黏液瘤摘除术1例;主动脉夹层肿瘤10例;食管癌患者20例;肺癌患者18例;重危患者抢救10例;重症外伤患者11例。桡动脉穿刺33例,肱动脉穿刺50例,股动脉穿刺5例;留置动脉导管平均时间为2~3天。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行动脉穿刺置管(桡动脉穿刺前需作Allen’s试验以评估尺动脉供血情况),连接含肝素稀释液的冲洗装置、监测仪等,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患者腋中线或右心房水平处,进行系统校正归零后,开始进行有创血压的监测和动脉血标本采集等检查和治疗。

3 结果

本组88例,动脉导管留置1~2天56例,留置3~4天3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共15例,发生率为17%。其中6例患者出现栓塞表现,4例患者出现出血和渗血现象,5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感染前征象,由于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患者未出现肢端肢体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除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死亡外,其余均顺利出院。

4 护理要点

4.1 穿刺径路首选桡动脉,肱动脉,其次为足背动脉、股动脉。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60°。术者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术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对准中指触及的桡动脉方向,在接近动脉时才刺入动脉[1]。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最后,经导引钢丝插入塑料导管,并固定导管,即可测压。股动脉穿刺插管: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用左手示指、中指放在动脉搏动表面,示指与中指分开,穿刺点选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及局部麻醉,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其余同桡动脉穿刺插管术。

4.2适应于重度休克及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需直接作动脉血压监测。 需动脉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浓度的测定等。经动脉穿刺施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或注射抗肿瘤药物,行区域性化疗。

4.3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穿刺局部有感染。桡动脉穿刺前应进行A11en试验,阳性者不应做穿刺(A1len试验方法为:嘱病人握拳,观察两手指尖,同时压迫桡、尺动脉,然后在放松压迫尺动脉的同时,让病人松拳,观察手指的颜色。如5s内手掌由苍白变红,则表明挠动脉侧支循环良好,Allen试验阴性;如长于5s手掌的颜色仍不变红,提示桡动脉侧支循环不佳,Allen试验阳性)。

4.4注意事项:血栓形成或栓塞:有创血压监测的并发症主要为血栓的形成,发生率为20%~50%。留置导管时间越长,血栓形成发生率越高;但大部分可再通,没有明显的不良后果。本组6例患者在动脉导管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是定期肝素稀释液冲洗法,虽然整个冲洗管道充满肝素稀释液,但心动周期动脉血液压力大,反流的机会比持续冲洗大,加上护理人员冲洗不当,血液易反流凝固形成血栓,致穿刺导管内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本组6例患者出现栓塞的表现:测压动脉远端皮肤苍白、肿胀、皮温稍低,即予拔除动脉导管,压迫止血后用50%硫酸镁湿敷和局部理疗;根据病情,必要时在健侧肢体重新留置动脉导管。此6例患者症状均在一周内消失,未出现局部缺血坏死现象。

感染:留置导管可并发局部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血液感染。保留导管时间越长者,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导管留置一般不要超过1周。动脉采样是传导系统细菌污染的重要来源。本组患者均未发现有与动脉置管有关的感染发生,但有4例患者局部皮肤有出现感染前征象,留置导管时间在3~4天之间,表现为导管穿刺点周围皮肤局部潮红,伴有轻微疼痛。

处理中应注意:病情稳定者及时拔除了导管,症状较轻时注意保持局部干燥,用碘伏消毒、待干后用透气无菌膜覆盖,加强观察护理,2~3天后症状消失。因此我们在留取血标本、测压及冲洗管道等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防气体进入血管内而造成空气栓塞。皮肤穿刺针处每天消毒、观察、更换无菌透气敷料。循环稳定后,应尽早拔除测压管,除去感染途径,且有利于患者活动。

5 体会

在进行有创测压的护理过程中,为临床的诊断及护理提供着重要意义。能准确及时反映患者血压、血容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测压管反复采集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和其他检查等,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对动脉压力及其波形的分析,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及时调整治疗[2]。但在进行新型的先进手段的护理中我们也不能依赖于这些,对于异常的数据与患者病情之间产生不相符的时候,我们应进行对比监测,争取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的数据。

动脉血压监测结果差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动脉测压过程中由于病人体位的改变,导管的堵塞、脱离,测压系统未及时校正归零等原因,均会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3]。护理人员要随时了解压力波形的变化,积极排除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采取治疗方案之前,显示的动脉压数值必须与临床情况相联系,以避免潜在的医源性事故。本组通过护理人员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恢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曾因明.危重病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4-216.

[2]曹权 张萍 宋燕波等.有创和无创血压的监测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8:571-572.

[3]张杰 毛振北 钟声宏等.有创动脉测压在急危重人监测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7,(8)4:58-59.

吉林省公主岭市医院,吉林四平 136100

猜你喜欢

测压桡动脉冲洗
核电站核岛管路冲洗方式分析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鼻腔需要冲洗吗?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
水灌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hpH-阻抗监测在GER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