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近现代时期出版物对青年学生运动的作用

2012-01-28吴云才

中国出版 2012年24期
关键词:出版物刊物马克思主义

文/吴云才

中国的近现代既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也是青年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时期。在波澜壮阔的青年学生运动中,各种出版物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等先进组织创办的出版物在传播先进理论和思想、批判传统和现实、动员社会力量、制造社会舆论、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总结中国近现代时期出版物对青年学生运动的作用,对发挥当代出版物在青年学生中的积极影响,激发青年学生的建设热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中国近代出版物出现的历史背景

1895年之前,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出版物还非常少见。之后,中国上层知识精英开始办报,印制宣传册,报刊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从1895年到“五四”运动时期,公开发行的报刊由15种上升为几百种。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出版业发展更为迅速,仅在“五四”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就出现了大约400多种新的白话文刊物。[1]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首先,近代以来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要了解西方、放眼看世界的迫切愿望。从魏源等人开始,一批有识之士就开始了了解西方、介绍西方、学习西方的历程。并且,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这一群体不断地扩大,甚至一些上层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也加入进来。

其次,大量设立的中国新式学校和留学制度培养出大批具有近代思想的新式学生。1840年之后,各种新式学校纷纷建立。最早设立的是外国传教士在各地创办的教会学校。清政府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到1916年,全国共有新式学校121119所,学生达3974454人。[2]从1847年容闳等人赴美留学开始,到“五四”运动前后,出国留学人员已达4万多人。这些新式学生勤于学习,勇于担当,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从清初开始,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新式知识分子在科技、制度、思想等方面开始了解西方,并且群体逐渐壮大。到清朝末年,在“变法”“新政”“兴学堂,派游学”“废八股,停科举”等举措的推动下,新式知识分子大量涌现,逐渐形成了人数达几百万之多的青年学生群体。新式知识分子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群体,是中国社会内部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具有一些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不同的特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数十年来,中国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知识分子群和青年学生群。在这一群人中间,除去一部分接近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并为其服务而反对民众的知识分子外,一般的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遭受着失业和失学的威胁。因此,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他们或多或少地有了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富于政治感觉,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3]正是由于中国青年群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理论,在民族危难之时勇于担当,敢于反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青年学生运动。在每一次青年学生运动中,各种出版物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二、中国近现代时期出版物概述

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出版物发端于19世纪上半叶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前后、“五四”运动时期先后出现多次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1920年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报刊开创了中国出版事业的新局面。辛亥革命之后到大革命失败前,中国各政治派别纷纷办报宣传自己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和民间创办的报刊发展迅速。大革命失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限制、拉拢民营报刊,打击、破坏共产党的出版事业。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除汪精卫政权和伪满洲国政权的出版物之外,全国出版界基本上立场一致,坚决支持抗日。近现代时期的出版物在不同时期根据其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大致可以作出进步、保守、反动之分。比如,在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的出版物大多数都可以称为是进步的,在辛亥革命时期,保皇派所创办的出版物大都是反动的;在大革命时期,一些不明显地支持某一政党或政治派别的民办刊物如《申报》《大公报》等可称之为保守的;共产党创办的出版物基本上都是进步的。本文所讲之近现代出版物是指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进步和保守型的出版物。

三、对青年学生运动的理论宣传

1.传播民族主义思想

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翻译著作和报刊等出版物起了很大的作用。19世纪中叶之后,在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文化冲击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民族认同感日益增强,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乏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于是,从西方引进和介绍民族主义理论和学说就成为了当时各类出版物的一大使命。

首先是对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学说的翻译和引进。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把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两个基本观念介绍给国人,并提出了“合群”的主张,要求中国人团结一致抵制外侮。其他学者也大量翻译引进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引介他们的理论和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报刊中,“自由”“平等”等字眼随处可见。

其次,大量刊载介绍和研讨民族主义的文章。当时立宪派的《新民丛报》,革命派的《民报》《浙江潮》等杂志刊登了大量文章,对西方的民族国家理论和各民族状况进行了广泛的介绍。梁启超等人通过《清议报》等刊物把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经过长期的广泛宣传,“民族”“国家”“主权”“自由”“平等”等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到20世纪初期,一些知识分子就在杂志上明确提出“20世纪之中国,乃中国人之中国”[4]。“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惟中国人能有中国,他人不能有也。他人而欲有之,吾中国人当竭力反抗至死不变也。”[5]

英国学者冯客曾这样总结中国近代出版物的发展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一个比传统的士绅阶层远为广泛的社会读者阶层,改革性质的报刊造成了城市民族主义的成长。而传统的精英一直在谋求通过限制对儒学深奥本体的接近来维持它对权力的垄断性要求,与之敌对的精英不得不通过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其思想来使公众确信变革的必要性。”[6]民族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在中国社会形成以后,必然会影响到各种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青年学生作为新式知识分子的主体,最先接受并践行民族主义。戊戌变法及其后的变革运动都能够看到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2.传播革命理论和思想

纵观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各类出版物已经成为革命理论和思想的主要传播渠道。

(1)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思想的宣传

早在1900年及其后数年间,留日学生就创办了大批刊物。这些刊物不仅在留学生中风行一时,而且还大量传到国内。有的以翻译欧美日政法名著为主,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思想,对欧洲反动势力进行抨击,也间接对清政府进行鞭挞;有的“专发挥自由平等真理,且创作歌谣谐谈等门。”[7]有的则以“唤起国民之精神”为己任,宣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鼓励人们抛弃奴隶思想,起来反抗“2000年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从1902年起,各省留学生纷纷成立同乡会,并创办出版了《湖北学生界》(后改为《汉声》)《直声》(直隶留学生主办)《浙江潮》《女界》等刊物。“在日本各省留学生,均有留学生会,会中必办一报,报以不宣传革命为耻。”[8]这些刊物旗帜鲜明地宣传民族主义和民权学说,讨论西方各国富强的途径,以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法,号召人们发动反满革命。大量刊物的涌现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留日学生通过著书系统阐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邹容和陈天华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总之,在1903-1904年间,革命出版物的不断增多和广泛流传,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对青年学生运动向革命化方向发展和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对“民主”“科学”等新文化、新思潮的宣传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陷入了更大的混乱之中。广大青年学生面对每况愈下的国内形势,深感忧虑和激愤。在这种情况下,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的刊物以猛烈攻击封建文化思想,宣传民主、科学,号召青年解放和革命为主题进行宣传,发表了大量倡导新文化、新思想的文章,一批青年思想家也因此而成为青年学生运动的导师。“五四”运动之后,宣传介绍新思潮的进步刊物大量涌现,“骤然增至400余种之多。”[9]这些刊物虽然名目繁多,类型各异,但绝大多数是进步青年和学生团体编辑出版的。在当时许多城市中,高等学校和较大的中学几乎都有自己的刊物,有的地方甚至小学也有。在众多刊物中,比较重要、影响较大的有:《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学生周刊》《南洋》周刊、《平民》周刊等。这种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以后青年学生发动“五四”运动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3)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关心中国命运前途的中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并开始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新途径。在许多刊物上几乎每期都有一篇或数篇专门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五四”运动前后,第一个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是李大钊。从1918年下半年开始,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并初步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中国革命的有关问题。这些文章的发表,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青年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20年3月,李大钊又和邓中夏等人秘密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广泛搜集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以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3.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斗争的阵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各种刊物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比较大的斗争有,一是“五四”运动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论战。正当青年学生在李大钊等影响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一些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从其阶级利益出发,仍然把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爆发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在这三次论战中,各种刊物成了论战双方交锋的战场和阵地。通过这三次大论战,使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澄清,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催生了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二是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国家主义派是以曾琦、李璜、左舜生等人为首的极端反动的政治派别,他们以《醒狮》周刊为喉舌,进行宣传和分裂青年学生运动和组织的活动。为了批驳国家主义派对青年学生运动以及学生总会的攻击,坚持马列主义真理,巩固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学生运动的领导权,共青团以《中国青年》和《上海学生》等刊物为阵地,连续发表文章对国家主义派进行揭露和批判,教育和争取一部分受其欺骗的青年学生,坚持了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领导权。

四、对青年学生运动的引领推动作用

中国近现代时期各类出版物对青年学生运动的引领推动作用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1.教育青年学生,宣传学生运动

为了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马列主义教育,1923年10月20日,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创办了《中国青年》[10]周刊。它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为革命的青年做革命的指导”。它以马列主义的观点,回答和解决了当时青年学生及其运动中的很多迫切问题,动员和鼓舞广大青年学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并且经常讨论青年的学习生活、组织活动、婚姻恋爱、失学就业等各种问题,指导青年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积极参加各种革命运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救亡组织和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影响较大的如《解放之路》《动员》《战斗青年五日刊》等。1938年3月25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祝中国学生代表大会》的社论。社论肯定了“中国学生是中国救亡运动中一支极有力量的队伍”,号召全国学生以极大地努力来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任务。在1945年的反甄审斗争[11]中,不仅《文汇报》《大公报》载文抨击国民党的这一反动措施,而且《申报》《正言报》等也先后发表评论,为“废学”的学生大声疾呼。《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以及解放区的各大报都及时向全国人民报道反甄审斗争,并发表社论予以声援。各地学生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一再改变部署和办法,步步退却,到最后实际上取消了甄审措施。1945年昆明“一二一”惨案发生后,新华社和《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及时向全国人民报道了反动派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真相,并连续发表了专论和短评,谴责国民党当局屠杀青年的罪行,使“一二一”惨案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得到了全国各地各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声援。

2.指导青年学生运动方向和调整斗争策略

1923年1月,北京学生发动“驱彭挽蔡”[12]运动,但两次请愿活动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刊物,积极引导学生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把斗争锋芒指向军阀政府。《向导》曾刊文指出,现在北大学生既然要挽蔡驱彭,谋求学生之安全,非联络全国学生一致行动不可。“不可专以挽蔡驱彭为目的”,如果“打倒军阀官僚,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没有人不赞成的”。[13]再比如,1936年平津地区学生爆发的“三·三一”示威游行运动惨遭国民党政府镇压。中国共产党及时通过《华北烽火》《长城》《国防》《生活通讯》《人民之友》等刊物,大力进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提出了学生救亡运动的新方针,即用和平的沉着的方式来稳定自己已有的基础,广泛团结广大学生,加强师生合作,共同做好抗日救亡工作。

3.加强联系,推动青年学生运动发展

1924年到1926年席卷全国的抗议基督教非法活动就是在各种进步刊物的推动下不断深入开展起来的。进步青年在团组织的推动下,通过《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出版《非基督教特刊》来指导和联络各地的青年学生运动。不久,湖南、湖北、河南、四川、江西、山东、山西、直隶、广东、浙江等省,都先后成立非基督教同盟的组织。1924年12月,团中央与上海非基督教同盟又合编出版一本《反对基督教运动》的小册子。小册子出版前,《中国青年》杂志曾发表文章对它进行了宣传和推荐。1926年12月出版的《湖北学生》发表《基督教青年会的真面目》一文,指出基督教青年会是代表英美帝国主义的势力,麻醉一般青年的东西。这些出版物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国和干涉中国革命运动的本质,在全国掀起了反基督教的浪潮。1946年抗议美军暴行的学生运动也是在各类刊物的连续报道和揭露下迅速兴起的。当年12月24日晚,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被美军士兵强奸。第二天,北平民营通讯社亚光社就发了一条消息。在12月26日,北平几家具有正义感的报纸,冲破当局封锁,公开报道了这一事件。《新民报》还将中央社通告各报缓登的“启事”也编成新闻登了出来。得知消息后,广大青年学生义愤填膺,迅速掀起了抗议浪潮。中共地下组织控制的《中国时报》社印制了大量的传单、标语和《告同胞书》,在游行队伍中广为散发,宣传教育群众。当时的《新民报》《文汇报》《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全程跟踪报道了青年学生的抗暴活动,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加强了爱国青年学生之间的联系,推动抗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开展。

五、党团组织刊物对青年学生运动的特殊作用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青年团组织都创办了自己的刊物,这些刊物不但数量多,内容丰富,而且影响广泛,在青年学生运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系统集中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

在全国青年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青年团刊物有《先驱》《中国青年》《无产青年》《列宁青年》《青年实话》《平民之友》和《青年工人》等。这些刊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青年运动,帮助青年提高思想理论修养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青年运动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尤以《先驱》和《中国青年》影响较大。《中国青年》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贴近青年生活和青年运动,当时成为青年们前进中的“良师益友”,斗争中的“精神食粮”。《中国青年》上发表的很多文章,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广为传诵,青年们从中受到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共产党创办的机关刊物和其他刊物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各机关、部队、团体及个人在30年间创办的各种报刊,总计不下4500余种。”[14]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1920年11月创办的秘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二是中共中央于1922年创办的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三是1937年创刊的《新华日报》。四是1941年创刊的《解放日报》。除了以上各类中共中央机关报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共中央还创办了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报刊,如《热血日报》《新青年》《前锋》《红旗》等。中国共产党创办自己的各种刊物,目的性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推进革命斗争而进行宣传鼓动,而不是空泛地坐而论道,并且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刊物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刊载大量关于青年学生运动的文章,很多党、团的主要领导同志也都亲自撰写文章,为青年学生解惑答疑,为青年学生运动指明方向,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指导青年学生运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保证青年学生运动的正确方向和革命性质

党、团组织的刊物在澄清广大青年对革命形势的模糊认识,明确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革命性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当在革命的转折时期和危急关头,党团组织的刊物就会及时刊载指导青年学生运动的文章,推动学生运动的发展。针对当时的国内形势,1922年第10期《学生杂志》上发表文章,明确指出学生运动的新目标是:“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设自由独立民主的国家,为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为被压迫的民众利益而奋斗。”1923年2月27日,《北京学生联合会月刊》发文要求学生“抛弃一切和平的改良观念”。新方针的提出标志着学生运动已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推动青年学生运动走向新高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二九”运动之后,青年学生运动从请愿发展到了示威,势头极为猛烈,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惧和残酷镇压。为了巩固“一二九”运动的成果,引导青年学生运动进一步发展。刘少奇在党的秘密刊物《火线》和《自由评论》等刊物上发表了《肃清立三路线的参与——关门主义冒险主义》《关于共产党的一封信》《根据党的新策略来检讨北平工作》《论左派》等文章。阐述了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对青年学生运动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策略。在这些文章的影响下,青年学生们认清了形势,改正了与群众联系不够等缺点,开始转变为革命的、民主的、踏实苦干的作风,为青年学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1]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47.

[2]转引自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1.

[4]李书诚.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第2期,1903年3月。转引自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M].上海:三联书店,1960:452-453.

[5]中国大灭亡之大问题,童子世界第31号,1903年5月。转引自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5-76.

[6][英]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59.

[7]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横滨《开智录》第142页。转引自张留学、郭德欣.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32.

[8]《国父文集》第3册,第186页。转引自张留学、郭德欣.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42.

[9]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转引自张留学、郭德欣.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46.

[10]《中国青年》最初作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后又成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

[1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宣布原在沦陷区的工人、职员、学生、教师是“伪工人”、“伪学生”和“伪教师”,要求进行甄别审查。广大学生开展了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学生的甄审活动的斗争。

[12]1922年11月,由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央政府任命无耻政客彭云彝为教育总长,北京大学蔡元培不愿与彭同流合污,上述要求辞职。遂引发“驱彭挽蔡”运动。

[13]《向导》第17期。转引自张留学、郭德欣.中国近代学生运动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46.

[14]钱承军.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报刊事业发展述略[J].传媒,2011:7.7.

猜你喜欢

出版物刊物马克思主义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GB/T 15835—201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刊物贺词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系列刊物介绍
2017年出版物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